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295KB ,
资源ID:92516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516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限制SO2和NO的排放可防治酸雨B. 水体污染不包括水土流失的冲积物C. 臭氧减少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D. 气候变暖会使有些树种的分布区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1.臭氧层破坏(1)臭氧层作用: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2)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个臭氧分子。(4)危害: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2、。2酸雨(1)形成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酸雨的pH5.6。(2)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3.温室效应: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已引起温室效应。4.水污染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海洋运输时时有泄露和倾倒污染物。表现:富营养化。结果: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详解】A、酸雨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形成,限制SO2和NO的排放可防治酸雨,A正确;B、家庭污水、化学肥料、水土流失的冲积物都是水体污染物,B错误;C、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

3、增加,C正确;D、温室效应会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植物的分布将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B。2.某患者因生长激素分泌异常而导致身材矮小,则其所患的病是( )A. 侏儒症B. 抗维生素D佝偻病C. 呆小病D. 血友病【答案】A【解析】【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其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的侏儒症,过多会得巨人症。【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生长激素分泌异常而导致身材矮小,这种病是侏儒症,A正确。故选A。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B. 有些蛋白质与糖分子相结合C. 蛋白质中一定含有C、H、O、N4种元素D. 蛋白质变性后

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不会呈现紫色【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详解】A、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A正确;B、有些蛋白质与糖分子相结合,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正确;C、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4种元素,有的含有S,C正确;D、蛋白质变性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肽键没改变,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D错误。故选D。4.下列物质中,不存在于人

5、体内环境中的是( )A. 血浆蛋白B. 唾液淀粉酶C. 胰高血糖素D. 白细胞介素-2【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内环境的成分的方法: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只存在细胞内或细胞膜上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详解】A、血浆蛋白存在与血浆中,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是分泌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D、胰高血糖素和白细胞介素-2存在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CD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徒手切片操作时,从后向前拖动刀片B. 染色后,必须用清水洗去多余的染料C.

6、洗去多余染料后,用吸水纸吸干后直接盖上盖玻片D. 观察到花生子叶切片的细胞内和细胞间,都有橙黄色颗粒【答案】D【解析】【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步骤:切片:将双面刀片的刃口平放在子叶的平面上,轻压刀片,同时从前向后拖动刀片,均匀用力,将子叶切成12mm厚的薄片。将切好的薄片置于培养皿的水中,挑选最薄的切片,用毛笔将它放到载玻片中央。染色:用吸水纸吸去材料表面的水,再用滴管将苏丹染液滴在切片上,静置23min,使切片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制片:用吸水纸吸去乙醇溶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将临时装

7、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在低倍物镜下找到已染色的材料,移动装片,将切片最薄的部分移到显微镜视野的中心,转动镜头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整细准焦螺旋,观察被染色(橙黄色)的脂肪颗粒。【详解】A、徒手切片操作时,从前向后拖动刀片,A错误;B、在油脂的鉴定实验中,染色后通常需滴加50%的酒精以洗去多余染料,B错误;C、盖上盖玻片后,染色3分钟,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C错误;D、切片时,被破坏的子叶细胞会释放出少量脂肪,细胞间会出现橘黄色小颗粒,所以观察到花生子叶切片的细胞内和细胞间,都有橙黄色颗粒,D正确。故选D。6.遗传病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单基

8、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婴儿和儿童高于成人B. 患者后代的发病率,单基因遗传病高于多基因遗传病C. 21-三体综合征由染色体结构异常造成,患者智力低下D. 遗传咨询可以为遗传病患者及家属服务,估测后代的再发风险【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一般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

9、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新出生婴儿和儿童容易患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高于成人,A正确;B、患者后代中,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B正确;C、21-三体综合征由染色体数目异常造成,C错误;D、遗传咨询可以为遗传病患者及其家属做出诊断,估测后代的再发风险,D正确。故选C。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蓝细菌的质膜中含有光合色素B. 原核细胞中的DNA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C.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都与线粒体有关D. 原核细胞一般都比较小,大多数原核细胞的直径为28nm【答案】A【解析

10、】【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它们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结构。【详解】A、真核细胞的质膜上都不含光合色素,而蓝细菌的质膜中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原核细胞中的mRNA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B错误;C、原核细胞无线粒体,C错误;D、原核细胞直径的大小范围为0.12微米,D错误。故选A。8.如图是研究植物幼苗在单侧光下生长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幼苗的生长具有向光性B. 实验的自变量是遮光的不同部位C. 实验证明幼苗背光面的细胞伸长得快D. 实验证明幼苗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答案】C【解

11、析】【分析】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中四个重要部位: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下部的一段;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下部的一段;2.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遮光部位,目的是探究幼苗的感光部位。【详解】A、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幼苗的生长具有向光性,A正确;B、本试验的自变量为遮光部位,目的是探究幼苗的感光部位,B正确;C、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苗尖端下面背光面生长快,但是不能明确背光面的细胞伸长得快,C错误;D、由实验结果罩住尖端的直立生长,在罩住尖端以下的向光弯曲生长可知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D正确。故选C。9.下列关于ATP的叙

12、述,正确的是( )A. 载体蛋白的形变都需要ATP提供能量B. 肌肉做功后恢复原状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C. 细胞内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都来自于ATP的水解D. 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成为RNA的结构单元之【答案】D【解析】【分析】ATP分子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分子不稳定,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容易断裂,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详解】A、载体蛋白的形状改变不需要ATP提供能量,A错误;B、肌肉收缩过程中需消耗能量,ATP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变形状,是吸能反应,肌肉恢复原状的过程不需要能量,B错误;C、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光

13、反应,吸收太阳能储存在ATP中,C错误;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正确。故选D。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果蝇的红眼性状突变为白眼,是形态突变,也是生化突变B. 单因子杂交实验后代出现新的表现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 同一花生植株上的果实大小不同是因为基因型不同D. 果蝇的棒眼是多了一条X染色体造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1.形态突变:泛指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型,包括豌豆植株的高矮、籽粒的黄绿与圆皱,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红眼和白眼,以及细胞和菌落的形态颜色、噬菌斑的大小和清晰程度等;生化突变型:没有形态效应,但导致某种特

14、定生化功能改变的突变型,最常见的是营养缺陷型。2.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详解】A、果蝇的红眼突变为白眼可以认为是形态突变,严格地讲一切突变型都是生化突变型,A正确;B、单因子杂交实验后代出现新的表现型,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而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C、同一花生植株上的果实基因型相同,C错误;D、果蝇棒眼性状是由于X染色体上16A区段重复导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故选A。11.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突触前膜是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端B. 突触后膜是肌细胞细胞膜的一部分C. 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会扩散到突

15、触后膜处D. 突触后膜兴奋时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都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A错误;B、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树突膜或轴突膜,B错误;C、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会扩散到突触后膜处,C正确;D、突触后膜兴奋时,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而此时钾离子的通透性小,D错误。故选C。1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16、( )A. 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将糖类等有机物水解成无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B. 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嵴C. 检测是否释放CO2,可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 人的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为争取时间而消耗了较多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

17、TP;3.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A、细胞呼吸中的无氧呼吸的产物中存在有机物,A错误;B、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错误;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C错误;D、厌氧呼吸也能释放少量能量,是细胞为争取时间而消耗较多能量的办法,D正确。故选D。13.为了鉴定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中能检

18、测到35SB. 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C. 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中提取的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D. 烟草花叶病毒RNA经RNA酶处理后侵染烟草,能使烟草出现感染症状【答案】C【解析】【分析】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

19、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35S标记的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35S,A错误;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活体转化实验和离体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最早证据来源,B错误;C、转化率与所提取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关,DNA纯度越高转化的效率也越高,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RNA经RNA酶处理后,RNA被水解,侵染烟草,烟草不出现感染症状,D错误。故选C。

20、14.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B. 低温时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C. 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代谢产热D. 人从5环境进入25环境时,皮肤血管发生反射性收缩【答案】D【解析】【分析】1.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等于散热;(3)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A正确;B、寒冷时,细胞代谢增

21、强,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B正确;C、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另外还有肌肉、脑等组织,C正确;D、人从5环境进入25环境时,皮肤血管发生反射性舒张,D错误。故选D。15.变异、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B. 物种形成过程中种群的基因库通常不发生变化C. 新种群形成时可能会发生遗传漂变D. 新形成的物种通常对环境较适应【答案】B【解析】【分析】隔离是指不同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大多数新物种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

22、殖隔离,少数生物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详解】A、有些新物种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产生生殖隔离,如多倍体植物的形成,A正确;B、物种形成过程中种群的基因库通常发生改变,B错误;C、一般情况下,种群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越少,种群中基因就越容易发生遗传漂变,新种群形成时可能会发生遗传漂变,C正确;D、新物种的形成说明生物适应新环境,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D正确。故选B。16.如图是细胞中DNA包装成染色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核糖与磷酸基团交替排列,构成了其基本骨架B. 若DNA的一条单链中A占24%,则双链中A+T占4

23、8%C. 减数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含亲代DNA链的染色体占1/2D.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可用6种材料代表不同基团【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团交替排列,构成了其基本骨架,A错误;B、依据DNA的一条单链中A占24%,不能得出双链中A+T所占的比例,B错误;C、减数第

24、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可能每个子细胞都含亲代DNA链的染色体,C错误;D、制作DNA模型时具备6种材料,它们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四种碱基,D正确。故选D。17.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前期,染色体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B. 中期,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组型C. 后期,核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比例为2:1:2D. 末期,动物细胞形成环沟,植物细胞形成细胞板【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

25、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配对,A错误;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中期细胞可用于染色体组型的分析,B正确;C、后期无染色单体,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动物细胞膜内陷形成环沟,D错误。故选B。18.某湖泊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量的鱼腐烂会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B. 有害物质在肉食性鱼类中的含量低于水生植物C. 湖泊中所有的鱼类构成群落,该群落处于演替过程中D. 图示调节方式是

26、自然界最常见的反馈方式【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池塘中的N、P含量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正反馈调节。【详解】A、大量的鱼腐烂后,需氧型的微生物增多,耗氧量增加,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A正确;B、肉食性鱼类营养级较高,通过富集作用,有害物质含量高于水生植物,B错误;C、湖泊中所有的鱼类不能构成群落,C错误;D、图示调节方式是正反馈调节,而自然界最常见的是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A。19.CDC7抑制剂能特异地诱导基因TP53突变的肝癌细胞衰

27、老,进而肝癌细胞被特异清除。CDC7抑制剂对正常肝细胞无诱导衰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 )A. 正常肝细胞中存在基因TP53B. 基因TP53突变的肝癌细胞能无限增殖C. CDC7抑制剂会影响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D. CDC7抑制剂作用后的肝癌细胞代谢增强【答案】D【解析】【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A、基因TP53存在于正常肝细胞中,A正确;B

28、、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征,B正确;C、CDC7抑制剂能特异地诱导基因TP53突变的肝癌细胞衰老,影响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C正确;D、CDC7抑制剂作用后肝癌细胞衰老,代谢减弱,D错误。故选D。20.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B. 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C. 过程与rRNA的作用相关D. 过程发生于病菌的宿主细胞中【答案】D【解析】【分析】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表示转录形成RNA的过程;表示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表示逆转录过程;是RNA的自我复制。【详解】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A正确;B、表示

29、转录形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B正确;C、表示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在核糖体上,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C正确;D、过程只能发生在被少数病毒侵染的细胞中,D错误。故选D。21.下列关于抗原-MHC复合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原-MHC复合体在胚胎发育中产生,所有细胞上都存在B. 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只存在于细胞毒性T细胞上C. 被感染的宿主细胞膜上嵌有抗原-MHC复合体D. 抗原-MHC复合体可以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至体液中【答案】C【解析】【分析】当病原体侵人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将它们消化。病原体(如细菌)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

30、解成为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呈递出来。这些巨噬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一旦与人体中已经存在的淋巴细胞上的相应的受体结合,便会在其他因素的辅助下促使淋巴细胞分裂,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详解】A、不同组织细胞均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有T细胞的细胞膜上有MHC分子,A错误;B、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上均具有抗原-MHC复合体受体,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被感染的宿主细胞膜上嵌有抗原-MHC复合体,C正确;D、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抗体,D错误。故选C。22.基因型为BbXAY的动物体中,处于减数分裂某时期的某

31、细胞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B. X染色体上出现A、a基因可能是基因重组造成的C. A和a的分离与B和b的分离发生在不同时期D. 该细胞分裂一次后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详解】A、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BAX、BaX、bY或bAX、baX、BY,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A正确;B、X染色体上出现A、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因为该动物基因型为BbXAY,B错误;C、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正确;D、该动物基因型为B

32、bXAY, 且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判断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一次后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故选B。23.某种酶受pH和温度影响的曲线如图甲、乙。该酶在pH70,温度30条件下处理一定量的底物,底物剩余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丙中曲线b。在t1时刻进行一定的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t1时刻将pH从70快速上升到80,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cB. 在t1时刻将pH从70快速下降到60,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aC. 在t1时刻将温度从30快速上升到50,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eD. 在t1时刻将温度从30缓慢下降到20,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d【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酶的最

33、适PH是8.0,最适温度是30。【详解】A、在t1时刻将pH从70快速上升到80,酶活性升高,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a,A错误;B、在t1时刻将pH从70快速下降到60,酶已经失活,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e,B错误;C、在t1时刻将温度从30快速上升到50,酶已经失活,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e,C正确;D、在t1时刻将温度从30缓慢下降到20,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c,D错误。故选C。24.下列关于次级生产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次级生产量等于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量B. 动物的次级生产量等于摄食量减去呼吸量C. 次级生产量的制造者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D. 海洋次级生产量只有陆地次级生产量的一半【答案】C【解

34、析】【分析】1.次级生产过程是指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物的同化过程;2.次级生产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贮存的能量,次级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详解】AB、次级生产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贮存的能量,次级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AB错误;C、次级生产量是除生产者外的其它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C正确。D、海洋中植食动物利用藻类的效率比陆地动物利用植物效率高,海洋次级生产量远高于陆地次级生产量,D错误。故选C。25.继摩尔根发现果蝇红、白眼色(R/r)的遗传规律后,瑞士科学家在果

35、蝇杂交实验中获得了一些无眼突变体(E/e)。下表是4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组合PF1红眼红眼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白眼无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无眼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红眼无眼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2:1:1: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组合的F1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纯合子的概率是1/3B. 组合母本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2个白眼基因,不一定含有无眼基因C. 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组合、和均支持该结论D. 若组合F1红眼雌蝇与组合F1红眼雄蝇随机交配获F2,F2中红眼概率35/48【答案】A【解

36、析】分析】由杂交组合一可知,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共有16种组合,说明有眼和无眼、白眼和红眼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白眼只存在于雄果蝇中,因此果蝇眼色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对白眼是显性,雌雄果蝇有眼:无眼都是3:1,因此有眼和无眼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且有眼对无眼是显性,亲本基因型是若用E、e表示有眼无眼的基因,杂交组合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EeXRXr、EeXRY。【详解】A、根据分析,组合EeXRXr、EeXRY,F1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4种,纯合子的概率是1/6,A错误;B、组合母本的

37、基因型为EeXrXr,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卵母细胞中有2个白眼基因,不一定含有无眼基因,B正确;C、由分析可知,控制有眼和无眼、白眼和红眼的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亲本基因型是不论是EeXrXreeXRY还是XErXerXeRY,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是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因此不能判断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交组合的后代有眼雄性都是白眼,因此母本无眼果蝇2对等位基因都是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杂交后代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说明红眼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1:1:1:1,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交

38、组合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2:1:1:2:2,共有8种组合,说明两个亲本一个产生4种配子,一个产生2种配子,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组合亲本基因型是EeXRXr、EeXRY,后代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是E_XRX-,组合亲本基因型是EeXRXr、eeXRY,杂交子代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EeXRY,组合子代红眼雌蝇与组合子代红眼雄蝇随机交配,F2中无眼果蝇的比例是ee=2/31/41/6,有眼的比例是5/6,其中白眼的比例是XrY=1/21/4=1/8,红眼的比例是7/8,因此F2中红眼个体理论上占E_XR_=5/67/8=35/48,D正确。故选A。

39、二、非选择题26.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某海域的某种海鲈鱼构成一个_。该海鲈鱼在该水域长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数量,该数量称为_。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让海鲈鱼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该种群数量可以让海鲈鱼种群具有较大的_。(2)不同的海洋生物生活在不同的海水层,形成了群落的_结构,这种分层主要是由温度、_和_决定的。海边新建码头的水泥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3)海洋生态系统以_食物链为主。海洋生态系统中可能会存在倒立的生物量金字塔,原因是海洋中的生产者主要是_,可被整个吞食消化,迅速转化为下一营养级的

40、生物量。(4)下图是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数值是太阳能或生物成分同化的能量)。第一个营养级和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图中D和C在碳循环过程中起_作用。海洋的含碳量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整个大气圈的含碳量。【答案】 (1). 种群 (2). 环境容纳量(K值) (3). 增长速率 (4). 垂直 (5). 光照 (6). 溶氧量 (7). 初生演替 (8). 捕食 (9). 单细胞浮游植物 (10). 20% (11). 促进 (12). 大于【解析】【分析】1.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

41、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3.分析题图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D表示初级消费者。【详解】(1)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总和构成种群,所以某海域的某种海鲈鱼构成一个种群,该海鲈鱼在该水域长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数量,该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要获

42、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让海鲈鱼保持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2)不同的海洋生物生活在不同的海水层,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决定海洋群落垂直结构的因素有温度、光照、溶氧量,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初生演替;(3)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可被整个吞食消化,迅速转化为下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出现浮游动物数量多于浮游植物,倒立的生物量金字塔;(4)第一个营养级和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1067.506100%=20%,C和D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加速物质循环,对碳循环有促进作用,海洋中有

43、大量浮游植物,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海洋含碳量大于大气圈的。【点睛】识记种群、群落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掌握能量流动过程及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7.下表是钾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蔗糖含量的影响。钾浓度(g/株)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果实蔗糖含量(%)00182751875804345003320022790053(注:气孔导度描述气孔开放程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回答下列问题:(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上,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_光,这些被吸收的光能部分被转变成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能。水在光下裂解为_。(

44、2)胞间CO2通过_的方式进入叶肉细胞,穿过叶绿体的_层膜后,在叶绿体基质中与_结合形成六碳分子,六碳分子分解成3磷酸甘油酸,在_的作用下还原为三碳糖。(3)施钾后,_增加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光能,增强光反应。气孔导度增大,而胞间CO2浓度却下降,主要原因是_。(4)三碳糖在叶肉细胞的_转变成蔗糖。施钾后果实中蔗糖含量上升的原因,一方面是光合强度增大,叶肉细胞的蔗糖合成增多,另一方面可能是钾可促进_。新疆地区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据此可推测,新疆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_。【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2). 红光和蓝紫光 (3). 稳定的化学 (4). H和O2 (5). 自由扩散 (6). 两

45、(7). 五碳化合物 (8). H和ATP (9). 叶绿素 (10). 光反应增强,光合速率增强消耗二氧化碳增加 (11). 细胞质基质 (12). 蔗糖合成 (13). 光合作用时间长,光合作用强度大,积累的糖类比较多;夜间温度低,细胞呼吸较弱,消耗的糖类较少【解析】【分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暗反应原料,气孔导度主要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详解】(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这些被吸收的光能首先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最终转变成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水光解的产物是H和O2;(2)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叶肉细胞,穿过

46、叶绿体的的两层膜后,在叶绿体基质中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六碳分子,六碳分子分解成3磷酸甘油酸,在H和ATP的作用下还原为三碳糖;(3)从表格中数据可知,施钾后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光能,增强光反应,而胞间CO2浓度却下降,主要原因是光反应增强,光合速率增强消耗二氧化碳增加;(4)三碳糖转变成蔗糖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钾可促进蔗糖的合成,新疆白天时间长,阳光充沛,光合作用时间长,光合作用强度大,积累的糖类比较多;夜间温度低,细胞呼吸较弱,消耗的糖类较少,因此该地区苹果特别甜。【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28.某两性花植物(2n=16)中偶

47、尔会出现三体植株,三体植株减数分裂MI过程中,这三条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其余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三体植株的配子均可育,产生的子代存活率相同。该植物的高茎和矮茎性状分别由B/b控制,B/b位于4号染色体上,花色由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红花(DD)、粉红花(Dd)、白花(dd)。现有一基因型为BBbDd的三体植株,请回答与该植株相关的下列问题:(1)三体植株的变异属于_变异。三体植株的细胞中最多会出现_条染色体。这种植物花色的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_。(2)该三体植株的表现型是_。该植株共能产生_种基因型的配子,其中bd配子的概率是_。(3)该植株与基因型b

48、bdd的植株杂交,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F1的高茎白花植株中三体植株占_。(4)只考虑株高性状,请写出该植株与正常矮茎植株为亲本杂交的遗传图解。_【答案】 (1). 染色体数目 (2). 34 (3). 不完全显性 (4). 高茎粉红花 (5). 8 (6). 1/12 (7). 高茎粉红花:矮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白花=5:1:5:1 (8). 3/5 (9).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三体植株BBb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B:BB:Bb:b=2:1:2:1,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则控制花色基因与控制茎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详解】(1)三体植株多了一条染色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

49、,三体植株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会出现34条,花色对应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是红花(DD)、粉红花(Dd)、白花(dd),这种植物花色的显性现象是不完全显性;(2)该三体植株的基因型是BBbDd,表现为高茎粉红花,BBb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B:BB:Bb:b=2:1:2:1,Dd产生的配子为D:d=1:1,故BBbDd,8种类型的配子,产生bd的概率为1/12;(3)该三体植株BBbDd,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BD:BBD:BbD:bD:Bd:BBd:Bbd:bd=2:1:2:1:2:1:2:1,基因型bbdd的植株产生的配子为bd,则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粉红花:矮茎粉红花:高茎白花:

50、矮茎白花=5:1:5:1,其中高茎白花的基因型有2Bbdd、BBbdd、2Bbbdd,三体植株占3/5;(4)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体植株BBb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29.某化工厂涉嫌违规排放污水,工厂附近中学的生物实践小组在河流中采集水样后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据现场观察,排污口下游出现水华现象,由此可推测水体出现了_污染。小组成员在排污口及下游100m、200m、300m采集水样,并采集_的水样作为对照。(2)水样检测指标有温度、溶解氧、_和_等。检测小球藻数量可用_计数,也可用_测浑浊度。(3)小球藻生长周期一般较短,死亡后即在水中腐烂。污染水样在自然光照和水体温度条件下培

51、养,请用坐标曲线表示污染水样中溶解氧含量变化_。(4)实践小组还利用水样中的小球藻进行“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活动,先对水样进行_获得小球藻细胞,再对小球藻细胞进行_处理,并用_溶解后得到色素提取液,最后用_法分离各种色素。【答案】 (1). 氮、磷等无机营养 (2). 未污染 (3). pH (4). 氨氮 (5). 血球计数板 (6). 比浊计 (7). (8). 离心 (9). 研磨 (10). 无水乙醇 (11). 层析法【解析】分析】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

52、存在的污染等。【详解】(1)水华现象是由于水体中氮、磷含量增多导致的,说明水体出现了氮、磷等无机营养污染,采集水样时,要在不同地段取样,并要采集未污染的水样作为对照;(2)水样检测指标有温度、溶解氧、pH、氨氮等,小球藻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也可比浊计测浑浊度;(3)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体污染加重,小球藻死亡的增多,水中氧气含量就大幅度减小,几乎被一些微生物耗尽(4)水样中的小球藻细胞可以通过离心的方法获取,对小球藻细胞进行研磨,使其破碎释放出色素,小球藻中的色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得到色素提取液,采用层析法分离各种色素。【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水体污染的相关知识,牢记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