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458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3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 标 阐 释时 空 构 建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3监察与谏议01 课前 自主学习02 课堂 合作探究课时作业 03 课后 巩固训练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1)背景:自秦以后,中国出现了以_为核心的政治体制,随着_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的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时间:萌芽于魏晋时期,确立于_时期。(3)内容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皇权 皇权 隋唐职能: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4)特点

2、:三省之间既_,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5)作用提高了_。_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2演变(1)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政,另设“_”掌管行政权;军政归_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其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2)元朝:废除三省,实行_制,只设中书省。相互牵制 办事效率 相权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一省3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的_产生了深远影响。二、选官制度1战国至汉初:_制度。2汉武帝时期:实行_和征辟制。选官制度内容评价察举制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

3、形成小集团。征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国家体制军功爵察举制3.隋唐时期:创立、完善_制度。(1)背景:隋朝统一之后,由于士族没落,依据_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2)过程隋文帝时分设不同科目推举人才。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时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科举 门第(3)评价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_。促进了_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三、监察与谏议1监察制度(1)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_。(2)表现2谏议制度(1)原因:需要有制度来对_的言行和决策进

4、行监督。社会基础 官僚体制廉洁与效率皇帝(2)表现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_就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_。明清时期专门的_已经没有了,这与皇权的高度加强是一致的。3评价(1)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2)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门下省 谏院 谏议机构4政治制度的成熟(1)表现以_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_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_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2)基本特点适应_发展的需要。反映了_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

5、治基础的稳固。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监察大一统中央集权 社会结构细微点拨易错提醒(1)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都是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下,丞相权力相对集中,职能部门相对较多。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机构有一定简化。(2)宋朝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其职能并不等于隋唐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之和。(3)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元朝的中书省是行政机构,它与唐朝尚书省职能类似。(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是相权不断削弱,并不是说每一个朝代相权都被削弱,如元朝。史论要旨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整体趋势是:选官的基础日益庞大,扩大了统治基础,选官

6、手段和方式日益科学;官员素质不断提高。概念辨析 宰相不等同于丞相。宰相是一种泛指,包括权力、地位相当于丞相但称谓不同的其他官员,而丞相是正式的官称。宰相或相当于宰相职位的官员可以有很多个,但丞相只能有一至二人。易错提醒 元朝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本质是不同的,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元朝的中书省是行政机构,它与唐朝尚书省职能类似,但是职权远大于唐朝的尚书省。深度点拨 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并不一直是此消彼长,宰相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伴随始终。尽管君权与相权有此消彼长的时期,但总体上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抑制、削弱,直至明朝废除丞相。特别提醒 关于元代一省制:

7、元代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一省制不等于一相制,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史论要旨 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尚。重点精讲 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的区别(1)从对象上看:前者是君对臣、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后者是臣对君的监督。(2)从所处的地位上看:前者的机构、制度越来越完善,地位越来越重要;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取消这一制度。(3)出现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其他机构和制度都是为

8、加强皇权服务的。探究主题一 中枢权力体系“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史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探究点一 史料一中指的是唐朝的哪项制度?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项制度使丞相的权力有何变化?提示:三省六部制。丞相权力分散,互相制约。探究点二 根据史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提示: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兴

9、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史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探究点三 史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提示: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原因: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

10、效统治。探究点四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自秦到宋丞相制度的发展。提示:秦汉时期承相权力较大,实际上掌握行政实权;汉武帝时设内朝,夺取丞相权力;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使相权被分割;宋代增设副宰相,宰相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1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应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

11、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2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集体宰相制在秦汉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增加宰相人数,且相权一分为三,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分工明确总结了汉朝以来内朝与外朝相互制约的经验,重设中央机构,使政令贯彻,效率更高。相互牵制吸取了汉魏以来君权与相权长期争夺的教训,避免了专权与独裁。(2)影响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武则天时

12、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命题立意 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本题考查考生全面分析、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考点定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武则天时期削弱相权)。得分思路 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

13、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官员的品级并未改变,故B项错误;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宰相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D项错误。答案 C探究主题二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史料一察举制科举制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长官举荐自由报考“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史料二 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14、。魏源集探究点一 据史料一、二,指出汉至唐选官标准和方式的变化及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提示:标准:品德、学问(察举制)门第(九品中正制)考试成绩(科举制)。方式:推荐门第世袭考试选拔。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史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探究点二 结合所学指出“前此选举”主要是指哪些制度?据史料说明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提示:制度: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破除结党营私;限制徇私

15、舞弊;扩大官吏来源;提升官员素质;打破贵族官场垄断。史料四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探究点三 据史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当今人才使用的借鉴价值。提示:公正平等理念;人才激励机制。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

16、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

17、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图片,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考点定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选官制度。得分思路 礼记射义说:“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射不是抑制之意,西汉通过推恩令等抑制王侯势力,与材料中“东汉”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表明这类图像中的“雀”就是“爵”,“猴”便是“王侯”之“侯”,表示物主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这在文献中有足够的

18、证据,陈留耆旧传曰:“雀者,爵命之祥。”此图像与“立官”有关,是保佑子孙得官爵、得显贵之意,“射雀射猴”是汉代人“射爵射侯”理想的艺术表现,故B项正确;关注自然和谐,与材料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射爵射侯”不等于尚武健身,更谈不上社会风气,故D项错误。答案 B随堂训练 题组1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中国古代官制的演变轨迹,大体是皇帝将身边的侍从人员逐步演化为朝廷的正式官吏,由职秩较低的事务性官吏提拔为位阶较高的政务官僚。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之一是()A建立中朝 B三公九卿制C三省六部制D实行二府制解析:A项是汉武帝时建立,B项是秦朝,C项是隋唐

19、时期创立,D项是宋朝时期。因此符合题意的是A项。答案:A2下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解析:示意图内容信息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隋唐建立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故选C项。答案:C3下列关于北宋二府三司的说法,正确的是()三省长官位高权重“中书门下”掌握行政权枢密院掌军事大权三司使掌握财政权ABCD解析:北宋二府三司制度下,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军政归枢密院掌管,分割宰相军权;财政归三司掌管,分割宰相财权。所以排除含的选项,C项正确。答案:C题组2 选官制度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

20、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做官吏幕僚解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明读书科举是下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桥梁,只有读书能让人平步青云。答案:A题组3 监察与谏议5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官职或机构负有监察之责的是()秦朝的御史大夫 唐朝的门下省 元朝的中书省西汉的刺史 明朝的科道ABCD解析:秦朝的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唐朝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元朝中书省掌行政权,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明代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有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在地方,

21、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所以排除,正确选项是D项。答案:D6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不具有监察职能的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明朝的科道D宋代的中书门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宋代的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不具有监察职能。答案:D题组4 古代政治制度综合知识点考查7西汉察举制和隋朝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是()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到一些德才兼备之士B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C以儒家思想作为挑选人才的唯一标准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解析:西汉的察举制是由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以才学为主;隋朝科举制扩大了选官范围和统治基础;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庶族地位提高,抑制门第主义;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发展;稳固了封建君主统治。答案:B课时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