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亭集序王羲之字词积累 崇祟 形行 峻竣骏悛逡浚 燥躁 倦蜷绻惓 湍惴喘揣踹 觞殇 诞涎多音字会开会/会计 长成长/长度 盛盛大/收盛 夫夫子/夫人 之相与 系囚系/系鞋带 癸丑 海葵 禊事 契阔 锲而不舍 形骸 垓下 暂时 崭露头角 感慨 气概 嗟悼 蹉跎 磋商 会稽 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字逸少,琅玡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出身于两晋门阀世家。其伯父王导乃东晋元勋,父王旷,官淮南太守。年幼时不善言谈,人们不大看重他。长大后极善言谈,为人耿直,有傲骨。东床快婿/坦腹 入木三分王羲之其书“书圣”家学渊源,幼学书法,受到严格训练。精研各家书法体势,博取众家之长,自成一家,创造出风格轻灵优美、潇洒飘
2、逸的新体,从而突破了汉魏质朴厚重的古风。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启蒙老师卫夫人:“此子必蔽吾书名矣。”书法家庾翼:“儿辈厌家鸡而爱野鹜!”唐太宗李世民求兰亭集序,高价购买,乔装窃取,临逝殉葬。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
3、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 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根据这一故事创作了一幅萧翼赚兰亭图。阎立本在画中将萧翼的机智、狡猾和辨才和尚的谨慎、疑虑刻画得非常传神,人木三分。唐太宗从辨才和尚那里得到兰亭集序真迹之后十分高兴,将其视为神品,令当时的书法名家赵模、冯承素等人临摹数本,分赐给他的亲贵近臣。唐太宗生前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曾多次题跋,死后又将其随葬。
4、后来,他的陵墓在五代时被一个叫温稻的军阀盗掘了,兰亭集序从此失传。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都是摹本和临本,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能从中看到它的风姿和神采。关于“序“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流觞曲水图 通读全文,思考全文的感情线索。乐 痛 悲思考:乐之由、痛之因、悲之源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
5、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问题一: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流觞曲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雅景美信可乐也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气和观宇宙之大 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思幽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地胜: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环境优美之乐事趣:流觞曲水 一觞一咏相聚诗酒之乐时美: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气候宜人之乐人杰: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之乐兴雅:
6、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生活美好之乐乐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问题二: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二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痛之三: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毋容抗拒 (终期于尽)痛之一: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 (所遇既倦)痛之二: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 (所欣已陈)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
7、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问题三:第三段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悲”什么?古文观止: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慨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
8、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周国平 千古同心,千古同慨,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无限,又归结到兰亭集序的撰集上,既点出了作序的缘起,又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乐 痛 悲聚会之死生之千古同俯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抬头、低头的动作。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所以游目骋怀,(用来,表凭借)是以极视听之娱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9、的原因)所以 使动,使眼睛舒展,使胸怀开畅穷尽一样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虽 虽然 纵然,尽管 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后置的标志后之视今 取独形骸之外 结构助词“的”往,到达 之 代词,它 俯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所以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虽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之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后之视今形骸之外抬头、低头的动作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用来,表凭借的原因虽然纵然,尽管往,到达代词,它定语后置的标志取独结构助词“的”使动,
10、使眼睛舒展,使胸怀开畅穷尽一样一词多义信信可乐也 苟余情其信芳 今行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今以蔣氏观之,犹信 信手拈来/闲庭信步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实在确实信物信用相信随信使,媒人一词多义引秦王自引而起引匕首提秦王相如引车避匿引以为流觞曲水身子向上起举起掉转车头引来一词多义是是日也 吾祖死于是,无父死于是 各行其是/自以为是 不知木兰是女郎 今夕是何年 这这件事对,正确判断动词判断动词一词多义因或因寄所托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击沛公于坐依、随着经由,通过趁此,趁机 翻译文句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以之兴怀。固知一死生
11、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写景状物记会乐畅叙幽情所遇既倦兰亭集序 慨叹 所欣已陈痛终期于尽昔感合一明意 虚诞妄作悲重温名篇问题一: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问题二: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二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问题三:第三段中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悲”什么?俯 仰 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
12、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王羲之逸事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逸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练习:每人写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感悟,一起交流。示例:因为短暂,人生中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东西更显得珍贵。作业:请将你写的一句话扩展为一篇以“与王羲之对话”为话题的随笔。再 见200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