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476.50KB ,
资源ID:915493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549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

1、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北朝时贾思勰著农书齐民要术,对于锄草他认为:“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五谷蔬菜瓜果之属,皆如此也。”,这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A分工细致B是北方的主要经济形式C注重精耕细作D收成完全取决于人力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3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朝中后期)乡村纺

2、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这反映了此时松江地区( )A家庭纺织业的商品化B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C雇佣关系的普遍出现D纺织技术的重大改进4北宋时期,州、府级城市实行厢坊两级管理体制,县级城市一般只允许设置坊巷和市。但到南宋时,江南地区的一些市镇开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设立厢级机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南宋( )A中央高度集权的结果B政府放松了城市管理C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D市民阶层兴起的促动5管子权修载:“上不好本事则末产不禁,末产不禁则民缓于时事而轻地利,轻地利而求田野之辟,仓廪之实,不可得也。”这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工商食官 B弃农重商 C重农抑商 D农商并重6明代张煊

3、在西园见闻录中说:“国初两广、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万计。”明太祖实录也载:“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据此可知,明代初年( )A实施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B“海禁”政策难以令行禁止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D民间正常外贸活动频繁7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反映出先秦时期( )A礼乐文明的崩溃B铁犁牛耕的普及C农业生产的进步D中央集权的形成8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因其涉及到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持续时间达一个世纪之久,物价上涨幅度又高达几倍。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这种现象( )A封建地主从

4、中获利最大B导致了经济危机C加速欧洲社会阶层分化D源于工业革命经济发展9马克思曾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这段话表明( )A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成功改良B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蒸汽的使用C市场需求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D工场手工业从来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10史学界普遍认为,某历史进程导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行列,其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科技发明诞生于这一历史进程之中的是( )A飞机B轮船C火车D氢弹111873年,中国农产品的输出(不包括茶叶

5、)为280多万元,1883年为2800多万元,在全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由2.6%.上升到15.6%。这说明( )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B列强操纵着国际农产品市场C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趋向瓦解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12下列主要体现洋务派“自强”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汉阳铁厂 C开办轮船招商局 D修建京张铁路131893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发生火灾。当时的英文报刊发表评论:“由于他们对允许外国人的进口轧花、纺纱、织布等机器一事,过去曾经设置现在仍然设置一切可能的障碍,所以对外国人来说,试图挽救织布局,那是不可思议的。”这表明上海机器织布局( )A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方式

6、B经营上采取封建管理体制C对列强经济侵华有所抵制D得到了西方国家大力支持14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的影响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5据统计,“一战”前国内注册的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l920年,新注册公司达272个,资本达117434500元。这一变化表明( )A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B国际环境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D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16下表为1929年和1936年中国境内电力工业统计表。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7、 )1929年1936年(关内)民营电厂523家206138千瓦39%415家327518千瓦52%官营电厂17家47840千瓦9%35家28352千瓦4.5%外资电厂35家273262千瓦52%10家275295千瓦43.5%合计575家527240千瓦100%460家631165千瓦100%A科技落后制约民营电厂规模扩大B政府政策推动民族工业发展C日本侵略导致官营电厂发展滞后D二战发导致列强减少投资1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然而,从后来的实践看,党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着眼点主要放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过渡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指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

8、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1819621963年,全国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小商小贩的发展比较稳定。到1964年底,全国小商小贩又恢复到247万人,其中个体商贩50多万人。这表明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B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C完全纠正了“左”倾错误D为调整经济放宽相关政策19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出现一批存款在10000元以上的农户。下图为山东某农村通过种棉花成为“万元户”的赵汝兰(下图左)新购置的脚踏式缝纫机。贵州省贵定县的农户王明中(下图右)通过经营面粉厂,最终也成了“万元户”。这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B中国农村地区实现小康C城乡经济差距开始缩小

9、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1985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将加工企业的按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由原来的256种缩小到2030种,加工企业需要的许多原材料需要自己“找米下锅”。材料现象主要说明( )A企业首先成为改革对象B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制确立C计划经济体制已出现松动D企业经营日益出现困难21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简政放权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逐步建立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1860年外国在华出版的报刊达到32家,比鸦片战争前增加了一倍,18

10、90年发展到76家。李提摩太在给英驻上海领事白利兰的信中提出,比起办医院、办学校,出版书报更能控制“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这表明( )A西方对中国文化入侵加剧B中国近代出版事业取得成就C西方文化侵入遭到国人抵制D期刊繁多有利中外文化交流23罗斯福新政中既增加就业机会,又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的措施是( )A改革银行制度 B调整工业布局 C兴建公共工程 D整顿农业结构24从1965年至1981年,英国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政府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比例从16%上升到25%;而在瑞典,该比例从19%上升到33%。这种变化有利于(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促进科技发展 C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D缓和社会矛盾25第

11、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黄金时代。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在这些年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增长,促成这一繁荣的因素包括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ABCD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大题,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各方面主要表现劳动分工“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农产培育“种谷必条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蒇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工具技术牛耕、铁农具、曲辕犁、选种和育秧、测知节气材料二 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部分表现19世纪60年代,浙江地区:

12、“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据南浔志卷31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顺德县志1853年材料三 1949-1987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吨)(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基本趋势,并分别说明图中A、B两个产量波峰区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

13、)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中国经济网(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够引起“欧洲生产革命”的原因。(10分)材料二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刘宗绪世界近代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引起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4分)材料三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

14、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侯建新等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3)指出材料三中“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最显著的成就和生产组织形式。(4分)材料四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帯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王斯德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4)你认为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还是福祉?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6分)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多锄

15、则饶子,不锄则无实,五谷蔬菜瓜果之属”可知北朝时农业生产注意精细的打理,投入大量时间,故C正确;材料内容不涉及分工,故A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北朝的农业生产是北方的主要经济形式,故B错误;“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2D【详解】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下,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进行生产,故内容应是集体劳作;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逐渐转向铁犁牛耕,故内容是铁犁牛耕,因此D项正确,ABC项排除。故选D。3A【详解】“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这反映了明朝松江地区家庭纺织业的商品化,故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故B错误;材料没有雇佣关系的信息

16、,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纺织技术的信息,故D错误。4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县级市镇冲破限制,私自设立州、府才能实行的厢级机构,说明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地方管理体制的改革,C项正确;市镇“私自设立厢级机构”反映了南宋中央集权弱化而非中央高度集权,A项错误;政府放松了城市管理与“(市镇)私自设立厢级机构”不符,B项错误;地方政府调整城市管理体制的主要原因并非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推动,D项错误。5C【详解】据材料“上不好本事则末产不禁,末产不禁则民缓于时事而轻地利”中的“本”是指农业,“末”指商业,据此可知这是“重农抑商”思想,C正确;“工商食官”指手工业和商业都是官营

17、,A错误;据材料“上不好本事则末产不禁,末产不禁则民缓于时事而轻地利”可知,材料的意思是统治者不重视农业就会导致人们发展工商业,从而使农业发展缓慢,而不是“弃农重商”,B、D错误。6B【详解】“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万计”、“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等反映的都是海外走私贸易盛行,由此可知明代初年的“海禁”政策难以令行禁止,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明初海外走私贸易猖獗,不是鼓励对外贸易和理性重农抑商,排除AC;材料反映的是海外走私贸易,不是民间正常的外贸活动,排除D。7C【详解】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反映的是公田到私田的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

18、用,即农业生产的进步,故C项正确;礼乐文明在春秋后期开始崩溃,主要表现为中央政权衰落,诸侯力量强大,且材料中并未体现礼乐文明在先秦时期的表现,与题目不符,故A项错误;先秦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指的是井田制,材料中“废井田,开阡陌”指的是土地私有的确立。材料中只体现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并未体现中央集权的确立,故D项错误。8C【详解】根据题干并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资产阶级获益匪浅,他们一方面利用廉价劳

19、动力进行商品生产,另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由于地主仍然收取定额货币地租,导致购买能力大不如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故A错误;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在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16世纪时欧洲除尼德兰外其他都是封建制国家,没有出现经济危机,故B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错误。9C【详解】根据材料“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可知,市场的扩大,社会需求的增加给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力造

20、成压力,要求出现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因此工业革命应用而生,C项正确;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A;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市场需求的扩大,排除B;D项说法错误,排除。10A【详解】材料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描述,其中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A正确;BC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排除。故选A。11A【详解】中国农产品的输出额以及在全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都不断上升,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A;B、D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排除C。【点睛】12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

21、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包括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故A正确;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是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工业,故排除B、C;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铁路,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不是洋务期间修建的,故排除D。13C【详解】由材料可知,列强不会“试图挽救”上海机器织布局,这是因为上海机器织布局“过去曾经设置现在仍然设置章碍”,使得西方国家出口“轧花、纺纱、织布等机器”到中国受到了阻碍,这说明上海机器织布局对列强经济侵华起了抵制作用,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均未提及,排除。14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

22、世纪末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清政府逐步放松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这使得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故选B;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其与材料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19世纪末还未建立,排除C;19世纪末,欧洲还未发生一战,其还未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D。15B【详解】题中材料反映了一战前后国内注册的公司和资本总额的快速增长情况,说明国际环境变化给国内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中未反映出注册公司是何种企业,故A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中没有说明经济结构属于什么样的状态,结合史实,近代工业结构是不合理的畸形发展状态,故C项说法错误,

23、排除;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甲午战后,题中是一战时期,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16B【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19271936年处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此时由于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电力工业也得到发展,所以B正确;由表格信息无法看出科技发展水平,所以A错误;1936年前日本的侵略主要在东三省,与“关内”无关,所以C错误;二战开始于193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D错误。17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是“一化三改”,工业化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故选B;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非生产关系变革,故排除A;“大跃进”和

24、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属于过渡时期的史实,故排除CD。18D【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60年冬中共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我国注重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故到1964年底,全国小商小贩又恢复到247万人,其中个体商贩50多万人,D正确;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故A与材料无关;据所学可知19621963年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到1965年才完成调整任务,故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才从指导思想上完全纠正了“左”倾错误,故C错误。19A【详解】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广,农

25、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的体现,A正确;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出现一批存款在10000元以上的农户”可知,这只是个别现象,而不代表普遍,B错误;材料未涉及城乡比较,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改革开放后部分农民富裕起来,而非体现制度的优势,D错误。20C【详解】材料中的“按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缩小”说明国家对加工企业的管制放松,而“找米下锅又说明加工企业面对市场的自主性加强,这是计划经济体制松动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改革是从企业开始的,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失去或减少了国家控制的加工企业,一部分可能出现经营困难,但由于自主权的扩大,更多的可能会

26、迅速发展,排除D项。21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根本性突破表现为,逐步建立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正确;早在1980年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便开始了共同发展,A项错误;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是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B项错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属于对外开放的成果,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符,C项不符合题意。 22A【详解】根据“更能控制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可知李提摩太的言论说明西方侵略者在中国创办报刊的目的是加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即西方对中国文化入侵加剧,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外国在华出

27、版事业的发展,而非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成就,排除B;”遭到国人抵制“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不是中外文化交流,排除D。23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1933年的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失业人数众多,国家必须解决如此庞大队伍的就业问题。通过国家扩大支出,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既为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解决了就业问题,并增加了民众的收入,增加了其购买力,刺激了经济的复兴,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24D【详解】根据“英国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政府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比例从16%上升到25%”可得出其强调的是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一

28、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项正确;加大福利国的投入是国家干预的体现,同时增加了财政负担,排除AC;材料与科技无关,排除B。25C【详解】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黄金时代”,以及“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快速增长,可知二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故正确;“福利国家”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和扩展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正确;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

29、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正确。综上分析可知正确。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6(1)男耕女织(或者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追求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条件,具有脆弱性。(2)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村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农业与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逐渐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原因: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列强侵略打开中国大门,中外贸易联系加强。(3)趋势:粮食产量不同时期有较大起伏,但整体上不断增长。原因:A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B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30、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详解】(1)据材料一“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牛耕、铁农具、曲辕犁”“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釆蒇鸡豚狗彘毋失其时”结合所学得出小农经济是主要耕作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据材料还庐树桑,莱菇有畦,瓜瓠果旅鸡豚狗彘毋失其时”“选种和育秧、测知节气”结合所学得出追求精耕细作;据材料“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结合所学得出受制于自然条件,具有脆弱性。(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结合所学得出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据材料二“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

31、交大贾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结合所学得出农村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得出逐渐卷入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结合所学得出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角度回答。(3)第一小问趋势,根据1949-1987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可从粮食产量不同时期有较大起伏,但整体上不断增长的角度回答趋势;第二小问,关于A产量峰值的原因,结合图片信息“1953-195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回答原因;关于B产量峰值的原因,结合图片信息“1979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实

32、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方面回答原因。27(1)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国内外市场广大;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工人技术纯熟;成为欧洲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生产技术改进等。(2)生产方式: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到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社会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3)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4)能结合相关两个以上史实论述其观点即可。【详解】(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技术、科学等方面分析可知,英国能够引起欧洲生产革命的原因主要有,较早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国内外市场广大,手工工

33、场发展水平较高,工人技术纯熟,是欧洲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和科学家热心生产技术改进等。(2)生产方式:根据材料二中“(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可知,生产方式的变化为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到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社会经济结构:根据“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可知,社会经构的变化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3)成就:根据材料三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有,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生产组织形式:根据“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垄断组织。(4)论述:首先选择一个观点,如根据材料四中“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确定观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福祉”;然后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利用两到三个史实进行分析说明,如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活、思想文化获得巨大发展,最后用辩证方法,进行总结,指出工业文明虽有一些负面影响,但主要推动了社会和文明的发展进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