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6 ,大小:2.43MB ,
资源ID:92538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538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一 信息文明的探索——现代后期的世界 (共66张PPT)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一 信息文明的探索——现代后期的世界 (共66张PPT) .ppt

1、专题十一 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后期的世界-2-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一 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 1.(2017课标全国,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根据“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

2、资”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个人的物质利益,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这一措施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进行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这一措施旨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不能起到消除城乡之间差别的作用,故C项错误;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已经建成了集体农庄,走上了集体化道路,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A-3-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2.(2017课标全国,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

3、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考查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题干材料中七国集团的建立是两极格局的产物,八国集团的形成是两极格局瓦解的产物,二十国集团的建立则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结果,这一历程冲击了发达国家主导的旧的经济秩序,故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从新航路开辟就涉及贸易金融领域,故B项错误。亚非拉国家一直是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只不过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经济组织都不是

4、区域经济集团,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A-4-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3.(2016课标全国,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促进煤钢联营的

5、建立,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主导的,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的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与导致欧洲出现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德国分裂的根源在于美苏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A-5-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4.(2013课标全国,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

6、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联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紧密,产生了加强经济联合的要求,但影响西欧经济联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历史上的多次战争导致西欧国家间宿怨较深,尤其是法德两国,因此法国首倡“舒曼计划”,意图以经济合作化解政治矛盾与宿怨,实现地区永久和平,以有利于西欧经济发展。由此分析可知,直接原因为战争重创的影响,故选A项。答案 解析 关闭A-6-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二 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 5.(2017课标全国,34)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

7、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和美苏冷战。由图片注释“苏联时期”可知,该漫画反映的不是苏俄时期,苏联成立于1922年,故A项错误;发生在斯大林格勒的重大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据此可知题干中的又是斯大林格勒反映的应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在这座城市的重大事件斯大林格勒水电站的建设,而苏联实现工业化是在“二五”计划完成后,故B项错误;C项中的“二战期间”与题意不符,故错误;根据图片信息“又是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

8、始建筑”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但未能阻止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故D项正确。答案 解析 关闭D-7-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6.(2017课标全国,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

9、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的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凸显,因此提出“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试图减少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尼克松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恢复自由放任传统,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A-8-考查视角一

10、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7.(2016课标全国,34)成立时间 名 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当代世界经济。表格中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其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利局面,发达国家资源紧缺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面对西方国家的冲击,新兴独立

11、国家加强彼此间的经济合作,建立了国际组织,以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一开始就包括生产领域,故C项错误;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是全球化而非区域集团化的产物,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B-9-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8.(2015课标全国,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世界银行。对比

12、世界银行在1968年与1981年的贷款项目与贷款总额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不是导致题干所述变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成立,排除D项。答案 解析 关闭C-10-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9.(2015课标全国,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两极

13、格局的确立与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的确立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实力势均力敌有关;之后在美苏争霸中,有时美攻苏守,有时苏攻美守,决定其争霸态势的就是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而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之一就是美苏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的经济,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故C项正确;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两国的根本利益也不相同,故A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答案 解析 关闭C-11-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10.(2014课标全国,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

14、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元有助于欧盟内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统一市场的发展,故A项正确;“消除”贸易壁垒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货币的改变对推动外贸额增长的作用很小,故C项错误;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并非处于领导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A-12-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三 回到现场的历史思维特征

15、11.(2016课标全国,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与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不符,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材料“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不符,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16、;依据材料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人们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D项正确。答案 解析 关闭D-13-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12.(2014课标全国,35)下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是欧盟的旗帜。欧盟成立于1993年,A、B两项发生的时间均在此之前,而图中的欧盟旗帜与北约无关,排除C项。答案 解析 关闭D-14-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17、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四 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 13.(2017课标全国,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回忆录内容虽是个人亲闻、亲见、亲历的,但也会因为时间久远,记忆不清或因个人利害得失,出现有意无意的疏漏、讹误,不一定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故A项错误;同样作为历史资料,回忆

18、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各有优劣,可相互印证,不能直接断定可信度的高低,故B项错误;据材料“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不同版本对内容会有所取舍或修改,但并非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据材料“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不同时代背景对历史叙述有一定的影响,故D项正确。答案 解析 关闭D-15-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五 关照现实的历史价值引领 14.(2015课标全国,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

19、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6-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参考答案 说明:论 证 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 一等 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二

20、等 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 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17-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论 证 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 三等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 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18-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

21、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垄断组织的形成、流水线生产等内容,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19-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考情分析】考 点 考 题 考查内容 高频热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16 课标全国,352016 课标全国,352015 课标全国,352013 课标全国,32

22、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联合)海外巡演(争夺中间地带)两极格局演变(国家实力)欧洲六国联合(屡遭战争重创)-20-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考情分析】考 点 考 题 考查内容 高频热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2017 课标全国,352016 课标全国,342015 课标全国,352014 课标全国,352014 课标全国,35 二十国集团(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国际组织(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国际经济秩序)世界银行(新兴独立国家增加)欧元(欧盟内部统一市场)波兰开放边境线(欧盟扩大)-21-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

23、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考情分析】考 点 考 题 考查内容 高频热度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2017 课标全国,342017 课标全国,352017 课标全国,342017 课标全国,35 苏联漫画(工业化建设)赫鲁晓夫回忆录(时代影响)赫鲁晓夫改革(农民积极性)尼克松咨文(减少对经济干预)20 世纪后期以来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2015 课标全国,41 公式(科技的作用)-22-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高考导航】(1)知识视角:近几年课标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极格局形成和瓦解、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20 世纪8

24、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特别注重对两极格局下国际关系变化以及欧洲一体化等重要史实的考查(2)能力视角:命题多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突出考查知识迁移和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纵横综合的角度考查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23-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高考导航】(3)考向视角:预计今后高考将会从历史角度解读热点问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进历程及大国间关系的变化进行阐释,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认识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认识理解当今世界人类文化发展的

25、多样性 -24-时空坐标 时段特征-25-时空坐标 时段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是世界整体性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政治方面: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

26、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50 年代的世界 政治 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关系逐渐恶化(2)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发生冲突(3)美苏实力相对均衡,西欧和日本衰落2.序幕:1946 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反苏、反共演说3.表现(1)政治上: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

27、员会(3)军事上:美国领导建立“北约”,苏联领导建立“华约”-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50 年代的世界 政治 4.冷战中的“热战”(1)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2)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主地位相对衰落5.影响(1)双方剑拔弩张,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50年代的世界 经济 1.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内容:国际货币基

28、金组织主要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3)特征: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4)影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50年代的世界 经济 2.关贸总协定(1)背景:贸易保护主义妨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成立:1947 年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旨在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3)作用:创造了一个自由的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3.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

29、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世纪 50 年代的世界 文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推动了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3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 世纪50 年代的世界 文化 2.文学艺术(1)现代主义文学: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特点:强调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2)现代主义美术: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工业化的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艺术家的

30、创新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表现复杂的心理特征(3)音乐: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4)电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被称为“第八艺术”-3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 政治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走向联合(1)原因:两极格局下维护欧洲安全的需要;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过程:1951 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 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作用:推动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加强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

31、经济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33-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 政治 2.日本的崛起(1)原因: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革;美国的大力扶植;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计划(2)表现: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开始推行自主的外交政策,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4-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 政治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原因:新兴独立国家面临着维护国家独立和发展经济的迫切任务;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它们不愿意卷入美苏之间的斗争(2)标志: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

32、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3)影响:形成了一支新的国际政治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两极世界格局,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4.中国的振兴: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35-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 经济 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70 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福利国家”的建立: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

33、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3)第三产业的兴起: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36-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 经济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内容:农业方面,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34、这一模式(2)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评价:苏联军事实力增强,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37-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 文化 1.科技:1969 年,互联网问世2.电视: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38-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世界 政治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两极格局的瓦解(1)东欧剧变: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的动荡,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1991 年,

35、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2.和平与动荡并存(1)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2)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各国都加强了反恐斗争3.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1993 年欧洲联盟成立;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军事可与美国抗衡;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 -39-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世界 经济 1.戈尔巴乔夫改革(1)内容:国家用经济管理方法取代原来的行政命令,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2)评价:其措施背离了社会

36、主义方向,导致经济下滑,国内局势失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40-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世界 经济 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洲联盟:1993 年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 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问世。欧盟的成立提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有利于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 年由美、加、墨组成;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3)亚太经合组织:1989 年成立,是当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41-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世界 经济

37、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表现: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日益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2)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3)评价:有效利用世界各地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发展机会,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大世界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加强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42-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世界 经济 4.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1)含义: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2)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3)原则:非歧

38、视原则(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4)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2001 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5)影响:促进了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新经济”的出现: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43-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世界 文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1.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人类进入信息时代2.影响: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的交流、传统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39、 -44-基础过关 1.(2017全国100所名校冲刺,35)美国前副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18881965)认为马歇尔计划既是对美国商品、资本输出的极大补助,又是加速世界分化的催化剂。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美苏冷战加剧了两极分化 B.资本主义阵营亟待美国扶持 C.马歇尔计划侧重政治领域 D.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已确立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国借助马歇尔计划把西欧拉入了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上来,加剧了两极分化,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资本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马歇尔计划属于经济领域的措施,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错误。答案

40、 解析 关闭A-45-2.(2017江西重点中学联考,35)“它是作为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载入苏联历史的。”这是俄罗斯学者菲利波夫对第八个五年计划的评价。“最成功”指的是()A.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B.拄着拐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迅速崛起 C.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优势地位 D.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在1937年时,苏联的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故A项错误;拄着拐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迅速崛起是在斯大林时期,而第八个五年计划是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的,故B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

41、夫改革时期,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促进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优势地位,故C项正确;在斯大林时期,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C-46-3.(2017山东临沂二模,35)里根1980年2月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时曾经感慨地说:“如今的美国却产生了信任和信心危机,失去了朋友和敌人的尊重,这实在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A.美国经济衰退 B.美苏争霸处于守势 C.欧盟日本崛起 D.不结盟运动兴起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经济。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

42、济出现“滞胀”现象,而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据此可知题干中“如今的美国却产生了信任和信心危机,失去了朋友和敌人的尊重,这实在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衰退,故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故B项错误;欧盟是1993年建立的,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A-47-4.(2017湖南衡阳十校调研,35)某一荷兰人曾说:“我打开随身带着的盒子,里面有各种欧洲不同国家的钱币,每晚都要整理一下,因为一天就可能要用好几种,这是当时的习惯。”此“习惯”改变于()A.欧洲共同体的建

43、立 B.欧洲联盟最终成立 C.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D.荷兰正式加入欧盟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欧元。1967年欧共体建立时,各国并未统一货币,因而不会改变材料中清点欧洲各国不同钱币的习惯,故A项错误;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时也未统一货币,故B项错误;2002年欧元进入流通领域,这会改变材料中清点欧洲各国不同钱币的习惯,故C项正确;荷兰是欧共体的成员国,因而荷兰正式加入欧盟时欧元还未发行,不会导致材料中习惯的改变,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C-48-5.(2017河南洛阳模拟,32)有研究显示,1990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资金是310亿美元,1993年增至800亿美元。其中约

44、有66%流到亚洲和中南美洲的新兴经济体,流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却极少,这些国家逐步被全球化边缘化。上述材料表明()A.新兴经济体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不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利益失衡 D.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指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造成了南北差距拉大,C项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仍然是发达国家,故A项表述错误;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趋势,故“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说法错误,排除B项。答案 解析 关闭

45、C-49-一 二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对抗的特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对抗。(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代替,伴随着冷战的进行,美、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争霸、对抗。(3)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50-一 二 2.美国的对外政策(1)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对中国进行孤立封锁;20世纪70年代,开始调整与中国的关系,并于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6、2)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开始调整战略,逐渐走向政治同盟关系。(3)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51-一 二 3.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理解(1)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有关。特别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中国的强大,极大地改变了

47、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52-一 二(4)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通常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5)“多极化”在当今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真正的世界格局。世界格局是指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构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53-一 二 对应演练 1.(2017辽宁大连二模,35)20世纪607

48、0年代,基辛格提出五极世界理论,认为在未来十年乃至20世纪以后的岁月里,世界上将存在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中国、日本和西欧。这说明基辛格认为()A.美国失去大国地位 B.两极格局走向尾声 C.中国融入世界潮流 D.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据材料“世界上将存在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中国、日本和西欧”,可知基辛格的认识中并未涉及美国失去大国地位,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的五极世界理论,可知基辛格认为在未来的世界两极格局将不复存在,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排除;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且

49、日本成为政治大国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B-54-一 二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国际竞争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竞争方式及竞争手段,以政治、军事为主的竞争逐渐让位于以科技为主的竞争,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科技作为提高民族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决策 国际经济格局 在当代世界中,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同时,现代信息技术还改变了以战争手段掠夺别国资源、瓜分势力范围的方式,更多的是依靠科技方面的优势,获得原料和高额利润。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55-一 二

50、 国际政治形势 全球各国之间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也表现在军事和文化领域,使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社会经济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活、学习和工作 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从而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会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极易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56-一 二 对应演练 2.(2017湖北七市联考,35)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

51、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作者意图的是()A.因特网对每个国家利弊参半 B.因特网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 C.因特网的发展会突破法律限制 D.因特网的发展不应受制于政府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材料中“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不等于对每个国家利弊参半,故A项错误;材料中“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表明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故B项正确;会突破法律限制,与材料中“法律、管理和文化

52、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但并非不受制于政府,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B-57-123456781.(2017山东临沂三模,34)1946年2月22日21时,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了一份长达数千字的电报。在这份“长电报”中,凯南凭借自己多年在欧洲、俄国外交的观察和思考得出了美苏之间并无妥协共存的可能。这封电报()A.导致反法西斯同盟的破裂 B.推动了冷战政策的出台 C.顺应了全球化时代的趋势 D.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A项“导致反法西斯同盟的

53、破裂”的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法西斯同盟破裂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反法西斯同盟使命结束,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美苏之间并无妥协共存的可能”,可知这刺激了冷战政策的出台,故B项正确;“美苏之间并无妥协共存的可能”不利于经济的正常交流,故C项错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B-58-123456782.(2017江西贵溪押题,35)1950年,时任法国外长的舒曼提出了“舒曼计划”,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联营”。该计划实

54、施()A.促使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B.促成了战后法德宿怨的和解 C.实现商品人员资本自由流通 D.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马歇尔计划是1948年开始实施的,故A项错误;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联营”,这促成了战后法德宿怨的和解,故B项正确;实现商品、人员、资本自由流通是在1993年欧盟成立后,故C项错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于1958年,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B-59-1

55、23456783.(2017齐鲁名校协作体冲刺,34)20世纪60年代,有评论称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这主要是针对()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北美自由贸易区D.关贸总协定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于1948年,针对的是西欧地区,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得了世界支付货币的地位,与材料“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相符,故B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故C项错误;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

56、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与美元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B-60-123456784.(2017广东广州二模,34)1960年,在美国的积极倡议下,联合国成立了国际开发协会,作为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它的宗旨是通过对不发达国家给予条件较宽、期限较长、负担较轻的贷款,促进其经济发展,减轻贫困,提高生活水平。这一机构的成立()A.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B.加强了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C.抵制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扩大了美国在中间地带的影响力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考查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中双方极力争夺中间地带。材料信息中的国际开发

57、协会面向不发达国家,促进其经济发展,美国利用其经济霸主地位扩大了在中间地带的影响力,故D项正确;国际开发协会附属于世界银行,实际上是纳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故A项表述错误;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B、C两项结论,故排除。答案 解析 关闭D-61-123456785.(2017宁夏银川三模,35)一位传记作家说,撒切尔夫人最大的成就,或许是改变了英国政坛和社会“以谈论金钱和经济效益为耻”的过时做派,成功地开创了政界和商界人士共同管理政府的新模式。他所说的“新”主要表现为()A.统制经济体制B.福利主义政策 C.减少国家干预D.社会市场经济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

58、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撒切尔夫人1979年上台执政后,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不是实行统制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福利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后主张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是联邦德国,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C-62-123456786.(2017四川凉山三模,34)下表为苏联在“七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对其变化理解正确的是()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社会劳动生产率 年平均增长速度 19611965 8.5 6.6 8.6 2.3 6.4 19811985 3.3 3.2 3.7 1.1 3.1

59、A.形成了重型化国民经济结构 B.赫鲁晓夫改革成效显著 C.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经济发展 D.苏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材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国民经济结构情况,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失败的,且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答案 解析 关闭C-63-123456787.(2017江西南昌调研,35)1991年1

60、2月,随着苏联分崩离析,统治世界四十余年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终结。各国决策者们突然发现,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和国防基本战略,正在迅速变成一堆历史垃圾。这里的“历史垃圾”是指()A.“热战”对峙,局部战争 B.经济封锁,区域联合 C.军事遏制,政治对抗 D.和平演变,意识渗透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下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故A项错误;区域联合不是两极格局的特征,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形式主要是军事遏制、政治对抗,故C项正确;和平演变、意识渗透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 解析 关闭C-64-1234567

61、88.(2017湖北七校联盟期中,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两道“墙”(如下图)-65-12345678材料二 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冷战结束后,美国希望通过扩大北约的职能范围,使其成为自己独霸全球的工具。科索沃的民族矛盾正好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1999年,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这是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科索沃战争不仅给

62、南斯拉夫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的共同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6-12345678参考答案(1)共同点:其形成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都体现了美苏等大国的意志;都使原本统一的国家一分为二;都给所在国造成了深远影响;都反映了冷战形势下国际关系的紧张(或东西对峙)。(2)影响: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践踏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使联合国的权威大大受损;以“保护人权”为借口对南联盟的空袭,开了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先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刺激了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为重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给未来世界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