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十水循环基础性训练 (3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019山东冬季合格考)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模拟试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干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回答1、2题。1.与无毛巾的搓衣板相比,有毛巾的搓衣板()A.水流量较大B.水流速度较快C.蒸发量较小D.盆底存水较少 2.如果没有毛巾的搓衣板表示植被破坏后的山地,推测在同等降水条件下,该山地与植被破坏前相比较()A.林木蒸腾
2、量增加B.下渗量增加C.地下径流增加D.地表径流增加 【解析】1选D,2选D。第1题,淋上水之后,有毛巾的搓衣板由于阻力大,水流速度慢,水流量较小,毛巾能够吸收大量水分,因此盆底存水较少,等表面的水流完后,毛巾吸的水分能持续蒸发,蒸发量较大。第2题,植被破坏后,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植被的蒸腾量也会相应减少。(2021济宁高一检测)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读图完成3、4题。3.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A.水汽蒸发减少 B.地表水下渗增加 C.大气降水减少 D.地表径流增加4.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减轻城市大气污染 B
3、.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C.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D.根治城市地下水污染【解析】3选B,4选C。第3题,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比不透水人行道,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土壤中的水分增加,水汽蒸发量增加;由于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可能增加;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第4题,“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使地表径流减少,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对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没有影响;地表水下渗增多,城市吸收热量后增温减慢,有助于缓解热岛效应;不可能根治城市地下水污染。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看图完成5、6题。 5.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下渗e-
4、蒸发A.abe B.acd C.abd D.bde6.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A.e增加 B.d增加C.b增加 D.a增加【解析】5选A,6选C。第5题,图中a是水汽输送,b是地表径流,c是下渗,d是地下径流,e是蒸发。第6题,城市化会增加硬化地面,减少植被覆盖率,会造成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蒸发和蒸腾减少,不会影响水汽输送。【补偿训练】(2021内江高一检测)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1)、(2)题。 (1)环节依次表示()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C.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D.
5、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2)增加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机井B.修建水窖C.植树造林D.跨流域调水【解析】(1)选D,(2)选C。第(1)题,读图可知,环节产生的水汽进入大气,是蒸发环节,环节大陆上空的水汽直接凝结降落到地表,是降水环节,环节是地表径流环节,海洋上空的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环节。第(2)题,是下渗环节,修建机井、修建水窖、跨流域调水等措施不能增加下渗环节水量;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且能增加下渗环节水量。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下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下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
6、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A.B.C.D.8.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兴建污水处理厂疏浚河道加强道路建设完善排水系统A.B.C.D.【解析】7选A,8选D。第7题,由题图可以看出,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因为城市硬化路面多,下渗少,导致洪峰提前),是自然状态下的洪水过程线,是修建水库后受到水库调节的洪水过程线,是自然状态下的地下径流过程线。第8题,防治城市内涝,可以采用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提高城市地表水的泄流速度。污水处理厂对于水污染有帮助而不是内涝,加强道路建设主要是缓解城市拥堵问题。 (2021北京高一检测)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
7、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9、10题。9.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10.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基本不变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D.在冰期相对较低【解析】9选D,10选B。第9题,蒸发环节是将液态的海水转化为气态水;水汽输送环节是将蒸发的气态水通过大气环流输送到陆地上空;降水环节是水汽凝结将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降落到地表;径流环节是通过河流、地表径流等途径,将携带的泥沙、矿物质搬运到海洋,故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第10题,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8、。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2021石家庄高一检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A_,B_,C_,D_,E_。(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是_循环,图中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_循环。(3)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的各环节把_圈、_圈、_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环节(用字母表示)(6)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
9、,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A. B. C. 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第(2)题,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其中,海上内循环携带的水量最大。海陆间循环跨海洋和陆地,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包括: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第(3)题,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的各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各圈层之间进行物
10、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第(4)题,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主要发生在陆地内部和陆地上空之间,属于陆地内循环。黄河径流最终流出海洋,所以,属于海陆间循环。第(5)题,我国夏季的东南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把海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图中B水汽输送环节最能代表我国夏季的东南风。第(6)题,水循环通过各环节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并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资源保持动态平衡,并不是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资源保持动态平衡,陆地水和海洋水保持动态平衡;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资源保持动态平衡,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答案:
11、(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2)海上内海陆间海陆间(3)大气水岩石(4)陆地内循环海陆间 (5)B(6)C提升性训练 水平3、4(10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关于图示流域内f1f4四个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区域流速最快B.f4区域流速最快C.f2区域汇流到河口最少需要3小时D.f3区域早于f2区域流出河口13.关于图中等流时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流时线疏密主要受降水强度影响B.等流时线疏密与地势起伏无关C.等流时线
12、的数值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有关D.等流时线反映的是地表径流的汇流状况【解析】12选B,13选D。第12题,f1区域等流时线最密集,说明相同的时间间隔流动的距离最短,因此流速最慢;同理,f4区域流速最快;f2区域汇流到河口需要23小时;f3区域比f2区域距离河口远,因此流出河口更晚。第13题,等流时线的疏密能反映地表径流的汇流速度,坡度越大、植被越稀疏流速越快,等流时线越稀疏,反之越密集;其与降水强度关系较小。如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回答1416题
13、。14.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15.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坡面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A.B.C.D.16.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析】14选B,15选C,16选D。第14题,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雨季时下渗减少,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使径流量年内变
14、化增大。第15题,森林植被恢复,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下渗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变化减小,植被的覆盖率与降水的多少无必然关系。第16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增加,故甲、乙两河径流总量减少。图中透水岩层向乙河方向倾斜,乙河受来自山岭的透水岩层地下水的补给较多,故河流径流量增加,甲河受补给较少,故甲河径流量减少。 【方法技巧】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分析 二、非选择题(共10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学校生态环境,我国某学校规划建设“海绵校园”,如下图所示。 (1)列举出“海绵校园”对水循环影响显著的两个环节。(2
15、)分析建设透水砖和增加绿化面积在建设“海绵校园”中所起的作用。(3)除了图中所示的措施外,请你在为建设“海绵校园”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解析】第(1)题,“海面校园”可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第(2)题,结合上小题分析可知,透水砖可影响下渗和地下径流以及地表径流。铺设透水砖有利于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下渗,增加雨水的存续量;植被在水循环中能截留水分,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第(3)题,“海绵校园”工程包括新建雨水沟(道路、广场)和卵石排水沟、雨水花园建设、屋顶绿化改造、新建雨水池、透水铺装改造、海绵示范技术展示系统和校园数字化雨水管理监测系统等内容。答案:(1)下渗、地下径流
16、(或地表径流)。(2)铺设透水砖有利于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下渗,增加雨水的存续量;增加绿化面积有利于通过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3)兴建排水沟、放置雨水收集桶、建设雨水花园、屋顶绿化改造、完善校园数字化雨水管理监测系统等。【补偿训练】(2021铜仁高一检测)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海绵城市建成后,图中各环节的变化正确的是()A.a增多B.b增多C.c减少D.d减少(2)海绵城市带来的直接益处有()加快城市地表径流汇入河道促进雨水资源利用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缓解城市内涝A.B.C.D.【解析】(1)选B,(2)选C。第(1)题,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建成后可以加快地表水下渗,增加下渗量和地下径流量,从而增加蒸发和蒸腾量。图中b代表下渗环节,a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地下径流,d代表蒸发或蒸腾。第(2)题,海绵城市可以降低城市地表径流汇入河道的速度;海绵城市无法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海绵城市可以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加速地表水下渗,缓解城市内涝。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