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43.50KB ,
资源ID:914274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427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9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9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1、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令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

2、记项羽本纪) 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季父项梁(小叔父)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 B学万人敌(抵挡) 项氏世世为楚将(做) C去学剑(前往) 又不肯竟学(竟然) D梁以此奇籍(认为奇异) 与籍避仇于吴中(躲避) 2下面句子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梁怒之 处处志之 B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彼可取而代也 面山而居 D梁掩其口 其中往来种作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4理解与探究。 (1)文中“_ ”句表达了项羽的抱负理想。 (2)本文表现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3)项羽是中国历史上

3、有名的悲剧英雄。南宋词人李清照曾作诗怀念他,请写出其中的名句或写出与之有关的一个成语。 (4)下列各项中,对本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叙述项羽的远大抱负及成长过程。 B叙述季父项梁的生平事迹。 C叙述项羽与叔父的相识相知。 D叙述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答案】1C 2B3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4(1)彼可取而代也(2)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或:破釜沉舟)(4)D 【解析】1试题分析:去:放弃,丢下。竟:深入2试题分析:A项:“之”分别代指:项羽;无明确含义。B项的“以

4、”都解释为:用来。C项:“而”分别解释为:连词用,表示语义的转折,可以翻译成:然后;表承接。D项:“其”分别解释为:他;代词,指田地3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也要把握句子的语境。一方面,在所给的文言句子中,常有关键词语成为句子中翻译的难点和重点,而这难点和重点的突破,也是要根据上下语境来推断。另一方面,句子的翻译也要把握句子句式,如省略句也要根据上下文来推定。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则很容易做出正解。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

5、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注释:1、上柱国:也称柱国,是楚国的最高武官。2、

6、上执:是楚国最高的爵位。3、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事大权, 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4、舍人:王公贵族亲近的管事的人。【答案】5(1)使覆灭,消灭 (2)端 (3)本来 (4)丢失6B7(1)陈轸替齐王出使到楚军军营,拜见昭阳,向他行礼祝贺他的胜利。(使、见各一分)(2)昭阳认为他说的对,解除了保卫,撤军走了。(以为然,解军而去各一分)8陈轸是一个善于言辞、聪明机智的人。【解析】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覆”是使动用法,使覆灭,消灭。6试题分析:A中而前者表示转折,后者表修饰。C中于前者表示比较,后者表对象。D中为前者是替、给,后者表被动,故选B。7试题分析:本题考

7、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1)句注意关键词“使、见”,(2)句注意“以为然,解军而去”的意思。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句子回答。”蛇本无脚,你怎能给它硬添上脚呢?便喝了那酒。而画蛇脚的最终没有喝到酒。如今将军辅佐楚王攻打魏国,破军杀将,夺其八城,兵锋不减之际,又移师向齐,齐人震恐,凭这些,将军足以立身扬名了,而在官位上是不可能再有什么加封的。如果战无不胜却不懂得适可而止,只会招致杀身之祸,该得的官爵将不为将军所有,正如画蛇添足一样!”三、阅读文章,完成小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

8、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9、正确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呼尔而与之( )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所以动心忍性( ) (4)困于心,衡于虑(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 (2) 12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 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 的道理。1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案】9

10、D10(1)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2)为了(3)用这些来(4)阻塞,不顺畅11(1)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人的本性。(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们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死亡(关键词:是、已、本心、然后、生、死)12人的尊严(骨气) 逆境造就人才13示例:不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如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解析】试题分析:9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0解答此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背诵,第一小题“尔”是

11、助词;第四小题是通假字,通“横”,梗塞,不顺。11第一句注意“是”的解释为“这种”,“已”是停止的意思;第二句“然后”解释为这样以后。12甲文第一段通过举“行道之人”“乞人”的例子说明人的骨气很重要;乙文通过写上天让人遭受种种磨难,最终使其成才,说明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13解答此题要联系生活实际,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谈做法,且不能脱离文本的原意,应与文本所表达的观点保持一致。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

12、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

13、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注】弘范:元军元帅。扞(hn):保卫。泫(xu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救”14下列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 B行道之人弗受 向为身死而不受 C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美为之 D宫室之美 呼尔而与之15“非独贤者有

14、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用原文回答)答: 1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答: (2)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答: 17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答: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答案】14B 1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16(1)不仅是贤明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使他不丧失罢了。 (2)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自己的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17(1)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

15、而二其心乎!(2)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解析】14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A项中前一个“得”是得到的意思,后一个通“德”,恩惠,这里是动词,感激的意思;C项中前一个“为”是“为了”的意思,后一个是“接受”的意思;D项中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后一个是代词,他。所以答案为B。15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短文,疏通文意,联系上下文,找出问题答案即可。16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

16、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7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即可。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家贫则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忖,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犬良则数得兽矣。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吕氏

17、春秋贵当)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家富则市得良犬( ) (2)百事也尽然( )19 选出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 )A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B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C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D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20齐人“猎兽之获,常过人”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18(1)买 (2)这样 19B 20因为回家努力耕地,努力耕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裕了就有钱来买驯良的猎狗,有了好狗就屡

18、屡打到野兽了。【解析】18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市”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19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20试题分析:梳理文字,读懂内容,找到文中有关情节点,抓住关键语句“犬良则数得兽矣”理解概括。六、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19、,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选自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注释】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

20、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出以事其长上 / 出则无法家弼士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 楚之地方五百里C.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愿比死者一洒之 / 愿借子杀之22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寡人耻之A.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 臣以为王吏之攻宋也C. 宋何罪之有 D. 吾既已言之

21、王矣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如之何则可?译文: 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24本文中孟子用什么方法劝说梁惠王?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政治主张?25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表明环境对人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表明学习要有 (四个字)的精神。孟子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人尊称“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是“ ”、“非攻”。【答案】21C22D23(1)要怎么办就可以呢?(2)谁能与大王对抗?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天下无敌的”。24运用对比,将施行仁政结果和不施行仁政的后果作对比,突出施行仁政的好处,反应了孟子施行仁政的主张。25持之以恒或

22、锲而不舍 儒 亚圣 兼爱【解析】试题分析:21C项第一个“使”是“让”的意思,第二个“使”和“如”连用,是“假如、假使”的意思。22首先分析例句“之”是代词,D项与之相同。A项“之”是结构助词“的”,B项“之”是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23翻译第一句注意“如之何”是“怎么办”的意思,第二句“敌”是“敌对,对抗”的意思,“仁”是“施行仁政”的意思。24孟子劝说梁惠王是使用了对比手法,将施行不施行仁政的结果作对比,突出自己的政治主张。255“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表明人要学习好必要持之以恒;关于孟子的文学常识不难作答。七、阅读鱼我所欲

23、也一文,完成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24、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 蹴尔而与之 (3)乡为身死而不受 贤者能勿丧耳 2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8选文第二段“一箪食,一豆羹”与 (原文)形成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义”比“生”重要,论证了 的中心论点。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中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

25、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C.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相近且善,由于后天因素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这与选文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观点相近。D.选文把“鱼”比作“生”,“熊掌”比作“义”,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30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选文观点谈谈你对材料中事件的看法。材料链接:10月24日,38岁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急救中心司机兼急救员贾海波,出

26、诊途中突发脑干出血。他强忍疼痛将患者安全送到了医院,自己却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答案】26患 , 祸患,灾难 蹴 ,用脚踢 乡 ,通“向” ,从前 勿丧, 不丢掉27如果(或“假如”、“假使”)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或“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或“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28“万钟”, “人应保持本心”29D30答题步骤:选文观点,事件概括,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平时要注意积累,解答时联想学到的这些词的意思,然后注意联系上下文判断具体意思,解答过程中不要受今义的影响。本题考查的是对

27、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要先读懂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信息的筛选、组合与概括,并且在做答时保持与题旨一致。结合整个句子,明白整个句子的意思,结合语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来概括分析。回答时先要摆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概括出主要事件,对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做肯定。26结合整个句子,明白整个句子的意思,结合语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解释27古文翻译要抓住关键词,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28学生能把握提取技巧,概括到位即可。29以“鱼”比喻“生”,以“熊掌”比喻“义”。以“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比喻“生和义不能兼得”,以“舍鱼

28、而取熊掌”喻“舍生取义”,得出中心论点。30续写内容要紧扣所给题干,站在舍生取义的观点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八、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小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9、。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1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句子。32与“其妻曰”中“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如土石何 B.植然其言C.安陵君其许寡人 D.其真无马邪33解释加点词A. 邹忌修八尺有余: B.吾与许公孰美:

30、 C. 面刺寡人之过: D. 时时而间进: 34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理由不充分的一项是( )A.齐国疆域辽阔,城市甚多。 B.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C.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 D.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王。35翻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答案】31窥镜而自视32B33长、高 谁 规劝 偶然34A35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解析】试题分析:31熟背课文。32掌握代词“其”的义项。33都是课文中的常见词。要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很重要的实词。34A文中没有该内容。35注意

31、“美”“私”“谤讥”“闻”等词发解释。平时学习文言文,要理解文意,对经典名著要背会。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文考试中较易得分的题,一些学生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是在准确度上打折扣,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要自己动手一课一课地归纳整理。要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很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的实词,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须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须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要在整体理解全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作出合乎题旨的答案。应试时,细读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题意,或着眼于整体或着眼于局部,或概括

32、或分析,来获取文章的信息。要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联系上下文,落实关键词语的意思,把握句子的特点。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逐字解释,即把文言词语逐一解释为现代汉语,特别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意思的落实。第二步,串词成句,即把词语的解释串结、连缀成句。第三步,调整润色,尽可能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九、阅读答司马谏议书完成后面题 答司马谏议书宋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33、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36下列各句的理解不

34、正确的一项是:( )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 B“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一句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 C“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这一一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的慊意。 3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项是( )A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

35、于众为善 C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3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项是( ) A冀君实或见恕也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B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C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39翻译下列句子。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案】36D37D38D39(1)所持的见解(治国之道、政治主张)在许多方面不同的缘故啊。(2)评击不正确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坏人,不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解析】36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在整体

36、感知文意的基础上,从鉴赏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理解句子的意思,D项,文章在结尾既承认自己知罪,又说对对方观点不敢领教,实际上是用委婉的语言道出坚定的信念。所以选D。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选自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诗序)40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熙 宁 十 年 二 月 始 复 会 于 澶 濮 之 间

37、 相 从 来 徐 留 百 余 日 时 宿 于 逍 遥 堂 追 感 前 约 为 二 小 诗 记 之。41写出苏轼思念弟弟的一首词的篇名。苏辙读韦苏州诗为什么“恻然感之”?【答案】40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41水调歌头中秋(答出词牌名即可,如答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沁园春孤馆灯青等亦可)苏辙和兄长苏轼感情深厚,想到即将和兄长分别,不能在风雨之夜联床共语,心中充满惆怅,因此读韦苏州的诗有同感。【解析】40试题分析: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题中,“

38、熙宁十年二月”表时间,其后应停顿。动词“会”的补语是“于澶濮之间”其后应停顿。动词“来”的补语是“徐”(地名),其后应停顿。动词“留”的补语是“百余日”(表时间长短),其后应停顿。动词“宿”的补语是“于逍遥堂”,其后应停顿。动词“追感”的宾语是“前约”其后应停顿。动词“为”的宾语是“二小诗”,此动宾短语作动词“记”的状语,“记”的宾语是“之”,其后应停顿。41试题分析:此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主要靠平时的记忆;回答第二问,要先读懂前面的文段,然后在文段中筛选相关内容。文段中,苏轼“恻然感之”是在他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之时,联想到他在期弟子瞻始为凤翔幕府时,曾留诗为别,其中有“

39、夜雨何时听萧瑟”句,于是读韦诗时引起共鸣。十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

40、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4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秦而归 去:离开 B形容枯槁 形容:身形面容C状有愧色 状:神色 D将说楚王 说:通“悦”,取悦4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乃夜发书,陈箧数十 B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

41、卿相之尊者乎?C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D嫂蛇行匍匐,四跪而谢44下列有关原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冷落。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苦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C当苏秦的策略被采用后,黄金万镒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光耀于道路,这样的行为让赵国很重视他。D苏秦去楚国,途经洛阳时衣锦还乡,家人隆重欢迎,他的嫂子对他前倨后恭,态度大变。4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答案】42D43B44C45(1)(苏秦的父母)听说这件事后,清理住处,打扫道路,陈设

42、音乐,置办酒席,在(到)郊外三十里地迎接。(2)派遣将领守护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解析】4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揣摩实词含义。D项,句子意思是:(苏秦)将要去游说楚王,这里的“说”应是“游说”义。43试题分析:B项,为动词,游说;其它三项为名词作伏语,A项,夜,在夜里;C项,郊,出郊外;D项,蛇,像蛇一样。44试题分析: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逐项分析、判断。C项中的叙述“这样的行为让赵国很重视他。”于文无据。45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宫”译为“住处”、“设饮”译为“置办酒席”。(2)句中关键

43、词“备”译为“防备”、“非常”译为“意外变故的(发生)”。十二、阅读文章,完成小题。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

44、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46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钟于我何加焉( ) 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7翻译下列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8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句话中的“是心”指的是舍生取义这种思想。C文中用“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

45、屑也”两个反面例子来证明 “义”的重要性。D舍生取义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答案】46益处、好处 ; 苟且; 通“德”,感激;47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48C 【解析】46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得”为通假字,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47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非”“独”“紧”“死”“心”“丧”,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48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理解短文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中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C错,是正面证明。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