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1 ,大小:99KB ,
资源ID:925153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515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河北省涿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河北省涿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河北涿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50小题,每题1分)1.某学者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 阶级的产生B. 王的出现C. 世袭制的确立D. 早期国家诞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早期国家的诞生,考查学生对史料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所以当时的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

2、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鲧作城郭”意为鲧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D符合题意。A、B、C均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2.“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A. 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B. 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C. 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D. 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

3、据材料“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男子反而不称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氏”由贵族的分封的标志变为女子娘家姓说明贵族的分封制的瓦解,故B选项正确;“三代”就是男权社会,故A选项错误;姓氏的变化没有反映民族大融合,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姓氏走向规范,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分封制与姓氏的关系,再据材料: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结合秦汉时期的特征可以推断出传统的分封制的瓦解的答案。3.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

4、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 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 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 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 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答案】B【解析】“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意为:由上天决定事情就会社会安定,由人决定的事情就会引起纷争;一件事情交给上天去决定,纷争才不会产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把先天决定的血缘关系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政治制度,有效地维护了统治秩序的稳定,符合材料中王国维的评述,故选B。A项说法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法制度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排除C。材料中

5、并未体现宗法制度与天子决策的关系,排除D。故选B。点睛:材料之意是:对权力和财产的继承不由人定而是由“天意”决定,材料描述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的父系血缘政治,但这不表明整个西周的政治统治都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故本题易错项为A。 4.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A. 反映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B. 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C. 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D. 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答案】D【解析】西周时期的城市规划是按照礼制的标准设置,战国时期“城郭不必中规矩”说明传统礼制对于城市发展的

6、限制遭到打破,故D正确;材料中城市规划标准改变,不是混乱,故A错误;材料中没有按照市坊分区标准进行设置,故B错误;当时城市仍然是政治功能为主,故C错误。5.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下列选项不能反映这一时期历史转型特征的是A. “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B.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向C.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向、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轨,这都是

7、从春秋战国向大一统国家转变时的特征。A“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发生于夏朝建立之时,禹代启家天下开始。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点评: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6.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

8、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等信息可以分析的出材料主要探讨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故选C;A项明显与史实

9、不符;D项错误,材料只是说了古代的政治体制与现行制度某些特点相似,并非指的制度相似;D项材料信息并未讨论。故选C。7.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B. 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

10、、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说明行省总揽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权力很大,A项正确;B项错误,元朝的行省仍受中央的节制;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项错误,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故选A。8.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史记又载:“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反映了A. 儒学在民间成为“显学”B. 公孙弘并非真儒者C. 儒学的法家化和政治化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答案】

11、C【解析】根据题干中“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表明朝廷上事务由皇帝决定,这是法家化的表现,“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是指儒学地位的提高,会使天下学士争相学习儒家经典,这是其政治化的体现,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9. 宋朝政治的基本特色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做到“无内乱”,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以及因其而引起的内讧、残杀。这反映出两宋时期A. “家天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 制度建设预防措施执行较好C. 士大夫集团与皇权相对制衡D. 传统伦理道德秩序得以重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宋代的政治

12、主要特色就是重文轻武,他的目的就是避免政治动乱,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此种现象没有关系;C选项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与材料的含义相反;D选项与此无关。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的政治特点【名师点睛】宋代的重文轻武思想与它的王朝的建立密切相关。宋太祖就是通过陈桥兵变走上了皇位,他也害怕自己之后被其他人取代,所以加强了对武将的监控。这样的局面出现之后,对宋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它。10.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

13、,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举刑狱公事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A.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B. 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举刑狱公事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的信息可以看出,宋朝的行政机关之间权力存在交叉,从而使行政机关相互牵制,便于集权,故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集

14、权的措施11.明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之国”的出现A. 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B. 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D. 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之国”的出现减少了支系对君主专权的干扰,有利于君主摆脱支系的牵制,加强君主专制,故A错误,B项正确;C项题干中没有反映;D项材料未体现,不符合题意。

15、故选B。12.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犯脏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惩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B. 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C. 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D. 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中材料表达了中国古代政府对官员无作为和贪污腐败的惩治,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维护统治秩序,D项正

16、确;A项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C项不是主要目的。故选D。13.南北朝时期,史籍中有关巴蜀豪族称谓的词汇通常有“大姓”、“大族”、“豪族”、“著姓”等等,但隋唐以来,“土豪”、“富室”、“富人”、“田家”等词汇取而代之,特别是中唐以后,这种情况变得尤为常见。这主要反映了A. 商品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B. 地方势力割据的风险加大C. 赋税制度调整加剧了土地兼并D. 传统宗法血缘组织的弱化【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唐以来豪族阶层向 “富民”阶层转化反映出了隋唐以来传统的宗法性血缘组织的松解弱化和家庭社会功能的强化,故D项正确;材料总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排除

17、; “富民”阶层在政治上更多的是扮演了王朝支持者和维护者的角色,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赋税制度的改变,故C项排除。14.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对上述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A. “这一政权机构”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B. “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 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D. 著作有可能从官僚政治的工具性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答案】D【

18、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中的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这一政权机构”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著作只是强调了“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却没有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作用,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官僚政治的特点官僚机构是君主的办事机构1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 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 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19、C. 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 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A项,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实际上是并立的地方政权,相互攻伐。元朝的行省是行中书省,受到了中书省的管辖和领导,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两者在地位和职权上都不相当。故A项错误。B项,唐初“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门下二省渐趋合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并下设“五房”分掌有关政务。由此可见,“政事堂”成为宰相协助皇帝驾驭天下的中央议事决策机关。宋代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职务相当于宰相。因此,唐代的“政事堂”和宋代的“中书门下”都是中央决策机关,

20、地位和职权相当。故B项正确。C项,汉武帝创建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清正廉洁的重要手段。明代巡按御史官职仅为正七品,位次卑微,但其巡察地方时“代天子巡狩”,连四品的知府也要“跪迎道旁”,且可以小事主断,大事才奏裁,具有位卑权重的特点。因此汉代的刺史和明代的监察御史虽然职权相当,但是地位不同。故C项错误。D项,提点刑狱司是宋代中央派出的“路”一级的司法机构,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等。通政司,又名通政使司,是明代掌管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

21、的中央机构。因此提点刑狱司是监察机构,通政司是行政机构,其职权不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监察御史、政事堂【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备选项中所给的古代的官职,均为学生所熟悉,解题时,一是要紧扣“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等要求,一是要对备选项进行准确的分析归纳,明确刺史、政事堂、诸侯国、行省、监察御史、中书门下、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等官职的地位与权力,这就是需要学生对教材基础有准确识记才可以,夯实的基础知识时高考取胜的前提。16.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

22、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A. 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B. 内阁辅臣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C. 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 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宦官专政提供了可能性,故本题答案选D项;ABC不符合题意。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内阁17.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判断下列孟子一书中的哪一句话最可能触恼了明太祖A.

23、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B. “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C.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D.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太祖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必然是因为孟子的某些观点触动了他的专制皇权,不利于统治的稳固;结合选项可知,A项是指如果君主把臣下视作粪土、草芥,那么大臣会把君主当作仇敌,这一言论最可能引起追求皇权专制的朱元璋的不满,故A项正确。B项是指助长君主的恶行,他的罪名小;迎合昏庸的君主,引他去干坏事,罪名就大了;目的在于提醒官员要辅助君主成为明君,对于开国皇帝明太祖来说这句话是符合他的政治理念的,但与题意不符,

24、排除B。C项是指与他的理想不相合的国君绝不事奉,不是他喜欢的百姓,就不使用,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为国家人民服务;天下混乱无道,就辞官隐居;这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与明太祖自身皇位的利害关系不大,排除C。D项是指体现了儒家对仁政的追求,可以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手段,与题意不符,排除D。18.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大批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国家富强,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A.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B.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25、中国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先进的中国人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这说明发展近代化的前提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故A正确;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的原因仍然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错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障碍,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的内容,且思想方面的条件不属于根本前提,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等方面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26、得出正确答案。19.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英美两国签署新约,取消英美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A. 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 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 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近代外交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在近代中国没有成为世界强国,也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压迫。从题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再到“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逐渐走向自强。

27、故C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名师点睛】1943年l月,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互惠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盟国间的合作,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虽然有其局限性,其法理作用与实际效果也并非完全一致,但是无论如何,中美中英新约的签订毕竟顺应了时代潮流,是种历史的进步,应予以基本肯定。2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l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

28、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危害包括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列强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归纳分析的能力。分析材料可知三次战争分别是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由已学知识可知这三次战争都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巨额赔款都加重了人民负担,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经济附庸,符合题意;而列强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表述不合题意。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

29、日战争的内容与影响21.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A. 掀起瓜分狂潮B. 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 扩大资本输出D. 割占中国台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英国是因为开辟的通商口岸太少,所以“战胜国”英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借以扩大市场,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掀起瓜分狂潮、扩大资本输出、割占中国台湾均是和甲午战争有关的,而本题考查的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本题的答案只能是

30、B而非掀起瓜分狂潮等选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发动战争扩大市场【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22.19世纪中叶的几十年内,“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A. 虎门销

31、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说明该事件与农民的反清斗争有关;材料中的“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说明该事件与英国人的侵略有关,符合这两点的只有B项,一为太平天国运动,一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故答案为B项。A项不涉及农民的反清斗争,C项是反对日本的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非只是“英国人的滋事”,排除D项。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

32、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同点23.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A. 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材料“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说明甲午战争时,中国还没有形成近代的民族意识,社会政治还是一盘散沙的

33、状态。中日军事装备虽然相差不多,但实质差异在制度、观念和民众状态,故C项正确。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一战后,排除A项;B项与题意不符;D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反映了中日两国在对外战争上有不同的表现,从而说明了两国民族意识的不同。24.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曾指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

34、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B. 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评价历史C. 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D. 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素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当然不能算是完整的历史,故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只能是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必

35、须”表述太过绝对化,不符合史实;C项“完全肯定”表述太过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故选D。25.从鸦片战争后到十九世纪末,“民教”冲突不断,大小教案达四百余起。但在1901年后数量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出当时A.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B.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C. 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D. 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的思想解放,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反映了中外民族矛盾激化,国人存在盲目排外的倾向,1901年后数量又迅速

36、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说明此时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故D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民族矛盾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故A项错误;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会导致国人不断掀起救亡图存运动,故C项错误;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与题干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故选D。26.“若纸烟,若小眼镜用者辄置极刑。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有洋书两箱途次被匪(指义和团)系于树下,过者辄斫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指说洋话、用洋货的人),亦为所杀。”材料主要反映了A.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B. 中外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C. 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的运动D. 义和团运动

37、具有盲目排外的倾向【答案】D【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对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都被义和团处以刑罚,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的排外倾向,分不清西方文明与西方侵略之间的关系,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B项不选,题干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对西洋文明的排斥,没有体现中外矛盾;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材料不符。27.甲午战后五年间,清政府共借外债七次,总数370,000,000两。辛丑合约,赔款至关银450,000,000两。又规定以金偿还。后来因磅亏无着,又借汇丰银行1,000,000磅。后来又有币制实业借款。四国银行团,共付过垫款100,000磅。所以当有清之末,

38、所欠外债如下:注:以上各项借款,总数系17,611,000两,只占赔款三分之二。据此可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庚子赔款实在是致中国死命的B. 列强借此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C. 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D. 清政府被迫最终将外债悉数偿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对外赔款的认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庚子赔款数目巨大,中国实之赔偿不起,以关税抵押,再追借外债,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列强借此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故A、B、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庚子赔款经过延付、停付、退还,中国实际

39、支付了五亿七千六百多万两,占总数的58%,“庚子赔款”后来被返还了一部分,被用于中国的教育等事业,但是各国具体情况不同,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8.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B.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D. 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

40、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可知,义和团运动失败,使中国人民认清了清政府专制卖国的本来面目,拥护、支持清廷的态度变成反对、推翻清廷的态度,即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29.1891年,湖南官员周汉刊刻了一本反洋教的通俗图册,题名为“天猪教”。他认为世界上只有儒、佛、道三教为正教,此外再没有第四教了,一切洋教都是“鬼叫”(鬼教的谐音)或“天猪教”(天主教的谐音),应该加以诛灭。他还认为教会侵略是想来“谋中国的江山”。下面对周汉反洋教斗争的

41、评析,正确的是A. 盲目排外倾向严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B. 把传统文化作为反对洋教的武器,维护国家主权C. 此举是为了愚弄百姓,以维护清王朝统治D. 卫道爱国与反帝斗争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的反洋教运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周汉的反洋教斗争正是这一特征的体现,周汉以儒、佛、道三教为正教,贬低洋教为“鬼叫”和“天猪教”,这体现出他卫道士的一面;认识到教会侵略是想来“谋中国的江山”,体现出他反帝爱国的一面,D项正确。A、B两项材料对材料解读片面,且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愚弄百姓”,表述错误。故选D

42、。30.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到:“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的一组是A. 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开眼看世界B.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C. 甲午战争民族工业产生、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 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鸦片战争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爆发了三元里人民抗英。同时促进了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无因果关系,甲午战争与民族工业产生无因果关系,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亥革命无因果关系。考点:

4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后的自强与探索31.1895年广州起义时,革命党人被认为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上述变化反映出A. 资产阶级民主逐步完善B. 清王朝的统治日趋衰弱C. 儒家思想遭到彻底摒弃D.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民主共和观念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解题时紧扣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的信息,这反映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4、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的现象,故D项正确;材料中现象无法说明“资产阶级民主逐步完善”,故A项排除;1912年,清政府就已经覆灭,故B项排除;“儒家思想遭到彻底摒弃”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C项排除。故选D。32.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 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 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 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

45、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仅仅分析15个省都督的情况,没有涉及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A项;辛亥革命虽然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D项。全国15个省中革命党只有5人,旧军阀和立宪派很多,体现了辛亥革命具有很强的妥协性。故选B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局限性33.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颁布后,宣统帝正式退位。有学者将清帝逊位诏书说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说法能作为其论据的是A. 中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此确立并不断完善B. 两场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C. 中英两国都由此结束了帝制D. 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长

46、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光荣革命,具体考查光荣革命与宣统帝正式退位比较,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两场革命都通过和平的方式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B项正确;中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确立,排除A;英国并未结束了君主制,排除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并未得到长足的发展,D项错误。故选B。【点睛】“光荣革命”是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的政变,因为这次政变获得了圆满的结果,并且没有流血事件的发生,因此被认为是非常完美的一次政变,被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称之为光荣革命。34

47、.胡兰成在山河岁月中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鴻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阀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A. 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 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 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说明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B正确;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仍是封建性质,排除A;

48、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C;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所破坏,排除D。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35.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A.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C. 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 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即在于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19年春”

49、,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排除A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是在1912年,排除B项;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是在1915年,排除C项。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及其背景36.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 确定了领导工人运动任务B.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C.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答案】C【解析】材料中“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

50、”说明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中国的实际革命需要,故C正确;中共一大确定了领导工人运动任务,A项错误;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决定参加共产国际,与“脚踏实地”无关,排除B;D项出现在中共三大会议之上,故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共革命纲领演变的情况,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37.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A. 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B. 受到共产国

51、际的强烈影响C. 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D. 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目标是明确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从莫斯科或从西欧回来”“轻视理论”“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等信息说明当时中共受共产国际影响较深,故B项正确;由于对中国革命性质搞不清,所以没有“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故C项错误;当时中共受共产国际影响,说明还没有克服教条主义倾向,故D项错误。38.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

52、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点,旨在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目信息“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年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国民党右派叛变后,革命的果实落入国民党反动派之手,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B;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排除C;

53、国民革命开展进程中,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国共合作破裂,D项错误。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民革命运动相关状况 【名师点睛】关于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点。主要把握到以下方面:不同点: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2.合作对象不同: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3.斗争对象不同:前者是北洋军阀,后者是日本帝国主义。4.作用和结果不同: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54、39.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A. 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 “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C. 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 “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可知南昌起义最终失败是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不足的,故A项正确;右倾思想在当时并不是主导地位,故B

55、项错误;八一南昌起义创立了军队,党也掌握了军队的领导权,故C项错误;此时间段左倾思想并没有影响领导者的决策,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40.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A. 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B. 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C. 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D. 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答案】D【解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走向井冈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材料“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说明中共独立探索革命的意

56、识,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三民主义思想的局限性,故A、B错误;领导权之争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故C错误。点睛: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革命目标上基本相同,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中国共产党除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外,还有最高纲领,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新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内容。41.20世纪20至30年代我党经历了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下列关于党的发展历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分析国情,提出民主革命纲领适时完成国内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化独立自主,妥善解决党内分歧重心转移,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A. B. C. D.

57、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重大事件,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是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上提出;是在长征之后提出的,主要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1935年遵义会议提出的;是1927年,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据以上分析,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顺序为,D项正确,排除A、B、C。故选D。42.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土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

58、. 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B.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C.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D.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的分岐【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可推知,这一会议是长征期间的遵义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的分岐,故D项正确;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故A项错误;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故B项错误;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C项错误。

59、43.在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中,经常出现“唱着打”的场面,即:喊话、唱歌、射击轮番进行。在东北抗联诸多的歌曲中就有劝满洲士兵歌劝夫回头千万别上鬼子当满军哗变歌等十余首作品。这些作品A. 宣传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瓦解敌人斗志B. 扭转了东北抗战的根本形势,分化了日军阵营C. 保障抗日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D. 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共赴国难【答案】A【解析】为了贯彻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抗联部队非常重视对伪军的争取教育和分化瓦解工作,抗联歌曲便在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不是分化日军阵营,排除B;C夸大了歌曲的作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东北抗

60、联部队瓦解伪军的歌曲,与国民党无关,排除D。44.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流尽了鲜血。现在已到了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这反映出A. 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B. 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C. 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D. 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国民政府独裁内战方针,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概况的掌握,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这里的对手是指中国共

61、产党,由此可知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故D项正确;A、B、C三项从材料中都无法反映。故选D。45.“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 国民大革命B. 工农武装割据C. 推翻国民政府统治D. 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北伐时期的口号;“打土豪,分田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口号;“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前方

62、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据以上分析可知,其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故选D;A、B、C三项对材料解读不全面,排除。故选D。46.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A. 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B. 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C. 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D. 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1947年2月1日”可知此时还处于国共

63、内战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ABC都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均排除。根据“一切丧权辱国条约”等可知当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47.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时代周刊如此描述:“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则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这说明当时A. 解放军战略反攻全面展开B. 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纲领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文字“解放战争后期”、“意味着和平”、“进入了

64、北平”可知,材料称赞毛泽东是因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故选C。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48.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渐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A. 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B. 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C. 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D. 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答案】B【解析】据材料“过渡性强权统治”、“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民国初年袁

65、世凯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故B选项正确;孙中山没有承担皇权,故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属于袁世凯上台的历史背景,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改良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全面提取材料关键信息,从“民国初年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即可分析出这反映了袁世凯上台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之一,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判断。本题难点在于材料反映的历史背景是教材知识所未涉及的。49.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淞沪

66、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武汉会战【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抗日战争。依据材料信息“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可判断材料所描述的战役是淞沪会战。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打乱了日军的侵华部署,故A项正确。太原会战是1937年10月至11月,不足“13个星期”,故B项排除。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武汉会战是1938年6月至10月,与题干的时间不吻合,故C、D两项排除。50.某篇文章写道:“中国历史上偶发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恐怕莫过于西安事变了。然而,我们

67、重新检视史实发现,如此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西安事变,竟然只是两个男人(注:性格火爆的蒋介石与一向率性的张学良)情绪失控的产物,违背常理,也不禁令人哑然失笑!”。材料所反映的观点是A. 错误的,因为这只是一家之言,不可采信B. 正确的,因为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取决于其个性发展的程度C. 错误的,因为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D. 正确的,因为历史的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安事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认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西安事变的爆发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上升成为主要矛盾的背景下发生的;而材料过多的强

68、调蒋介石和张学良的个人作用,忽视了必然性,所以选C项。A项“不可采信”,表述错误;材料观点明显是错误的,夸大了个人的历史作用,B、D项错误。故选C。【点睛】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中运用必然性与偶然性原理解题的题目屡见不鲜。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如此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即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外部的或事物内部的非本质因素所决定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

69、性一般居于从属的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只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事物发展的趋势带有各种特点和偏差。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据统计,仅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

70、人,占30%,在担任过巡抚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宣统年间,摄政王栽沣极力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有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时还失

71、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权成一并表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擭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摘编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72、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晚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答案】(1)变化:在地方权力结构中,满汉势力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满洲官员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汉族官员的比例迅速上升。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湘淮军成为清军主力;清廷政策调整,重用汉族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兴起。影响:短期来看有助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王朝统治;长期来说,汉族地方势力的兴起,出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2)原因:辛亥革命的冲击;皇族内阁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内外皆轻”权力格局;北洋军阀势力崛起,军人干政。教训:地方权力过大,造成中央政府政令不行,严重威胁了

73、中央的权威与统治;新政及“预备立宪”影响了地方的稳定与发展;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人,占30%,在担任过巡抚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等信息可从地方权力结构中(满汉官员比例)方面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

74、。”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清王朝的统治、湘淮军成为清军主力、清廷政策调整、洋务运动兴起等方面分析原因即可。第三小问影响,根据材料“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成功镇压太平天国、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作答。(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摄政王栽沣极力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

75、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擭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等信息,可从辛亥革命的冲击、皇族内阁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内外皆轻”权力格局、北洋军阀势力崛起等方面归纳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即可。第二小问,关于谈谈晚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新政及“预备立宪”的影响;丧失军队控制力等方面进行思考作答,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5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威来贡职”。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

76、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择编自何新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

77、原则等材料二: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办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

78、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

79、,并做简要评价。【答案】(1)特点: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文武并用,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注重文化感召;形成朝贡体制,确立君臣关系;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2)变化:逐步接受了西方的外交观念,改变了外交态度;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开始接受西方思想观念,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外交近代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表现之一,是中国的进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注意材料信息“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

80、,没有国家间外交”、“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即可。(2)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评价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再根据材料信息“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自身观念的改变、对世界的认识、对融入世界、走向世界等角度做简要评价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