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期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翻译】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雁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听到大雁的叫声,知道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开始制作冬天的衣服。大雁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我也和大雁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1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解析:A项“萧瑟凄凉”不符合诗意,两的“明”字都给人清新明亮的感受。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3、分) 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 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 为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 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二.古文积累尝巡按罨子砦,并黑水河,趣谷中,夏人知之,以数千骑据险,渡河求战。保兴所部不满二千人,乃伏兵于河浒,俟其半渡,遽击之,斩首百余级,追北数十里。优诏褒美。有岌伽罗腻数族率众来拒,保兴选敢死士数百人衔枚夜击,歼之。保兴麾众出入阵中,会乘马中流矢,挺身持满,易骑奋呼,且行且斗,凡三日四十二战,贼遂引去。保兴曰:“城危如此,安暇中覆?事定,覆而不允,愿以家财偿之。”夏人却,驿置以闻,真宗贷而不问。三年,就拜棣州防御使。徙知邢州,改
4、澶州。在郡颇峻刑罚,每捶人,令缓施其杖,移晷方毕。【重点字词】巡按,巡视趣,奔赴以,带领部,率领河浒,河边俟,等到遽,立即北,败军优诏,褒美嘉奖的诏书衔枚,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引申为缄口不言。麾,通“挥”,指挥且.且:一边.一边凡,总共暇,空暇中覆,向朝廷请示却,退却贷,宽恕移晷,经过了一段时间。【译文】石保兴曾到罨子砦及黑水河巡视,快步进入谷中,夏人知道这事,便带着数千骑兵占据险地,渡黑水河寻(石保兴)交战。保兴所带领的人马不满二千人,(石保兴)于是在黑水河边埋伏士兵,等到敌兵渡到一半时,急忙攻击他们,斩敌首一百多级,追击败兵数十里。皇上下诏褒奖赞美。有岌伽罗腻数族率众人来抗拒,
5、石保兴选拔数百名敢死士口中衔着器具在晚上出击,歼灭了他们。保兴率领众兵出入方阵中,恰巧他乘坐的马中了流箭,他挺身而出拉满弓弦,换上坐骑奋臂高呼,边行边斗,总共经历了三天四十二战,贼兵于是领兵离去。石保兴说:“城池像这样危险了,怎有时间向朝廷请示,事情办好后,再向朝廷请示如果不被准许,我愿用家财来偿还。”夏人(被)击退后,(石保兴)派人骑驿马把这事向皇上报告,真宗皇帝宽恕他而不问罪。咸平三年,前去担任棣州防御使。迁任邢州知州,改任澶州知州。在郡衙刑罚非常严厉苛刻,每次捶人,令人慢慢地施行杖打,过一段时间才杖完。五年,因病请求回到京师。不久病死,年五十八。石保兴世代都是豪强贵族,积累财产极多,全被
6、最小的弟弟石保从的儿子耗费了。三.成语积累1. 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即使死刑也不能抵偿所犯的罪恶2. 在校运会上,他顽强拼搏,一人勇夺三块金牌,这一成绩,真叫人不能不侧目而视。“侧目而视”是指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神态,用在B句中显然不当,应改成“刮目相看”。3. 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绘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应改为“有声有色。4. 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7、指依照一定的顺序逐渐地前进,或顺着一定的步骤逐步提高。四、 文化常识积累(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初度】(小儿初生之时);【襁褓】(本义指婴儿的被子,后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周晬】(zu,婴儿周岁);【孩提(2-3岁的儿童);【龆龀(tiochn,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垂髫】(ti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幼学】(小孩10岁);【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
8、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及笄】是女子十五岁(笄:j,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表示成年了);【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半百】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下寿、耳顺之年】是六十岁;古稀、中寿是七十岁;【耄(mo)耋(di)、上寿】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花甲重开】指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指一百四十岁。【重点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