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表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会议总代表662人党派代表165人人民解放军代表71人团体代表235人区域代表116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A会议的召开标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B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第一届政协代表的组成十分广泛,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及国外华侨。从代表的广泛性来看
2、,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它实际上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据此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2(2014祁门一模)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根本目的是()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C保障人民的参政议政的权利D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析:选D本题以时事热点材料为切入点
3、,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知识点。题干一再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其目的是“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说明我国民主政治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D项正确;A、B、C三项题干都有涉及,但不符合题干“根本目的”之要求。3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A实施群体不同B享受权利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 D主要作用不同解析:选C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题型为最佳型选择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区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是资本主义制度。4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
4、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A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B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好形式C使农民开始拥有民主权利D使农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基层民主制度意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和所学史实,经分析此举在于说明享有民主权利的范围的广泛性,故正确选项是A。5(2014石家庄一模)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引起了台湾当局和美国的震惊,美国劝说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但蒋介石却下令炮兵坚决回击。这种敌对状态一直持续到1978年底。这表明()A
5、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B美国放弃“两个中国”的图谋C国共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解析:选C让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实质上是企图通过“划峡而治”,双方停止军事行动,进而分裂中国。因此蒋介石下令坚守金马反映了他反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可见他是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故C项正确。6(2014潜山一模)回归后,“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与第三大贸易伙伴,以及第二大出口市场;而内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此外,香港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能使香港顺利回归的条件有()“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峡两岸人民往来频繁邓小平的外交才能A BC D解析:选A
6、海峡两岸人民往来频繁指的是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故与史实不符。都是能使香港顺利回归的条件,故选A。7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A不再坚持对苏联的友好政策B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C意在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D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解析:选D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的关系,1953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减弱了外交的意识形态因素。8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A“一边倒”
7、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不结盟”解析:选B题干中的措施是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一边倒”是指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另起炉灶”是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排除C项;D项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B项正确。919711980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达69个,超过了19491970年,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B“文化大革命”杰出的外交成就C中美关系的改善D美苏“冷战”趋向缓和解析:选C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分析能力。19711980年中美关系改善,西方国家掀起同中国
8、建交热潮,C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是在1966197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且说法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70年代越战刚刚结束,又爆发阿富汗战争;A项是在改革开放后。10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的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解析:选B二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与新中国相敌对,B项说法
9、错误,符合题意;由“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可知A项说法正确;由“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可知C项说法正确;由“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可知D项说法正确。11(2014浙江宁波测试)1989年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要“有所作为”。下列属于在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的主要体现有()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与台北、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稳定人民币汇率制止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恶化A 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新时期的外交,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一是抓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20世纪最后十年”,二是准确判明
10、各选项出现的时间,是在1979年,是在1991年,是在2001年,是在1997年,据此答案为D。12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解析:选C材料反映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实行不结盟政策,不结盟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首要的任务,“平衡两大阵营”与不结盟政策不符合,故A项不正确。B项“疏远美苏两国”说法不正确;D项不能反映材料内容。二、非选择题(第13
11、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4山东临沂一模)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革命根据地的各级领导机关非常重视乡政权的建设,乡工农代表会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这种委员会的参加者都是不脱产的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红色政权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
12、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陈先初从三三制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材料三一种民主模式的相对优缺点,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多元性、种族分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生活方式。(1)据材料一指出,革命根据地是如何加强政权建设的?(6分)(2)材料二中“三三制”政权的组成体现了什么特点?这一政权的建立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并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史实举例说明。(10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第(1)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注意把“三三制”放在抗日战争的时代大背景下分析,说明其广泛性、民主性及其抗战统一战线
13、性质;影响从有利于抗战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分析;第(3)问,材料的观点很明显,即民主政治要适合国情,可用新中国重大政治体制的史实论证。答案:(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吸收群众参与政权管理;实行平等的选举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2)特点:广泛性;民主性;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影响: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了各阶层民众的抗日积极性;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3)观点:民主制度要适合本国国情。举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
14、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并宣布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二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没有掩护或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而是在美国人所称的“米格走廊”(在鸭绿江与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间的地区)保护后方交通线。而且,与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军”作战不同,苏联空军完全独立于中国军队,他们与中国的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合作”。这意味着,斯大林
15、始终没有满足中国领导人最初提出的要求:希望苏联空军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材料三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200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根据材料一,简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4分)(2)材料二所述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行为是否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精神?结合材料一、二,
16、说明你的理由。(6分)(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中俄(苏)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解析:本题考查中苏(俄)关系的发展演变。第(1)问注意材料的时间“1950年2月”并结合材料内容,联系时代背景归纳答案。第(2)问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要选择明确的观点,然后根据材料一、二中的内容说明理由。第(3)问首先要明确材料一体现的是结盟关系,材料三中则是合作伙伴关系,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归纳变化的原因。答案:(1)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军事合作;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有利于保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答出两点即可)(2)答案一:不符合。理由:条约规定,缔约国任
17、何一方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援助,双方忠诚合作,而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始终没有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答案二:符合。理由:战争发生在朝鲜境内而不是在中国境内;中国是以志愿军名义而不是以国家军队名义参战的;对手是“联合国军”,而不是第三国。(答对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3)变化:由政治军事同盟关系转变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由明确针对日本到不针对第三国。原因: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总体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俄罗斯改善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关系,有利于扩大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中国希望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和发展与各国的关系;实现中俄关系的正常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答出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