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70KB ,
资源ID:92683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683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沭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沭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慰藉/书籍 跬步/桂花 舟楫/作揖 六艺经传/千古传唱B召唤/昭雪 诧异/叱咤 静谧/神秘 贻笑大方/百战不殆C句读/读书 炫耀/绚丽 刹那/刹车 百舸争流/南柯一梦D骐骥/羽翼 狭隘/谥号 狙击/阻止 锲而不舍/扶老挈幼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或句读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D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3下列成语中“师”的意义与“不耻相师”中的“师”相同的一项是(3

2、分) ( ) A事不师古 B师心自用 C良师益友 D为人师表4下列对卞之琳断章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A这首诗以“桥”“风景”“楼”“明月”“窗”“梦”等富有诗意又简约日常的意象阐发了“相对”这一主题。B这首诗以具体形象暗含了“深入而浅出”的观点,却不能体现古人所追求的“言近而旨远”的境界。C这首诗实现了时间和空间、局部和全部、画外和画内、白天和黑夜的变换。D这首诗通过戏剧化的画面和场景,以及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的重重隐喻暗示出深刻的哲理。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太阳

3、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两边大山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山道。 , , 。 , , 。富丽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庄严。 大马河两岸所有的高秆作物现在都在出穗吐缨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淡芬芳的香味各种豆类作物都在开花羊群正在下沟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远处的山坡上A BCD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

4、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5、。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

6、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 选自周书于谨列传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引谨为长流参军 引:推荐 B请诣阙披露腹心 诣:拜访C密访于谨 访: 咨询 D乞骸骨,诏不许 乞骸骨:辞去官职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读过一些经典史籍,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B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见到拔陵会依仗兵多将广前来袭击,于是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C于谨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后,主动投案,并为广阳王倾吐苦衷,平息了灵太后的怒气,自己也免于处罚。

7、D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宇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3分) (2)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3分) (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4分) 9概括于谨的性格特点。(2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t)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1)词的上阕写景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分析词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

8、程。(3分) (3)请赏析这首词结尾句的表达效果。(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书生意气, 。 (沁园春长沙)(2) ,金就砺则利。 (劝学)(3) ,不能十步。 (劝学)(4)道之所存, 。 (师说)(5) ,官盛则近谀。 (师说)(6)诵明月之诗, 。 (赤壁赋)(7) ,不绝如缕。 (赤壁赋)(8)驾一叶之扁舟, 。 (赤壁赋)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拾叶者言李国文银杏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

9、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每年秋天,人们到

10、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

11、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

12、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

13、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12文章主要写银杏叶,为何开头从银杏树及果实写起?(4分) 13理解“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一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14文章分别写了泰安岱庙和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6分) 15作者从“拾叶”中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概括。(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精神拾荒三步曲周国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

14、,后果是危险。前一句好理解,“罔”即惘然,亦即朱熹所解释的“昏而无得”。借用叔本华的譬喻来说,就好像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的跑马场,任人践踏,结果当然昏头昏脑。可是后一句,思而不学怎么就危险了呢?不妨也作一譬喻:就好像自己是一匹马,却蒙着眼睛乱走,于是难免在别人早已走遍的道路上迷途,在别人曾经溺水的池塘边失足,始终处在困顿疲惫的状态了。句中的“殆”字,前人确有训作困顿疲惫的,而倘若陷在这种状态里出不来,也真是危险。 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

15、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遇见这两种人,我总不免替他们惋惜。我感到不解的是,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不妨说,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

16、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昧,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材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17、 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选自散文集安静)16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比较第段中席勒和托尔斯泰观点的异同。请用自己话概括。(6分) 18结合文本阐释“学、思、录”三者的关系。(6分) 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有学问的人,请问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回答说:“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把天空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

18、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A(B静谧/神秘m C炫耀/绚丽xun D锲而不舍/扶老挈幼qi)2B 3A4B 5C (,庄稼,写近景;,羊群,写远景)二、文言文阅读(18分)6. B(到去)7.B (于谨一人制定了伏击的计策)8.(1)适逢章武王被鲜于修礼杀害,(广阳王)就在中山驻军。(评分建议:“为所”被动句1分;“军”1分;句意1分。)(2)当时魏末动乱,群盗像蜜蜂一样涌起,于谨想要不动用武力,就达到平定他们的目的。(评分建议:“蜂”1分;“劳”1分;“致”1分

19、。)(3)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与天际交会,四面望去,浑然一体。(评分建议:“萦青缭白”1分;“际”1分,“四望如一”1分,句意1分。)9(4分)深沉有度量;勇敢坚毅;谦恭退让(每点一分,答出二点即可)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1)构图上由远及近,(1分)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1分)色彩上绚烂明丽,(1分)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的画面。(1分)(2)开始时词人远眺断虹饮水、斜日含山,心情比较平静、舒畅;结尾时闭门独坐、孤灯相伴,内心充满抑郁无聊之感。(一点1分,两点3分)(3)以景作结(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黄

20、昏月、寒灯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又”表明词人在外漂泊的漫长,尝尽了千辛万苦;结构上呼应开头,用“月黄昏”“寒灯”与开头“断虹”相照应,暗示整首词时间的推移,首尾照应,结构完整。(答出两点得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1)挥斥方遒 (2)故木受绳则直 (3) 骐骥一跃 (4)师之所存也 (5)位卑则足羞 (6)歌窈窕之章(7)余音袅袅 (8)举匏尊以相属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12. (1)使读者对银杏树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分)(2)引出下文对银杏叶的描写,由树及叶,合乎人们的认知规律(2分)1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1、,(1分)表明银杏叶与书的具体篇章相连(1分),既能让读者读书时记忆深刻,又能唤起读者对往事的追忆。(2分)14.不重复。两处描写的侧重点和用意都不相同:泰安岱庙的银杏重在写树,突出其古朴高大;韶关南华寺的银杏,重在写叶,营造气氛,引人深思。(“侧重点”和“用意”两方面每答一点并说明清楚不同之处,得3分)15.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就会省得许多烦恼,也就有了尊严;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人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人应该学会珍惜,懂得谨记。(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16.首先,指出:“学而不

22、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其次,以两种人为例从反面论证“学和思”不能分开;最后,指出“学和思”相结合是莫大的精神享受。17相同:他们都认为天才(或者思想)不能孤立地产生,需要与人交往等外界激励(或激发)。(2分)不同:席勒更强调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等外界的激励;(2分)托尔斯泰则强调思想的加工和表达是在一个人的独处之时。(2分)18学、思、录三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学思结合,常学常思,及时记录;勤于记录,可以使思维更活跃;学、思、录互相助兴(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七、作文(70分)19作文参考立意 关键词“低头”,可以引伸出:从人生态度看:谦逊;从人的教养看:谦卑;从治学

23、态度看:谦虚;从对待天地自然看:敬畏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参考译文】于谨字思敬,性情深沉,有见识度量,读过一点经史书籍,尤其爱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看到他,赞叹说:“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出兵北伐,推荐王谨担任长流参军,对他特别礼遇。当时魏末动乱,群盗蜂拥而起,于谨想要不动用武力,就达到平定

24、他们的目的。于谨就单骑进入贼兵当中,向他们宣示恩信。于是西部铁勒的酋长乜列河等人,率领三万多户人家都服罪归附,相随着往南迁徙。广阳王和于谨去折敷岭迎接他们。于谨说:“拔陵的兵众不少,他得知乜列河等人前来归附,一定会来拦击。他如果先占据了险要,就难和他争胜。如果用乜列河等人来引诱他,然后我们埋下伏兵等待着,一定很容易打败他。”广阳王听从了这个计策。拔陵果然前来拦击,于谨的伏兵冲出来,贼兵就此大败。孝昌元年,于谨又随广阳王征讨鲜于修礼。适逢章武王元融被鲜于修礼杀害,于是广阳王在中山驻军。侍中元晏告诉灵太后说: “广阳王徘徊不前,坐观待变图谋不轨。又有个叫于谨的,智略超人,是他的主要谋划者。在战乱之

25、际,他恐怕不是陛下的忠臣。”灵太后下诏命在尚书省张贴告示,招募能抓获于谨的人,答应予以重赏。于谨听说后,请求亲自到朝廷投案,表白真心。广阳王答应了他。于谨就来到布告下说:“我知道这个人。”众人都问他。于谨说:“我就是。”有关官吏得知后上报。灵太后引见于谨,十分恼怒。于谨详细地诉说了广阳王的忠诚,并陈述了停驻军队的情况。灵太后灵太后的怒意逐渐缓解,于是放了他。于谨自认为长期掌握权势,地位声望隆重,功名既已建立,情愿保住悠闲的生活,就把他所乘的骏马和所穿的铠甲等献上。太祖明白他的意思就说:“如今大奸之人还没有平定,您怎么能就这样独善其身呢?”就没有接受。到太祖去世时,孝闵帝还幼小,中山公宇文护虽然

26、接受了太祖的临终遗托,但名望地位向来低下,各位王公大臣们都图谋执掌朝政。宇文护很是担忧,私下咨询于谨。于谨说:“我向来蒙受丞相的特别关怀,今天的事情,我一定会以死相争。第二天,各位王公聚集在一起商议。于谨说: “中山公受到太祖临终的委托,军国大事,理所当然应该归他掌理。”说的时候言语神色严厉,众人都被震惊了。于谨对宇文护说:“您如果统理军国大事,那我们这些人就有依靠了。”于是向宇文护跪拜了两次。王公大臣们受到于谨的逼迫,也跟着跪拜了两次,因此大家的意见才确定下来。保定二年,于谨因年老,上表请求辞去官职,朝廷没有允许。到晋公宇文护出兵东进讨伐,仍请求他一同前往,在军事战略上请教他。天和三年,于谨死在任上,终年七十六岁。武帝亲自前往吊唁,加授太师、雍州刺史,谥号为文。于谨为人有智谋、勇敢坚毅,善于为主上效力。他的名望地位虽然很高,但他更加谦让。朝廷凡是有军国大事,大多由于谨决断。于谨也竭尽自己的才智能力,所以在功臣当中,特别受到委用信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