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试卷I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瓜蔓(mn) 虎兕(s) 霓裳(chng) 搂头盖脸(lu)B. 桑葚(shng) 庠序(xing) 洿池(ku) 偭规越矩(min)C. 柙椟(d) 嫉恨(j) 繁芜(w) 渐车帷裳(jin)D. 神祇(q) 数罟(c) 汗涔涔(cn) 浅尝辄止(z)【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词的注音和字形。A项改为“瓜蔓(wn)” B项改为“桑葚(shn)”“洿池(w)” D项改为“浅尝辄止(zh)”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们以雄才大略行富国
2、强兵之道,圆民主自由之梦;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粹,死而后已。B. 听善于表达的人说话,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时间飞逝,生动活泼的语言能让人获得精神的享受;反之,枯燥干瘪的语言使人感到无味而生厌,官腔套话更是在糟蹋语言。C. 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留芳百世的名篇,孕育于诗人的生命,它们或豪放、或婉约,或绚丽、或冲淡, 或典雅、或通俗,充分展示出文学的魅力。D.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译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无数的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鞠躬
3、尽粹”应为“鞠躬尽瘁”,C“留芳百世”应为“流芳百世”D“演译”应为“演绎”。“瘁”与病有关,因此是病字旁,“流芳”是流传美名的意思,“演绎”中的“绎”是抽出或理出事物的头绪,因此是丝字旁。识记汉字字形,一定要与意义相结合,其它词语可借助类似方法记忆。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青藏高原具有 的生态人文环境,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极其浓郁的风土人情是中国文明画卷中最为亮丽的部分。随着经济动脉的 ,青藏高原的文化将迎来一个与其他文化 的新时期。这对于内地文化是一种净化,对于藏文化是一种 。A. 独到延伸交融提升B. 独
4、到延续交汇升华C. 独特延续交汇提升D. 独特延伸交融升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独到:与众不同的。独特:独有的,特别的,比“独到”更强调特点。延伸:延长,伸展。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交融:融合在一起。交汇:水流、气等聚集到一起,会合。升华: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提升:提高职位、等级。解题可考虑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改编题)A. 来到工作现场,唐东平自作主张,结果把事情办砸了。面对别人的不满和指责,他先是怒目而视,既而强词夺理,推卸责任,实在是不可理喻
5、。B. 西部地区环境非常恶劣,地质灾害非常严重,一些重大工程建设必须面临若干空前绝后的深层次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C. 每天从开市到收市,他的目光就一直盯着这只走势不瘟不火的股票,一遍一遍地推算自己的判断究竟有多少分把握。D. 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A项“既而”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强调前后两件事情或动作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继而”表示紧随在某一种情况或动作之后,强调前后两件事情或动作紧紧相连。此处用“继而”。B项“空
6、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应用“前所未有”。C项“不瘟不火”指不过分也不欠缺,形容做事情做得恰到好外,这里不能用于股票。D项“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B. 当今社会生活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短期行为,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C. 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D.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
7、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和分析。A项“来自”“慕名而至”杂糅,可改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C项成分残缺,可删掉句首的“由于”;D项搭配不当,应在“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补出谓语“并提供”。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
8、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17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C. 当“公诉”(按照法官们至今沿用的行话)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D. 我有一
9、个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讲出这个真理“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项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因为全句为陈述语气;B项“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D项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的外边。7.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
10、,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A. B. C. D. 【答案】C【解析】排序的关键是首句的确定,该题的首句较容易确定,应为,倒是第二句的衔接较难,很多考生很容易受到迷惑选了,导致答案错误。其实与句应该是解说关系。8.下列各项与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A.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 乘骐骥以驰骋,来吾道夫先路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和使用。例句与B项都是互文。A项“连峰去
11、天不盈尺”是夸张;C项“骐骥”是比喻;D项是夸张、设问、比喻。9.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绚丽,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B.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易安居士。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包括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500
12、多年之间的作品,相传为孔子编定,被列为儒家经典,原称“诗”“诗三百”。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常常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文化常识。B项错在“自号易安居士”。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不是易安居士。易安居士是李清照。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 龟玉毁于椟中C. 扈江离与辟芷兮D. 匪我愆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中通假字的辨析和使用。A项“检”同“敛”,收敛;C项“辟”同“僻”,幽僻;D项“匪”同“非”,不是。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
13、矣A. 三岁食贫B. 侧身西望长咨嗟C. 既来之,则安之D. 歌以赠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例句中“衣”,名词作动词,“穿”。D项和例句都是名作动。D项“歌”,“作歌”。A项“贫”,形容词作名词,“贫困的生活”。 B项为名词作状语,“西”,“向西”。C项“来”“安”为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来”,“使安”。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把握语境,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根据上下文查对正误,还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这个词的意义,所以学生平时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很有必要。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文言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铁骑突出刀枪鸣B. 黎民
14、不饥不寒C.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 整顿衣裳起敛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今异义。突出:古义,突然冲出;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整顿: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对于课内的古今异义词,平时复习要做好整理与落实。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3.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无乃尔是过与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 血色罗裙翻酒污D. 肇锡余以嘉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例句“尔是过”应为“过尔”,
15、“是”有提宾的作用。B项“未之有”应为“未有之”和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为判断句,“也”表判断。C项为被动句,“污”,“被玷污”。D为状语后置句,应为“以嘉名肇锡余”。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冉有与季路支持季氏攻打颛臾,这显然违背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所以,孔子对他们进行了批评,他观点明确,情绪慷慨激昂,充分显示了“当仁不让”的精神。B. 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牧师,非暴力民权运动领袖。他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思维逻辑严密,感情充沛强烈,语言优美,铿锵有力,极富感召力,是一篇影响深远的激情演讲。C. 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软硬兼施,采用吓、哄、骗、逼等手段对付鲁侍萍
16、,鲁侍萍倾吐了心头的怨恨,痛斥了周朴园的卑鄙无耻,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D.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一生的友谊为基础,所以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使用了“思想家”、“巨人”、“科学巨匠”、“革命家”等,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超越客观评价的敬仰与悼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错在“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不是超越客观。15.对琵琶行诗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B.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
17、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C.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D. “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A项人物未出场露面,应是个人
18、感受,并非直接刻画。对于课内所选的经典作品,无论内容还是表达技巧平时学习时要好好落实。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白日梦”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做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牛顿就是这样的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
19、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作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大梦的人。
20、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
21、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就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产生共鸣。16. 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B. “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C. 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看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D. “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遨游蓝天的构想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17. 【小题2】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
22、生共鸣。A. 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B. 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C. “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D. “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18.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积极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B. “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C. 无论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
23、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D. 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答案】16. D 17. A 18. B【解析】【16题详解】(A“都是”错,原文中是“往往”。B“只用于”错,太绝对了。C“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错,原文中无此意思,属无中生有)【17题详解】(关键是确定“前者”和“后者”的指代意义。)【18题详解】(“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这句话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24、,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
25、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荒年B.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C.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畜:家畜D.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责怪2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河东凶亦然 填然鼓之B 弃甲曳兵而走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C. 王好战,请以战喻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D.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直
26、不百步耳,是亦走也。2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梁惠王认自己治国尽心尽力,孟子却认为他做得还远远不够。B. 孟子批评梁惠王作战胆怯,却五十步笑百步,是不能使国家强盛的。C. 孟子所谓的王道是指爱民、教民、富民,而梁惠王更崇尚霸道。D. 孟子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委婉地批评了梁惠王不能实行仁政22. 将寡人之于国也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答案】19. C 20. D 21. B 22. 注重乡校的教育,宣扬孝敬长辈的道理,头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
27、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
28、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
29、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解析】【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D项应为“蓄养”。【2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代词,前一个是“这样”;后一个是象声词词尾,“的样子”;B项连词,前一个是表修饰连词,可不译;后一个表转折,“但是”;C项前一个是介词,“用”;后一个是连词,表目的,“
30、来”。【2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B项的理解完全错误,与孟子的主张相背离。【2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谨”:“注重”;“申”:“宣扬”;“颁”同“斑”;“斑白”“负戴于道路”:介宾短语后置,“在道路上肩挑头顶”。第二句关键点:“是”:“这”;“兵”:“武器”。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
31、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如第(2)题的对倒装句的考查。试卷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8分)别的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象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伽西莫多虽然耳聋,但他看得很清楚,群众的狂怒表现在脸上的并不比表现在话语里的少,向他投来的石子也能说明群众是在哄笑。他起先一直默不作声,但那在施刑人的鞭打下已达到极限的忍耐力,在这些残酷的虫豸的刺激下却渐
32、渐减弱甚至丧失,对西班牙斗牛士的打击向来不在意的阿斯杜里公牛,却被狗和枪刺激怒了。他先是慢慢地对群众投去恫吓的眼光,但因为他是被绑着的,光是看一眼并不能赶开那些叮在他伤口上的苍蝇,于是他在绳绑中挣扎,他狂怒地扭动,把那老旧的轮盘弄得轧轧响。这情况使嘲骂和叫喊更加厉害起来。于是那可怜人象无法挣脱锁链的野兽一般,只好又不动弹了,他胸膛里间或迸出一声粗重的叹息,他既不羞愧也不脸红,他太远离社会生活,太接近自然状态,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羞耻。而且在那十分丑陋的脸上,还能表现出什么羞耻呢?但是愤怒、憎恨、失望,逐渐在那可怕的脸上增多,成了一片厚厚的阴云,逐渐蓄满了电流,变成了千万道电光,在那怪人的独眼里闪闪
33、发亮。当一头骡子载着一位神甫经过那里的时候,他脸上的阴云化开了一会。他远远望见那头骡子和那个神甫,这可怜人的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那神甫愈走近他,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简直象是不幸的人所崇敬的救主降临了似的。可是当那头骡子靠近了刑台,使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象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那个神甫正是副主教堂克洛德孚罗洛。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
34、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在那儿至少待了一个半钟头,被人不停地折磨,虐待,嘲笑,甚至被人投石子。突然他又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把他身子底下的木板都震动了,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象人的声音倒很象动物的咆哮声:“给水喝!”这个声音把人们叫骂的声音都盖没了。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巴黎善良市民更加笑得厉害。应该说明,他们的残忍和狠心并不亚于我们给读者介绍过的那个可怕的乞丐集团里的人,那都是群众当中最下层的人物。除了嘲笑那不幸的犯人的口渴之外,四周没有人出声。的确,那当儿他的样子不止显得可怜,而更是显
35、得古怪和难以接近。他那涨得紫红的脸上淌着汗,眼睛闪着狂野的光,嘴里冒着愤怒和痛苦的泡沫,舌头一半吐出在嘴唇外面。还得说明,在那当儿,人群中找不出哪个好心的男人或女人敢于送给那受苦受难的人一杯水,那刑台的可恶的石级被当做十分可耻和丑恶的东西,善人们是不愿意上去的。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喂,小子!”一个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
36、,“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
37、么?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象别人一样来打他的。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哪。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这时他竟忘记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喝完水,那可怜人便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
38、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象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于是那可怜的聋子把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23. “对西班牙斗牛士的打击向来不在意的阿斯杜里公牛,却被狗和枪刺激怒了。”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2分) 24. “给水喝!”在文中伽西莫多说过三次,其内心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3分) 25. 联系
39、选文分析,伽西莫多“干燥如焚的独眼里”为何会“滚出了一大颗眼泪”?(3分) 【答案】23.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伽西莫多忍受住了施刑人的鞭打,却被愚昧民众的侮骂和嘲笑激怒了。 24. 第一次“给水喝!”,主要是副主教克洛德的离去,让伽西莫多感动失望、愤怒。第二次“给水喝!”,是他的呼唤,没有引起民众的同情,反而对他嘲笑得更厉害,他内心更加失望。第三次“给水喝!”,是面对民众的侮辱,他已经彻底的失望了。(一点1分) 25. 神甫的离去,是对他的抛弃,让他感到失望;民众的侮辱,对他没有丝毫同情,这又让他感到愤怒;而他抢走的那个美丽姑娘,非但没有报复他,反而出于同情
40、给他水喝。正是这前后鲜明的对比,唤起了他内心的一丝善良,让他流出了人性的眼泪。(一点1分)【解析】【23题详解】试题分析:抓住第一段“别的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象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第二段中“群众的狂怒表现在脸上的并不比表现在话语里的少,向他投来的石子也能说明群众是在哄笑”这些句子加以揣摩就可理解出。解答类似题目既要结合上下文揣摩句意,同时还要考虑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4题详解】试题分析:分析第一处可抓住前面“突然他又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把他身子底下的木板都震动
41、了,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来品味,分析第二处可抓住前面“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来品味,分析第三处可抓住后面“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来品味。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结合语境理解。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5题详解】试题分析:回到语境中就能理解,伽西莫多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是因为那埃及姑娘给他水喝,让他感动。在回答时还要想到前面的人物神甫,同时还要考虑表现手法,考虑到这一点就能想到对比
42、这一手法。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句默写2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小题)(1)吾恐季孙之忧,_,_。(季氏将伐颛臾)(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蜀道难)(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登高)(4)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5)_,恐美人之迟暮;_,何不改乎此度?(离骚)(6)_,_。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氓)(7)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答案】 (1). 不在颛臾 (2). 而在萧墙之内也 (3). 飞湍瀑流争喧豗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5).
43、无边落木萧萧下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7). 别有幽愁暗恨生 (8). 此时无声胜有声 (9). 惟草木之零落兮 (10). 不抚壮而弃秽兮 (11). 总角之宴 (12). 言笑晏晏 (13). 雕阑玉砌应犹在 (14). 只是朱颜改【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颛臾”“萧萧”“萧”“喧豗”“砯崖”“壑”“幽”“秽”“晏”“阑”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
44、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27.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28.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答案】27.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
45、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又用一个“流”字,写出山岚的动态,形象生动。 28. 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一个“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之情;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的“无家客”“独”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解析】【27题详解】试题分析:要概括“烟”的特点,需要从诗中“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加以归纳即可;至于回答如何描写的,则要结合诗的第三句的“如”字以及第四句的“流“字,加以分析概括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
46、赏评价D。28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诗人“不眠”应有两方面原因,从诗句中“开门惜夜景”,可以看出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从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据此作答。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9.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自己参加世界语言大会的经历:“一出车站,几个大学生志愿者的语言便吓了我三跳:你是开会的吗?吓我一跳;你叫什么,自己在这儿找(递过一张纸),吓我二跳;在这儿等吧,还有两个呢,吓我三跳。”你认为志愿者的这三句话应该怎么说,请写下来。你是开会的吗? 你叫什么? 在这
47、儿等吧,还有两个呢。【答案】请问,您是来开会的吗?请问,您是参加我们会议的专家(贵宾)吗?请问您是?(请问您贵姓?)对不起,要请您稍等一会,还有两位专家(贵宾)也快到了。请您稍等,还有两位专家(贵宾)也快到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解答时,要注意原文语境及所填句子与上下文的衔接,也就是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保持感情的一致、语气的一致性,还要从空间发展、从对象的一致和事理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关注说话的场合和说话对象。原文中的三句问话太生硬。应注意语言委婉尊重。加上礼貌用语“请问”“您”“对不起”等词语。作文3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当今世
48、界,远在天边也可以便捷交流,可谓“天涯若比邻”;而另一面,近在眼前却常常无话可说,可谓“比邻若天涯”。对这种“远和近”,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明确观点,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远与近的确,同学们说得对,以往遥不可及的空间拉近了,然而人心的距离却被拉大了。距离远近,与空间有关,更与人心有关。余秋雨曾说:“由山脉相隔的距离是一种绝望,由水道相隔的距离是一种忧愁。”那么,让人们心灵相隔的是那山脉还是水道?我想应该都不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先进便捷的交通工具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方便。然而,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让每一个人都不敢怠慢松懈,每个人都埋头于那山一样高,海一样
49、深的学习与工作中。没错,人与物质财富的距离是近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时间也少了。因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慢慢远了。“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尽管鲁迅与远方的人们相距千里之远,但是他们仍然心相连,彼此接近。那个时代,物质贫瘠,但心怀天下之人必有责任,因责任而彼此相连。反观当下,老人跌倒无人扶,救护车堵在路上无车避让等等的事件层出无穷。何止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即使身边之人,也与我无关。人与人的距离变得如此的遥远。大家似乎都愿意“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不愿做“天涯若比邻”。这些人心之间的距离该归咎于谁?而又起源于谁呢?是的,我们是时候停下脚步去反躬自省了。是经济的
50、飞速发展让我们的人心距离拉大?还是社会中麻木无情的因子滋长了人心间的冷漠?亦还是为了“保护自己”,我们亲手断绝了人心之间的桥梁?但是不管怎样,人心间的距离拉大是不不争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缩短这个距离。因为我们就是每一个将它“养大”的“凶手”。看着中国的GDP一路增长,我们会兴奋不已。然而看到武汉老婆婆在公厕上写着“外来工不要到这里上厕所,否则罚款200”的字眼,我们才知道心底的那堵墙有多厚。经济的发展不应是阻碍人们交流沟通的藉口与凶手,也不应是人与人身份地位的分界。物质财富的增加是为了让人们有更好的生活,促进人们更好地相处,而不是引发隔阂,形成地位区别,拉大人心间的距离。不要以为经济发
51、展了,物质财富和我们接近了,我们就成功。人心间距离的接近,人的和谐平等,友爱互助才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正如冰心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远与近有诗言:星星像地上的人们一样拥挤,地上的人们却像星星一样疏远。可见,如今拥挤着的人们的空间距离是近了,但人心与人心间的距离却疏远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的交通工具层出不穷,如火车,飞机,高铁等。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无疑拉近了人与人物理上的距离。但奈何物理距离近了,心灵距离却越发越疏远了。遥想当年,交通不便。人们生活在落后的乡村净土上,田间小道上陌生人谈笑风生依稀可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犬相闻,其乐融融的生活让人们心灵的距离始终如此地贴近。
52、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也是夜不闭户,人们的相处是无隔阂的。而反观当下,交通便利了,交际也多了,人与人接触机会多了,距离近了。但令人悲痛的是,人与人的猜疑更多了,人性变得更加冷漠了,个个都犹如戴上面具的野兽,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人们心灵的距离也在冷漠下渐行渐远了。君不见在小悦悦身旁经过的十八个路人,与奄奄一息,命垂一线的小悦悦距离是如此的近,救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但他们却漠视而过,致使一条生命的消失。可见,这心与心的距离是多么地遥远。我不禁想问:“人还活着吗?”雪莱在论爱中说道:“当爱逐渐死去,人心也不过是活着的坟墓。”那我们人类的爱到底到哪里去了呢?是死去了?还是远去了?或许人类的爱并
53、没有死去,心灵的距离也并不全都那么遥远。君不见最美妈妈空手接婴,一个新生的生命拉近了人心的距离;君不见最美老师前扑后推,挽回了数个学生的生命;君不见最美司机重创后仍坚守,把车停稳,挽回了数十人的生命。这些大无畏的精神,让我们看到,并非所有人的心灵都麻木了,在这个冷漠的社会里,我们还是能找到希望的曙光。他们的奉献,激起了我们对缩短心灵距离的渴望。同时,我们更应清楚,我们人类的心虽然并未死去,但已然走远了。因而,我们更需拉近人们心与心的距离,让麻木的人心重回纯净。以前远的,如今近了。而以前近的,如今却远了。尽管灯红酒绿的社会让人心受到利益的隔离,但这距离不足以阻挡我们的人性。我相信,人性会打破利益
54、的玻璃,人心会回归原始的距离。【解析】试题分析:“远与近既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也有心灵、情感上的距离。”只要用心领会,立意可以由此而生。是啊,远与近有时间上的距离,但永恒的精神不就把这种距离打破了吗?远与近有空间上的距离,而情感完全可以改变对这种距离的感觉!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灵情感之间的距离,宽容、沟通能够把距离拉近,仇恨、拒绝只会把彼此推得更远。不管时空的距离有多大,爱可以使之缩短;如果没有爱,咫尺变天涯。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善于根据具体情况来立意,即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话题。一般来说可以先选择一些与远近相关的材料,然后再从中提炼文章的主旨。比如你对历史上许多爱国人物和事例比较熟悉,就不妨这样立意:“爱国精神可以打破时空的远近距离,成为中华民族永远飘扬的旗帜。”也可以这么想,远和近是一对宿敌。用于官员,若他们离公款吃喝近了,就离健康远了;离腐败近了,就离人民远了;离监狱近了,就离美好的前程远了这也是远和近。这样一来,你在写作时就不愁“无米下锅”了。不知道文章该怎么写,往往是因为没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一方面是立意问题,一方面是材料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最后提醒一句,由于“远和近”是关系型题目,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不要忘记体现远与近的辩证关系,以免偏离题意。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