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十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建议用时:20分钟)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充满激情地说:“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段话旨在()A加紧制定新中国文化建设方针B阐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C突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D强调贯彻“双百”方针C由材料“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可见材料旨在突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故选C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的主旨不是阐发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无关贯彻“双百”方针,排
2、除D项。2“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二为”方向B三个“面向”C“五讲”“四美” D“双百”方针D“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体现的是“双百”方针,故D项正确;“二为”方向指的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故A项错误;三个“面向”指的是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故B项错误;“五讲”指的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的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3、,故C项错误。3“双百”方针的最大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讨论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D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斗争的自由D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斗争的自由即是学术问题政治化,这违背了“双百”方针的“自由”原则,D项符合题意。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的争鸣D注意题干中的
4、比较点是“从争论的内容上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科研领域容许不同的学术争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指不同的学派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故选D项。5新时期开始时,我国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反思文学”“伤痕文学”。这里的“反思”“伤痕”的主题是对()A过渡时期建设中的问题反思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反思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反思D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反思C“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科学和文艺工作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文学艺术“又一
5、个春天”的表现是()A出现了青春之歌红日等影片B出现了北国江南林家铺子等作品C出现了反映丰富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和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D改编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C注意时间限制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A、B两项出现在“文化大革命”之前;D项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只有C项是新时期的表现。7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A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B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C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C依据题意可知,在2
6、0世纪中期,上海的影院既可以放映香港影片,也可以播放反映“大跃进”的影片,这表明当时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明确表述,不符合题意。8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文艺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4月,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上述状况揭示的本质问题是()A政治运动左右文艺发展B该剧剧本存在严重问题C“双百”方针贯彻的曲折D党的文艺指导方针不断变化A材料反映了该剧的曲折经历,深刻说明了政治运动影响着文艺的发展。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人民
7、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材料二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1)对比材料一、二,毛泽东的认识有何变化?对“双百”方针有何影响?(2)比较材料三与
8、材料一、二,毛泽东的看法又有何变化?对执行“双百”方针有何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毛泽东改变“双百”方针初衷的观念。解析第(1)问要根据材料的信息,分析出认识的变化,分别说明其影响。第(2)问注意将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比较,将材料三的观点提炼出来,根据变化指出其影响。第(3)问综合三则材料,寻找始终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1)变化: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学术问题上可以自由争鸣,材料二中毛泽东又认为不同观点的争鸣归结到世界观只有两个阶级之分。影响:材料一的说法有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材料二不利于学术的繁荣。(2)材料三中毛泽东将艺术划分为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已不是提倡“百花齐放”。影响:“双百”方针遭到严重挫折。(3)阶级斗争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