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246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64页
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Ⅰ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共64张PPT)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八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新课标1专用)考点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1.(2013课标,28,4分,0.162)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答案A 本题考查世界近代自然科学,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含义。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改变了那个时代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故A项符合题意。知识拓展 中世纪教会宣传神学,主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日心说”的提出,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被恩格斯称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当然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但“日心说”的提出确是革命性的成果。五年高考 2.(2015课标,41,12分,0.3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

3、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评分说明: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一等(129分)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二等(85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分)运用世界近现代

4、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解析 此题属于开放型试题。注意准确提取材料信息,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说明。注意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阅卷提醒 历史主观论述性试题在高考评卷时,分观点、论证层次、语言三个方面赋分。第一:观点明确并有概括性表述计2分;若只赞成、反对而并没有概括性表述,计1分;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计0分。第二:史实准确,论证充分,且史实能充分支持观点,计8分。第三: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计2分。逻辑较严密,表述较清楚,计1分,逻辑混乱,表述不

5、清,计0分。3.(2014课标,40,25分,0.29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

6、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7、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解析(1)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天工开物即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从

8、材料一中信息“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入手,联系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特征回答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回忆教材知识,结合牛顿“钻研科学”,在前人科技成果基础上取得重大突破等知识回答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从二人所处时代特征入手,结合二人的活动概况分析“出现的背景”。(2)可以从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状况和17世纪英国社会状况入手,联系当时中西经济生产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特征分析回答。规律总结 回答历史特点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赋分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总结特点。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背景、目的、过程、程度、影

9、响等。4.(2013课标,40,25分,0.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

10、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

11、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8分)(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

12、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潮。(11分)解析第(1)问归纳原因,注意材料一中的“1919年”“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等信息,由此可联想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结束以及材料中证实爱因斯坦理论的史实。第(2)问根据材料指出态度,注意回答评析类问题的方法辩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来回答。答题指导 通过观察可以看到,课标卷题目多围绕一个主题,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

13、进行深入的、由表及里的分析考查,问题的主题比较单一、集中,切入点小,可以从一个历史的细节或枝节入手,进而考查深刻的社会内容,本题就从爱因斯坦热这个角度切入,深化考查世界科技的发展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问题。这类题目,需要把考查的主题放到相应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和解答。1.(2017天津文综,10,4分)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答案A 本题考查科技革命的影响。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分别介绍了蒸汽驱动机械制造设备、电子驱动大规模生产、制造流程的进一步自动

14、化、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四个阶段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反映出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故A项正确。B项中的“最”字不符合第一个时期,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的作用并不突出。C项本身表述错误。D项不能涵盖上述四个时期。解题技巧 如何排除错误选项在排除错误选项时,要特别关注表述过于绝对化的字眼,如本题B项中的“最”字,D项中的“贯穿”二字,这样的表述往往不符合史实。2.(2017江苏单科,15,3分)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A.揭示了基

15、本的宇宙法则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答案A 据材料中的“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可判断,这位17世纪的科学家是牛顿,他的经典力学体系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故应选A项。B项是指相对论和量子论;C项是哥白尼的成就;D项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贡献。疑难突破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准确判断“17世纪一位科学家”是指牛顿,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016海南单科,22,2分)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A.

16、缓解了人口压力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答案D 机器人的使用是包括计算机技术等诸多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故D项正确。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节约人力,但并不会缓解人口压力,故A项错误;机器人的使用并不会促进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故B、C两项错误。4.(2015江苏单科,15,3分)“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答案A 从题干材

17、料信息可知,这一“科学革命”挑战了宗教神学的权威,使人类第一次用新的视角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符合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影响,A项正确。5.(2015四川文综,11,4分)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答案C 从题干材料看,朗之万认为,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其移居美国的

18、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说明朗之万意识到了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6.(2015重庆文综,10,4分)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答案B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参加牛顿的葬礼,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而伏尔泰又通

19、过著作使苹果坠地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说明跨国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科学思想的传播,故选B项。A、C、D三项不能在材料中反映出来,排除。7.(2014山东文综,22,4分)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答案C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教会宣扬的地心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推翻了教会宣扬的神创论,这两种学说在不同的领域为人类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故C项符合题意。8.(2016北京文综,37

20、,18分)(节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材料三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统。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则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3)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

21、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3)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发展。观点及论述:(略)解析(3)第问,联系19世纪英国社会经济、科技和思想等方面的史实进行概括。第问为开放型试题,只要中外史实运用正确,论述合理即可。1.(2011课标,35,4分)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C组 教师专用题组 答案B

22、迁移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可知从“太阳中心说”到牛顿力学体系,再到相对论,反映出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正确答案为B。A、C、D均不符合史实。2.(2015福建文综,22,4分)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 D.相对论答案B 17世纪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认识的一大飞跃,故B正确。进化论、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均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要求,故A、C、D可排除。3

23、.(2014江苏单科,17,3分)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答案D 本题关键信息是“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C仅涉及技术进步,排除;A、B均只涉及知识,没有体现技术进步,故排除。“电磁感应理论”是“知识”(理论),“应用”是“技术”,D符合题意。4.(2014天津文综,5,4分)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

24、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答案D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于19世纪中期,当时的英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以获取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实质是为侵略扩张找寻合理借口。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但不能将自然科学理论移

25、植到社会科学领域。D项符合题意。5.(2013四川文综,9,4分)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宗教信仰自由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进化论的影响,可用排除法解答。A项错在“开始”;B项明显错误;D项错误,如果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该法就不可能长久存在。进化论否定了上帝造人说,也就冲击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故选C项。6.

26、(2013江苏单科,17,3分)“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答案C 题干第一句即否定了绝对的时空观,可以判定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C项正确。7.(2013广东文综,21,4分)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

27、达尔文的进化论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B 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在教会和保守势力看来,这不仅是对神和宗教的极大亵渎,更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故B项符合题意。8.(2013北京文综,40,8分)(节选)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时间历史资料18311836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1840年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18581864年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69年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

28、通1869年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答案(1)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例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解析 第(1)问首先根据“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这一主题设计论

29、点,可从两个角度设计,即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了海洋开发,然后从表格材料中选取能证明上述论点的事例加以论证。注意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密。考点二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2016课标,34,4分)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答案D 4幅作品所对应的美术流派分别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现代主义,这反映出近代以来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A项不符合史实;现代主义画派是反传统、反理性的,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只有D项

30、符合题意。解题技巧 用排除法解答。找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如本题中的A、B、C三项。1.(2017江苏单科,20,3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右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A.拾穗者B.格尔尼卡C.日出印象D.自由引导人民答案B 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艺术的特征。从画面看,这幢“跳舞的房子”明显具有反传统的特点,而反传统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典型特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故B项正确。A项属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C项属于印象画派作品,D项属于浪漫主义绘画作品。解题技巧 本题属于图片材料式选择题,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

31、地获取图片中的有效信息。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是“跳舞的房子”,据此可推断该艺术风格属于现代主义。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2.(2016江苏单科,18,3分)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答案B 这幅画作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充满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该画家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主

32、义的追寻,这符合浪漫主义流派的特征,故应选B。评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近代以来西方美术流派特征的理解,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对画面描述的关键词语进行判断。3.(2015江苏单科,17,3分)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A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材料所述的美术流派“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把未来理想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故A正确。B、C、D三大流派的艺术特征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

33、4.(2015山东文综,23,4分)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答案C 现实主义文学是因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而兴起的,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中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对应的是现实主义绘画兴起。B项中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D项对应关系明显错误。1.(2015福建文综,23,4分)列夫托

34、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C组 教师专用题组 答案C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风格是真实再现社会生活,材料中“千百万农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说明列夫托尔斯泰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故C项正确。2.(2015广东文综,21,4分)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答案A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35、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意为把文学作为革命武器,“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意为消灭阶级压迫,“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体现了充满激情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这些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A项正确。3.(2014四川文综,11,4分)右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答案B 漫画中的工人一只手拿着扳手,一只脚踩在机器上,寓意是工人已经和机器融为一体,工人的生活因机器的出现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此分析B项符合该漫画的寓意。4.(2014江苏单科,18,3分)

36、“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C.母亲 D.老人与海答案A 读题干可知描述的是浪漫主义文学,根据所学可知A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B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C是社会主义文学作品,D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选A。5.(2013江苏单科,18,3分)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C.向日葵 D.格尔尼卡答案D 据不主张写实、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这些信

37、息可以判断这是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格尔尼卡即通过这种手法控诉了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表达了作者的愤怒之情,故选D。A是浪漫主义绘画,B是现实主义绘画,C是印象画派的作品。6.(2013福建文综,23,4分)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答案B B项“田园风光般的抒情”是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的特色,其他选项均为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的特色。7.(2013安徽文综,22,4分)“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

38、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D“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这体现了该画派具有反传统的艺术特征,而反传统是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基本特征,故D项正确。8.(2013浙江文综,23,4分)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B.科技的进

39、步促进了文化交流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答案A 题中“彼此更加关注”的主体是拉美国家,而拉美国家不包括美国,故选A。1.(2017天津十二校一联,11)发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包括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现代火箭技术。这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 B.世界经济的发展C.各国对科技的重视 D.两极格局的建立三年模拟 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A组 20152017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时间:20分钟 分值:40分)答案A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三大尖端科学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就是由第二

40、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先进军事科学技术奠定的基础。故选A项。2.(2017河南洛阳二模,35)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联邦德国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C.知识经济受到各国重视D.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答案D 从材料信息可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间科技竞争激烈,科技竞争又是各国经济竞争的关键,故选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故A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41、,故B项排除;材料只涉及西欧国家未涉及其他国家,故C项排除。3.(2017河北唐山二模,34)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最终肯尼迪当选总统,这反映了()A.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B.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C.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D.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答案C 从材料信息看,相对于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在电视机前的形象显得年轻有为整洁干练,这说明科技发展(电视)影响了政治生活(竞选结果),故选C项。4.(2

42、017河北石家庄一检,35)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A.巴黎圣母院 B.寂静的春天C.人间喜剧 D.西风颂答案C 材料反映出这一“思潮”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思,“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符合批判现实主义流派的特点。A项属于浪漫主义小说,排除;B项属于当代文学中的环保主义小说,排除;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选C项;D项是浪漫主义诗歌,排除。5.(2016江苏南通一调,16)“现在,时间能够伸长收缩,不是在宇宙的任何地点都是均匀的,而是

43、与运动状态与引力相关的。”这一描述反映的科学理论()A.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B.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进程C.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规律D.拓展了对宏观世界的认识答案D 由材料中“时间能够伸长收缩”等信息可知该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方面的不足,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拓展了对宏观世界的认识,故选D项。A项属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欧洲启蒙运动出现于17、18世纪,故B项错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规律,故C项错误。6.2016湖北七市(州)3月,35下表反映出()17世纪以来主要科技成果情况表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B.科技成果

44、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科技成就基础研究年代(A)应用研究年代(B)生产推广年代(C)BA年差CB年差CA年差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激光195819601961213答案C 阅读表格信息可知,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计算机、激光,“CA年差”大大缩短,这说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故C项正确。A项表述太过绝对;B项说法明显与表格材料信息不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

45、术尚未紧密结合,故D项错误。7.(2016湖南十三校二联,35)西方艺术史认为:“艺术应该从所有的思想领域中解放出来,自由和偶然哺育着灵感。(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或咖啡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与该描述相符合的美术作品是()答案D 从材料中“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等信息可知,该画作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浪漫主义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A项属于现代主义,B项属于印象画派,C项属于现实主义,D项属于浪漫主义。选D项。8.(2016山西

46、联考,25)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之后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这一评论()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答案B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初,强调夸张怪诞,与现实脱节,注重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创伤,与材料中“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相符,故B项正确。9.(2015河南郑州二模,34)1998年阿里巴巴正式注册,随后,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

47、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这说明()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答案D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零售是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由材料信息可知,网络零售在社会消费品零售中已经占据一定的比例,这说明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选D项。评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可以从材料信息入手,分析选项内涵解答。10.(2015湖北武汉四调,3

48、5)毕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代表着一种空前重视“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美术倾向。下面四幅作品中,与格尔尼卡属于同一艺术流派的是()答案B 毕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代表。A项是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B项体现的是现代主义美术的风格。C项是对现实生活的展示,无法体现“空前重视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美术倾向”。D项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1.(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二调,15)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评论道:近代某科学家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一个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该科学家()A

49、.提出自由落体定律B.发现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C.揭示时空本质属性D.系统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B组 20152017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时间:40分钟 分值:65分)答案D 由材料信息“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一个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可知该科学家是牛顿。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故选D项。A项属于伽利略的成就,排除;B项属于普朗克的成就;C项属于爱因斯坦相对论

50、成就,排除。误区警示 本题易错选A项。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失误。2.(2017江西南昌一模,35)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形成 B.交通工具革新C.信息技术应用 D.美苏冷战结束答案C根据材料中“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信息推断,该现象发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使不同地区的人们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故选C项。解题思路 注意

51、理解材料信息“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的含义,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回答。3.(2017安徽黄山二模,34)有学者在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下列选项属于这一文学艺术流派的是()A.蓝色的多瑙河 B.拾穗者C.向日葵 D.等待戈多答案A 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可判断这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蓝色的多瑙河是约翰施特劳斯最为著名的音乐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音乐,故A项正确;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的

52、现实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向日葵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故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作品,反映的是现代人的彷徨与迷茫,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D项错误。解题技巧 注意关键信息“启蒙运动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能够塑造外部世界”,联系各文学艺术流派特征判断即可。4.(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20)“看似快速无序的笔触,贴近生活的选题,瞬间变化的色彩和精致的构图让绘画彻底从刻板的学院派式风格中解脱出来。这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下列哪一作品能体现该特点()答案B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印象画派美术的特点(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A项是自由引

53、导人民,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作品,排除;B项是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属于印象画派美术,故B项符合题意;C项是法国米勒的拾穗者,属于现实主义美术,排除;D项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美术,排除。解题思路 注意关键信息“瞬间变化的色彩”。5.(2017河北保定一模,33)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A.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B.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D.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答案D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

54、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材料中不同思想、文学艺术流派并存折射出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故选D项。A、B、C三项明显错误。解题思路 首先判断材料信息反映的时代背景,然后联系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回答。6.(2016四川成都三诊,33)从哥白尼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欧美科学家信仰基督教的案例为数不少。这表明()A.基督教教义蕴含着理性精神B.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彻底性C.基督教会推行宗教宽容政策D.科学伦理离不开上帝指引答案A 欧美许多科学家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教义中蕴含着的理性精神能够指引这些科学家追求科学,故选A项。误区警示 本题易错选B项。考生逻辑不清导致失误。解题时要注意事件之间的联系,不要凭主

55、观臆断。7.(2016河南郑州二模,35)下表是历史上的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这说明()A.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C.劳动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D.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时间经济要素的变动公元前4世纪小农经济逐步形成18世纪末工厂出现19世纪末集团公司日益增多20世纪中叶自动控制系统问世答案A 公元前4世纪,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小农经济逐步形成。18世纪末,随着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工厂出现。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集团公司日益增多。20世纪中叶,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使用,自动控制系统问世。由此可见,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故A项符合题

56、意。解题思路 材料中“工厂”“集团公司”等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如何呢?从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发展角度思考。8.(2016江苏南通一调,20)传奇主义以拒古典主义之文学而起,一言以蔽之,则情思对于理性之反抗也。欲依个人之感性思想,立自由之艺术,以能达本己情意为先,形辞句皆所不顾。下列作品中,与材料所述创作风格相符的是()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C.等待戈多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答案A 由材料“情思对于理性之反抗”“欲依个人之感性思想,立自由之艺术”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的创作风格为浪漫主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A项正确;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57、,故B项可排除;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C项可排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可排除。知识拓展 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特点:(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2)惯用对比和夸张手法,大力提倡想象。9.(2015江苏泰州姜堰期中,12)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A.牛顿 B.达尔文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答案A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牛顿力学体系揭示了自然界固有的规律,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伟

58、大力量,从而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故A项正确;C、D两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排除;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是在19世纪中期,而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故B项错误。10.(2015山东潍坊模拟,23)19531973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起初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到80%以上。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A.缩短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B.加大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加速了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D.促使各发达国家增加了科技发展

59、投入答案B 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A项错误;从“科技进步的因素引起的产量值起初为5%10%增长至60%,现在已达到80%以上”,可以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地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B项正确;材料重在分析科技进步对工业产量增加的影响,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各国对科技发展的投入状况,D项错误。11.(2017湖北黄冈三联,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中期,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业变迁,完成了经济史的重大转折,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中后期

60、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气时代,类似于前两次工业革命,随着新技术创新在多产业显现并加速扩散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分散式生产等五大支柱,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比前两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材料二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二、非选择题(共25分)(1)根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勃兴的重要产业部门。(每个时代答两例,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850年以来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特点,(2分)据此分析19世纪中期、后期和20世纪中期、后期导致其演变的原因。(8分

6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以来有关能源问题的经验教训。(9分)答案(1)蒸汽时代:纺织、采煤、冶金、机器制造、铁路交通运输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电气时代:电力、石油、化工、汽车与飞机制造、钢铁、通讯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信息时代:航空航天、信息工业、生物工程、新材料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从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等)向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等转变。(2分)原因: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煤炭的开采和使用。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的开采和使用。20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技术得到发展。20世纪70

62、年代(20世纪后期)的石油危机加快了对核能、太阳能的利用。(每点2分,共8分)(3)经验教训: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在能源领域要重视同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合作。要重视科学研究,推动新能源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注重环境保护、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每点3分,共9分)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产业部门即可。(2)第一小问特点看图总结;第二小问原因,可分别从三次科技革命对能源的影响和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加快了对核能、太阳能的利用方面回答。(3)言之有理即可。命题评审 本题以能源发展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结合材料信息,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