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巾,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B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C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2.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说:“古者井田养民,其田皆上之田也。自秦而后,民所自有之田也。上既不能养民,使民自养,又从而赋之,虽三十而税,较之于古亦未尝为轻也。”这反映出作者的主旨是 A呼吁健全的
2、社会保障 B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 C主张限制自耕农经济 D抨击封建土地所有制3. 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由此可见 A民族危机加剧是产生这种观点的历史背景 B认同西方文化价值并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 C对西学采取选择性的价值认同与认异态度 D是天朝上国狭隘观念在文化上的集中体现4. 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认为:“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唯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不必穷兵黩武,徒苦人民。”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A民主共和 B联
3、俄联共 C三权分立 D联省自治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28年)、“实业建设程序案”(1931年)、“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3年)、“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37年)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A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B有效借鉴了美国罗斯福新政 C主要缘于与中共对峙的需要 D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完善6. 19 61年,安徽省尝试“按劳动力分包耕地,按实产粮食记工分”。这种做法 A基本动摇了人民公社体制 B直接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 C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缓解了工农业经济结构失衡7.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
4、,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这说明 A文艺复兴的实质因工业革命被普遍认识 B文艺复兴的内涵在近代欧洲被不断丰富 C启蒙运动推动了欧洲学者对文艺复兴认识的深化 D16世纪的欧洲人并未自觉意识到文艺复兴的到来8. 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遭到了有些人的尖锐批评,有的讽刺全国工业复兴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有的说“新政”是“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上述言论在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的自由传统根深蒂固 B罗斯福政府丧失了民众基础 C新政侵蚀了白由主义根基 D危机导致社会缺乏基本共识9.下表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经济发展情况表(各项指标排名情况)对表格内容分析正
5、确的是 A苏联依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完成了全面工业化 B苏联经济指标排名的提升缘于西方发生经济危机 C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现代化发展 D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失衡10二战结束后,英美等国对华武器禁运。1946年7月29日马歇尔宣布停止向国民政府提供美援,同时,英国也对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军火禁运,拒绝了南京国民政府购买枪炮子弹、舰炮、飞机机架等请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英美对于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深感失望 B战后欧美社会反战运动持续高涨 C中国人民反帝运动危害西方在华利益 D西方经济发展迅速世界市场广阔11. 1946年,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提出
6、了“三环外交”的基本构想:一个英美联盟,一个联合的欧洲,一个英联邦,构成了英国外交的三环,而英国在每一环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丘吉尔“三环外交”的构想主要是基于 A英国国际地位的衰落 B西方与苏联矛盾的激化 C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 D反抗美国对欧洲的控制12. 2004年底,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诞生,至今已有400多所孔子学院在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但是,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高校以孔子学院“干涉学术自由”为理由宣布终止与孔子学院合作,此举在欧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附和。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区域集团化在现阶段对全球化有阻碍作用 B孔子学院的广
7、泛建立危及了欧美社会的主流思想 C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要具备包容的态度 D欧美国家此举折射出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化进程13史载唐高宗在位时期处理的政务,将近300件,发现其中20多件有武则天参加,但大多是有关外戚和后宫的事务,而任命宰相、将领等重要事务,都由唐高宗亲自处理,材料主要表明A武则天干预朝政较为合理 B唐高宗临朝主政不决事 C武则天政绩实在乏善可陈 D国事政务由唐高宗主导14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商业文明深厚久远,许多成功的优秀商贾,都把诚信作为经商和做人的信条,下列突出商业诚信的是A商朝王亥“立皂市,服牛马,以为民利” B战国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C春秋范蠡“积著之理,务完物,无
8、息币” D晚清王炽“报效万数千金以赈之”15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16清流派在晚清政坛上十分活跃,他们品评人物、抨击时政、弹劾权贵,多洁身自好,操守廉洁,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代表。李鸿章评价说:“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藉此以露头角;而国家
9、大事,已为之阻挠不少”。这表明他认为A清流派是晚清时期先进的政治派别 B清流派的作为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C清流派对晚清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 D清流派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17“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材料强调的是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1958年7月,红旗杂志报道,“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以供给制为主,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几个月后,原来宣传的
10、许多优越性开始走向反面。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各阶层组合为一体与专业化分层相背离B农民身份固定化与社会身份流动相背离C社会生活单一化与多样发展方向相背离D公社忽视了农民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要19据中新社电,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我们有责任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表明当前中国A在经济上主动融入西方经济体系 B引领亚太发展主导亚太发展规则C整合欧亚经济全方位联通欧亚非 D取代欧美主导
11、世界经济游戏规则20“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 B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C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 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21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原文:“任何一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是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这样解释所产生的影响是A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宪法保护 B启蒙思想
12、成为宪法理论来源C维护产权成为司法判决核心 D私人垄断随着经济发展加强221990年8月,在通往莫斯科红场的一条主要大街上,挂着一条红色的大标语,标语上写着“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A民主化和公开性导致苏共的威信降低B国家权力应从党的系统转移到苏维埃C借鉴西方分权致使权力转移到民主派D标语显示思想混乱派系纷呈社会动荡第卷 非选择题部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中叶以降,江南市镇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时期,工商业蓬勃发展。多层次市场的形成,市场经济的活跃,刺激了这一地区经济与社会更加繁荣。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苏州,成为全国最为奢华的城市。苏州的奢侈风尚,逐渐弥漫于邻近个
13、府县、各市镇。 康熙淞南志说,自明朝以来“人有恒产,多奢少俭”,入清以后,“饮食服饰竞以奢靡相尚”。如徽州盐商“入则击钟,出则连骑,暇则招客高会,侍越女,拥吴姬,四坐尽欢,夜以继日,世所谓纷华盛丽非不足也。至其子弟,靡不斗鸡走狗,五雉六枭,捐佩外家。” 面对这股奢靡之风,明中叶松江人陆楫在蒹葭堂杂著中提出了“奢能致富”的观点。他认为“先富而后奢,先贫而后俭”。“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吾未见奢之足以贫天下也。”还说“余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则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与陆楫同时代的苏州人顾公燮也认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反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
14、生理亦几于绝。”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奢华之风是由于社会上普遍的轻商贱商导致其内心的自卑为了获得他人的重视和羡慕进行自我夸耀和自我表现。 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等材料二 到近代,新型工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文化的形成,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冲击与影响更加突出。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尽管达官贵族和富商大贾不乏奢侈的消费现象,但就社会舆论而言仍然是以崇俭抑奢居主导地位,那么到近代则开始有社会舆论公开反对一味提倡崇俭,并且主张鼓励消费。1877年2月28日申报发表的题为论治世不必偏重节俭的文章说:节俭“可行诸三代以上,不能行之三代以下也”。“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 讲求崇尚节俭”。民国初年,有人从社
15、会发展的新角度指出“社会愈文明,习惯愈奢靡”“世界愈文明,则人类愈奢侈。” 这种奢靡风气也受到了某些舆论的批评。1913年5月,时报就曾专门发文批评奢华为了抵制这种过度的奢侈消费娱乐观念,民国初年上海有人发起了成立俭德会,强调“导民以俭”。1912年5月,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曾亲自通令崇俭禁奢,希望官绅富商“倡导朴素,化及全国”。更有甚者主张“兴实业以救奢靡”,认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实业,自制各种生活用品,否则“虽节俭而难自振”。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奢华之风出现的背景,(9分)并概括其 特点。(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奢侈消费
16、观念在近代发生的变化,(8分)并简析近代奢 侈消费观念的历史影响。(4分)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材料二 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6分) (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