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语文”课程正式定名的年份是( C )A.1949年B.1950年C.1933年D.1921年21950年,教育部颁布了( B )A.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B.小学语文教学大纲C.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九年制小语大纲3.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启蒙读本是西周的( A )A.三字经B.史籀篇C.百家姓D.千字文4.1958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的识字实验是( C )A.分散识字B.集中识字C.注音识字D.韵语识字5.语文课标规定,1-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为(A )A.120万
2、字B.100万字C.145万字D.60万字6.传统作文教学的训练序列是( A )A.分步训练B.分格训练C.先放后收D.素描训练7.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是( B )A.课程的综合结构B.整合各学科的综合性课程C.语文学习规律D.语文学习方式8.用于了解学生的潜在能力,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价是( C )A.水平评价B.成绩评价C.综合评价D.学能评价9.主要在于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是( D )A.基础研究B.科学研究C.行动研究D.实证研究10.Google是一种( A )A.搜索引擎B.信息校对系统C.网络数据库D.教育网址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
3、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重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Y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Y )3.课程目标是教学的具体要求。( N )4.传统识字教学主张先集中识字,后读书。( Y )5.提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的是孔子。( N )6.在功能和结构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有差别的。( Y )7.中年级观察作文的最佳形式是分格训练。( N )8.语文教学实验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条件的。( Y )9.口语和书面语是一个动态的复合过程,互动性较强。( Y )10.综合性学习不是一种个体性学习。( )N三
4、、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工具性和_人文性_的关系争论上。2.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_素养_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3.目前中国主要的三套小语教材是_人教_版、北师大版和江苏版。4.我国_1953_年正式公布汉语拼音方案。5.现行的阅读课模式有两种,一是知识理解型,二是_。6.从听、说、读、写看,语文素养综合体现在_能力上。7.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语文学习成就的评价方式是_评价。8.关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新课改中应更重视_终结性_评价。9.语文教学实验研究可分真实验、_和前实验。10.根据
5、调查对象,语文调查研究可分为全面调查和_个别_调查。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课程目标2.语感3.语文教学评价4.语文教学实验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与历年相比,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方面的新变化?2.写字教学的策略是什么? 答:重视培养习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重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重视示范和指导;坚持持之以恒的训练3.阅读教学的意义是什么?4.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答: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六、 论述题(每小题10分)1. 试述现行语文课程
6、标准的基本理念。答:即针对“知识为中心”或“知识能力为中心”,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既要形成知识和能力,又要掌握过程和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复现为中心”,提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强调通过熏陶感染和语文实践,提高学生感悟、体验、积累、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教师为中心”,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课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倡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资源由“窄”变“宽”,由“死”变“活”。2. 结合实际,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沟通课内外联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整体优化。2)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别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主设计活动程序,倡导学生个性凸显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3)综合性学习涉及面广,吸纳的信息量大,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高,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