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0.49KB ,
资源ID:92495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495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docx

1、2023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卷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区”。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

2、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诗歌变形的审美规范原则实际上是个偏离度的把握问题。诗歌变形的偏离度具有超量性与超质性的特点。这是否意味着诗的变形可以任意为之呢?答案是否定的。诗的变形在超越的同时不能记忆回归。无论怎样超量超质总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曲形得神”。“曲形得神”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概念。我们将它借用过来,并且赋予新的内涵。所谓“曲形”,是对实存物象、事象的扭曲。具体而言,又分为两类:对常态生活特征的扭曲。这是有悖物象的突破。例如徐志摩的为谁开头一节:“这几天秋风来得格外的尖厉:/我怕看我们的庭院,树

3、叶伤鸟似的猛旋,中着了无形的利箭/没了,全没了:生命,颜色,美丽!”诗人把秋风吹落叶的日常生活现象用比喻式异化替代手法加以变形描绘,中箭鸟儿猛旋的意象显然是对实存物象的超越、突破、扭曲。从语义学角度看,诗人把树叶和伤乌拉在一起,是能指与所指的分裂,语符与语义的偏离。树叶绝非伤鸟,然而正是这一分裂、偏离,创造了新颖奇特的意象,导致了意义的重建,准确描绘了那颗“为谁凄惘”的失恋之心。对常态逻辑特征的扭曲。这是有悖事理的突破。例如宋代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离别之恨乃抽象情感,诗人化虚为实,突破了常态逻辑特征,将它载入画舸之中,使船之无情与人

4、之有情形成强烈对比,从而极言离恨之重且深。正如吴乔所言:“人自别离,却怨画舸。义山忆往事而怨锦瑟,亦然。”又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居然把枫林红色的成因归之于离人的眼泪,这在事物的因果逻辑上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但这两句唱词却极其准确、极其深刻地表现了崔莺莺的离愁别绪。值得注意的是,“形”有实存物象之形、作者心象之形与文本意象之形。“曲形”并非全然不要形,而是要舍弃实存物象之形,代之以艺术符号之形。所谓“得神”,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指生动鲜明地传达出客观事物的神态情状、精神气质、个性特征和审美属性。我以为,除此之外,“得神”还应得创作主体之神,即表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独特审美感受

5、和审美情趣、理想等等。神具有心物二重性。诗歌变形或得客体之神。李白的“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第三句用拟人式异化替代变形手法,传审美客体荷花之神,将荷花盛开的景象表现得神韵完足。诗歌变形或得主体之神。如杜甫客夜开头“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杨伦杜诗镜铨称赞它“着不肯字妙”。到底妙在何处?我以为妙在采用了拟人式异化替代变形方法,赋予无生命的“天”以生命情感,妙在“不肯”二字具有象外追神的本领,充分显示了主体之神,即诗人羁旅乡愁。天涯孤旅之人怀着一片凄苦之情,长夜难眠,盼着天明,可是老天仿佛有意与他作对,偏不肯明。这就通过天人两极情感对立的心理差距妙传主体之神。

6、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那颗被乡愁炙灼的心。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看传主体之神,实质上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感受、想象力在对象中的表现。马克思认为:“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等,部分地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部分地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摘编自刘正国诗歌变形的审美规范原则及其要求) 材料二:含蓄朦胧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美感效应。其主要特征是:某种深邃的丰富的内容通过某种朦胧的美的形式含蓄的表现出来,成为一种暗示,一种象征,使欣赏者凭借联想和想象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白居易琵琶行中“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

7、有声”充分体现了诗歌中含蓄的艺术境界。诗经秦风蒹葭是中国朦胧诗的最早代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作品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但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

8、,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任读者自己去领悟。(摘编自翟淑英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变形的偏离度具有超量性与超质性的特点,不能任意为之,要遵循“曲形得神”的原则。B.曲形是对实存物象、事象的扭曲,它包括对常态生活特征的扭曲和对常态逻辑特征的扭曲两类。C.有美学原理认为主体之神实质上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9、是人思想情感、情绪感受、想象力在对象中的表现。D.古典诗词中的含蓄朦胧美是某种朦胧的美的形式通过某种深邃的丰富的内容含蓄的表现出来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甫的“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捣衣),写女子用力捣衣,悬想捣衣之声能让远在边塞的丈夫听到。诗人采用的是幻化虚拟变形手法,缩短空间距离,使客观事物的空间结构服从作品中主人公情感结构的需要,这是曲形而得客体之神。B.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后两句以幻化虚拟的变形方式极写孤寂无聊的苦况。诗人情真之极转面成痴,想落天外,使感觉超越了对象的物理属性。这是主客之神同时渗透在变

10、形意象中。C.宋代王祈的咏竹诗云:“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苏轼觉得好笑,说“好则好极,则是十条竹竿,一片叶儿”。他用戏谑的口吻批评此诗。主要是因为此诗仅仅追求外在形态的异化替代变形,而缺乏独特的神韵,所以难免遭到苏轼的嘲笑。D.李白咏庐山瀑布诗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后两句采用扩张式变形手法,极言瀑流之高,极言瀑布雄浑、一泻千里的气势。但是与庐山瀑布的实际不符,所以苏轼称之为“恶诗”。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

11、娇赤壁怀古)C.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李清照声声慢)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鲜明的特色?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4分)5.材料一强调诗歌变形的手法,材料二强调诗贵含蓄朦胧。红楼梦48回也有林黛玉论诗一段话,堪称形象的古典诗歌创作的教科书,读后分三条概括林黛玉的主要观点。(4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

12、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

13、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死亡之约戴希贞观七年腊月初八,迎着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大雪,唐太宗李世民忽然驾临朝廷大狱。大狱里关押着已判死刑、只等批准执行的390名囚犯。此时,他们有人直勾勾地盯着唐太宗,有人眉头紧锁,有人不停地眨巴着眼睛都不知道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唐太宗,酒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我是李世民,今天问你们两个问题,你们要如实回答!”

14、唐太宗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囚犯,“第一,对朝廷大狱给你们所定的罪行和罪责,你们可有异议?”“皇上,我们一点不冤,我们认罪伏法!”囚犯们应声跪下。“那好!第二,”唐太宗声如洪钟,“说说临死前,你们最后的心愿是什么?”跪在最前面、家住京畿扶风的囚犯徐福林,赶紧连磕三个响头,抬起头哽咽着说:“皇上,我想回家,看看我的父母妻儿,与他们做最后的话别!”“这个!”唐太宗仔细打量一眼他,把目光转向其他囚犯,“你们呢?都不要顾忌,但说 无妨!”“皇上,我们也一样!”囚犯们迫不及待地叩头、高喊。“既然这样,我和你们订个死亡之约。可都愿意?”“我们愿意!皇上。”“好!”唐太宗点头,“第一,准许你们不受任何约束地回家,

15、看望你们的父母妻儿!”囚犯们颤抖了,他们的眼里都有泪光闪烁。唐太宗威严地审视他们,又说:“第二,你们必须保证:来年九月初四晌午之前,一个不少,自行、准时地返回朝廷大狱,伏法受罪,主动送死!”囚犯们一愣。他们相互看看,点头示意。高喊:“皇上,我们保证!”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戴胄额上沁出豆大的汗珠,立即小心翼翼地靠近唐太宗:“皇上,这些囚犯可是杀人越货、罪大恶极之徒!他们丧尽天良、毫无人性。您放他们出狱,万一他们凶相毕露,或者逃之夭夭,怎么办?”唐太宗轻轻拍拍戴胄的肩膀:“爱卿,用诚心才能换忠心!我肯定他们不会辜负我对他们的信任!”“这”戴胄不由自主地摇头。“别说了!”唐太宗对他摆了摆手,然后毅然转

16、向囚犯们:“此事已定!你们,都起来吧!”霎时,囚犯们泪如泉涌,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起来。牢门一开,囚犯们就像挣脱了牢笼的野兽,撒开双腿,没命地向家中奔跑。他们担心唐太宗变卦。可他们错了。秋高气爽,惠风和畅。都城长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潮水般地涌向朝廷大狱所在的朱雀大街。一时间,150米宽的朱雀大街上人头攒动。人们踮起脚尖,好奇地张望,耐心 地等待。这是贞观八年九月初四,一个史无前例的死亡之约!没人相信囚犯们守信用!他们来是想验证自己的猜想,是想亲眼看见唐太宗怎样应对突然的变故。然而出人意料:那些个囚犯很快就接踵而至,返回朝廷大狱。他们个个昂首挺胸,人人精神抖擞。人们目瞪口呆,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

17、看。晌午到了。清点人数,已返狱389名!还差1名?戴胄急了。“怎么办呢?皇上!”他小心翼翼地问。唐太宗浓眉一皱:“再清点一次,查查有谁未到?”又清点人数,依然是389名,未到者正是徐福林!消息传开,不仅看热闹的民众七嘴八舌,已返狱的囚犯们也开始咆哮了:狗日的徐福林,他怎么能出尔反尔?狗日的徐福林,他胆敢欺骗皇上?狗日的徐福林,他是混蛋、孬种“怎么办呢?皇上?”戴胄诚惶诚恐地靠近唐太宗。人们也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这边。“等等吧!”唐太宗把右手一挥。半个时辰过去,不见徐福林的踪影。人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囚犯们则怒目圆睁、咬 牙切齿。“怎么办呢?皇上!”戴胄又小心谨慎,问唐太宗。“再等等吧!”唐太

18、宗拍了拍戴胄的肩膀。又半个时辰过去,依然不闻徐福林的声息。人们忧心如焚。囚犯们暴跳如雷。“怎么办呢?皇上!”戴胄怯问。就在这时,忽然有人高喊:“来了、来了!”“来啦!”人们循着吱嘎吱嘎的车轮声望出,还真有一辆牛车由远及近,匆匆赶来。很快,从牛车的车篷里探出一张男人的脸。这张脸消瘦、蜡黄、病恹恹的。狱吏定睛细看,不错,此人正是徐福林!人们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囚犯们的怒容也渐渐消弭。“说说吧,怎么来晚啦?”唐太宗端详着徐福林的脸。“返回长安的路上,我突然病倒了。幸亏中途拦住了一辆牛车,就雇了它继续赶路。”徐福林喘着粗气,“我起了个大早,本想早点返狱伏法,哪料事与愿违。唉,我有罪,罪孽深重 啊。皇上!

19、”“不,你能抱病返狱,精神可嘉!”唐太宗向徐福林投出赞许的目光。徐福林挣扎了一下,要奔出牛车给唐太宗下跪。唐太宗走过去扶住他:“徐福林,你别动,就在车上待着。”“现在怎么办?皇上!”戴胄毕恭毕敬地问。囚犯们无可奈何地低下头。他们明白,真正的死期就要到了。“怎么办?”唐太宗把囚犯们一一打量过,突然朗声宣布:“大赦所有囚犯,让他们自由回 家!”人们惊讶得把嘴张成了大大的“ O”形。囚犯们也半晌回不过神来。等终于回过神来,就见他们五体投地地跪在唐太宗面前,热泪盈眶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风云突变,西域叛乱。贞观十四年唐太宗任命唐朝名将侯君集为西域远征军统帅,统领15万铁骑远征西域。闻讯,

20、390名囚犯慷慨激昂、自愿请战。他们在侯君集的带领下,一路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最后全部血洒疆场、壮烈殉国西域转眼收复,大唐开始书写拓土开疆的壮丽史诗!(原载小说选刊2015年第9期)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囚犯们应声跪下,说明他们完全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的威严震住了,不由自主。B.囚犯们撒开双腿,没命地向家中奔跑,说明他们渴望回家团聚,早点见到家人。C.人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是因为其他犯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徐福林的踪影。D.389个死囚最终被特赦,并勇赴战场、以死报国的结局,突出皇恩浩荡的主题。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主角是唐

21、太宗李世民,故事内核是唐太宗放死囚回家与亲人相聚,约定来年返回朝廷大狱伏法,结果这些死囚如期回来后被唐太宗特赦。而核心细节则贯穿在朝廷签约、朱雀大街围观等几个场面里的人物言语、动作、对话的细致描写中。B.小说在高潮细节里,清点回归的囚犯时,恰恰缺的就是强烈要求回家的徐福林。这个细致渲染的3号人物的故事将微型小说的悬念渲染到了极致,也将2号人物戴冑及众多民众对唐太宗决策的怀疑态度以及我们读者的期待心理放大到了极限。C.小说写唐太宗敢在“返期”时未见徐福林时仍然相信他这个“重复斜升”的情节,让我们看到了唐太宗的一颗包容、宽厚的仁爱之心,从唐太宗的这个与别人不同的人性内涵中,我们领略到了唐太宗的施仁

22、爱、求道义的治国大略。D.小说既涉及平民百姓的普遍人性,也涉及帝王将相的深层人性,更涉及一些罪犯、恶人等的隐藏在人性深处的良知和善根,表达了作家希望他们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良好愿望,给读者展现了一种“微小说大历史深立意”的艺术风貌。8.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的?请结合有关文字简要说明。(6分)9.唐太宗赦免囚犯,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贞观六年十二月,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乃赦天下死囚,皆纵归,使至期来诣京师。”据此,请谈谈创作历史小说需要注意的地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

2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吕蒙未及受封而疾发,权迎置于所馆之侧,所以治护者万方。时有加鍼,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已而竟卒,年四十二。权哀痛殊甚,为置守冢三百家。权后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寡俦。子敬因公瑾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张子布、秦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后虽劝吾

24、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矣”孙权与于禁乘马并行,虞翻呵禁曰:“汝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抗鞭欲击禁,权呵止之。孙权之称藩也,魏王操召张辽等诸军悉还救樊,未至而围解。徐晃振旅还摩陂,操迎晃七里,置酒大会。王举酒谓晃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亦厚赐桓阶,以为尚书。操嫌

25、荆州残民及其屯田在汉川者,皆欲徙之。司马懿曰:“荆楚轻脆易动,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操曰:“是也。”是后诸亡者悉还出。(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六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矣/B.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矣/C.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矣/D.此子敬

26、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守冢意思是守墓或守墓者,文中指孙权给吕蒙安排三百户人守墓。B.孟德,德指德操,孟指在家中排行老大。本文是指曹操的字。C.屯田是三国时期以及以后历代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D.荆楚,古域包括现今湖北全城及其周围,现指湖北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蒙疾病发作,孙权千方百计为他治疗和护理,在墙壁上挖个小洞偷偷看到吕蒙可以吃少量的食物,便高兴地回顾左右,有时夜不成眠。B.张辽等各

27、路军队尚未到达樊城,军情已经解除。曹操认为是徐晃保全了樊城、襄阳,又听从司马懿的建议,重赏了桓阶,任命他为尚书。C.孙权认为周公瑾有雄心大志,胆略过人,因此能打败曹操,攻取荆州,东吴很少有人能够和他相比;还认为他有识人之能,推荐了鲁肃这个贤才。D.孙权下令赦免罪犯,以示庆贺吕蒙的病好了一半;他还认为吕蒙的学问和韬略仅次于周公瑾,可惜他四十二岁就去世,孙权异常悲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虞翻呵禁曰:“汝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2)王举酒谓晃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亦厚赐桓阶,以为尚书。14.鲁肃在孙权眼中有哪些优点?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

28、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满江红陆游危堞朱栏,登览处、一江秋色。人正似、征鸿社燕,几番轻别。缱绻难忘当日语,凄凉又作它乡客。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杨柳院,秋千陌。无限事,成虚掷。如今何处也,梦魂难觅。金鸭微温香缥渺,锦茵初展情萧瑟。料也应、红泪伴秋霖,灯前滴。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从“危堞朱栏”开笔,“危堞”指登城,“朱栏”指登楼。作者登高览景,所见唯有满江秋色秋水、秋云、秋树、秋花等等。B.第二句说人正像是秋去的征鸿、春来的社燕,早已经几度轻别。“轻别”是说离别的轻易与频繁。这里写了作者自身的情况,多次和故人离别

29、。C.词的上阙写自身,下阕写前景往事。现在也已经成为过去,人也不知在何方,梦中也难以找到。熏香炉微温,也毫无生气。D.“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化用了唐贾岛的诗句。这两句主要写了作者离别故乡、故人的依依不舍之情。16.前人有人认为本诗之意“明为离别实为伤己”。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涉江采芙蓉的“_, _”两句用“对写法”表达思亲之情,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远方。(2)生活中极少数留守儿童的家长喜欢“陪伴不够金钱补偿”,这种错误做法可以用种树郭橐驼传的“_, _”精准概括。(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

30、用柳永蝶恋花里写感情的“_, _”两句描写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的第二境。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把公园装进“口袋”,将绿色拥入怀里,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新风尚。小而多、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园,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也体现着发展的气质、生活的品质。从城市规划发展的角度来看,口袋公园大多是“点空间”,往往在城市景观中处于_的位置。然而,从使用频次角度观察,口袋公园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则扮演着_的角色。从街角的绿地景观,到社区里的健身区域,再到楼宇间的小花园,就近布局、简约时尚的开放性空

31、间,集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通过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宜居,为人们在家门口拥抱“诗和远方”提供了更多可能。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也是在_改善城市环境,努力实现城园相融、人城和谐。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顺势而为的设计、与时俱进的改造、多方共建共管的努力,不断扮靓身边的微空间,我们一定能让山水草木更好与城市相融相生,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32、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日常劳作、乡村美景、民宿美食当前,在短视频平台上,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视频受到欢迎,_。村民们拿起手机,拍摄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上传网络,获得关注,也带火了土特产品销售,得到更多发展机遇。乡村在互联网平台上有了更多“能见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有了数字基础设施之后,如何让数字技术更好赋能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字素养,指的是数字社会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等素质的集合,主要包括使用智能设备进行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的能力;通过智能设备求职、创业或

33、者增收的能力;数字安全意识以及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等。 _,直接关系到村民在“触网”之后对于数字资源的持续使用意愿和能力。当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设备在农村地区已经得到普及,不过,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仍然有很大空间。_,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认知、意愿和能力。通过“乡村网红”培育计划、农村电商培训项目等,搭建农村居民提升智能设备应用能力的平台是基础。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和人民”,他动情的话语响彻三湘四水。B.“三八红旗手”指的是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的杰出女性。C.假装不计较你的牢骚,这就是

34、凶恶的敌人能给与你的最大“仁慈”。D.杜甫的诗中就有“家书抵万金”这样用夸张手法表现战乱之苦的语句。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9年到2022年,三年时间,从武汉的“封城”到“国九条”的出台,新冠疫情防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形势,同学们议论纷纷,态度各不相同。有的说:“反正要阳,不如早阳。”有的说:“科学防控,希望永远不要阳。”也有的说:“没有了免费核酸检测,我要躺 平。”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结合材料

35、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年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语文1.D(见材料二的开头两句)2.D(后两句诗是据实虚构,是扩张式变形手法,表现了客体的本质特征,不是恶诗)3.A(A有含蓄美。其他的是直抒胸臆)4.(4分)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开头提出论点:无论怎样超量超质总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曲形得神”。接着从“曲形、得神”两个方面来具体论述。论证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论据丰富多彩。既有道理论据,还有事例论据。语言上,富有逻辑性,用了许多专业术语。如“曲形得

36、神、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等等。(文章在论证上的鲜明特色,应该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论据等角度来答,必须要有简要的分析。言之有理即可。)5.(4分)学诗从律诗入手,重点放在声韵格律上;必须恰当地处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立意为主,不以辞害意;选择合适的师法对象,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渐次进步。(评分标准: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解析:这一段,堪称形象的古典诗歌创作的教科书,在逻辑层次上,有渐次递进的关系。首先,入手从近体律诗开始,重点放在声韵格律上,详细解释承接对仗之类的技巧,这是从汉语的特点出发,先解决“写得像”的问题。其次,近体诗虽然重视声韵格律

37、,但又不能一味讲求形式,必须恰当地处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立意为主。如果形式和内容发生矛盾,宁可“不以辞害意”。第三,对于初学者来说,功夫从上做起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师法对象,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渐次进步。)6.C(A说明了囚犯们真心认罪伏法,B囚犯们担心唐太宗变卦,D主题是用诚心换忠心)7.B(从全文看,徐福林是2号人物,戴胄是3号人物)8.(6分)外貌描写。如写唐太宗“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外表;神态描写。如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戴胄额上沁出豆大的汗珠,立即小心翼翼地靠近唐太宗;动作描写。如唐太宗把右手一挥;徐福林挣扎了一下,要奔出牛车给唐太宗下跪;语言描写。文中随处可见。侧面烘托。如用人们的目瞪口

38、呆烘托囚犯们的精神抖擞;用戴胄的诚惶诚恐烘托唐太宗的镇定自如。(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9.(6分)创作历史小说应该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或:要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不得虚构,可以虚构次要人物;历史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要合情合理。(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10.D。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是鲁子敬实际不能对付关羽,外表却空说大话罢了;我仍原谅了他,没有苛刻指责。可是他行军作战,安营驻守,能做到令行禁止,他的辖区内,官员都尽心尽职,治安良好,路不拾遗,他的治理方法还是

39、很好的。“不失令行禁止”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然”表转折不需要单独成句,排除C。故选D。11.C。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屯田是三国时期以及以后历代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有误,应该是汉朝开始实施。故选C。12.B。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司马懿曰:“荆楚轻脆易动,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操曰:“是也。”司马懿的建议和徐晃、桓阶无关。故选B。13.(8分)(1)虞翻斥责于禁说:“你是个俘虏,怎么敢和我们主公并马而行!”(呵,呵斥,斥责;汝降虏,判断句;何敢乎,怎么敢呢?各1分。句意1分)

40、(2)魏王举杯对徐晃说:“保全樊城、襄阳,是将军的功劳。”又重赏了桓阶,任命他为尚书。(全,保全;以为,以之为,任命他做;各1分;句意2分)14.(3分)(1)有建立帝王大业的远大谋略。(2)劝孙权召回周瑜迎击曹操。(3)治理方法很好。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分析孙权谈及鲁肃的语言,分析其含义。文中谈及鲁肃的语句有褒有贬,如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矣。参考译文

41、:吕蒙还未来得及受封便疾病发作,孙权把他接来,安顿在行馆的侧房,千方百计为他治疗和护理。医生为吕蒙针灸时,孙权便为他感到愁苦悲伤;想多去看望几次,又恐怕他劳累,只好在墙壁上挖个小洞经常偷看,见吕蒙可以吃少量的食物,便高兴地回顾左右;不然的话,便唉声叹气,夜不成眠。吕蒙的病好了一半,孙权便下令赦免罪犯,以示庆贺,文武官员都来道喜。不久,吕蒙竟然去世,享年四十二岁。孙权异常悲痛,命令三百户人家守护他的坟墓。后来,孙权与陆逊评论周瑜、鲁肃和吕蒙时说:“周公瑾有雄心大志,胆略过人,因此能打败曹操,攻取荆州,很少有人能够和他相比。鲁子敬经周瑜的推荐和我相识,我与他闲谈,便谈及建立帝王大业的远大谋略,这是

42、第一件痛快事。后来,曹操接着收服刘琮的声势,扬言亲率水、陆军数十万同时南下,我询问所有将领,请都对策,谁都不愿先回答,问到张昭、秦松时,都说应派使者写好公文,前去迎接。鲁子敬当即反驳说不可,劝我迅速召回周公瑾,命令他率大军迎击曹操,这是第二件痛快事。此后,他虽然劝我把土地借给刘备,这是他的一个失误,但却不足以损害他的两大贡献。周公对一个人不求全责备,所以我忽略他的失误而重视他的贡献,常常将他比作邓禹。吕子明年轻时,我认为他只是不怕艰难,果敢不怕死而已;在他年长以后,学问愈来愈好,韬略常常出奇制胜,可仅次于周公瑾,只是言谈议论、才华横溢不如他罢了。谋划消灭关羽这一点,却超过鲁子敬。鲁子敬给我的信

43、中说:成就帝王大业的人,都要利用他人的力量开路,对关羽不值得顾忌。这是鲁子敬实际不能对付关羽,外表却空说大话罢了;我仍原谅了他,没有苛刻指责。可是他行军作战,安营驻守,能做到令行禁止,他的辖区内,官员都尽心尽职,治安良好,路不拾遗,他的治理方法还是很好的。”孙权和于禁乘马并行,虞翻斥责于禁说:“你是个俘虏,怎么敢和我们主公并马而行!”举鞭要抽打于禁,孙权呵斥制止了他。孙权臣服后,魏王曹操召张辽等各路军队都回来解救樊城,尚未到达,樊城的包围已经解除。徐晃整顿好军队回到摩陂,曹操亲到七里之外迎接徐晃,大摆酒宴,款待众将士。魏王举杯对徐晃说:“保全樊城、襄阳,是将军的功劳。”又重赏了桓阶,任命他为尚

44、书。曹操对荆州的残余民众和在汉水两岸屯田的人有疑忌,想将这些人全部迁徙到其他地区。司马懿说:“我们在荆楚一带的力量还很薄弱,容易发生动荡,关羽刚刚被消灭,那些作恶的人,或藏或逃,在等待观望;如果迁徙那些善良的人,既伤了他们的心,又使那些离开的人不敢再回来。”曹操说:“你说得对。”从此以后,那些逃亡的人果然都回来了。15.D。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这两句主要写了作者离别故乡、故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错。此句意思是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还有多少没有变白,能不能织成一片相思意。主要写了作者离别故人依依不舍之情。没有写离别故乡之意。故选D。16.(6分)(1)原文“几番轻别”“他乡客

45、”等句多处写离别,故离别意很明显;(2)“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有年华老去之意。“无限事,成虚掷”写光阴虚度,一事无成。“红泪伴秋霖,灯前滴”下着秋雨,人在灯前落泪,是想象对方的情形。写自己,也写到对方,委婉,全面,一往情深。(3)多次用典。诗人借和同僚、友人赠别这个话头抒写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悲哀,直抒心中的悲慨感伤之情。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人正似、征鸿社燕,几番轻别”“缱绻难忘当日语,凄凉又作它乡客”等句离别意很明显。“料也应、红泪伴秋霖,灯前滴。”写相思,照应离别。本诗离别之意显然足够。“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写年华老去之意。“无限事,成虚掷

46、”写光阴虚度,一事无成。“红泪伴秋霖,灯前滴”下着秋雨,人在灯前落泪,是想象对方的情形。写自己,也写到对方,委婉,全面,一往情深。谁人年华老去?又有谁在虚度光阴?如果不是批评别人,那只能是诗人自己。联想诗人生平,知人论世。答案不难组织。文章中还多次用典。诗人借同僚和友人赠别这个话头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悲哀,直抒心中的悲慨感伤之情。17.(6分)(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每空1分,共6分)18.(3分)毫不起眼 不可替代(无可替代、不可或缺)见缝插针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毫不起眼”的意思是是没有特

47、点,一点也不吸引别人的注意。口袋公园因为体积小,不起眼,在城市景观中貌似不起眼,故填“毫不起眼”。第二空,“不可替代”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是不能够用他人或他物来进行代替的。前文提到,口袋公园不起眼,但作用巨大。故填“不可替代”。第三空,“见缝插针”指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时间或机会。前文提到,建设口袋公园是见缝插“绿”,体积小的口袋公园在城市绿化在不起眼,还有可以就近布局等优点。故填“见缝 插针”。19.(4分)从街角的绿地景观,到楼宇间的小花园,再到社区里的健身区域,就近布局、简约时尚的开放性空间,集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宜居,为人们在家门口拥抱“诗和远方

48、”提供了更多可能。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原句有两个错误。“从街角的绿地景观,到社区里的健身区域,再到楼宇间的小花园”和后文的“休闲、娱乐、健身”没有一一对应。多了“通过”一词。20.(4分)结构相同,都使用了偏正短语;内容相关,“设计、改造、努力”都涉及口袋公园建设;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加强语势,突出口袋公园的作用,凸显出口袋公园对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明确设问的内容。画横线句子内容从设计到改造再到努力,充分阐述了口袋公园所带来的影响。再看排比的使用。连用三个偏正短语,句式整齐,很有节奏感。彼此内容又有一定相关,而这都体现了口袋公

49、园的作用。综合分析后,再组织答案即可。21.B。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标点的能力。例句的用法是指特定称谓。A.表示说话内容。B.特定称谓,与例句用法一致。C.表示讽刺或者否定。D.表示直接引用。故选B。22.(6分)涌现出不少“乡村网红”;数字素养的高低;从实践来看。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由前文例举的多种现象可知,本空应填写总结性的内容,再结合后文“通过“乡村网红”培育计划”可知,现有乡村网红太少。综合分析,本空可填“涌现出不少乡村网红”。第二空,由前文容易得知,本空填写与“数字素养”有关。尤其后一句提到“直接关系到村民在触网之后对于数字资源的持续使用意愿和能力。”,由此可知应该填写“数字素养的高低”。第三空,本空讲的是从哪方面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后文还有例子。因此本空应该填“从实践来看”或者“从现实生活来看”。前文已经提到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还有很大空间。23.(60分)写作:材料首先介绍了近三年的疫情防控措施,然后引入情境,再引出三种不同的防控态度,实际也就是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材料意在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考生把对疫情的不同态度,升华到对人生的不同态度;考生可以据此引申到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要关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句暗示了考生应该选取的正确态度。从“感悟和思考”可知,文体是议论文。可从科学防控,积极应对,向“躺平”说“不”等角度立意。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