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新余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文综历史试题24周易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这二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B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C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D封建父权家长制的特权思想【答案】B考点:“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这二则材料反映出君父在家庭、国家政治生活中特殊地位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故B项正确。25宋出现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最终白银
2、获得政府认可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商业。从材料“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可知,明朝时期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到了挫折。所以应选C。26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A考点:董仲舒的“新
3、儒学”思想。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和对古代儒家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题中孟子思想主要是对君王的约束,而董仲舒则强化了君主的权力,属于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故A项表述符合董仲舒的主张。27筹办事务始末(道光朝)中记载:1841年1月6日道光帝命湖南、贵州各调兵一千,四川二千往广州,湖南兵51天后到达,贵州兵47天后到达,四川兵79天后到达。这一现象能够说明A清朝法令军备废弛 B清朝军事体制落后C清朝全国动员抗敌 D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答案】B考点:鸦片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表格的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军队执行情况来看,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
4、省份路途遥远,可以得出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缺乏统畴。所以答案选B。28右图为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1879年列出的课程计划。该课程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注重近代思想启蒙重在培养翻译人才体现中体西用思想要求学生文理兼修A B C D【答案】C考点: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入是在 19 世纪 70、80 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形成过程中,并非是洋务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29有学者指出,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l
5、8401919年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年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作者该论述的共同标准是A民主政治制度全面确立 B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C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D启蒙思想发挥指导作用 【答案】B考点:经济发展模式发生的变化,1750年到1850年是西方工业文明时期,西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实行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中国1840年到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7年到1937年是苏联斯大林体制建立的时期,从中可以看出这是探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故选B。30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在政
6、治上的软弱性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答案】B考点:临时政府是相对于正式政府而言的,根据宪法的原则,选举总统、成立一届政府需要召开国民大会。当时的中国尚未统一,还无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然后依据宪法选举总统,成立政府。所以,当时的总统、政府都是临时的。“临时”的提法正好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精神。311973年1月5日,国计委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三至五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该方案出台表明A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寻找新的市场 B中央部分领导抵制纠正“左”
7、倾错误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的缓和 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四三方案”出台于1973年,当时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该方案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大量成套设备。“四三方案”是中国主动引进西方设备,与经济危机无关,排除A项;中国全面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于1956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故B、D均不正确。32秦律下秦帝国国运为公元前221年至207年,与之相较,同时代罗马法下古罗马帝国国运居然从公元前27年延续到476年。其主要原因是A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政治传统 B万民法广泛的借鉴外邦的
8、法律C天主教对罗马臣民的凝聚力量 D罗马私法有效的保护平民权利【答案】D考点:古代历史上的法律。从材料可以看出秦朝颁布了法律,罗马也颁布了法律,但是二者对各自的统治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秦律残暴,但是罗马法保障了平民的利益。故选D。33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错误的是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1926年工业产量比重生产资料生产407%437%481%434%439%消费资料生产593%563%519%566%561%A这一时期经济稳定增长 B轻工业发展超过重工业C国民经济结构尚未失衡 D注重了经济
9、的恢复发展【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表格数据可知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基本平衡,可见此时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34下图材料中的时间轴所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A工业文明进程中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变化B西方殖民扩张不断发展深入的历史进程C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过程D经济的全球化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答案】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到20世纪末世贸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过程。所以答案选D。352014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l0日刊登题为中
10、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中美实行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 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答案】C考点:当今国际局势。从材料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的进一步的强大,更多的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多极化趋势进一步的增强。40(25分)土地流转成为当下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永佃制是中国自宋至近代的一种土地制度,据此,佃户可以永久租用农地,不受土地业权转手的影响。在永佃制下,土地的拥有
11、权与使用权分离,可以分别执行和占有。这两项分割的权益,各地名称不同,如:田底田面、田骨田皮、田根田脚。有的地方认为永佃权是土地所有权的一部份,因此享有永佃权的称为二田主,形成一田二主制。永佃制有利佃农,对佃农是一种保障。佃农视永佃权为一种产业,可以出让、遗赠、或转售。永佃权有时价,而且往往比田骨的价值更高。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材料二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
12、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 摘自任世江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三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根据材料一概括永佃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价“分田到户、包产到户”。(10分)(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对材料三现阶段我们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何启示?(5分)【答案】(1)内容:佃户可拥有永久的佃种权不受
13、田主变换影响;土地的拥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佃户与地主共享土地权;佃种权可以转让,也可随时收回。(6分,三点即可)原因: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地关系紧张所导致的对土地权的共享。(4分)(2)评价:利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6分)弊 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限制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关系混乱(4分,答出两点即可)(3)启示:用法律保障农民拥有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并对其所使用的土地拥有出租、抵押等完整的转让权;土地改革应该更多地赋予农民参
14、与权和选择权;我国的农业要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考点:农村生产关系变革。(1)永佃制就是佃户拥有永远的租佃的权利,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因此得到了分离,使用权利交到了农户的身上。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2)此题考查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分田到户的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有了土地经营的自主权。但是这种单干模式弊端也是非常明显。(3)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主要是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和农村、农民的积极性等角度进行分析。41(12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材料 北美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56个不到2000人口的选区和31个不到4000人口的选区共取消143个议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席;北方郡选区,获得65个议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获得13个议席。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
16、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为例,多角度论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这一主题”。(12分)(要求:从三个角度论述,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答案】角度一:政治变革离不开对思想现代化成果的吸收(2分)如:美国吸收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理念;美国传承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2分)角度二:政治变革往往受经济现代化的推动(2分)如: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2分)角度三:政治变革可以推动现代化的进程(2分)如:英国议会
17、改革推动君主立宪制完善;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德国资本主义发展。(2分)角度四:政治变革的领导力量会影响到现代化的持续发展(2分)如:旧势力掌握现代化领导权导致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2分)(每个角度4分,三个即可),考点: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本题而言,既可以提取信息政治变革离不开对思想现代化成果的吸收。也可以提取信息政治变革往往受
18、经济现代化的推动。还可以提取政治变革的领导力量会影响到现代化的持续发展等,不管选择怎样的观点,论述时都要言之有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汉武帝在中央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官,授儒家经典。此外,还在郡国兴办学校,亦以“五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材料二 192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新学制,因为该年是壬戌年,又称“壬戌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1)据材料一
19、,概括汉武帝时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壬戌学制”颁布的背景。(9分)【答案】(1)特点: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学校体系较为完备。(2分)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分)(2)背景: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洋军阀政府的重视;旧学制的缺陷;“西学”影响逐渐加深(9分,答出三点即可)考点:汉武帝时期的教育;“壬戌学制”。(1)从材料“置五经博士官,授儒家经典”可以看出汉武帝时期教授学生儒家典籍,培养儒生,通
20、过兴办学校,使得学校体系更加的完备。儒家思想作为统一的思想,巩固了中央集权。(2)结合材料中给定的时间“1922年11月”可知,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的重视;“西学”影响都促进这一学制的出现。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须副署之。中华民族临时约法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应操之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公议
21、院(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宪法文件不同点?(6分)(2)实践结果的差异,并说明实践结果差异的原因。(9分)【答案】(1)不同点:临实行责任内阁制,1787年宪法则实行总统制。临规定了人民的权利,而1787年宪法忽视了人民的权利。临体现了种族的平等,而1787年宪法则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6分)(2)结果:临遭到
22、北洋军阀的破坏,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1787年美国宪法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分)原因:中国封建主义根深蒂固;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3分)美国有着民主的传统,崇尚法制(2分)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宪法。(1)从材料“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须副署之”、“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可以分析的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但是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23、但是1787年宪法有明显的局限性。(2)二者在指导各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临时约法很快遭到破坏,但是美国的民主制度建设确实沿着1787年宪法规定的轨道越走越远。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福雷斯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1945 年4 月12 日罗斯福逝世,副总统杜鲁门继任总统,他继续实现
24、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英国可以通过组织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作用,以此来保证其国际地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罗斯福和丘吉尔提出设想的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后来的历史发展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设想有何不同?(9分)【答案】(1)目的:美国:攫取世界霸权。(3分)英国:继续维护世界霸主地位。(3分)(2
25、)与美国设计不同:美苏开始了冷战,苏联未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两极格局;欧洲联合成立欧共体;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5分,任答三点即可)与英国设计不同:欧洲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统一,但是没有在英国的领导下实现;战后殖民体系解体,英国附属殖民地纷纷实现独立。(4分,任答两点即可)考点:罗斯福与丘吉尔。(1)本问要求分析两种战后世界设想的背景及目的。战后设想也属国家外交的表现或延伸。故可分别从国际形势二战即将胜利,各国国力变化,美国相对实力进一步增强,英国衰落;各国原有外交政策,美国威尔逊十四点原则就想领导世界,而英国则是继续维系霸权。(2)本问要求比较战后世界秩序格局与
26、罗斯福丘吉尔的区别。罗列描述战后国际秩序冷战、两极格局、第三世界兴起,欧洲一体化等于罗斯福、丘吉尔主张予以比较即可。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l870年回到香港后,王韬与友人集资购得印刷设备,组成中华印务总局,接着创办了循环日报。晚年曾担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创办弢园书局,并尽其余力从事著述,刊行了经学辑要西学辑存等书,这些著作为国人载来从古希腊到19世纪帝国主义战争期间世界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新闻、教育、民俗等各种新知,病逝前一直致力于改良主义和西方科技知识的宣传介绍。1897年王韬走完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1867年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后又被作为海
27、军军官学生送入英国海军大学深造。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85年至1893年,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圣人”。中国近代风云人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说明严复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答案】(1)影响: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及向西方学习的深入。(6分)(2)转变: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3分)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科举之途的无望(来得的个人经历及品质)。(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考点:王韬与严复。(1)王韬是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宣传西方的制度,创办报刊等,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人们的思想解放。(2)依据材料可知,严复从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到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可见其思想经历了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的转变过程。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转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