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基础测试历史一、单选题:共30题1有学者指出:“周代是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通婚。”西周初期的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A.鲁国和宋国B.燕国和齐国C.鲁国和燕国D.宋国和齐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鲁国与宋国为异姓诸侯国,鲁宋之间可以通婚,所以排除A;燕国与齐国为异姓诸侯国,所以燕齐之间可以通婚,所以排除B;宋国与齐国为异姓诸侯国,所以宋齐之间可以通婚,故D不符合题意;鲁国与燕国为同姓诸侯国,所以鲁燕之间不能通婚,故选C。 2到秦汉时期,中国的水利事业已经有比较好的发展,修建在关中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
2、郑国渠D.井渠【答案】C【解析】本体考查了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灵渠位于岭南地区,故排除A;都江堰位于四川地区,故排除B;井渠为新疆的水利工程,故排除D;郑国渠位于关中地区,故选C。 3据宋代图经记载:“秦郡天下,定江南郡会稽,置长水县”。下列对该史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B.郡县区划形式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C.长水县是会稽郡的分封之地D.长水县长官有会稽郡郡守任免调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秦代的郡县制。题干没有涉及春秋战国时期,所以B不符合题意;长水县为郡县制下的行政划分,不属于分封,故排除C;长水县长官由中央任命,而非会稽郡郡守任免,所以D不符合题意;由“定江南郡会
3、稽,置长水县”可知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故选A。 4汉武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在全国划分十三州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中朝”参与政事决策开辟欧亚的商贸之路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划分十三州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中朝”都属于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开辟欧亚的商贸之路属于对外交往,不属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 5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
4、宅屋之间。该朝代的“新气象”还有A.转轮排字盘的发明和使用B.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C.设立内阁以辅助皇帝处理国政D.人们在井水饮处吟唱柳永歌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状况。“市”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是在宋朝,转轮字盘的发明和使用是在元朝,所以A不符合题意;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是在唐代,所以B不符合题意;设立内阁辅助皇帝处理国政是在明代,故排除C;柳永为宋代著名词人,故选D。 6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
5、是A.朱熹和王守仁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C.朱熹和王守仁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D.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题干未涉及朱熹和王守仁对待古代圣人的态度,所以A不符合题意;王守仁的心学并不是对朱熹的理学的补充,故排除B;王守仁强调“知行合一”,所以D不符合题意;朱熹和王守仁都把儒学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故选C。 7下图所示文物是陈列于西安博物院的“延年益寿瓦当”。据此判断,该瓦当最早可能出现于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
6、文字。由图中可看出瓦当上的文字为小篆,小篆形成于秦代,所以A不符合题意;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已经不再通行小篆,故排除C、D;由瓦当上的文字可知该瓦当最早可能出现于秦汉时期,故选B。 8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A.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B.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C.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D.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王夫之的思想。王夫之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所以排除B;题干中无法体现他是否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故排除C;题干无法体现改革是
7、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排除D;由“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可知王夫之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故选A。 9中国近代有维新人士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后人评他“立论锋利,条例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他是A.郑观应B.康有为C.谭嗣同D.梁启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梁启超。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观点集中在商战,故排除A;康有为和谭嗣同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都没有“立论锋利,条例分明”的特点,故排除B、C;梁启超的观点和文章“立论锋利,条例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故选D。 10下图是1909年民
8、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该漫画A.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C.揭露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D.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漫画反映的是对列强经济侵略中国的讽刺,不是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故排除A;中国在1909年之前就修筑了铁路,故排除B;漫画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不是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故排除D;由漫画内容中火车形状的龙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揭露了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故选C。 11阅读下表,导致“工矿企业状况”出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表(部分)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列强的资本输出
9、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国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错误,故排除A、C;国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是在1915年以后,所以错误,故排除C;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正确,故选D。 12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燎原烈火向天明”指代的历史现象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C.红军长征的胜利D.新民主主义
10、革命的胜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暗夜南湖亮斗星”指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故排除A;“行程二万经风雨”指的是红军长征,故排除C;“宝塔擎旗进北京”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排除D;“燎原烈火向天明”指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故选B。 13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的局部示意图,该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百团大战。根据战役示意图可知,该次战役主要发生在河北、山西地区,淞沪会战在上海地区,故排除A;太原会战主要在山西地区,故排除B;徐州会战在徐州地区,故排除C;百团大战主要是在河北、山西地区,故选D。 1
11、4“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B.“大跃进”的“浮夸风”C.“文革”的严重错误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大跃进”。“一五”计划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与题干内容不符,故排除A;题干中的口号属于夸张,而不属于错误,所以C不符合题意;题干无法体现是改革开放的成就,故排除D;由“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可知这个口号明显脱离了实际,属于浮夸风,故选B。 15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下列城市或
12、地区,按其对外开放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青岛深圳海南岛上海浦东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圳是1978年我国首先对外开放的特区城市之一,青岛是1984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海南岛对外开放于1988年,上海浦东开放于1992年,所以按其对外开放时间的先后顺序应为,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一个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该论断是A.“向科学进军”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C.“发展是硬道理”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13、产力”。向科学进军提出于1956年,所以A不符合题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出于1977年,故排除B;“发展是硬道理”提出于1992年,所以C不符合题意;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故选D。 1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上述规定主要体现在十二铜表法A.具有中立主义的特点B.维护贵族的一些特权C.推动罗马法学的成熟D.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十二铜表法。题干无法体现十二铜表法具有中立主义的特点,故排除A;题干中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没有体现出是维护贵族的特权,所以B不符合题意;十二铜
14、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还没有推动罗马法学走向成熟,故排除C;由“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可知十二铜表法中还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故选D。 18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使美洲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马匹、牛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给美洲人民带来重大灾难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由“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使美洲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可知新航路开辟给美洲人民带
15、来重大灾难,所以正确;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错误,故排除A、C;由“小麦、马匹、牛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可知新航路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所以正确;证明“地圆说”科学性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所以错误,故排除D;故选B。 19有政治家说:“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们早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在世界近代史上符合上述“政体”特点的典型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美国的民主政体。“既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
16、,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是指这种政体既有分权制衡的特点,但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英、法、德的政体都没有完全体现上述特点,故排除A、B、D;美国的政体中通过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通过联邦体制实现了中央集权,故选C。 20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它开始的标志是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B.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C.惠特尼开创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D.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和惠特尼开创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所以A、C不符合题意;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但不
17、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故排除D;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人类从此进入电气时代,故选B。 21解读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A.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B.存在着被迫移民的现象C.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D.发达地区人口迁移到落后地区是主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全球的人口迁移。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可知,移出地和移入地的范围都在不断扩大,所以A解读正确,故排除A;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5001850年间由非洲到美洲之间存在奴隶贸易,存在被迫移民现象,故排除B;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故排除C;西欧不属于落后地区,所
18、以由发达地区迁移到落后地区是主流的论断错误,故选D。 22观察下图,若给该漫画加个标题,合理的是A.“弘扬人性的莎士比亚”B.“寻求浪漫的卢梭”C.“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牛顿”D.“相对论中的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根据漫画内容可知漫画中的人物是在与时间赛跑,体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内容,故选D。漫画无法体现莎士比亚的人性,故排除A;漫画无法体现卢梭的浪漫,故排除B;漫画与牛顿的经典力学也无关,故排除C。 23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以下国会通过的法律中,体现这一阶段特点的有紧急银行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工业复兴法公平劳动标准法A.B
19、.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的措施主要是应急措施,能够体现应急性措施的主要有紧急银行法和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体现了对劳资关系的调整,不属于应急性措施,所以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故选B。 24下图所示战役的作用在于A.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B.使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C.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D.导致法西斯轴心国开始解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阿拉曼战役。1942年的盟军北非登陆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故排除A;莫斯科战役使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故排除B;
20、导致法西斯轴心国开始解体的事件是意大利投降,故排除D;阿拉曼战役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故选C。 25G20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上旬在中国杭州举行。作为国际合作论坛,G20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为主要运行形式,没有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与G20运作方式相类似的国际经济组织是A.世界银行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亚太经合组织。世界银行是国际金融组织,故排除A;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合作组织,所以B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国际贸易组织,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所以D不符合题意;根据“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为主要
21、运行形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G20运作方式相类似的国际经济组织应为亚太经合组织,故选C。 26下图反映了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有学生从图中孔子使用“纸张”“线装书”等细节,对该图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学生的下列推论中,合理的是A.该图绘制于西汉时期B.该图为后人伪造,没有史料价值C.该图的真伪须有考古学支持才能判断D.绘画者以其生活经验附会了孔子时代的生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纸的发明和儒家思想。题干无法体现该图绘制于西汉时期,故排除A;虽然该图为后人伪造,但反映了当时儒家学派的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排除B;该图的真伪无需通过考古学支持即可判断,故排除C;孔子生活的时期纸张还
22、没有发明,所以说是绘画者以其生活经验附会了孔子时代的生活,故选D。 27恩格斯在评价某文学作品时指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历史;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下列关于这一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有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罪恶现象再现了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社会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体现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根据“它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罪恶现象,所以正确;18161848年不属于法
23、国大革命时期,所以错误;根据题干描述可知这部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正确,故排除A、B、C,故选D。 28观察下图,提炼图片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一战改变了欧洲妇女的生活方式B.妇女获得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地位C.英国妇女获得了政治普选权D.英国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在军需工厂工作无法体现其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A不符合题意;也不能说明妇女获得了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普选权,所以B、C不符合题意;妇女在军需工厂工作说明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故选D。 29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
24、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据此推断,孙中山认为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和政治革命比社会革命更重要C.政治与社会革命的目标可以迅速实现D.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由“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实现民生主义较易,故排除A;孙中山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是进行社会革命,所以B不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中国的政治与社会革命的目标可以迅速实现,故排除C;由“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可知孙中
25、山认为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故选D。 30建筑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文化。以下建筑中蕴含着人文精神的有胡夫金字塔帕特农神庙秦始皇陵圣母玛利亚大教堂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建筑。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法老胡夫的陵寝,体现了法老至高无上的专制地位,没有蕴含人文精神,所以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秦始皇陵是秦始皇的陵寝,体现了秦始皇的专制统治,所以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D;帕特农神庙和圣母玛利亚大教堂都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C。 二、综合题:共4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林则徐对中英武装力量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
26、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材料二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严复国强(1895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实。(2)阅读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结合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答案】(1)观点:英国的军事武器和技术均优于中国。史实:主动了解外国情况
27、,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籍如四洲志等。(2)发展:认识到西方国家政治自由平等,经济制度完备严明,民众素质良好。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林则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第(1)问,由材料“是器不良也。是技不熟也”可知林则徐认识到当时中国的军事装备和技术均落后于英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林则徐在开眼看世界方面主要是主动了解外国情况,收集国外信息,同时收集资料组织编译西方书籍等。第(2)问,根据材料“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可知严复认为西方自由平等,经
28、济制度完备,国民素质也比较良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主要原因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因此深化了对西方的认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1)请给材料一命制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出材料一
29、中A、B处两个城市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标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名称:A:布鲁塞尔;B:莫斯科。(2)特点:缺少权威的仲裁力量;多种力量崛起并发展。作用: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第(1)问,根据材料一图片中的“北约总部”“华约总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一反映了二战后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所以标题应该围绕二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进行拟定。根据所学内容可
30、知,北约总部所在地为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华约总部所在地为苏联的莫斯科。第(2)问,根据材料“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可知新体制的特点为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多种力量崛起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体制的形成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限制霸权主义力量的发展,推动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33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先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材料二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追求知识被看作最高尚的活动,
31、体现了古希腊爱智慧的传统;“人是理性的动物”,人以理智为主宰,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人是政治动物”,侧重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对人进行考察,人只有结合在城邦和国家之中,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原因。(2)言行一致是许多文化先哲的优秀品质。阅读材料二,请您选择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的一个论断并结合他的生平事迹扼要予以展开说明。【答案】(1)主张:仁;礼;中庸。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剧烈变动;各主要诸侯国以富国强兵、争霸天下为主要目标;孔
32、子的学说与这一时代要求有相当距离。(2)选择:亚里士多德17岁那年,为寻求智慧,到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作过研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对他的老师柏拉图十分敬重,但并不盲从,肯定客观世界真实存在;提出三段论的演绎逻辑进行研究、统计和思考;提出“中庸之道”的态度与方法。:接受重金聘请担任马其顿国王儿子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虽然师生之间有诸多不和谐,但努力对亚历大山产生重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第(1)问,根据材料一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孔子主张仁;根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知孔子主张礼;根据“文质彬彬,然
33、后君子”可知孔子主张中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为社会剧烈动荡时期,各国均以富国强兵、争霸天下为主要目标,孔子的学说不符合此时的社会主流,所以儒家学说没有得到重视。第(2)问,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主要围绕亚里士多德的个人事迹、思想主张论述他言行一致的观点,如亚里士多德17岁那年,为寻求智慧,到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作过研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4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平遥票号日升昌名扬九州,享誉全球首开中国票号业先河,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鼻祖”,使全国性的货币流通形式发生了质的
34、变化,促进了清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王夷典日升昌票号材料二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组织上有新的变化。唐宋的飞钱、便换,至此形成票号、钱庄。行、团等行业组织发展成会馆、公所。这种行会性组织对本组织之外新设店铺有严格的限制需有人作保,交纳很多的银两作公费,并宴请同业,否则不准设店营业,对内控制也较强,规定了行规,违反行规者开会议罚,对外争议由本行“董事”出面交涉。所有这些特点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已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1)根据材料一,请您用一句话概括“日升昌票号”的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创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商业“新的变化”。【答案】(1)地
35、位: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背景: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晋商等大商帮形成跨地区经营商业系统;现银交易的不便。(2)变化:形成票号、钱庄;行业性组织发展成行会性组织;行会有规范的管理、运作程序;行会的垄断色彩浓厚。【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第(1)问,根据“首开中国票号业先河,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鼻祖”可知,日升昌票号是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晋商的发展繁荣形成跨地区的商业系统,现银携带交易不便,从而催生了票号的出现和发展。第(2)问,根据“至此形成票号、钱庄。行、团等行业组织发展成会馆、公所”可知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的新变化有票号、钱庄的出现,行会性组织的形成;根据“这种行会性组织对本组织之外新设店铺有严格的限制对内控制也较强”可知行会管理规范,有完整的运作程序,垄断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