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677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的行星”1.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地球约有71%的表面覆盖着水。2.水圈3.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但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利用。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2.能量来源: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3.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B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

2、渗、地下径流陆地内循环A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海上内循环C蒸发、降水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联系四大圈层:(1)使水体不断运动、转化、更新。(2)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影响气候变化:(1)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2)影响天气过程,乃至气候特征。(3)引发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3.塑造地表形态:(1)陆地径流向海洋输送物质。(2)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四、洪涝灾害防治1.洪涝灾害的种类:(1)洪水灾害: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2)雨涝灾害: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

3、淹没的现象。2.防治:有效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并预报。(1)工程措施 (2)非工程措施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球上的水呈固、液、气三种形态。()2.地球上海洋水储量最多。()3.大气中的水主要是水汽。()4.冰川都分布在南北两极,无法利用。()2018年2月中国企业和俄罗斯边疆政府进行了谈判,欲投资超过40亿人民币,在贝加尔湖畔边建厂取水,并将这些水通过液货船运输回中国销售。那中国人喝水为什么要从贝加尔湖引进呢?提示:水质好。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人类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2.在外流区不存在陆地内循环。()3.海陆间循环又被称为大循环。()4.参与水

4、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水循环。()(1)图中(序号)为海陆间循环环节。(2)图中为陆地内循环环节。(3)图中为海上内循环环节。2019年6月我国江西、福建发生洪水,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造成此次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低洼地区防洪的非工程措施有哪些?提示:暴雨天气。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河道弯曲、堵塞也会增加洪灾频率。()2.修建滞洪区、蓄洪区属于非工程措施。()3.遇到洪水要善于积极自救。()4.被洪水围困时要立即游泳逃生。()能力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过程及环节: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发生领域海

5、洋和陆地外流区之间海洋上陆地上(内、外流区兼有)循环过程特点或作用参与水量较大,使陆地水体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参与水量最大,约占90%左右参与水量很小,只对陆地水体进行更新2.水循环类型的判定: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了植物蒸腾这一环节。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使蒸发量增加,大气

6、中水汽增多,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不利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4.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3)影响降水的因素:充足的水汽;水汽遇冷凝结;凝结核。(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7、)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5.水循环的成因:(1)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也就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水的气态、液态、固态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2)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太阳辐射分布的不均匀性和

8、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空气的流动,为水汽的移动提供了条件。地心引力(重力)则促使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从而实现了水循环。读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1)图示水循环()A.的水量比大B.的水量比小C.和的水量相同D.和的水量相同(2)若图示山坡森林植被遭破坏,则()A.增多B.增多C.增多D.增多(3)图示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采用透水地砖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其对水循环的有利作用是()A.增加B.增加C.增加D.加速【解析】(1)选B,(2)选D,(3)选B。第(1)题,图中分别表示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海水蒸发、降雨、下渗、地下径流。的水量比小;降雨一部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因此的水量

9、比小;海洋蒸发水量的10%输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的水量大于;和的水量不可能相同。第(2)题,为降水,主要与当地气候有关,不会轻易发生变化;植被破坏,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第(3)题,采用透水地砖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小了地表径流;为海水蒸发,为水汽输送,地面铺设透水砖对这两个环节没有影响。【补偿训练】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A.陆地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C.海上内循环 D.小循环(2)图中没有标注的水循环环节有()植物蒸腾海水蒸发地下径流陆地降水A. B.C. D.【解析】(1)选B,(2)选C。第(1

10、)题,读图可知,图示水循环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之间,为海陆间循环。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标注植物蒸腾和地下径流。【方法技巧】区分水循环环节的技巧(1)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2)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3)分析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能力二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避措施1.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形成原因主要影响自然原因流域状况气

11、象因素降水、冰雪融化造成水位上升河道堵塞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多种因素造成堤坝溃决地面坡度坡度大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土壤含水率高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支流众多,尤其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道弯曲河谷纵向坡度小入海口狭窄人为原因破坏流域内植被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一定程度上抬高洪水水位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调蓄能力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了河道的排水速度占用分洪区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2.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项目内容监测和预报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御洪涝灾害。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可

12、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防洪措施工程措施修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整治河道,提高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完善排涝设施等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洪涝灾害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将防灾减灾纳入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中;建立统一的防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并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3.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

13、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中新网2020年9月2日电: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表示,2020年6月至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373毫米,较常年同期(325毫米)偏多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仅次于1998年(397毫米)。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1)描述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区域认知: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提示: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或夏秋季)。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2)我国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要素的综合)提示:自然原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我国多

14、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夏季风活动异常,雨带停留时间偏长,形成持续性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台风活动产生的暴雨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形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1)、(2)题。(1)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夏季暴雨集中城市化水平高地势低平 春季台风频繁A.B.C.D.(2)要解决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需采取的措施有()修建水库加固沿海大堤人工降水修建入海新河A. B. C.D.【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可从以下思路进行:【解析】(1)选B,(2)选B。第(1)题,海河流域地势低平,易积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地表径流量大。第(2)题,修建水库,

15、调节海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利于防治洪涝灾害;加固沿海大堤,主要解决海水入侵问题;人工降水主要是针对降水季节变化不均而采取的措施;修建入海新河,有利于汛期海河洪水的下泄,有利于改善洪涝灾害。【补偿训练】读图完成(1)、(2)题。(1)A地出现洪涝灾害频率较高的月份是()A.1月 B.5月C.9月 D.11月(2)A地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有()降水量大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地上悬河潮水顶托A.B.C. D.【解析】(1)选C,(2)选D。第(1)题,A地位于恒河三角洲,受夏季风影响,该地夏季降水多,河流下游易出现洪涝灾害。第(2)题,除了夏季降水多外,三角洲地势低平,洪水极易泛滥,另外,孟加拉湾多风暴潮

16、,海水倒灌,形成洪涝。图1 水循环示意图图2 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3 某小流域的水循环示意图1.图形实质:试题中的各种水循环图实质都是教材水循环示意图的变式图,做此类题目,要掌握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水循环的意义以及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知识。2.学科素养:读懂此图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水循环示意图思考:(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提示:太阳辐射能(2)海陆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提示: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提示:人类活动影响的环节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人工

17、降雨作业降水植树造林下渗、地表径流兴修水利工程蒸发、下渗与地表、地下径流修梯田及平整土地下渗(水平1、2)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1.下列能实现图中的功能的是()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2.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过程的是()A.柴达木盆地的湖泊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C.滚滚东流的长江水D.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3.下列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

18、能塑造地表形态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B.C.D.【解析】1选C,2选C,3选A。第1题,读图可知环节应该是水汽输送。图中显示该区域位于大陆东岸,而且水汽由海洋吹向陆地,我国夏季风符合条件要求。第2题,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注入太平洋,沟通陆地与海洋,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第3题,水循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联系调节作用;迁移交换作用;平衡更新作用;塑造地貌作用等。(水平1、2)2019年7月21日14时许,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西头村局部暴雨导致山洪暴发。5个户外群体失联的53人中已有49人获救,4人死亡。据此完成4、5题。4.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

19、具体表现为()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5.当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解析】4选A,5选C。第4题,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第5题,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且异于一般洪水,应选择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6.(水平1、2)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素有“中国最美湖泊”的美誉,它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阻遏西部荒漠化向东蔓

20、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水位2018年上涨0.48米,至此已连续14年上涨,水位恢复至20世纪70年代初水平。(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解析】第(1)题,青海湖地处内流区,参与陆地内循环。第(2)题,可从降水、蒸发、径流三个环节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第(3)题,青海湖水体面积及水位连续多年递增可能与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大及湖区生态环境改善有关。答案:(1)陆地内循环(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湖水补给量小,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3)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大;流域内实施了生态保护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