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17.50KB ,
资源ID:925406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540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文综试卷(历史部分)命题人:张晓丽、杨柳、张丽琴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l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关神之怒,造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霾。现代科技告诉我们,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由此可见唯心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过程反映了实践的历史性科学理

2、论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项,元朝人认为雾霾是上天愤怒的体现,将人为污染这个物质现象解释成了“神”在发怒,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说明至少在元朝就已存在客观唯心主义,即唯心主义观念由来已久。故正确。项,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而现代人通过科学技术认识到了雾霾现象的发生实际上是人为污染的结果,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即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故正确。项,本题强调古人对雾霾的认识以及通过现代科技这一认识工具告诉人们的关于雾霾的知识,不

3、涉及科学理论的价值与实践的关系。故错误。项,选项说法正确,但本题强调的是人们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认识具有上升性和无限性,不涉及认识的目的,与题意不符。故错误。综上所述,因为正确,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礼记礼器云:“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材料中“君”的行为意在A. 表达对周王虔诚和崇敬B. 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C. 强化皇权神圣不容僭越D. 彰显家国一体祥和精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君亲割牲”中可以看出,材料突出体现了“君”的特殊政

4、治地位。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作用: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3.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科举制注重出身门第B. 士族阶层占据主导地位C. 各阶层文化素养不同D. 维护统治集团利益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以考生才学作为选官标准,而不是门第出身,故A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士族子弟比重最大,反映的是士族子弟才学突出,不能

5、反映出士族阶层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所占比重差异较大,反映出考生才学水平的不同,故C项正确;唐代统治者不属于士族阶层,故D项不是材料现象的原因,排除。4.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 小农经济的形成B. 赋税制度的变革C. 土地制度的变化D. 重农抑商的推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农经济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中先秦时期的说法不符,故A项错误;关于赋税制度的改革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

6、指的是井田制下的农民的地位,秦汉时期到宋元的“佃”体现的是小农经济下土地私有制,因此这种变化主要源于土地制度的变化,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5.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四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哪一思想A. “和而不同”B. “克已复礼”C. “仁者爱人”D. “周而不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各民族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和而不同”指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

7、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故排除BCD。故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6.民国三十六年结婚证上证词:“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雌,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此证!”下列对这张西安政府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A. 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B. 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性C. 语言文雅遭到日军敌视和查禁D. 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根据题目中“同心同德,宜室宜

8、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说明新式结婚的特点,体现婚姻制度的进步性,B正确;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错误;材料中看不出日军的侵略信息,错误;材料中是西安政府,不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婚姻习俗变迁民国时期婚姻制度7.下面这一照片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对该照片解读正确的是A. 纽约华人集会庆祝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失败B. 越南人民举行集会庆祝中国援越抗美斗争的胜利C. 台湾当局抗议美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D. 日本政府抗议美国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关知识点,旨

9、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不会出现纽约华人集会庆祝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失败的新闻,故A项错误;1973年8月中国援越抗美斗争取得胜利,当时美国总统是尼克松,与图片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从图片信息“卡特无耻”(卡特19771981年任美国第39任总统)、“大量的青天白日旗”可知,台湾当局抗议美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故C项正确;材料同日本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8.下图是1952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百分比示意图。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 形成的共

10、同因素是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变革B. 的形成是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的C. 的出现是由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D. 的变化是由于两极格局瓦解所带来的挫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示,分析理解的能力,为三大改造后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结果,受“文革”的影响,排除A;结合的时间可判断是1958年推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B的表述符合题意;时间不合题意,因为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在90年代初,排除C;D时间不合题意,两极格局瓦解与1991年苏联解体。故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9.亚里

11、士多德指出:“享有政治权利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他意在表明古希腊A. 公民政治的重要性B. 民主政体的普遍性C. 民主决策的便捷性D. 城邦政体的多样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可知突出了多数公民决议的重要地位,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体现,故A项正确;从“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体现不出古希腊普遍实行民主政体,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决策的方式方法,无法体现民主决策的便捷性,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的多数决议具有最高权威,不是强

12、调政体的多样性,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10.“它给我们开辟了多么广阔的前景,带来了多少经济利益,增加了多少知识,对那些遭到怀疑和否定的古希腊罗马理论做出了多么有利的证实!”这段出自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之口的评论是针对A. 文艺复兴运动B. 开辟新航路C. 宗教改革运动D. 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一些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得到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发展;殖民主义者从亚非拉的广大地区获取了巨大利益,经济、军事实力不断增强,这正符合题干中的“带来了

13、多少经济利益”;古希腊学者提出大地是球形的设想,新航路开辟中麦哲伦环球航行使这一理论得到证实。因此,题干中描述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故本题答案选B项。文艺复兴运动主要是思想解放运动,没有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排除A项;宗教改革,主要是宗教领域里面的变革,没有给当时带来经济利益,选项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启蒙运动时期,思想解放主要集中在英国和法国,不会给意大利带来多少经济利益,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1.伏尔泰在认识论上坚持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并根据牛顿的科学原理解释物质世界。他的宗教观是自然神论,主张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这说明伏尔泰A. 在认识与宗教上坚持理性原则

14、B. 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C. 认为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D. 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截然对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并没反映出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也没有反映出宗教信仰与科学截然对立方面的信息,而只是强调理性原则,材料中的“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均是典型的“理性”,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12.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19691974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

15、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A. 东西欧国家间经济政治联系加强B. 世界总体形势趋向和平与缓和C.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分化D. 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消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联邦德国并不能代表西欧国家,故A项错误;勃兰特任职处于“冷战”时期,“冷战”时期世界局势紧张,故B项错误;从联邦德国推行的“新东方政策”看,它在外交上采取了与美国不同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西德逐渐要求自主外交,说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故C项正确;此时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故D项错误。13.1978年,苏联向西方出口石油增加了5%,但其外汇

16、收入却增加了2.5倍,达到了140亿美元。苏联用于购买国外技术和粮食的财政硬通货中60%以上是石油收入。这一现象A. 体现出勃列日涅夫改革显著成效B. 助长了苏联低效僵化体制发展C. 说明苏联的工业正快速健康发展D. 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苏联石油出口收入,在外汇收入中比重较大,经济结构存在一定问题,故A.C项错误;根据所学,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结合材料石油出口占财政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美苏争霸问题,故D项错误。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

17、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党最先是作为古代的一种地方组织而存在的,周时的一“党”约“五百家”。后来人们把在朝堂之上因共同利益或主张结成的政治势力集团称为朋党。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朋党的存在且党争不断,如秦代吕(吕不韦)好(嫪毒)之争,东汉钩党(外戚与宦官集团)之争,唐朝牛李党争,宋代熙丰、元佑党争,明朝末年东林党人与阉党的争斗。对党争的评论也很多。孔子教导弟子“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韩非子更加反对朋党,认为结党营私足以亡国。北宋欧阳修说:“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18、”王夫之更是尖刻地评判道:“朋党之兴,始于君子,而终不胜于小人,害乃及于宗社生民,不亡而不息。”摘编自王桐龄编著中国历代党争史等资料材料二 为筹措军费以镇压苏格兰起义,1640年专制君主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这届议会中,支持国王的一派称为“骑士党”,多为受到王室恩宠的大贵族,是坚定的国教信仰者;反对国王的一派称为“圆颅党”,主要由新黄族、乡绅及工商业者组成,大多由非国教徒组成。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次年召开了新一届议会,在这届议会中,英国近代两党的雏形“宫廷党”与“乡村党”开始出现。1679年4月召开的新一届议会中,沙夫茨伯里领导的乡村党获得绝对多数,敦促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政府

19、不得随意逮捕或监禁任何人,这使得“反对派不必因为害怕发表反对政府的言论而遭到迫害了”,并且试图通过干预王位继承的排斥法案。针对这一法案,议会公开分裂,拥护这一法案的被对手称为“辉格党”,法案的反对者被讥讽地称为“托利壳”。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法案包含限制王权的13个条款,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近代英国的政党政治随之兴起。摘编自刘金源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党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古代党争现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近代英国两党政治形成的主要因素。与同期中国相比,英国政党有何不同之处。【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官僚集团内部

20、的争权夺利,与民众关系不大;负面影响大。评价:古代党争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受官僚政治的影响;败坏政治风气,削弱统治力量,危害社会;不被社会或主流思想所认可。(2)因素: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围绕宗教和王权的斗争);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民主政治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同: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成为制衡君主权力的重要力量;政党活动有法律保障和规范等。【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提到,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朋党的存在且党争不断唐朝牛李党争,宋代熙丰、元佑党争,明朝末年东林党人与阉党的争斗朋党之兴,始于君子,而终不胜于小人,害乃及于宗社生民,不亡而不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党争的特点。再结

21、合所学知识即可对古代党争现象做简要评价:党争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受官僚政治的影响;败坏政治风气,削弱统治力量,危害社会。(2)根据材料二提到,支持国王的一派称为“骑士党”,多为受到王室恩宠的大贵族,是坚定的国教信仰者;反对国王的一派称为“圆颅党”,主要由新贵族、乡绅及工商业者组成,大多由非国教徒组成议会公开分裂,拥护这一法案的被对手称为“辉格党”,法案的反对者被讥讽地称为“托利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促进近代英国两党政治形成的主要因素: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民主政治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与同期中国相比,英国政党有何不同之处:英国政党代表不同的社会

22、阶层;成为制衡君主权力的重要力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党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政党政治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表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1913年调查结果1919年调查结果序号被崇拜者人数序号被崇拜者人数1孔子157人1孙中山87人2孟子61人2梁启超51人3孙中山17人3孔子、孟子20人4颜渊(孔子弟子)11人4苏格拉底、华盛顿18人5诸葛亮、范仲淹各8人5培根、牛顿、卢梭12人6岳飞7人6王守仁(王阳明)10人7王守仁(王阳

23、明)6人7蔡元培8人8大禹、朱熹、华盛顿等各4人8袁世凯7人9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3人9李大钊3人10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各1人10马克思、列宁各2人11无崇拜者23人11无崇拜者17人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信息一:孙中山地位上升,成为被崇拜者的第一人;(2分)说明:孙中山为保卫革命果实,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宣扬民主共和思想,社会影响力提升。(4分)信息二:崇拜孔子、孟子的人数减少。(2分)说明: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尊孔复古”,提倡民主科学,儒学的权威被打倒,孔孟思想被全盘否定。(4

24、分)信息三: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2分)说明: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牛顿、培根、卢梭等西方科学家、思想家的影响在扩大。(4分)信息四:马克思、列宁和李大钊榜上有名。说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和列宁得到了当时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崇拜,李大钊因宣传马克思主义知名度提升。(4分)【解析】试题分析:第一小问信息,依据表格提供的材料信息,从中任意选取两组同一被崇拜者前后两次调查结果的数据变化,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第二小问说明,可从1919年调查的背景入手,提取与变化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信息

25、(如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并加以分析说明即可。请考生从第45、48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1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魏国其“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私有制)”。公元前445年,魏文候即位,启用了李但主持变法。李悝推行“务尽地力”,他指出: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这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李惶农业政策:“故庶人之富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灭世。”商人贱价向农民买入,高价卖给市民,造成了“余甚贵伤民,甚贱

26、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为此,李惶又实行了平余法。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答案】(1)原因: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剧变;铁器、牛耕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商业发展需要社会治理;士人受到重用,参与改革。(6分)(2)作用: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趋势;强化了农本思想,发展了农业;加强了经济管理,提高了财政收入;有利于魏国的发展,使魏国一度成为强国;为战国其它诸国提供改革借鉴。(9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俗刚

27、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启用了李悝主持变法”“商人贱价向农民买入,高价卖给市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李悝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因。(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李悝实施的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李悝经济改革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趋势;强化了农本思想,发展了农业;加强了经济管理,提高了财政收入;有利于魏国的发展,使魏国一度成为强国;为战国其它诸国提供改革借鉴。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李悝改革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鉴于台湾地位的重要性,刘铭传建议立台湾为行省,得旨允准。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他在台六

28、年,励精图治,功勋卓著。刘铭传初到台湾时,生番土著“窟穴”,盗贼出没其间,时常侵扰百姓;而大户籍着治安之名趁机敛财招募壮丁,“抗官吏,赋税不以时至”。铭传恩威并施,亲督将吏剿抚,后诸番皆臣服归化。后又丈量田亩,视地亩肥瘠订立课赋标准,又创茶盐、金、煤、樟脑之税,台湾府库“始岁入九十万,后至三百万”,结束了仰赖福建财政支援的历史。刘铭传“以兴造铁道为纲纽,辅之以电线、邮政”,在台“辟巨道七百里以通南北”。他还筑炮台、购火器,设军械局、水雷学堂等,“台防益固”。摘编自王树枬刘铭传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治理台湾的主要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铭传对台湾发展的作用。【答案】(1

29、)举措:加强对地方治理,招抚土著人民;丈量田亩,订立赋税标准,创茶盐等税;筑铁路、开办近代通讯事业;筑炮台、购火器等,加强防卫力量。(2)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台湾控制,提高了台湾的行政地位;改善了台湾地方治安与交通,有利于台湾的开发与发展,推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历程;提高了台湾的军事防御能力。【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刘铭传治理台湾,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的是刘铭传治理台湾的措施,学生从材料中“铭传恩威并施,亲督将吏剿抚,后诸番皆臣服归化”“ 丈量田亩,视地亩肥痔仃立课赋标准,又创茶盐、金、煤、樟脑之税”“ 兴造铁道为纲纽,辅之以电线、由卜政”“ 筑炮台、购火器,设军械局、水雷学堂等”等进行概括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刘铭传治理台湾的作用,学生通过其措施答出对地方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对台湾自身经济和军事建设的作用等方面即可。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