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设计跟踪检测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了解中国古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影响。基础训练学案设计目标一 废井田,开阡陌读书与识记1井田制的出现(1)背景政治上,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经济上,土地遭到破坏。(2)出现:时期。公有制商周(3)内容所有权上,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周王层层分封给贵族。“公田”:占有,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私田”: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权。贵族所有2井田制的瓦解(1)开始瓦解:时期,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2)加速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
2、税制改革,打破了井田制中“公田”和“私田”的界限,客观上承认土地的,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3)法律确认:战国时期,以秦国为代表,正式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私有制。春秋私有权商鞅变法探究与讨论探究任务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围剿公田”。思考(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其性质是什么?(2)材料二中“围剿公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答:(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性质是周王名义上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2)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探究任务 2.“商周时期,诸侯对封地只有使用权。”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试答:正确
3、。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只有对土地的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需向国王缴纳贡赋。探究任务 3.说明井田制的演变、性质及瓦解原因。试答:演变:井田制产生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性质:土地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世代享用,不得买卖和转让。瓦解原因: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使“私田”开垦增多,“私田”的主人控制“私田”的产品,不交纳给国君,而且为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小部分产品,形成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在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各诸侯
4、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使其最终瓦解。目标二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读书与识记1开始形成:时期。2主要形式表现特点君主私有土地土地由宫廷控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私人开支地主私有土地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规模限于一家耕种战国土地兼并3.发展(1)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加激烈。(2)时期,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4土地兼并的影响(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2)统治阶级采取“均田”“”的措施保护自耕农经济。北
5、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和年龄分配给农民土地,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隋代至唐初,的具体内容虽有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明清限田均田制探究与讨论探究任务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思考(1)材料中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2)针对上面的主要社会问题,古代统治者通常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试答:(1)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2)
6、措施:通过“均田”“限田”,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原因:土地兼并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探究任务 5.为什么说土地兼并是我国古代社会无法克服的毒瘤?试答: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政策影响:封建政府“不抑兼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思想原因:古代土地经营能获取稳定的收益,人们热衷于买田置地。其他方面:地主、官僚、豪强的强取豪夺。目标三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读书与识记1租佃关系的含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作为收益,地主与佃农之间就形成租佃关系。2租佃关系的发展历程(1)产生:早在时代,租佃方式就已经出现。(2)发展: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7、。地租战国(3)普及:,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4)深化: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3租佃关系发展的原因(1)激烈,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2)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有大量剩余人口。宋代明清土地兼并4租佃关系的影响(1)消极: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2)积极: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依附关系探究与讨论探究任务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 80%。
8、材料二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张履祥补农书总论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土地经营方式?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反映了何种社会现象?(3)材料二作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试答:(1)方式:租佃经营方式。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商品经济发展;农民地位的提高。(2)租佃经营方式。(3)材料作者认为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富者田多种不过来,而贫者无地或少地。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探究任务 7.中国古代租佃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试答:租佃制度产生于战国时期。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秦汉时期,由于土地兼并,更多的小农丧失土地,沦为大土地所有者的佃农。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以后,封建租佃关系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佃农对地主和国家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的衰落。课后总结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示例:你来试一试:_记录心得体会:_ _谢谢观赏!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