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作用。4、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5、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能力目标:1、借助电脑动画,展示减数分裂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将抽象的减数分裂过程直观化,将大量冗长的文字图像化。2、学生的自主观察、归纳总结、分析讨论、表解、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并从实质上认识了减数分裂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3、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
2、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4、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体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从而理解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模型建构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减数分裂是一个由各个阶段组成的连续的动态过程,教学可使学生领悟到“事物(生命)都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3、受精作用的过程(3)教学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4)教学建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
3、分为两小节内容第1小节减数分裂,第2小节受精作用本节可以采用的教学策略为总体运用“支架式”教学法,对不同的层次学生提供不同的“支点”,使不同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达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1.培养学生建构生物模型,并引导学生运用已建构的模型去探究推测生物实际发生的变化。从而落实了探究性学习。2.课堂同学动手、自己直观演示、小组内讨论等方法,学习掌握骨干难点知识。3.整合教材,运用多媒体辅助,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揉成一体。首先是把“模拟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的建构模型由验证性前置成为探究性(同时先把“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变化模拟一遍”这就是主要的“支架”本节过程中,教材处理主体采用问题探究式进行,在面
4、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采用观察、讨论、模拟实验等方式,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问题,最后形成对减数分裂的总体认识,为最终学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奠定基础。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师:右图是雄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内的染色体图,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有什么区别?生:配子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师:你认为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生:可能是体细胞在产生配子时,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师:如果不减少一半的话,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生: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就是原来体细胞的2倍,并且会逐代加倍。导入二: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引入: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答: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有那些?(答:间期:染色体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前期:两消两现,一散乱;中期:点排板,数目清晰可数;后期:点裂,单体移两极;末期:两现两消,新板壁形成。) 以前学过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现在学习减数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