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5 ,大小:595KB ,
资源ID:91605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605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河北省石家庄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0分)1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B若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C图中和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2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

2、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3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丁可表示红细胞的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多于乙渗入甲中的量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D丁液中CO2浓度比甲液中低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5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B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C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

3、能测出HBV抗原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6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7如图为下丘脑某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等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B若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那么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

4、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8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9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成体干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

5、性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10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参与消灭抗原细胞或病原体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素的机理是()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11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

6、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12如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13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间分级

7、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CC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D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14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15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

8、昆虫传播的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16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17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A由T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1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B只有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C过敏反应是人体体

9、液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19如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B图甲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20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

10、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21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B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C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22科研人员为探究生长素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对根的处理方式生长状况1黑暗竖直生长2单侧光照射背光弯曲生长3黑暗(一侧贴琼脂块)竖直生长4黑暗(一侧贴含108mol/L生长素的琼脂块)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5黑暗(一侧贴含106mol/L生长素的琼脂块)?A第2

11、组与第4组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第4组实验的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只有抑制作用而没有促进作用C第5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该是“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D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见光分解23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24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

12、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25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能量数值(千卡m2a1)动物种类摄取量(I)同化量(A)呼吸量(R)生产量(P)收割蚁(植食)34.5031.0030.90.10小蜘蛛(肉食)12.6011.9010.001.90盐沼蝗(植食)3.711.370.860.51黄鼠(植食)5.603.803.690.11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

13、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26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27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血糖调节中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支配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28

14、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和某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高效性是酶和激素的重要特性之一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29下列各项中会引起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是()A大量饮水B炎热比寒冷环境下C食用过咸的菜肴D细胞中K+浓度增加30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31血液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对

15、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32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33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B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C移

16、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D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34TGF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有被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的受体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35光刺激15分钟导致肾脏功能障碍的小鼠体内水分向细胞内液转移,引起细胞水肿,这种情况发生在

17、神经细胞时,将会引起嗜睡、烦躁、昏迷等,其原因是()A神经细胞神经递质合成减少B神经细胞内电解质浓度降低C神经细胞质膜上递质受体减少D神经细胞质膜上离子通道数量减少36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3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38由植物向光弯曲

18、一系列实验发现了吲哚乙酸,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细胞伸长B并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对各器官灵敏度不同,芽比茎更敏感D可发生横向和纵向转运39近年来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据此,可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有利于开花B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CDEL是开花的激活因子D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40弯曲碎米荠体内FLC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实验表明,只有当FLC的含量达到最低值时方能解除对开花的抑制效应;并且幼年的弯曲碎米荠即便经历低温诱导

19、也不会开花,只有当植株内miR156含量低于图中所示的开花临界值时,弯曲碎米荠才具备开花的潜能若一株弯曲碎米荠长到第7个夏季,此时该植物总共开花了次数为()A3B4C5D641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4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

20、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4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4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4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

21、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46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4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

22、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一定就越少48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正确的叙述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49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

23、营养级的是()A小鱼吃的小虾B泥巴中的藻类C吃小鱼的大鱼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51肾上腺髓质细胞可分泌肾上腺素,其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同时,肾上腺髓质细胞还受甲状腺激素的调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及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两种调节方式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C与调节方式1相比,调

24、节方式2的反应速度快、作用时间短D两种调节方式引起肾上腺髓质细胞的生理效应相同52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成分53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D计

25、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54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55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56如图为下丘脑与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头部遭受创伤导致图甲中细胞处的细胞体

26、大量破坏,E处的分泌颗粒消失,将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这说明E处分泌的物质中含有(2)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相关部位的影响下,细胞处产生兴奋传递给细胞,从而使B血管中的激素的含量增加,并直接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图甲中所示的A、B和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血管有(3)下丘脑中每个活的神经细胞都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有兴奋的产生与反射的完成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代谢中产生水与消耗水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4)图乙是图甲部分区域的放大,其中属于突触的结构是(用图中序号表示)57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

27、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组别接种物总人数癌前病变人数A(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A1对照剂786383A2疫苗78484B(接种前检出HPV DNA)B1对照剂1125126B2疫苗1121125(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表达出L1蛋白(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作为抗原直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3)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清除体内HPV(4)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

28、(治疗、预防)58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草的多样性会鹰和野兔虽为捕食关系,但二者却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叫做(2)图2中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字母作答),表示蚕丝中所含的能量来自蚕中的(字母作答),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字母作答)59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

29、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图请问:(1)实验中盐水需煮沸原因是,并且冷却后才可使用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0分)1如图为“

30、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B若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C图中和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是毛细血管,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是血浆,是红细胞,为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解答】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血红蛋白改变导致红细胞形态改变,A正确;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使图中液体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31、;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并非血液,C错误;D、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由组织液形成的,D正确故选:C2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

32、来源于Na+和Cl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解答】解:A、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A正确;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10mL,B错误;C、细胞内液Na+的增加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C错误;D、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A3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丁可表示红细胞的细胞内液B甲渗入乙中的量多于乙渗入甲中的量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甲D丁液中CO2浓度比甲液中低【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

33、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解答】解:A、据图分析,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为组织细胞,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故不能是红细胞,A错误;B、组织液渗入血浆的量多于渗入淋巴的量,B错误;C、肝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组织液,C正确;D、细胞内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组织液,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

34、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解答】解:A、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浆,故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B、淋巴细胞位于血浆和淋巴中,故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正确;C、细胞外液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浆中,C错误;D、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基本相同,只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D正确故选:C5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B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C血清中

35、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说明没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协助,丁型肝炎病毒是不能复制的,也就不能繁殖,则没有侵染性,据此答题【解答】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没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协助,丁型肝炎病毒是不能复制的,即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得知HDV对HBV的影响,B错误;CD、血液中能不能检测出HDV、HBV抗原,要看是否有这两种病毒的感染,且根据题干信息只能看出对复制的影响,CD

36、错误故选:A6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据此答题【解答】解:A、根据题意分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

37、正确;B、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B错误;C、效应T细胞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C错误;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导致效应T细胞增多,则可使该病病情加重,D错误故选:A7如图为下丘脑某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等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B若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那么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考点】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

38、析】分析图形:表示糖蛋白、表示蛋白质,表示磷脂双分子层;A面为细胞膜外侧,B侧为细胞膜内侧【解答】解:A、据图分析,A面为细胞膜外侧,B面为内侧动作电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A错误;B、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水的重吸收,靶器官是肾小管、集合管,B错误;C、已知图为下丘脑某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而呼吸中枢在脑干,C错误;D、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电信号,D正确故选:D8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

39、+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解答】解:A、神经纤维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Na+内流而产生的兴奋,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A正确;B、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a、c两点)为正电位,指针应不偏转,但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

40、未受刺激时,指针向右侧偏转,说明c点为负电位,由此推测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B正确;C、当在a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为负,当传至b点时,a点又恢复为正电位,而此时c点由于受损仍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C错误;D、根据刺激前后记录仪指针的偏转情况可推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D正确故选:C9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成体干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

41、,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考点】细胞的分化;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据图分析,表示细胞分化;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因此过程表示细胞衰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因此过程表示细胞癌变;表示细胞凋亡【解答】解:A、根据题意,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故其属于癌变的细胞,其遗传物质已经发生改变,A错误;B、细胞体现全能性是指这个细胞已经形成完整的生物体个体,但从图解来看,成体干细胞只是分化形成功能不同的细胞,并未形成个体,B正确;C、细胞2属于癌细胞,其特点之一是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C正确;D、效应T

42、细胞参与的免疫属于细胞免疫,D正确故选:A10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参与消灭抗原细胞或病原体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素的机理是()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2、细胞免疫过程:【解答】解:A、淋巴细胞可以识别抗原或病原体,但是不能吞噬抗原分子或病原体,A错误;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作用,B正确;C、抗原与抗体应该是

43、特异性结合,而不是融合,C错误;D、抗体与抗原能特异性结合,而淋巴因子不能,D错误故选:B11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口服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作为抗原,其目的是促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多次注射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的数量,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据此答题【解答

44、】解:A、间隔口服该疫苗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而不是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故A选项错误;B、口服的该疫苗作为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而不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故B选项错误;C、间隔口服该疫苗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故C选项正确;D、吞噬细胞对抗原没有免疫记忆能力,故D选项错误故选:C12如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考点】

45、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HIV在人体细胞内有逆转录过程,而H1N1则没有该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b与a结合产生沉淀后,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H1N1后,使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抗原;在病毒感染中体液免疫可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解答】解:A、细胞1为T细胞,它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A正确;B、细胞2为效应T细胞,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B正确;C、合成H1N1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以及所需要的原料氨基酸都是人体细胞提供的,C正确;D、注射的疫苗不能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需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才能形成抗体,D错误故选:D

46、13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间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CC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D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据图分析:该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图

47、其中,A为下丘脑,B为甲状腺,C为浆细胞,D为T细胞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图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反过来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体现了激素的负反馈调节,A正确;B、A为下丘脑,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参与体液调节,神经部参与神经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B正确;C、C为浆细胞,其来源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的增殖分化,C错误;D、据图分析,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使机体免疫

48、力下降,D正确故选:C14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过程:【解答】解:A、抗体存在于细胞外液,只能消灭细胞外的抗原,A错误;B、抗体抵抗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溶菌酶杀灭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Rous肉瘤病毒是病毒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有关,C错误;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D正确故选:

49、D15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解答】解:A、艾滋病病毒为逆转录病毒,需逆转录

50、酶,故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A正确;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错误;C、HIV的遗传物质为RNA,故需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C错误;D、由于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T淋巴细胞,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D错误故选:A16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人体产热途径: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散热途径:皮肤毛

51、细血管的散热,汗液的蒸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等2、人体热量来源:有机物的氧化放能3、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解答】解:A、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所以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A错误;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增加,B正确;C、人体热量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即呼吸作用,C正确;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故D正确故选:A17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A由T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

52、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接种乙肝疫苗后,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据此答题【解答】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B、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错误;C、抗体只能与抗原结合,然后吞噬细胞将其分解,C错误;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故选:D1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B只有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C过敏反应是人体体液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

53、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解答】解: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A错误;B、B细

54、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B错误;C、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C正确;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C19如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B图甲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据图甲分析,表示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形

55、成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表示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2、分析图乙,注射疫苗,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大量抗体【解答】解:A、据图甲,图甲不需要抗原刺激也能进行过程,分化形成吞噬细胞,淋巴细胞,A正确;B、图甲过程增殖分化形成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并不会出现细胞免疫力降低,B错误;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分化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错误

56、;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机体的第二次免疫,不属于过敏反应,D错误故选:A20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

57、量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解答】解:A、根据图中曲线可以分析,缓冲液组具有一定的维持PH的能力,血浆组维持pH组能力最强由此可得知,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与血浆组起对照作用,A正确;B、清水组实验前是呈中性,但是加HCL后,溶液pH值下降,因此清水组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B正确;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

58、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D、通过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值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D错误故选:D21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B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C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分析】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

59、弯向光源生长(2)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篇传递给下部(3)拜尔试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试验: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5)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5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解答】解:A、达尔文并没有发现生长素,只说明某种刺激,A错误;B、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

60、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B正确;C、拜尔的实验是在暗箱中进行的,C错误;D、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错误故选:B22科研人员为探究生长素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对根的处理方式生长状况1黑暗竖直生长2单侧光照射背光弯曲生长3黑暗(一侧贴琼脂块)竖直生长4黑暗(一侧贴含108mol/L生长素的琼脂块)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5黑暗(一侧贴含106mol/L生长素的琼脂块)?A第2组与第4组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第4组实验的说明生长素对根尖

61、生长只有抑制作用而没有促进作用C第5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该是“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D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见光分解【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根据表格分析:第1组和第2组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否有单侧光照射,背光侧生长素多,抑制生长;第2组与第4组类比,说明单侧光引起根据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第1组和第3组实验说明琼脂块对根尖生长无影响;第4和第5组实验说明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植物生长生长素的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解答】解:A、第2组实验中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即背光侧生长素多,抑制生长,第3和4组采用类比法说明

62、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弯曲生长,A错误B、第4组实验的能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不能说明没有促进作用,B错误C、第5组生长素浓度高于第4组,则抑制作用更强,根尖的生长状况应该是“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C正确D、根尖背光弯曲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见光分解,D错误故选:C23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63、,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双重性【解答】解: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A正确;B、未成熟的果实已经有种子形成,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子房,可以获得无子果实,B错误;C、乙烯利促进果实的成熟,C错误;D、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可延缓叶片的黄化速度,D错误故选:A24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6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抑制细胞分裂【解答】解:A、细胞分裂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的分化,延缓衰老;常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故A正确;B、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促进发芽、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也能抑制生长、抑制发芽,也能疏花疏果,故B错误;C、乙烯能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酶的活性,加强果实

65、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果实中有机物的转化,从而促进果实成熟乙烯也能刺激叶子脱落、抑制茎的伸长,故C错误;D、脱落酸能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花、果实和叶的脱落,故D错误故选:A25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能量数值(千卡m2a1)动物种类摄取量(I)同化量(A)呼吸量(R)生产量(P)收割蚁(植食)34.5031.0030.90.10小蜘蛛(肉食)12.6011.9010.001.90盐沼蝗(植食)3.711.370.860.51黄鼠(植食)5.603.803.690.11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

66、育等生命活动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1、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2、某一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解答】解:A、收割蚁同化量中一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即呼吸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以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A正确;B、盐沼蝗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其粪便量(未同化量)占摄入量的比例为=63%,B正确

67、;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其活动能力强,用于其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C正确;D、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不同生物的消化功能有差异,D错误故选:D26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和题图可知

68、,G为植物,是生产者;H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C为肉食性动物,是次级消费者,据此答题【解答】解:A、图中G、H和C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A正确;B、H固定的能量=12.6+29.3+18.8+2.1=62.8,G固定的能量=62.8+12.5+293.1+96.3=464.7,所以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62.8464.7=13.51%,B正确;C、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该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如分解者),C错误;D、H为植食性动物

69、,是初级消费者,其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D正确故选:C27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血糖调节中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支配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由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但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

70、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解答】解: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A正确;B、血糖调节中肾上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的支配,B错误;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正确;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D正确故选:B28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和某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高效性是酶和激素的重要特性之一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考点】酶的特性;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71、(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2、激素调节是指动物机体通过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间接调节动物机体的活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分,在一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发生作用,从而协调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其它生理机能,使这些机能得到兴奋或抑制,使它们的活动加快或减慢3、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72、、靶细胞【解答】解:A、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某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A错误;B、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B正确;C、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D、激素起调节作用,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D正确故选:A29下列各项中会引起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是()A大量饮水B炎热比寒冷环境下C食用过咸的菜肴D细胞中K+浓度增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大量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炎热环境下、食物过咸、血浆电解质浓度增加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解答】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就会引起

73、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的原因有如钦水过多,食物中的离子摄入过少大量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正确;B、炎热比寒冷环境下失水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C、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D、细胞中K+浓度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故选:A30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

74、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人体会患相应的疾病2、人体激素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并且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3、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

75、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解答】解:A、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负反馈调节,A正确;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错误;C、激素的分泌量和分泌器官有关,血液中某激素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C正确;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如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D正确故选:B31血液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

76、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对 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的电信号,静息时,K离子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

77、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方式传播到肌纤维内部,A错误;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与钠离子内流有关,C错误;D、静息膜电位的形成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故血液中K+溶度急性降低,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D正确故选:D32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

78、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2、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使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后模,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解答】解: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被突触小泡膜与细胞质分开,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B、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实现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C正确;D

79、、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如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Na+内流,如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Cl内流,D错误故选:D33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B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C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D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从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2、胚胎干细胞可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症,如帕金森综合症还可培育出人

80、造器官,解决目前临床上存在的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3、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降低4、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解答】解:A、小鼠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B、移植前,患病小鼠胰岛素分泌不足,这可能是小鼠的胰岛B细胞受损,而不是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B错误;C、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说明胰岛素会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C正确;D、血糖浓度低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而升高血糖,血糖浓度

81、升高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进而降低血糖,属于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34TGF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有被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的受体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1)能无限增殖

82、;(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解答】解:A、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被病毒寄生的靶细胞和癌细胞,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有被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的受体,A正确;B、由题意“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正确;C、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正确;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就不能使信息传到细胞核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就不能抑制靶细胞的不正常

83、分裂,所以靶细胞不能正常凋亡,D错误故选:D35光刺激15分钟导致肾脏功能障碍的小鼠体内水分向细胞内液转移,引起细胞水肿,这种情况发生在神经细胞时,将会引起嗜睡、烦躁、昏迷等,其原因是()A神经细胞神经递质合成减少B神经细胞内电解质浓度降低C神经细胞质膜上递质受体减少D神经细胞质膜上离子通道数量减少【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水盐调节过程:当吃食物过咸、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方面下丘脑把有关信息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体产生渴觉,通过主动饮水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另一方面下丘脑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解答】解

84、:小鼠体内的水分向细胞内液转移以后,引起细胞水肿,若发生在神经细胞,此时神经细胞内部电解质溶液浓度降低,引起兴奋传导受到影响,B正确;而神经元其他物质的合成和含量不变,ACD错误故选:B36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划分为三个阶段:(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入侵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

85、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总的来说,是从简单到复杂,由脆弱到稳定,碳积累与消耗最终趋于平衡【解答】解:A、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高于草本阶段,A错误;B、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B错误;C、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C错误;D、草本阶段逐渐发展到灌木阶段,其中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正确故选:D3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

86、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解答】解:A、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

87、促进萌发等作用,故A选项正确;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故B选项正确;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侧芽,故C选项错误;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故D选项正确故选:C38由植物向光弯曲一系列实验发现了吲哚乙酸,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细胞伸长B并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对各器官灵敏度不同,芽比茎更敏感D可发生横向和纵向转运【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1、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部分(即伸长区)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从向光侧到背光侧横向运输,使得背

88、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同时生长素还存在着极性运输2、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解答】解: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A正确;B、植物向光弯曲的一系列实验只能说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没有体现其抑制作用,所以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C、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C错误;D、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从向光侧到背光侧横向运输,而生长

89、素发挥作用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部分,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D正确故选:C39近年来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据此,可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有利于开花B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CDEL是开花的激活因子D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据题意可知,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故DEL蛋白能抑制开花,而

90、赤霉素和SPL蛋白及SOC蛋白均能促进开花【解答】解:A、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蛋白能抑制开花,则赤霉素有利于开花,A正确;B、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故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B正确;C、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DEL蛋白能抑制开花,C错误;D、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故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D正确故选:C40弯曲碎米荠体内FLC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实验表明,只有当FLC的含量达到最低值时方能解除对开花的抑制效应;并且幼年的弯曲碎米荠即便经历

91、低温诱导也不会开花,只有当植株内miR156含量低于图中所示的开花临界值时,弯曲碎米荠才具备开花的潜能若一株弯曲碎米荠长到第7个夏季,此时该植物总共开花了次数为()A3B4C5D6【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开花是多年生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受日照长度、低温诱导、植物年龄等因素的共同调节蛋白因子FLC借助温度抑制开花,而小RNA分子miR156则通过年龄途径间接影响多年生草本植物弯曲碎米荠的开花时间据图可知,赤霉素会使SOC增加,对开花有利,且赤霉素降解DEL使SPL的作用增加,而DEL增多后,开花的不易形成【解答】解:据题意,赤霉素会使SOC增加,对开花有利,且赤霉素降解D

92、EL使SPL的作用增加,而DEL增多后,开花的不易形成只有miR156含量低于开花值时,才有开花的潜能,据图可知,到笫7个夏季力止,该植物总共开花有4次,B正确;故选:B41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考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

93、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解:A、从图中分析可知,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故A选项正确;B、图中没有体现物种的丰富度,故B选项错误;C、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幼虫的密度,可利用样方法调查,故C选项正确;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故D选项正确故选:B4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

94、行为信息【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数量变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2、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解答】解:A、蜘蛛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食物来源较多,则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B正确;C、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但

95、生态瓶的容积有限,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齐全,C错误;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捕食,D错误故选:B4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考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影响因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个体组成种群,种群组成群落,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所以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据此答题【解答】解:A、甲是个体,而生物进化的基本

96、单位是种群,A错误;B、乙是种群,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后,将会在该值上下波动一段时间,B错误;C、丙是群落,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C错误;D、丁是生态系统,其多样性受无机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故选:D4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

97、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够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A正确;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有能量输入和散失,B错误;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D、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D正确故选:B45关于草原生态

98、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同化能之比,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正确;B、各营养级生物同化能量中除去呼吸作用散失的

99、能量,为各营养级储存的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B正确;C、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D错误故选:D46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

100、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大棚里还栽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解答】解:A、还必需要人为提供螃蟹的食物,A错误;B、特殊辣椒具有驱虫作用是因为辣椒能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B正确;C

101、、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获得的是排泄物中的无机盐,不是全部的排泄物,所以蔬菜和黄瓜不是分解者,C错误;D、生物群落是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因此螃蟹、蔬菜、黄瓜不能组成生物群落,D错误故选:B4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一定就越少【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102、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物质可循环,能量不可循环,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但能量散失到大气中不能被植物利用,A错误;B、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

103、,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B错误;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C正确;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含有的能量就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多,D错误故选:C48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正确的叙述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

104、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来自生物和无机环境,A错误;B、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称为行为信息,B正确;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错误;D、防治害虫的方法有生物防治(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喷洒农药),D错误故选:B49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A小鱼吃的小虾B泥巴

105、中的藻类C吃小鱼的大鱼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其中含有的食物链是泥巴中的藻类虾米小鱼大鱼【解答】解:A、虾米吃藻类属于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A错误;B、泥巴中的藻类属于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B正确;C、吃小鱼的大鱼属于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C错误;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属于分解者,D错误故选:B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考点】生产果汁酒以及生产醋的装置;制作

106、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制作泡莱【分析】A、醋酸菌是异养需氧型生物,其进行醋酸发酵时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B、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其有氧呼吸能大量繁殖,无氧呼吸时能进行酒精发酵;C、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生物,能进行乳酸发酵;D、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属于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的小分子【解答】解:A、醋酸菌是好氧菌,利用乙醇生产醋酸需在有氧条件下,故A选项错误;B、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因此酵母菌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需要在无氧条件下,故B选项正确;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故C选项正确;

107、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故D选项正确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51肾上腺髓质细胞可分泌肾上腺素,其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同时,肾上腺髓质细胞还受甲状腺激素的调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及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两种调节方式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C与调节方式1相比,调节方式2的反应速度快、作用时间短D两种调节方式引起肾上腺髓质细胞的生理效应相同【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由题图可知,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

108、上腺髓质细胞,提高其代谢速率,神经系统作用于肾上腺髓质细胞,可促使其释放肾上腺素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甲状腺激素和神经系统都能作用于肾上腺髓质细胞,所以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及甲状腺激素的受体,A正确;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B正确;C、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快、作用时间短,C正确;D、甲状腺激

109、素作用于肾上腺髓质细胞提高其代谢速率,神经系统作用于肾上腺髓质细胞可促使其释放肾上腺素,D错误故选:D52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成分【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种间关系【分析】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加大,蜥蜴数量减少,蝗虫数量增多,而非禾草植物明显降低,故说明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

110、构变化的重要因素【解答】解: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降低,A错误;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越不利于躲避天敌,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正确;C、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不同,生物分布也不同,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正确;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故选:A53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D计数时

111、,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血细胞计数板一、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血细胞计数板被用以对人体内红、白血细胞进行显微计数之用,也常用于计算一些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的数量,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工具 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 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 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

112、分为25小格; 另一种是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 1625=2516=400 个小方格组成【解答】解: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多个计数室,A错误;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B正确;C、盖盖玻片之前,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C错误;D、计数时,当遇到位于大格线上的酵母菌,一般只计数大方格的上方和右方线上的酵母细胞,D错误故选:B54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

113、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大部分土壤微生物营腐生生活,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解答】解:A、腐生的土壤微生物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A选项正确;B、大部分土壤微生物营腐生生活,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故B选项正确;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故C选项正确;D、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故D选项错误故选:D55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14、)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考点】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分析】1、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豆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控制在1518的环境条件下,因为毛霉属于需氧型微生物,因而放置在空气中即可;豆腐乳的后期制作温度控制在30条件下,且要放入坛中密封坛口3、酒在豆腐乳的后期制作过程中,能防止杂菌生长,利于后期成熟的因素:腌制中的盐,卤汤中的酒、香辛料以及对坛

115、子消毒、装坛密封时用酒精灯火焰处理坛口等,都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解答】解:A、毛霉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18,所以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A正确;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B正确;C、含水量过大时腐乳不易成形,进行腐乳制作所选豆腐含水量不宜超过70%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使豆腐含水量增大,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C错误;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D正确故选: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56如图为下丘脑与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头部遭受创伤导致图甲中细胞处的细

116、胞体大量破坏,E处的分泌颗粒消失,将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这说明E处分泌的物质中含有抗利尿激素(2)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相关部位的影响下,细胞处产生兴奋传递给细胞,从而使B血管中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并直接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图甲中所示的A、B和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血管有A、B、C(3)下丘脑中每个活的神经细胞都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有兴奋的产生与反射的完成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代谢中产生水与消耗水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4)图乙是图甲部分区域的放大,其中属于突触的结构是(用图中序号表示)【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

117、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解答】解:(1)由题意中“出现明显多尿现象”,可以判断E处的物质是与水平衡调节相关的激素,即抗利尿激素该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但是由垂体后叶释放(2)由图可知细胞均为神经细胞,兴奋在神经元细胞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当受到

118、寒冷刺激时,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增加由于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因此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所以在 A、B、C 处的血管中均会检测到甲状腺激素(3)反射完成需要完整反射弧,错误;神经细胞为高度分化细胞,不再增殖与分化,错误;活神经元能够进行各种化学反应,会产生水和消耗水,如细胞呼吸,氨基酸脱水缩合等,正确;遗传信息的传递即为DNA分子的复制,只有能够进行增殖的细胞中才进行DNA分子的复制,而神经细胞不能增殖,错误(4)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即图中的故答案为:(1)抗利尿激素(2)促甲状腺 A、B、C(3)(4)57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

119、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组别接种物总人数癌前病变人数A(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A1对照剂786383A2疫苗78484B(接种前检出HPV DNA)B1对照剂1125126B2疫苗1121125(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载体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表达出L1蛋白(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L1蛋白作为抗原直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记忆(B)细胞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3)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

120、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清除体内HPV(4)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预防(治疗、预防)【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表格:表中为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癌出现癌前病变的人数,接种前未检出HPV的DNA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显著;接种前检出HPV的DNA时,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明显差异【解答】解:(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载体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表达出L1蛋白(2)HPV外壳蛋白L1基因表达产生的L1蛋白作为疫苗,人体接种该疫苗后,L1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

121、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一旦HPV侵入机体,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3)B2组与B1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的作用主要是诱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不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体内HPV(4)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预防宫颈癌故答案为:(1)载体(2)L1蛋白 记忆(B)细胞(3)细胞免疫(4)预防58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草的多样性会下降鹰和野兔虽为捕食关系,但二者却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叫

122、做共同进化(2)图2中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C(或AB)(字母作答),表示蚕丝中所含的能量来自蚕中的F(字母作答),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E+F+G+H)/A100%(字母作答)【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食物链、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解答时可以从食物链的概念长短、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面来切入解答本题分析图解是关键,A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为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净光合作用C=总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散失,它将用于桑树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即A=B+C图中看出,E为蚕自身呼吸消耗的能

123、量、F为蚕丝中的能量、G为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H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解答】解:(1)没有了第二营养级,草的数量会上升;但是第二营养级对于草来说是一种自然选择,选择了草的进化方向,没有了第二营养级,草的多样性下降;鹰和野兔为捕食关系,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也使猎物向适应环境方向进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共同进化;(2)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AB蚕中的G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E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H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因此蚕丝中所含的能量来自蚕中的F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A,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为E+F+G+H,因此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

124、递效率为(E+F+G+H)/A100%故答案为:(1)下降 共同进化(2)C(或AB) F (E+F+G+H)/A100%59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图请问:(1)实验中盐水需煮沸原因是杀灭杂菌,并且冷却后才可使用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

125、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考点】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分析】分析题图:在1、2、3号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都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1月7日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到1月14日亚硝酸盐的含量下降到最低水平,之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泡菜腌制的初期,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

126、乳酸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又有所下降【解答】解:(1)实验中盐水需煮沸原因是杀灭杂菌,并且冷却后才可使用由于盐水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因此腌制过程中泡菜坛中的溶液量会增加(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由于各坛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可能存在差异故答案为:(1)杀灭杂菌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2)比色法 玫瑰红色染料(3)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2016年8月13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