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及战争的爆发 1.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各国,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主要原因:列强间的矛盾促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3)“火药桶”出现: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4)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线。(5)重要原因:德英两国的推动。2.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首先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英、法、意等国相继投入战争,大战全面爆发。
2、3.性质:(1)从起因看,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2)从过程看,各帝国主义列强的战争目标和行动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瓜分领土,显示了大战的侵略性质。(3)从结果看,形成的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阶段 时间 主要战役(事件)影响 第一阶段 1914年 西线:马恩河战役 东线:俄军击败奥军 南线:奥军被赶出塞尔维亚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国参战;中国、巴西等国参战;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争;基
3、尔港水兵起义 同盟国相继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战争引起革命: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2.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变化:(1)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美日崛起。(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打破。(3)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3.人类社会生活:(1)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2)加速了新技术和新的军事理论的发展。(3)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兴起。【典题例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
4、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独秀文存(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材料二 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
5、”的办法?【解析】第(1)题,综合“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协约国,居然打胜了”等信息不难判断;第(2)题应首先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胡适演讲的内容判断出“协商国”即“协约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逐一作答。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2)英、法等国。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史论总结】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上:(1)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2)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2.经济上:大
6、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3.思想上: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 1.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及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战争的根源。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3.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平的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营造和维护。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5.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和平、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实现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