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夷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虽然很强,但外界环境剧变,也会引起稳态的失衡2.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方法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B跳水运动员一刹那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C体液调节的途径是血液的运输D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3.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上述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B.使水稻患恶苗病的是赤霉菌的代谢产物,不是赤霉菌本身 C.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D.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4.“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
3、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5.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促进、等过程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少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 D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 6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B寒冷时,因产热增加,所以经皮肤所散失的热多于高温环境 C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D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 7.下列有关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
4、发育而成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B细胞和T细胞的核基因相同,但它们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8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S处给予刺激,则在A处可测知有兴奋存在 B线粒体在D和B分布最多 C兴奋在AB的传导速度等于DE的传导速度 D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电信号传导9.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对象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内水分的平衡与乙图所示的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
5、调节有关 10.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摄水量增加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减少尿的排出11.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12.某同学发现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采摘的枝条中,芽多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
6、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13.如图为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14.用生长素类似物清除水稻田中杂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
7、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 D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15.下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b表示糖尿病人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 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16.长时间不住人的老屋充满灰尘,某人进入后立即出现了打喷嚏、全身瘙痒等症状,离开老屋后不久症状消失,以下对该现象的
8、说法错误的是A.机体B细胞首次接触到尘土中的过敏原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B.该症状是一种过敏反应,虽然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但一般对机体组织不会造成损伤C.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功能过错导致的疾病D.要避免该症状再次出现,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过敏原 17.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8.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9、,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2两条曲线中能反映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是BB.t0t2期间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C.t1t2期间为开发动植物资源的最佳时期D.t2时刻种群增长倍数为019.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字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20.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
10、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21.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22.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
11、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2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主要由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六个阶段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24.某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鼠害导致荒漠化。为了遏止鼠害对草原的破坏,放入驯化后的银黑狐捕鼠。下图中的曲线 分别代表羊、鼠和狐数量的年变化,这3条曲线对应的动物正确的是注:左Y轴数值对应甲、乙曲线,右Y轴数值对应丙曲线A
12、甲为狐、乙为鼠、丙为羊 B甲为鼠、乙为羊、丙为狐 C甲为羊、乙为鼠、丙为狐 D甲为狐、乙为羊、丙为鼠25. 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A.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B.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用此方法调查C.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则是不准确的26.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农田
13、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演替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7.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不能提现群落演替现象C草本植物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28.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种名年份
14、20052006200720082009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5.5龙葵3.02.00.400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C豚草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D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增长29.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30.下列
15、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31.图(一)中所表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图(一)(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甲 B-甲 C-丙 D-乙32.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
16、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演替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群落演替33.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过程34.下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 B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C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35.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
17、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36.如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B.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在逐年减少C.到20年时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D.第2030年间种群增长率为037.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 B C D38.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
18、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39.图中甲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 B乙图中的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甲图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 D乙图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40.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
19、少,推测短期 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 加,F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D.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41.右图为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 kJ, B生物种群总能量 2.3l08 kJ,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A. 7.1108kJ B. 4.8107 kJ C. 5.95 107 kJ D. 2.3 107 kJ4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因呼吸作用而散失,另一部分则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0、B“乙1乙2”中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丙中有自养型生物D甲同化的总能量等于乙和丙的总能量之和4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B.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44.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A.1.35 B.1.49 C.3.28 D.1.9645.在社会主
21、义新农村建设中,湖北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C缺少类群丁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4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
22、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48.自然条件下,种群呈“S”型增长。假设某地一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该种群数量,据右表分析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N(K-N)/KS1100.90S2500.5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K-N)/K值越小,种群增长越快BS4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C渔业捕捞作业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蝗虫防治应在蝗虫达到S1点之前进行第II卷 (综合题,共42分)1.(7分)
23、图一为某生态系统中,某动物种群自动调控图,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注:环境中的动物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动物数量)。(1)图一自动调控图模型为_调节机制。(2)若图一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灭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3)图二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填字母)。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图中表示相同生理过程的有_(填标号)。c.上述生态系统出现在地震后形成的土石堆上,则其群落演替类型于_。(4)在图二的捕食链中,若最高营养级的营养来源分别
24、来自上一营养级,并各占1/2,当最高营养级生物增重10kg,至少消耗第一营养级_kg。2.(7分)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举例);其固定CO2的能量来源为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 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4)上述碳循环的特点是_。3.(12分)如下图,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
25、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_。 (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C表示 _。 (3)图2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实现的。(4)若图1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3。其中,甲 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_。如下图,
26、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4.(16分)某科研小组对某群落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调查样地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使调查数据尽可能接近真实值,并兼顾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则所选用样方的_应达到适宜,同时还应做到随机取样;若调查小组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右图),调查该地区物种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另外要调查该样地木本植物的丰富度,需要调查该样地群落中木本植物的_。(2)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这是因为群落中各个_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所致。森林植物的分层与_的利用有关,而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3)科研小组对该样地4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年份植物20012002200320042005A10.09.28.06.85.5B3.02.11.10.30.1C0.30.61.11.52.3D3.02.00.400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可能是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