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460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素养培优练(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素养培优练(三)知识点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题。1.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3 000 m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3 0006 000 m高于垂直递减率C.6 000 m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6 000 m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2.飞机可以在5 000 m高度平稳飞行的是()A.

2、B.C. D.【解析】1选B,2选D。第1题,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高度每增加1 000 m,气温下降6。图中的地面气温是20 左右,3 000 m处气温约-10 ,理论值应是2 ,可见3 000 m处的气温垂直递减率要比理论值高得多(即高度每增加1 000 m,气温下降的幅度大于6 )。第2题,根据题干的提示,只要四图中5 000 m处的实际气温不低于理论气温,飞机的飞行就比较平稳。通过画图计算,图5 000 m处的气温都比理论气温低,图5 000 m处的气温与理论气温相近。知识点2大气的受热过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

3、下实验(图甲)并获取了相关数据(图乙)。据图完成3、4题。3.影响该时段数据变化(图乙)的因素是()纬度太阳高度下垫面状况天气状况A.B.C.D.4.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A.将瓶子悬空放置B.将内瓶底涂成黑色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解析】3选B,4选B。第3题,该时段纬度、下垫面状况都不会有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气温较高,天气变化也会影响气温的变化,正确。第4题,将瓶子悬空放置,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减弱,减弱了效果;将内瓶底涂成黑色增加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从而增加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则测量的不是空气

4、的温度;将纵坐标间隔扩大不能使实测数据变化。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57题。5.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A.纬度相当 B.海拔相当C.距海远近相当D.大气透明度相近6.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A.B.C.D.7.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大小有关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有关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有关【解析】5选A,6选B,7选C。第5题,据图可知,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5、其大小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第6题,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近,热量越丰富,是因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量越多。第7题,甲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有关;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大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有关;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主要与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关,即与有关;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有关。知识点3大气热力环流(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021南京高一检测)读“某谷地及相邻山顶的气温日变化图”,完成8、9题。8.图示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冬季的山顶B.夏季的山顶C.冬季的谷地D.夏季的谷地9.下列说法正

6、确的是()A.冬季山顶白天、夜晚气温均高于谷地,夏季则相反B.山顶因地势高,风速小,太阳辐射弱,故日较差小C.谷地白天不易散热,夜间山坡冷空气下沉,故日较差大D.通常情况,山顶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大于谷地【解析】8选A,9选C。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冬季山顶气温日变化曲线最平缓。所以冬季的山顶气温日较差最小。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冬季山顶白天、夜晚气温均高于谷地;夏季白天山谷气温高于山顶,夜晚山谷气温低于山顶,A错误。山顶地势高,风速大,太阳辐射强,B错误;谷地白天不易散热,夜间山坡冷空气下沉,气温日较差大,C正确;通常情况,山顶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于谷地,D错误。【知识拓展】山地气温年较差小的

7、原因夏季,由于山地的海拔较高,山顶大气能够得到的来自地面辐射的能量比较少,加之空气稀薄,大气的吸热和保温能力都比较差,所以气温较低;冬季,高海拔地区受冷空气的影响比较小,加之空气稀薄,降温的幅度相对较小。此外山区的植被覆盖率通常较高,空气的流动性也较好,植被和大气对温度的调节作用比平原要强,所以温差变化要小些。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此时()A.处为陆风B.处盛行上升气流C.处风力小于处D.处更易形成降水11.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

8、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解析】10选D,11选C。第10题,读图可知,处风向是从湖面吹向陆地,是湖风,据同一水平面大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得出,湖面气压高于陆地,因此处盛行下沉气流,处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与处比较,处风受到的摩擦力较近地面小,因此处风力较大。此处还可以根据风向标来识别大小。第11题,城市地面硬化,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湖陆风加强,湖陆风会将湿润的大气带入城市,使城市的湿度加大,缩小城市的昼夜温差,围湖造陆减小了湖面和陆地之间的温差,从而使得湖陆风减弱。知识点4大气的受热过程(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

9、实践力)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1)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2)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

10、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使室内温度升高,起到保温作用;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散失,加强了保温效果。第(2)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主要通过大气中的CO2和水汽等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同时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开发利用新能源,人类活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那么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气温升高减缓;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所以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答案:(1)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

11、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知识点5大气热力环流(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13.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甲、图乙。(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材料一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砖石土壤(黑土)沙漠草水吸收率0.80.9

12、50.650.90.60.80.650.80.60.950.550.850.740.840.90.97材料二图甲中小区1下垫面吸收率较高,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下垫面吸收率较低,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图乙中小区3风速较大,风速为3 m/s;小区4风速较小,风速为2.5 m/s。(1)根据材料一、二可知,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温升幅度要(大或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分析得出,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是,原因是什么?(3)根据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在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解析】第(1)题,大气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地面对太阳辐射吸

13、收率直接影响到大气升温情况。第(2)题,风速越大,散热效果越明显,相应地城郊之间温差变小,热岛强度亦变小。第(3)题,降低热岛效应,就要减小下垫面的吸收率,增加热容量和散热率。答案:(1)小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地面,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升温幅度小。(2)呈负相关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升温幅度就越小。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3)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局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热量散失,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