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1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花岗岩 石灰岩 砾石层 页岩A B C D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页岩地区 B砾石层地区 C石灰岩地区 D花岗岩地区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读图完成3、4题。3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ABCD4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AA、D、G、B、F BB、E、D、
2、A、FCG、B、A、E、D DG、F、B、D、A图a为四处景观,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5造成图a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海浪沉积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6图b中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a、c、d B.b、c、d C.c、d、e D.a、e、f7图a中四处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图b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 甲a乙b B d丁bcC 丙cd丁 D 戊bcd读龙里高山草原地貌特征示意图,回答8、9题。8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9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3、分别是( )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D沉积岩、变质岩11.图中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C上升、冷却凝固 D重熔再生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和_。(2)中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有_,来自地球外部的有_。(3)图中序号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4)在中国
4、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右图)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其“玉颈”变细是受_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中的_(填序号)。 13.(能力挑战题)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聚遗骸以记之。(大唐西域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0分)(1)下图为唐玄奘西游路线中某种地貌的等高线示意图,该地貌类型是_,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盛行风向;用P标出治理该地貌时植树种草的适宜位置。(2)下图描述了唐玄奘西游路线中某处的一种外力作用形式,这种外力作用形式是_,该处地貌形成的先后
5、顺序是_。 (3)下图为唐玄奘西游路线中某地地质剖面图。乙处成为山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甲、乙两处中,可以找到石油的是_;为什么? (5)修建工程隧道应选址于_(甲/乙),水库选址时,应避开_(甲/乙/丙)。为什么? 答案解析1、2.【解析】1选B,2选C。第1题,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石灰岩、页岩为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砾石层不是岩层。第2题,诗句所描述为喀斯特地貌,多分布于石灰岩地区。3、4.【解析】3选C,4选C。第3题,图中有沉积岩,故有外力作用,正确;岩层褶皱变形是由地壳水平运动所致,正确;A、D为岩浆岩,故有岩浆活动,正确;E为变质岩,故有变质作用,正确。第4题,沉积岩地层下
6、老上新,形成顺序G早B晚;岩浆穿透沉积地层G、B,形成岩浆岩A;变质岩E是岩层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在岩浆岩A形成之后,又有新的岩浆穿透变质岩形成岩浆岩D。57.【解析】5选D,6选D,7选B。第5题,由图a中看出是由海浪侵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岩石海岸;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石林和峰林。第6题,由图b中甲、乙、丙、丁、戊的关系看出分别是岩浆、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那么a、b、c、d、e、f分别是岩浆活动、上升、侵蚀搬运、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对照图中可知除c、d外都属于内力作用。第7题,图a中四处景观都是因地壳上升运动,岩石出露地表,经外力侵蚀形成的。8、9.【解析】
7、8选D,9选D。第8题,图中广泛分布着溶洞、孤峰、残丘等喀斯特地貌,符合云贵高原的特征。第9题,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沉积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经化学溶蚀(流水侵蚀的一种类型)形成。【方法技巧】图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假定有一个上升的宽平高地,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且由产状平缓、岩性致密和厚层的石灰岩所构成,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如上图所示:(1)在图A中,地面被流水溶蚀、侵蚀,发育成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地表循裂隙进行溶蚀,此时裂隙扩大不多,地面河流占据优势。(2)在图B中,地表继续被溶蚀、侵蚀,变得更加崎岖不平,地下洞穴逐渐发育,独立的洞穴逐渐归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3)在图
8、C中,崎岖的地表发育成峰林、溶蚀洼地、孤峰、落水洞;由于高地上升,地下河逐渐干涸,形成溶洞,进而形成石钟乳、石笋和石柱。10、11.【解析】10选A,11选B。第10题,地幔是岩浆的源地,因此A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E喷出型岩浆岩,B则为侵入地表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沉积岩;直接转化为岩浆的C是变质岩。第11题,是转化为变质岩的过程,代表变质作用。12.【解析】第(1)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第(2)题,表示冷却凝固作用、表示外力作用、表示变质作用、表示重熔再生作用。第(3)题,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作
9、用形成的。第(4)题,中国台湾的“女王头”“玉颈”是在海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不断变细的。答案:(1)岩浆岩 变质岩 (2) (3) (4)海水侵蚀 13.【解析】第(1)题,图示为沙丘地貌,坡度缓的一侧是盛行风的来向;治理沙丘最适宜的植树种草方位是上风向缓坡处。第(2)题,图示为岩石的风化过程,排列顺序可根据岩石的完整程度和裂隙数量进行。第(3)题,乙处为向斜,反而成为山地,是因为其岩层受挤压,坚硬致密,不易被侵蚀。第(4)题,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第(5)题,隧道应选择在稳固、干燥的背斜处;水库应避开不稳定的断层。答案:(1)沙丘 图略(风从缓坡吹来,即缓坡为迎风坡,P标在上风向缓坡处)(2)风化 (3)乙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坚硬致密,不易被侵蚀。(4)甲 甲处为背斜顶部,石油的密度比水小,可以顺着岩层在背斜顶部富集。(5)甲 丙 甲处为背斜,岩层相互支撑,开挖的隧道稳定安全,且背斜不是储水构造,比较干燥;将水库建在断层上,容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