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 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肺炎患者体内的肺炎双球菌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BCD2下面关于硝化细菌和蓝藻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都是原核生物都是自养生物都具有核糖体都是需氧型生物A只有B只有C只有D3石家庄一中对实验教学非常重视,下面是我们做过的几个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B盐酸水解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呈蓝绿色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
2、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4P是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下列有关P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玉米植株中,P既是必需元素也是大量元素B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含有P元素CP元素参与构成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如磷脂、RNA、脂肪等DP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与功能上有重要作用5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B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C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
3、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D三种氨基酸的R基各不相同6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C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7下列关于细胞器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相互合作的结果B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C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在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液泡发挥作
4、用时线粒体提供了能量8下列是细胞膜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E与细胞识别有关BC兼有亲水性和疏水性CA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均匀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的种类和数量有关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胃蛋白酶不能作为胰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底物D酶能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10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不需要ATP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温度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D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相同11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5、细胞内外进行气体交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BCD1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的是()AABBCCDD13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分化后的不同组织细胞其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从细胞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器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的结果从蛋
6、白质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BCD14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开花前人工去雄开花后人工去雄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去雄后自然授粉去雄后人工授粉授粉后套袋隔离授粉后自然发育ABCD15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16下列
7、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17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18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ABCD19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不正确的说法是()A不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C可能来自两
8、个初级精母细胞D不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20假定某一个体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以后,可能形成和实际上生成的精子类型有()A3种和1种B6种和3种C8种和2种D9种和2种2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22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而一个卵母细胞则形成1个子细胞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融合C
9、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23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4一个双链均被3
10、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B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25如图所示真核细胞中的不同生理过程,乙图所示过程可产生甲图中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B乙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甲图不同,转录产物一定是甲图过程的模板C核糖体在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中的碱基改变一定导致的结构改变D若上碱
11、基A:C:U:G=1:2:3:4,则乙图模板链对应的DNA片段中A:C:T:G=2:3:2:326如图所示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別代表三种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中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它们的来源均有三个渠道B苯丙酮酸大量积累引起的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酶 的缺乏会导致白化病,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酪氨酸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27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
12、构D艾弗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8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29如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
13、结构变异3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现为新性状BAa自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四倍体植株作母本,在四倍体植株上可得到三倍体无子果实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31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3个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0、2N、4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最多B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细胞两极移动C丙细胞中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D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32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是由于编码某种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三个碱
14、基对,该遗传病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育能力对该遗传病进行调查,发病率为1/25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发病率的调查要选择足够多的患者进行调查C若随机婚配该地区有99/2500的人其体内细胞有致病基因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降低该遗传病的发病率3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可含有一到多个染色体组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34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
15、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B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用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得到的种子的胚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因为该过程并没有新的基因产生3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将活的R菌与加热杀死的S菌混合,部分R菌转化为S菌属于基因重组36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
16、叙述错误的是()A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B自然选择导致有利变异不断定向积累,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可遗传变异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37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基因型Aa的植物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三倍体西瓜不育,其变异可遗传给后代D人胰岛素由两条肽链构成,两条肽链是分别以胰岛素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翻译而来38农药DDT抗性家蝇品系的产生,是由于家蝇体内编码脱氯化氢酶基
17、因(DHCE)突变造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使用DDT导致家蝇体内DHCE基因突变B抗性家蝇品种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C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在分类上属于不同物种DDDT抗性品系的产生不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频率39某小岛上的部分原种蜥蜴,通过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演化成蜥蜴新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蜥蜴原种发生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C隔离是蜥蜴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蜥蜴原种与蜥蜴新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4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
18、述正确的是()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如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_(时刻),c植物叶片出现在_(时刻)(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_植物叶片(3)b植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作用速度出现了低谷,产生
19、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4)适合卧室美化的植物是_(填字母),原因是_(5)从图中的结果推测,三种植物叶片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_(6)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44mgCO2/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6.6m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50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_42如图A、B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含有_个染色体组,该时期的重要特征是_(2)B细胞中染色体与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
20、阶段,染色体上基因D与突变基因d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阶段(3)若B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NA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4)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dA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_、_43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Xh表示,显性基因以XH表示如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型是_若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_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2)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
21、(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如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_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44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性状分离(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要使其可育,可采取的方法是_(2)假设普通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得到的F1可育但更象偃麦草,如果要选育出具有更多普通小麦性状的后代,下一步的办法是_(3
22、)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请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在下面填出图中相应的生物学名词_2015-2016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0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 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肺炎患者体内的肺炎双球菌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BCD【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
23、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解答】解: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没有包括所有生物,因此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属于种群;一根枯木及其上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因此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2下面关于硝化细菌和蓝藻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都是原核生物都是自养生物都具有核糖体都是需氧型生
24、物A只有B只有C只有D【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专题】对比分析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
25、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解答】解:硝化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正确; 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蓝藻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两者都是自养生物,正确;硝化细菌和蓝藻均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均具有核糖体,正确;硝化细菌和蓝藻都是需氧型生物,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各结构和功能、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3石家庄一中对实验教学非常重视,下面是我们做过的几个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B盐酸水解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呈蓝绿色C常温条
26、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专题】鉴定类实验;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细胞器【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5)DNA加入二
27、苯胺试剂后水浴加热,可观察到溶液变蓝色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因此用斐林试剂鉴定不会发生显色反应,A错误;B、健那绿属于活性染料,用于活细胞中线粒体的染色,B错误;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C正确;D、常温条件下,脱氧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P是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下列有关P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玉米植株中,P既是必需元素也是大量元素B细胞中的
28、线粒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含有P元素CP元素参与构成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如磷脂、RNA、脂肪等DP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与功能上有重要作用【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专题】正推法;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分析】1、磷脂属于脂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P;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脂肪是由C、H、O元素组成;2、细胞器的分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3、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解答】解:A、在构成细胞的元素中,P既是必需元素也是大量元素,A正确;B、细
29、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都具有膜结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故都含有P元素,B正确;C、脂肪中不含P元素,C错误;D、叶绿体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故P元素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与功能上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P”元素为材料,综合考察人体内的缓冲对、生物膜的成分、细胞器的结构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5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B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同时将产
30、生5个水分子C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D三种氨基酸的R基各不相同【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专题】模式图;蛋白质的合成【分析】由题干中,多肽产生的3种氨基酸可知,每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N,因此分子式为C22H34O13N6的多肽含有6个氨基酸,是由6个氨基酸脱去5分子水、由5个肽键连接形成的六肽化合物;三种氨基酸中,只有谷氨酸含有2个羧基,因此谷氨酸数是(13+5-26)2=3个【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该多肽含有3个谷氨酸,因此水解产生的谷氨酸数是3个,A正确;B、由分析可知,C22H34O13N6分子是由6个氨基酸脱去5分子水形成的,B正
31、确;C、谷氨酸的R基中含有羧基,该化合物含有3个谷氨酸,因此肽链中游离的羧基数是3+1=4个,C错误;D、由题图可知,三种氨基酸的R基各不相同,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元素守恒进行推理、判断6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C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
32、互相干扰【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分析】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在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生物膜系统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不仅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还在细胞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生物膜系统把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同时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点,这样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可以同时、高效、有序的进行【解答】解:A、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由细胞膜、核膜与细胞器膜所共同组成的一个统一的、复杂的系统,故A错误;B、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基质中也分布着酶,故B错误;C、不同的生物膜在化学组成上相似,在基本结构基本相同,而不是组成成分
33、和结构都是一样的,故C错误;D、生物膜系统把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同时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点,这样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可以同时、高效、有序的进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了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下列关于细胞器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相互合作的结果B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C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在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液泡发挥作用时线粒体提供了能量【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
34、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器【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
35、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解答】解:A、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
36、体及线粒体相互合作的结果,A正确;B、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原料供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D、在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下列是细胞膜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E与细胞识别有关BC兼有亲水性和疏水性CA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均匀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考点】细胞膜的成分
37、【专题】模式图;生物膜系统【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表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表示糖类,B表示蛋白质分子,C表示磷脂分子,D表示磷脂双分子层,E表示糖蛋白【解答】解:A、E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A正确;B、C磷脂分子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是疏水性,B正确;C、A糖类只在细胞膜外侧有分布,C错误;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胃蛋白酶不能作为胰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底物D酶能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
38、酶促反应的速率【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专题】正推法;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3、酶促反应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解答】解:A、高温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但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A错误;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B错误;C、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以作为胰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底物,C错误;D、酶能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
39、、特性,掌握酶促反应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不需要ATP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温度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D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相同【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酶的特性【专题】正推法;酶在代谢中的作用;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
40、,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酶的合成不需要消耗能量,需要ATP,A错误;B、由于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故酶的催化效率并非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B错误;C、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C正确;D、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故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不相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1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酒精被胃黏膜吸收细胞内外进行气体交换肾
41、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BCD【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分析】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凡是需要能量的过程都与线粒体密切相关酒精和气体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解答】解:酒精被胃粘膜吸收属于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错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也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错误;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
42、提供能量,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并且明确只有主动运输的方式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1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的是()AABBCCDD【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析】本题是关于细胞周期的概念的题目,细胞周期的概念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为了研究方便,分裂期又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解答】解: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分裂期持续的时间短,因此显
43、微镜下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量少,为能在视野中找到各个时期的细胞往往选择应尽量选择细胞周期短、分裂期占的比例大的材料A、A图细胞周期最长,分裂期持续时间占的比例是;5.838100%=15.2%,所以不选A为实验材料,A错误;B、B图细胞周期较短,分裂期持续时间占的比例是;423100%=17.4%,B不适合作为实验材料,B错误;C、C图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较长,分裂期持续时间占的比例是:3.532100%=11.0%,不能选作实验材料,C错误;D、D图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最短,分裂期持续时间占的比例是:3.116100%=19.4%,最大,作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最合适,D正确故选:D【点评】
44、本题是根据细胞周期的概念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短选择实验材料,解题时注意要从两点出发,一是细胞周期要短,二是分裂期占的比例要长13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分化后的不同组织细胞其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从细胞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器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的结果从蛋白质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
45、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BCD【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1、人体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人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同一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DNA、基因相同,但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细胞器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解答】解: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不同,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正确;分化后的不同组织细胞其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由特定的基
46、因表达,而呼吸酶基因和ATP合成酶具有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与细胞分化无关,错误;细胞分化可以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形成各种不同细胞,进而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而每一种器官都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这样就使得机体内可以同时进行多项生理活动,而不相互干扰,这样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正确;在生物体内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一般来说,分化的细胞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正确;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差异的过程,正确;从细胞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器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正确;从蛋白质分子的
47、角度分析,细胞分化导致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错误;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衰老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开花前人工去雄开花后人工去雄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去雄后自然授粉去雄后人工授粉授粉后套袋隔离授粉后自然发育ABCD【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母本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
48、套上纸袋据此答题【解答】解:豌豆杂交实验中,需在自花授粉前对母本人工去雄,错误;对母本的去雄应该在开花前,错误;对母本的去雄应该在自花授粉前,正确;去雄后要套袋隔离,再进行人工授粉,错误;去雄后进行人工授粉,正确;授粉后需要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结果,正确;授粉后要套袋隔离,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对母本的处理包括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等,还需要注意时间,明确去雄应该在自花授粉前,然后再准确判断各选项15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
49、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考点】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分析】若以A、a这一对等位基因为例,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即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
50、)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据此答题【解答】解: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A错误;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C、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C正确;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过程、孟德尔的解释、验证方法及结论,理解测交法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1、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6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出现,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在完全显性的生物个体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或Aa,隐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解答】解:A、隐性性状的个体(aa)是纯合体,A正确;B、由于显性
52、纯合体的后代必定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所以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Aa),B正确;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可能,因而难以独立确定,C正确;D、后代全为显性,双亲可以为显性纯合体,也可以有一方为显性杂合体(AAAa)等,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个体的显隐性关系和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7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考点
53、】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解答】解:A、抗病株与感病株杂交,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故A选项错误;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据此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故B选项正确;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时才能判断显隐性,故C选项错误;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
54、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肯定为抗病(或感病),据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判断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两种方法,能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8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模式图;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
55、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也就是形成配子的时期,而图中属于形成配子的时期只有-减数分裂的过程【解答】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即产生配子的步骤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有性生殖过程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要求考生掌握有性生殖的概念,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它们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再选出正确的答案19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染
56、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不正确的说法是()A不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D不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模式图;减数分裂【分析】1、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2、减数第一次分
57、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解答】解:A、如果将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起来分析,正好是三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它们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A错误;B、如果将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起来分析,正好是三对同源染色体,它们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后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所以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C、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也可能
58、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C正确;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产生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应完全相同,所以图示的两个精细胞,不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精细胞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精细胞的形成过程,明确一个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2种精细胞,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只能形成一种精细胞20假定某一个体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以后,可能形成和实际上生成的精子类型有()A3种和1种B6种和3种C8种和2种D9种和2种【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分析】由
59、于题中提出“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利用该定律解题即可而题中另一个关键词为“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一个这样的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产生4个精子,两种精子【解答】解: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因此具有三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以后,可能形成23种精子而在实际情况下,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形成4个精子,并且只有两种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常规题,难度也不大,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解题时关键能审清题意,并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可能形成”、“实际上生成
60、”,并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答2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类型【解答】解:A、人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61、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产生染色单体,且染色单体可达到92条,A正确;B、一般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应该相同,若发生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B正确;C、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C正确;D、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精子,但只有2种,即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精子发生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和精子形成过程、
62、结果,理解交叉互换能形成配子的多样性,能运用所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2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而一个卵母细胞则形成1个子细胞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融合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专题】正推法;减数分裂【分析】1、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
63、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2、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解答】解:A、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一个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也形成4个子细胞,包括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A错误;B、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实质是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融合,B正确;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正确;D、对于进行
64、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特点及结果,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及过程,明确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能够维持生物染色体数目恒定,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3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
65、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
66、解答】解: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有平行关系,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这也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B正确;C、DNA的双螺旋结构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C错误;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体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萨顿将基因与染色体进行类比推理的过程,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进行判断,但要考生明确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并
67、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还需要实验验证24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B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由题意知,该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A占20%,因此A=T=1000020%=2000,C=G=3000,DNA分子复制2次形成4个DNA分子,DNA
68、分子复制3次形成了8个DNA分子;2、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配对原则,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2个,G、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3个,因此G、C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越稳定3、DNA分子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且是半保留复制的过程【解答】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NA中A=T2000,C=G=3000,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2个,G、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是3个,因此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20002+30003=1.3104,A正确;B、复制过程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3000(8-1)=2.1104个,B错误;C、由题意知被32P标记的DNA单链
69、是2条,含有31P的单链是28-2=14条,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C正确;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DNA分子在两个,只含31P的分子数是6个,二者之比是1:3,D正确故选:B【点评】对于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特点的理解,并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5如图所示真核细胞中的不同生理过程,乙图所示过程可产生甲图中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B乙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甲图不同,转录产物一定是甲图过程的模板C核糖体在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中的碱基改变一定导致的结构改变D若上碱基A:C:
70、U:G=1:2:3:4,则乙图模板链对应的DNA片段中A:C:T:G=2:3:2:3【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为翻译过程,其中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为多肽链;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乙图为转录过程,其中DNA单链作为转录模板链,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解答】解:A、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可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错误;B、图乙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为RNA,包括mRNA、tRNA和rRNA,其中只有mRNA可作为图甲翻译过程的模板,B错误;C、甲图中,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导致的结构改变
71、,C错误;D、若上碱基A:C:U:G=1:2:3:4,则乙图模板链上T:G:A:C=1:2:3:4,非模板链上A:C:T:G=1:2:3:4,因此对应的DNA片段中A:C:T:G=2:3:2:3,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场所、条件、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26如图所示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別代表三种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中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它们的来源均有三个渠道B苯丙酮酸大量积累引起的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酶 的缺乏会导致白化病,该
72、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酪氨酸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专题】模式图;基因与性状关系【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不含酶时,苯丙氨酸就只会生成苯丙酮酸,从而患苯丙酮尿症;如果含有酶,而不含酶时,尿黑酸不能生成物质Q,则会尿黑酸症;如果缺乏酶酶,不能合成黑色素,则会患白化病【解答】解:A、酪氨酸的来源有三个:食物、蛋白质分解和转氨基作用形成,而苯丙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不能通过食物获得,即苯丙氨酸的来源有两个渠道,A错误;B、苯丙酮酸大量积累引起的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C、酶的缺乏不能合成黑色素,进而导致白化病,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
73、;D、由图可知酪氨酸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7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D艾弗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专题】教材经典实验;遗传物质的探索【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
74、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解:A、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C正确;D、
75、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并没有采用同位素标记法,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8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
76、改变,从而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2、秋水仙素的作用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解答】解:A、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故A选项错误;B、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这时便不利隐性基因的表达,故B选项错误;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但易位使得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故C选项错误;D、经秋水仙素等诱导成可育的多倍体,从而培育出生物新品种类型,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9如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
77、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分析】由图可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解答】解:A由于染色体的复制,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故A错误;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
78、或YY的精子,再与卵细胞结合,形成XXX或XYY的后代,故B错误;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一般形成2种精子,但发生了交叉互换,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故C正确;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基因重组,而非同源染色体上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形成精子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3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现为新性状BAa自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四倍体植株作母本,在四倍体植株上可得到三倍体无子果实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
79、中,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
80、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解答】解:A、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现为新性状,A正确;B、Aa自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分离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B错误;C、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四倍体植株作母本,在四倍体植株上可得到三倍体有子果实,该果实中的种子再种下去后才能结出三倍体无籽果实,C错误;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减数分裂,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生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三种可
81、遗传变异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1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3个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0、2N、4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最多B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细胞两极移动C丙细胞中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D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甲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乙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丙细胞中含有4N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据此答题【解答】解:A、甲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82、,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A正确;B、乙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而这两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都没有向细胞两极移动,B错误;C、丙细胞中含有4N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而这些时期细胞中都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D、甲、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而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
83、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32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是由于编码某种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三个碱基对,该遗传病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育能力对该遗传病进行调查,发病率为1/25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发病率的调查要选择足够多的患者进行调查C若随机婚配该地区有99/2500的人其体内细胞有致病基因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降低该遗传病的发病率【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专题】正推法;人类遗传病【分析】1、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
84、,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解答】解:A、根据题干信息“该遗传病是由于编码某种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三个碱基对”可知,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B、发病率的调查要选择在人群中随机调查,B错误;C、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aa为患者,该病的发病率为1/2500,则a的基因频率为1
85、/50,A的基因频率为49/50该地区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的细胞中都含有致病基因,因此含有致病基因的人占1/501/50+21/5049/50=99/2500,C正确;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降低该遗传病的发病率,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掌握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内容及调查范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可含有一到多个染色体组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植物
86、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解答】解:A、二倍体的单倍体为一个染色体组,多倍体的单倍体含有多个染色体组,故单倍体植株的细胞中可含有一到多个染色体组,A正确;B、染色体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B错误;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正确;D、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
87、成,导致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B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用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得到的种子的胚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因为该过程并没有新的基因产生【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8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那么如果此物种是二倍体如某玉米植株基因型是Aa,其单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A、a 两种,当用秋水仙素使其染色体加倍以后,生成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两种纯合子;但如果此物种为四倍体、六倍体、八倍体等偶数倍多倍体时,如某四倍体马铃薯植株基因型为AAaa 时,则形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aa 3种类型当用秋水仙素使其染色体加倍以后,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AAAA、AAaa、aaaa 3种其中 AAaa 则非纯合子,其他凡能产生正常配子的多倍体的单倍体,经用秋水仙素加倍后,得到的均有可能是非纯合
89、子所以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只针对二倍体植物成立【解答】解:A、单倍体Aa,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AAaa,属于杂合子,A错误;B、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受精卵发育成的胚细胞中也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正确;C、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C错误;D、基因重组和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又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90、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将活的R菌与加热杀死的S菌混合,部分R菌转化为S菌属于基因重组【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解答】解: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B、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自由组合,B错误
91、;C、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D、将活的R菌与加热杀死的S菌混合,S型细菌的DNA使得部分R菌转化为S菌,类似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36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B自然选择导致有利变异不断定向积累,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可遗传变异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
92、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解答】解:A、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种群基因库的改变,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A错误;B、自然选择导致有利变异不断定向积累从而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可遗传变异,B正确;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因变异是不定向的,D
93、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37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基因型Aa的植物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三倍体西瓜不育,其变异可遗传给后代D人胰岛素由两条肽链构成,两条肽链是分别以胰岛素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翻译而来【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专题】正推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94、;生物的进化【分析】1、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本质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或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或染色体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发生时期及其原因减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细胞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出现多倍体;或减数分裂时,偶然发生染色体不配对不分离,分离延
95、迟等原因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生殖细胞,形成多倍体【解答】解: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或种间互助,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实现的,A错误;B、基因型Aa的植物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C、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可遗传变异,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后代,C正确;D、转录时的模板为DNA中的一条链,故人胰岛素由两条肽链构成,这两条肽链是均以胰岛素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翻译而来,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8农药DD
96、T抗性家蝇品系的产生,是由于家蝇体内编码脱氯化氢酶基因(DHCE)突变造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使用DDT导致家蝇体内DHCE基因突变B抗性家蝇品种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C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在分类上属于不同物种DDDT抗性品系的产生不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频率【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
97、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使用DDT只是对家蝇进行了选择,A错误;B、抗性家蝇品种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在分类上属于同一个物种,C错误;D、DDT抗性品系的产生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故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频率,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39某小岛上的部分原种蜥蜴,通过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98、,演化成蜥蜴新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蜥蜴原种发生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C隔离是蜥蜴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蜥蜴原种与蜥蜴新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解答】解:A、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A正确;B、生物进化的
99、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B正确;C、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D、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D错误故选:D【点评】考查物种的概念与形成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该考点知识的掌握,考查了考生的识记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4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D在自然
100、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分析】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长期地理隔离,会造成种群基因库差异,进而产生生殖隔离,生物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生物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共同进化【解答】解:A、“狮虎兽”高度不育,说明虎和狮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进而出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
101、种,B正确;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改变,C错误;D、生物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和熟练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如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19:00、5:00(时刻),c植物叶片出现在10:00、15:00(时刻)(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b植物叶片(3)b植
102、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作用速度出现了低谷,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午光照强烈,为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CO2量减少(4)适合卧室美化的植物是c(填字母),原因是这类植物可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使空气清新(5)从图中的结果推测,三种植物叶片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abc(6)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44mgCO2/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6.6m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50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156mg【考点】影响光合作
103、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专题】图像坐标类简答题;对比分析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分析图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受到高温的影响,中午时光合速率并没有降低,因此该植物属于耐旱植物;而b植物会受到中午光照和高温的影响,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光合速率有所下降;c植物在夜间和光照强度较弱时有二氧化碳的吸收,白天光照过强时反而释放二氧化碳,此种植物是长期生活在干旱调节下的植物【解答】解:(1)从图中分析发现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为该曲线与横坐标相交的点,a植物出现在19:00、5:00,c植物叶片出现在10:00、15:00(2)在6:00-8:00时之间,图中可见b植物上升的斜率
104、最大,因此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b植物叶片(3)图甲中可以看出由于中午光照强烈,温度较高,为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量减少,从而导致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减慢,光合作用速度减慢(4)由于c植物可以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使空气清新,故适合卧室美化(5)三种植物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可以用图中横轴以上的面积减去横轴以下的面积,由此推测,三种植物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 abc(6)一天内该植物每50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白天14小时的光合总产量-白天和晚上24小时的呼吸消耗量先用CO2表示,白天14小时的光合净产量-晚上10小时的呼吸消耗量=(4414
105、-6.624)50%228.8mgCO2把CO2转变成葡萄糖,180g葡萄糖对应于446gCO2,则用葡萄糖表示为180228.8(446)=156mg故答案为:(1)19:00、5:0010:00、15:00(2)b(3)中午光照强烈,为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CO2量减少(4)c这类植物可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使空气清新(5)abc(6)156mg【点评】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三种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
106、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42如图A、B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该时期的重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2)B细胞中染色体与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ef阶段,染色体上基因D与突变基因d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fg阶段(3)若B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NA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dA、da、da(4)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dA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和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上姐妹
107、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其中d点之前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而d点之后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解答】解:(1)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该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2)B细胞中染色体与属于同源染色体,其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C图的ef阶
108、段;染色体上基因D与突变基因d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C图的fg阶段(3)若B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A的子细胞,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染色体移向了一极,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两个基因型为DA、dA精子,而染色体和染色体移向了另一极,进入另一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两个基因型为da的精子,所以B细胞同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dA、da、da(4)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dA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和没有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故答案为:(1)有丝分裂后期4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
109、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2)effg(3)dA、da、da(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和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准确判断曲线图中个区段所代表的时期,在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43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Xh表示,显性基因以XH表示如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
110、型是XHY若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XHXh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8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2)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如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X射线辐射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雌性红眼:雄性白眼=1:1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DdXAXa:DdXaY=1:1【考点】伴性遗
111、传【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其遗传方式特点是男传女,女传男,隔代遗传由此分析图1解决(1),利用人工诱变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2)【解答】解:(1)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说明1号从母亲那获得了一个隐性致病基因;而1号是正常的,说明1号从父亲那获得了一个正常的显性基因,所以1号的父亲的基因型是XHY由题意分析已知1号是携带者XHXh,又因为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说明1号的致病基因是从母亲那获得的,所以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XHXh由题可知,2号个体不患病,所以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且概率各为1/2如果她
112、与正常男性结婚,则生第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1/41/2=1/8;若这对夫妇生了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也就排除了4号是XHXH的可能性,即4号是XHXh的可能性就是100%,她们生第二个孩子患病的概率就是1/4(2)人工诱变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人工使用特定的方法促进细胞发生突变的一项生物技术,包括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其中使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射线幅射,高热、低温、超声波或次声波等在只考虑眼色这一对性状时,(其基因A或a位于X染色体上),白眼雌果蝇(XaXa)与红眼雄果蝇(XAY)杂交,F1代雌果蝇都是红眼的(XAXa),雄果蝇都是白眼的(XaY),且比例为1:1基因型为ddXaXa
113、与DdXAY的果蝇杂交,D基因在常染色体上,F1代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XAXa:DdXaY=1:1故答案为:(1)XHYXHXh1/8 1/4(2)X射线(射线、射线、射线、紫外线等)辐射雌性红眼:雄性白眼=1:1DdXAXa:DdXaY=1:1【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进而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44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性状分离(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要
114、使其可育,可采取的方法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2)假设普通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得到的F1可育但更象偃麦草,如果要选育出具有更多普通小麦性状的后代,下一步的办法是将杂交后代与普通小麦反复杂交(3)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请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在下面填出图中相应的生物学名词突变和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种群基因频率生殖隔离【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生物的进化【分析】分析题图: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
115、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所以图中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所以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记,所以是生殖隔离【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产生的生殖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偃麦草是二倍体,产生的生殖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二者杂交后的染色体是四个染色体组,属于异源四倍体,子一代在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形成可育生殖细胞的几率很低,因此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八倍体,使不育植株成为可育植株(2)通小麦与偃麦
116、草杂交得到的F1一般更象偃麦草,如果要选育出具有更多普通小麦性状的后代,应选用将杂交后代与普通小麦反复杂交的方法(3)分析题图可知,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是种群的基因频率;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是生殖隔离故答案为:(1)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 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2)将杂交后代与普通小麦反复杂交(3)突变和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 种群基因频率 生殖隔离【点评】本题考查育种中的问题和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