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下左图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黑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据此回答12题。1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上右图中的()A B C D答案B解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2、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A强,强 B强,弱C强,强 D强,弱答案D解析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温度低。故D项正确。(2019四川内江一模)为了研究山谷风环流中的湖泊效应,地理学者对我国某湖泊T时刻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并沿25.6N绘制了湖泊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见下图,单位:)。同时,该学者运用相关模型对湖泊周围的气温和气流进行了去湖(湖水干涸)模拟,结果表明去湖之后的山谷风环流与实际情况有明显差异。据此完成35题。3图中数据
3、表明,T时刻是()A夏季的正午前后 B夏季的子夜前后C冬季的正午前后 D冬季的子夜前后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位于低纬地区,根据气温可知,此时为冬季;图中显示,接近湖面的区域,等温面向上弯曲,说明相同海拔湖面处气温高;根据水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湖区比热容大,白天气温比陆地低,晚上气温比陆地高,则此时为夜晚,故D项正确。4T时刻湖泊西岸近地面的盛行风是()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答案C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湖泊处气温高,则湖泊处气压低,湖泊西岸气压高。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风向右偏,形成西北风,故C项正确。5与T时刻的实际情况相比,去湖模拟中,湖泊西岸
4、()A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增强B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减弱C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增强D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减弱答案B解析去湖后,谷地不再有湖泊的调节作用。在夜晚,与谷坡相比,谷底气温高,空气沿山谷下沉,空气由谷地四周向中心流去,风向基本不变;湖面对风的阻力小,去湖后,地面对风的阻力增大,风力减弱,故B项正确。(2019四川成都七中二诊)下图为2018年12月某日两个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据此完成68题。6当日14时,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14时等压线以及风向(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可知,四个地点中气压由高到低,依次
5、是,气压最低的是,C项正确。7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等压线的分布,当日2时至14时,地始终吹偏东风,在四地中风向变化最小,D项正确。8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结合等压线形态,当日2时至14时,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由受低压槽控制转化为受高压脊控制,B项正确;始终受高压脊控制,始终受低压槽控制,天气变化小,A、C、D三项错误。(2019广东一模)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911题。9此时天气最可能为()A晴、无风 B雨、大风C晴、大风 D雨、无风答案A解析由图中的烟雾直上可知,此
6、时图示地区无风;远山清晰可见,不可能为雨天。10下列四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烟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而是转为水平方向向四周扩散,这是典型的逆温现象,故C项正确。11图中所示大气现象()A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B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C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的消散D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答案A解析逆温阻碍了大气的垂直扩散,使污染物在近地面附近扩散,从而使大气污染加剧。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12(2019四川凉山一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甲图表示某滨海地区海洋和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示意图,该滨海地区图示
7、时间海陆风环流明显。乙图中等压面为一天中某时刻近地面的分布状况。(1)指出甲图中属于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并说出判断理由。(10分)(2)从气温、气压的角度对比说明白天近地面的风向及形成过程;并在乙图中画出海陆风环流(要求在a、b处标出大气冷热状况,用箭头画出近地面到高空的完整环流)。(10分)(3)说出海陆风对滨海地区夏季气候的调节作用。(6分)答案(1)曲线。海水比热容大,海洋增温慢、降温慢,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较晚;受海水调节,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小。(2)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吹海风)。白天陆地气温较海洋高,陆地气压较海洋低,风由气压较高的海洋吹向气压较低的陆地形成海风。海陆风环
8、流图见下图。(3)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夏季气温降低,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避暑降温。解析第(1)题,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气温日变化幅度等方面判断。第(2)题,白天陆热海冷,陆地处气流上升,海洋处气流下沉,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第(3)题,受海陆风的影响,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夏季气温降低,湿度增加。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辐射强迫是指由某种温室气体(或其他因素)浓度变化所引起的向外红外辐射量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中不同因素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可以通过辐射强迫来衡量。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有:CO2、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等)、N2O(主要来自
9、施肥后的土壤)、卤烃等。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的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而SO2气体主要来自燃煤。下图示意17502005年人为产生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辐射强迫。(1)在本世纪初,大气中CH4浓度上升几乎停止,N2O的浓度在同时期内持续上升。分别说明其可能原因。(8分)(2)说出气溶胶产生的辐射强迫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8分)(3)分析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8分)(4)推测未来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的原因。(6分)答案(1)CH4浓度停止上升可能原因是水稻种植的面积相对稳定;N2O浓度持续上升可能是农业施肥持续增
10、多。(2)特点:呈负值。原因:气溶胶悬浮于大气中,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提高大气的反射率);气溶胶可以起到凝结核作用,增加云量(提高云层的反射率),降低地表温度。(3)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为正值,增温幅度大;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为负值,降温幅度小;两者共同作用下减缓地表温度的上升。(4)气溶胶作用时间短;(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未来SO2的排放量减少。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中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所以CH4的浓度停止上升应和水稻播种面积变化小相关;N2O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所以N2O的浓度上升表明农业施肥量增多。第(2)题,读图可知,气溶胶
11、辐射强迫的两种形式直接效应和云反射率效应都为负值,其原因是气溶胶存在大气中能够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太阳辐射;气溶胶能够增加云量(作为凝结核使水分子凝结),提高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辐射强迫为正值使大气升温,辐射强迫为负值削弱太阳辐射使地表降温。据图温室气体辐射值为正值,使大气升温,气溶胶辐射强迫为负值,使地表降温,共同作用使地表升温幅度减缓。第(4)题,根据材料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可能是SO2的排放量减少,同时读图中信息可知,气溶胶气候效应时间在数小时到数天之间,作用时间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