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87KB ,
资源ID:92670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67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下作业 含解析 第一单元 第1课 课时跟踪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下作业 含解析 第一单元 第1课 课时跟踪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1、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史书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 B曲柄锄耕C刀耕火种 D耦犁牛耕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等可知这种耕作方式属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刀耕火种。答案:C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解析:“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说明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

2、答案:B3“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A广种薄收 B精耕细作C少种多收 D男耕女织解析:代田法是为了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体现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答案:B4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解析:注意关键词“唐代”。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步犁的基本定型,此后一直沿用千余年。答案:A5新中国成立前,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这

3、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本质特征。根据“丑妻薄地破棉袄”可判断A项表述错误,B、D两项不符合俗语内容,俗语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容易满足等,这符合小农经济的特征。答案:C6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作者揭示了铁制工具与兴修水利工程的关系。铁器的大力

4、推广是在战国和秦汉时期。答案:B7“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我独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下面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反映了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解析:小农经济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不可能富足和惬意。答案:B8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农民

5、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缴纳租税的需要商品交换的需要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 BC D解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实行“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

6、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陈文华农具发展史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太湖地区农业史(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6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源是什么?(12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地理范围的扩展,简要归纳即可。第(2)问,耕作技术发生的变化体现在“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原因在于“铁搭用人”“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源应该从小农经济的弊端来考虑。答案:(1)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2)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本较高。根源: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