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文件()A反映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B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C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解析:据材料“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可知中共安徽省委制定的省委六条允许生产队实行责任制,这说明这一文件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故B项正确。答
2、案:B21979年春,甘肃干部张浩致函人民日报,明确反对包产到户。时任国家农委主任王任重函告人民日报总编辑胡绩伟,要报社“站出来说话”。第二天头版发了张浩来信,加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重要按语”。这表明()A经济改革并非一帆风顺B包产到户不符合中国实际C改革开放在争议中前进D“左”倾错误思想未被纠正解析:由材料“1979年春,甘肃干部张浩致函人民日报,明确反对包产到户”,可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遇到阻碍,故选A项;包产到户符合中国实际,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包产到户的贯彻情况,排除C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纠正“左”倾错误思想,排除
3、D项。答案:A3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B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D1994年后期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解析: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城市的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的,故选A项;80年代后期增高是由于城市在1984年改革国有企业,排除B项;“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排除C项;十五大是在1997年召开的,排除D项。答案:A4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全
4、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材料主要说明()A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B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C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解析: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获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材料中的浙江姚浜村的土地流转是“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这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故选C项。答案:C51985年,石家庄市
5、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首先提出并实行的“满负荷工作法”,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先进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这一工作法()A发展了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大大增强了企业活力 D实现了管理体制转变解析:由材料“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先进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可知满负荷工作法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故选C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项;1992年后开始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分配方式而非管理
6、体制的改变,排除D项。答案:C6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A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C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D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解析:材料中“第一阶段”“第三阶段”表明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放权让利”“跃进到产权变革”“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性,故A项正确。答案:A7老百姓口中的“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
7、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指一些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的人。“倒爷”的出现说明()A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B当时全国物资极度匮乏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D人们普遍接受市场经济解析:“倒爷”利用计划内外商品的价格差别进行牟利,说明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反映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故选A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物资极度匮乏局面已经缓解,排除B项;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普遍”说法错误,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及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才推动人们普遍接受市场经济,排除D项。答案:A
8、8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这一事件说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C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D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根据材料“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中美间的交往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一制度下的变通,体现了一定的改革与创新,故
9、选C项;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项;这一事件不能作为突破计划经济的开端,排除B项;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D项。答案:C9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对80年代末的趋势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BGDP整体呈现大幅下滑C国企改革一直停滞不前D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发展解析:抓住时间“80年代末”以及曲线图,可知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式。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从曲线图反映的这一经济增速下滑来看,是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故选A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GDP总
10、量不是同一个概念,排除B项;80年代末中国国企改革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排除C项;结合所学,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的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排除D项。答案:A10市场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种很有影响的思潮。它认为: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计划机关采用价格工资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来取代分配实物的指令性计划。这表明我国()A经济改革思想的高度统一B城市经济改革已全面启动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已在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解析:根据市场社会主义的内容可知,这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在经济领域的一种探索,故选D项;市场社会主义在80年代是当时的诸多
11、改革思想中的一种思潮,所以不能体现经济改革思想的高度统一,排除A项;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启动于1984年以后,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排除C项。答案:D11某学者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的研究生经历:“当时中央的提法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而我的论文提出市场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就因为这样答辩过程反复折腾。”该学者的经历表明当时()A学者忽视了政府调控价值B中国的经济受制于冷战C“双百”方针仍未能恢复贯彻D主流观念亟待继续解放解析:根据材料“论文提出市场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就因为这样答辩过程反复折腾”,说明当时社会依旧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尚待继续解放,故选D项;
12、计划与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排除A项;计划与市场主要受制于观念的制约,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把“双百”方针当作指导方针,排除C项。答案:D12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此口号()A拉开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C提倡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D体现经济特区创新的实干精神解析:据材料“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可知经济特区具有实干的精神,故选D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13、召开,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序幕,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特区的实干精神,而非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排除B项;经济特区主要是政策、管理方式特殊而非走资本主义道路,排除C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中说: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4、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二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2012年中国两岸四地近300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和理想城市实现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价。蓝皮书显示,位列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有: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材料三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做出的科学结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农村推行的生产组织形式及错误之处。材料中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对当时中国经济社
15、会发展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所述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表现。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进行归纳。第二小问影响,从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否定人民公社体制,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分析。(2)材料二中这些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可以从历史的、现实的因素进行归纳。(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形式:人民公社体制。错误: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扼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破除了人们对“包产到户”的错误认识,加速了家庭
16、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突破了人民公社旧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2)因素: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多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便于利用外资、 引进技术;部分城市在改革开放政策中受益较早(或政府的鼓励和引导,或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3)表现: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党中央提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781987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1978年1984年1987年农业粮食(百
17、万吨)304.77407.31420.41棉花(百万吨)2.164.196.25油料作物(百万吨)5.2111.9115.25甘蔗(百万吨)21.1139.5146.85工业煤(亿吨)6.187.899.20原油(百万吨)104.05114.61134.00电力(十亿千瓦)256.60377.00496.00钢(百万吨)31.7843.4756.02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表格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多种信息,提取至少两条信息并以史实说明。(要求:信息提取准确,运用史实恰当,史论结合。)解析:材料中所展现的是,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关数据,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取有关信
18、息。首先,分析表格中农业部分,不难发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方面的各种农作物产量逐年攀升;其次,分析表格中工业部分,可以得出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工业方面的数据迅速上升;最后,也可以从整体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提取信息。答案:信息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粮棉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说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信息二:1984年以后,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说明:农村改革成功推动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把增强企 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促进了工业发展。信息三:1978年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取得巨大成就。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历史性转折;党和国家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改革开放促进国力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