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选择题1黄遵宪(18481905年)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2小说京华烟云的主人公姚木兰在民国六年从北京出发到上海、杭州游历,当时她不可能选择的交通工具是()A火车 B轮船C飞机 D汽车3“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喷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
2、不便。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轮船与铁路开始出现时许多中国人无法适应B洋务运动遇到极大的阻力C轮船与铁路的优越性逐渐改变了国人的态度D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4近代中国的船运业在坎坷中发展,造成这种局面的最重要原因是()A列强的联合压价、排挤B清政府不重视发展C发展航运无利可图D中国科技落后5中国的火车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程,这说明了() “0号”机车1908年上海 世界上第一条投入的有轨电车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开通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A BC D61881年底,有
3、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是针对津沪之间的()A有线电报开通 B无线电报开通C有线电话开通 D无线电话开通7李鸿章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结合所学判断此项发明应为()A火车 B电话C轮船 D电报8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
4、运业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材料二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
5、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近代化进程。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2)结合材料三,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A2C3D4A5C6A7B8A9(1)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的阻挠和侵略。(2)影响:便利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3)变化:旧中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阻挠,铁路运输业发展缓慢;新中国铁路发展迅速,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启示: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