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素养评价(一)(第一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通文方氏,集贤白门”“衣暖苍生,锦绣梅苑”“杨柳曙露,书香靖江”某市精心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各有主题,形成“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人文景观。这些农村文化礼堂()见证了文化现象的丰富多彩呈现出各自特有的文化色彩蕴含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的文化教育程度A.B.C.D.【解析】选A。各地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错误;农村文化礼堂并不能反映人们的文化教育程度,错误;“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人文景观展现了文化的特色与多彩,符合题意。2.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
2、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臣子当上皇帝。这些服饰文化字眼折射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B.C.D.【解析】选B。中国古人的服饰穿着体现着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布衣”“白丁”等服饰文化字眼,是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3.(2020山西高二检测)生活处处皆文化:喝茶循“茶道”,饮酒讲“酒德”,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戴帽是服饰文化,就连吃药都体现中药传统文化。这表明()
3、文化是后天学习的产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即生活A.B.C.D.【解析】选B。材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正确;材料并不是阐释文化的产生,不符合题意;将生活与文化完全等同是错误的,排除。4.中国百度发布了“百度2019年沸点十大热门科技词汇”,AI、 5G、区块链、物联网、刷脸支付等十个关键词成为2019年最受中国网民关注的科技热词。这说明了()文化发展对科技创新有促进作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A.B.C.D.【解析】选C。科技
4、热词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化促进科技创新,排除;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一定是真实写照,错误。 【知识拓展】区块链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5.文化强国,必是文化产业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必有文化产业硬实力来支撑。这说明()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文化力量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文化
5、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B.C.D.【解析】选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错误;夸大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正确阐述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6.(2020郑州高二检测)近年来,故宫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作出许多深受大众喜爱的产品。故宫娃娃系列因具有趣味性而受到青少年青睐,手机壳、电脑包因具有实用性而持续热销。故宫“文创”产品热销表明()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B.文化创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C.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解析】选D。故宫“文创”产品热销表明文化与
6、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D正确;材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而未体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A与题意不符;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而不是文化创意,B错误;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但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不一定促进经济的发展,C错误。7.某作家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优秀文化能够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文化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类的精神家园A.B.C.D.【解析】选B。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说
7、明文化具有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家园,符合题意;与材料主旨无关。8.(2020襄阳高二检测)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在盛唐时代的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华美;而从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唐盛极而衰的真实的历史。由此可知()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古代诗词总会真实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文化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A.B.C.D.【解析】选D。盛唐时代与盛极而衰时的诗词给我们的不同感受,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符合题意。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也会
8、有歪曲反映时代发展的古诗词,错误。材料主旨强调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映,与题意无关。9.亲身经历举国抗疫的中国人都深切感受到了一种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精神,人们深受濡染、备受鼓舞并外化为具体的抗疫行动。这说明了()文化由人创造也塑造着人文化潜移默化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先进文化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A.B.C.D.【解析】选B。材料说明文化由人创造也塑造着人,也说明了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正确;错误,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材料反映先进文化对人的激励、鼓舞,而未能体现先进文化为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不符合题意。10.(2020眉山高二检测)“垃圾分类、减量变宝
9、”某地通过宣传示范、评比考核、奖励优秀,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的习惯。这是基于()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人们总是能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A.B.C.D.【解析】选C。通过宣传示范、评比考核、奖励优秀,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的习惯,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正确;“自发形成”说法错误,人们接受先进健康文化的影响往往是积极主动的,排除;材料主要讲的是外在的影响,而不
10、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且该题肢中“总是”的说法太绝对,排除。【补偿训练】生活一刻不停地推着我们向前走/但是故乡告诉我们/嘿,你可以回到我这里休息一下在故乡的街头巷尾走一走/遇到三五好友,只消相视一笑/道一声,好久不见!/便知道,我们回家了。这首短诗告诉我们()留存在内心的乡情是人们温暖的精神家园乡情文化是漂泊异乡的人们的心灵寄托和归宿渐行渐远的乡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内心的情愫故乡的味道让人们在强制中受到乡情文化的感染A.B.C.D.【解析】选A。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乡情,乡情文化是漂泊异乡的人们的心灵寄托和归宿,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正确;材料未体现乡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内心的情愫,排除;
11、说法错误,乡情文化对人的影响并非强制的,人们接收文化的影响是积极主动的。11.“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州,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歌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 B. C. D.【解析】选D。相思豆、连丝藕、黄土地、绿田畴,寄托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这体现了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也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入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排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2.(20
12、20南宁高二检测)自2008年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下发至今已十二年,全国近九成的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这些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陈列展览16 000余项,接待观众超过5亿人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因为()有利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B.C.D.【解析】选B。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因为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正确;有利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说法正
13、确,但不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原因,排除。13.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曾经,我国“房市”多次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仅从文化层面来说,有人认为:我们是儒文化、农耕文化,重视不动产;“成家立业”,“成家”必有房,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房地产的特殊情结;不仅中国,凡儒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房价都普遍偏高。这告诉我们()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抑制房价上涨的根本措施文化对经济具有积极的反作用A.B.C.D.【解析】选A。凡儒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房价都普遍偏高,这告诉我们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正确;“成家”必有房,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
14、房地产的特殊情结,这告诉我们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正确;传统文化能影响房价但并不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排除;先进的文化才对经济具有积极的反作用,说法片面,排除。14.(2020浙江高二联考)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利用电视这一面向大众的传播形态,生动呈现了经典作品承载的不朽记忆和主流价值观,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跨越代际的经典重读。这表明()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表现形式影响文化传承通过特定的文化活动影响人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A.B.C.D.【解析】选C。利用电视这一面向大众的传播形态,以文化节目的形式,向人们呈现经典作品承载的不朽记忆和主流价值观,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承,正确;说
15、法错误,优秀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中强调,通过呈现经典作品承载的不朽记忆和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节目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跨越代际的经典重读,体现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排除。15.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项目力求通过科学开发与文旅互动有机结合,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互动以及活态传承之路,建设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融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及文化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材料表明()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文化产业发展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A.B.C.D.【解析】选C。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项目力求建设一个特色
16、产业集群,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确;该项目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互动以及活态传承之路,说明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错误;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错误。16.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如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家乡的成人看到月亮时,则会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由此可见()人的世界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人的文化素养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成人的文化素养普遍比儿童要高A.B
17、.C.D.【解析】选D。文化是一种素养,每个人的素养都不是天生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不同人通过月亮抒发自己的感受和离情别绪,体现了;材料与文化素养高低无关,错误;题中未涉及世界观的形成,与题意无关。1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习近平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为使红色文化发挥其精神力量的作用,上海最大化地利用红色资源,通过“沉浸式”红色主题文化教育发挥红色文化的功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样做()有利于保护红色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是因为人们接受红色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旨在使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
18、化的熏陶能使红色文化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对国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A.B.C.D.【解析】选B。材料中“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保护红色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正确;错误,人们接受红色文化的影响往往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材料未体现深远持久的影响,排除。 【知识拓展】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
19、质文化。18.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毕加索义愤填膺,用画笔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他以立体主义表现的方式,刻画出在战争环境下人们愤怒和抗争的心理状态,给受众带来了心灵上的巨大震撼。直到现在,壁画格尔尼卡在世界上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的行动中仍然起着积极作用。这表明该画作()能够丰富观赏者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来源于社会实践,集中反映了当时经济政治成果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创作手法上的包容性,反映了作者奇特的想象力A.B.C.D.【解析】选B。这幅杰作给受众带来了心灵上的巨大震撼,能够丰富观赏者的精神世界,增强
20、其精神力量,正确;这幅画直到现在仍然起着积极作用,表明这幅杰作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正确;这幅画没有集中反映当时经济政治成果,也未体现创作手法的包容性,排除。19.(2020江苏高考)“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由此可见()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化特点、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影响
21、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遗产等考点。材料中对乡约从北宋到今天的叙述,表明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正确。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错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也会在实践中被文化塑造,正确。文化可以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错误。20.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人们提供了是非、善恶、美丑、真伪的判断标准,是建设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和思想土壤,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能够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并为其提供法治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增强人的法治观念,确保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
22、进步为人们提供正能量,推进法治国家建设A.B.C.D.【解析】选A。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能够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进步,为人们提供正能量,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符合题意;中的“完美人格”说法太绝对;中“确保”说法不妥。21.(2020江门高二检测)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
23、来越突出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扩大国际影响力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A.B.C.D.【解析】选C。“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说明了扩大国际影响力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正确;“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说明了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排除;与题意不符。22.(2020南阳高二检测)艺术让城市更有文化温度。经济社会越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维度就越丰富,不只是电影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运动等在内的文化生活形式,都是营造城市活力空
24、间、点燃城市发展激情、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城市文化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城市建设需要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的文化生活形式促进了市民全面发展A.B.C.D.【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建设需要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以点燃城市发展激情,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正确;错误,城市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不能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强弱;错误,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丰富的文化生活形式促进了市民全面发展。23.有人说,遍读好书,“有如走访先代圣贤,同他们促膝谈心,分享他们最精粹的思想”;有人说,“阅读能遇见人生境界
25、高、情味深,可做自己榜样的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敞亮,让生命变得高贵”。据此看,阅读好书是一个()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获取文化信息潜移默化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汲取优秀文化思想不断改造人类社会的过程A.B.C.D.【解析】选A。材料反映出阅读好书可以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敞亮,让生命变得高贵,阅读好书的过程是获取文化信息潜移默化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正确;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要具体分析,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错误;强调侧重汲取优秀文化思想不断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不体现不断改造人类社会,与题意不符
26、。24.三流国家输出产品,二流国家输出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核心价值。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和成功运行,使得我们推销中国高铁特别有底气。材料告诉我们,在我国高铁输出中应该()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嵌入中国标准和规则,注入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打造高铁国家符号,提高国家软实力将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融入其中,进行文化渗透A.B.C.D.【解析】选C。通过“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核心价值”“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和成功运行,使得我们推销中国高铁特别有底气”可以看出,在我国高铁输出中应该嵌入中国标准和规则,注入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打造高铁国家符号,提高国家软实力,符合题意;与材料无关;中的“文化渗透”错误。二、非选
27、择题(共52分)2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任务。某地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该地积极推进农业与文化有效对接,以抗战文化为载体,突出抗战文化品牌,着力打造以松山为重点的抗战遗址群,农家乐餐馆推出松山抗战系列菜肴,“子高地”荷包蛋、“马鞍山”砂仁鸡、“狗头坡”酸木瓜炸猪脚等,都是本地农家菜。一道菜就是一个抗战文化符号,农业与抗战文化的有效对接,既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记住历史,勿忘国耻;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说明抗战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解析】本题是意义类试题,知识范围是“文化与生活”。具体结合材料“该地积极推进农业与文化有效对接,以抗战
28、文化为载体,突出抗战文化品牌,着力打造以松山为重点的抗战遗址群,农家乐餐馆推出松山抗战系列菜肴”“农业与抗战文化的有效对接,既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记住历史,勿忘国耻”“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角度回答即可。答案: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传承革命文化,凝聚起脱贫攻坚的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以抗战文化为载体发展特色产业,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传承革命文化,以抗战文化为载体,突出抗战文化品牌,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29、回答问题。材料一文化和旅游,不是“文化”与“旅游”的简单相加,而是文化的价值性优势与旅游的综合性、产业性优势互补,二者相得益彰。文旅的深度融合,将更好地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文化和旅游“在一起”戳中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材料二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涵,旅游是文化的一种传播载体。一部少林寺火了登封武术,一篇养在深闺人未识让张家界走向世界据统计,我国50%以上的游客偏好文化体验游。乌镇基于传统文化营造了新的江南生活,莫干山基于生态环境构建了新的乡居生活文化旅游正带给这个时代人们最需要的品质生活。文化旅游,通过文化的故事化、文化的科技化、文化的可视化,让文化被
30、更广泛的旅游者领略和理解,使厚重的文化变得轻松浪漫,使惬意的旅游变得诗情画意。(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和旅游“在一起”如何戳中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9分)(2)请推荐一处你参观过或熟悉的中国文化旅游胜地,并为其推广拟写一份宣传词。(个人原创,朗朗上口,符合推荐地方的特点。15字左右)(4分)【解析】第(1)问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必备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学科素养。文化和旅游“在一起”,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涉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等知识。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拟写的宣传词要紧
31、扣主题,具有激励性,传播正能量。答案:(1)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将更好地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将对我国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发掘、阐释、传播,增加人们的文化体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和文化内涵,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提高旅游品质和生活品质。(2)示例:襄阳古城,探寻荆楚灵秀之韵。27.(12分)海南澄迈县校园掀起了爱国主义教育热潮,把爱国情怀深植在孩子们心中。在某幼儿园教室、走廊的墙壁上,随处可见孩子们画的五星红旗、天安门等;每周一早上,伴随着刚升起的太阳,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齐聚操场,举行升
32、旗仪式,大班的小朋友被选为升旗手,穿上礼服,有模有样地踏着正步升起国旗;中午、晚间校园广播都会播放爱国歌曲,营造爱国氛围。除此之外,学校还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游戏中,让孩子们边玩边接受爱国教育。“以前玩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抢着要扮演白雪公主、猎人,而现在抢着要扮演警察、军人。”幼儿园负责人说。有人说:“在爱国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一定能养成爱国情怀。”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加以辨析。【解析】本题是辨析题,解答本题可首先肯定题中观点并说明理由:具体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点角度分析营造浓浓的爱国氛围,能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埋下爱国的种子;其次,指出题中观点是不全面的,并从文化影响不
33、是被人们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角度分析让孩子们拥有爱国情怀,需要营造爱国教育氛围,同时也需要孩子们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营造浓浓的爱国氛围,能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埋下爱国的种子。但文化影响不都是被人们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让孩子们拥有爱国情怀,需要营造爱国教育氛围,同时也需要孩子们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28.(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34、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材料二喧嚣闹市,驻足一片静谧,持一杯闲适清茶细细品味;人来车往,沉淀一颗静心,捧一本文字咀嚼流动暗香。2019年5月,某市实施“城市书房”工程,给了人们一种文化韵味的雅致享受,备受居民喜爱。(1)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谈谈该市实施“城市书房”工程的理由。(10分)(2)请为该市“城市书房”工程写两条宣传语,要求每条宣传语不得超过20字,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朗朗上口。(5分)【解析】本题第(1)问,首先明确知识限
35、定为文化的作用,既包括文化的一般作用,又包括文化对个人的具体影响等。其次结合材料信息来组织答案,做到有理有据。第(2)问,注意宣传语的条数和字数,答案要点紧扣“城市书房”建设,注意语言表述要易读易懂。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实施“城市书房”工程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实施“城市书房”工程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城市书房”工程有利于健全人格、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精神力量。(2)示例:阅读与人生相伴,书房与城市同行。书声刺激听觉神经,文字带来视觉盛宴。文字,是我的生命;书籍,是我的灵魂。人类因读书而高尚,生活因有书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