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多选题错选不得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48分)1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它到温州市直线距离为356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历时8小时20分钟到达钓鱼岛,航行了480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时20分是指时刻B8:00是指时间间隔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356km,路程为480kmD由于海监船比较大,所以不可能将它看成质点2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
2、重量决定的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是由牛顿首先建立的C伽利略做了上百次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伽利略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他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3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5m/s2,则()A汽车刹车后8s内滑行的距离为80mB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67.5mC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0D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为2s4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的几何中心B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弹力
3、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成反比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反比D静摩擦力的大小不随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5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孤掌难鸣”说明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B“鸡蛋碰石头”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D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既可以成为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6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8N,若三个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8N;0B18N;2NC10N;0D14N;0N7某物体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1)秒到达斜面
4、中点,从斜面中点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是()A1秒B(1)秒C(+1)秒D秒8已知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其合力大小为12N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那么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应为()A6NB12NC12ND6N9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s内与第5 s内的运动方向不相同B前4s内的位移为12mCBC段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10将一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大小变为10m
5、/s,(取g=10N/kg)则这段时间可能为()A4sB3sC2sD1s11如图,把重为1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左端与固定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A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上B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下C不可以为11N,方向沿斜面向上D不可以为零12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表示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为8m,CD段发生的位移为12mCBC段运动方向与CD段运动方向相同均为正方向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二、实验填空题(
6、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相邻的两个打点的时间间隔为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m/s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m/s 14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步骤(1)请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A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B记下两弹簧秤读数,描出两力的方向C在白纸上按同一比例做出力F1,F2和F的图示,比较表示这三个力的有
7、向线段并找出它们的关系,用虚线把这三个力的箭头端连接得到启示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下此位置E改变两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实验,看看结论是否相同(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 建立物理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5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前3s内发生的位移为6m,前6s内发生的位移21m,试分别求出该物体的初
8、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16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则(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拉力大小变为1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N/kg)17A、B两辆汽车在水平的高速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B在前A在后,汽车B以6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汽车A以a=8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已知此时两辆汽车位置相距24m,且此时A的速度为2m/s求:(1)从此之后再经历多长时间A追上B(2)A追上
9、B时A的速度是多大?18如图所示,长方形斜面倾角为37,其中AD=0.8m,AB=0.6m,一重力为25N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沿斜面所在平面内加上一个力F使木块沿斜面的对角线AC方向匀速下滑,已知sin37=0.6 cos37=0.8,则:(1)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多大?(3)试求F的大小和方向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多选题错选不得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48分)1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
10、领土,它到温州市直线距离为356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历时8小时20分钟到达钓鱼岛,航行了480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时20分是指时刻B8:00是指时间间隔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356km,路程为480kmD由于海监船比较大,所以不可能将它看成质点【考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分析】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而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把近似地把该物体看作是一个具
11、有质量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的理想物体,称为质点【解答】解:A、历时8时20分,用了一段时间,为时间间隔,故A错误;B、8:00出发,指的是一个时间点,因此为时刻,故B错误;C、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356km;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为480km,故C正确;D、该海监船在海上航行时,确定位置时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将该海监船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2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是由牛顿首先建立的C伽利略做了上百次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伽利略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
12、家,他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本题根据物理学史及科学家贡献进行分析答题,要知道相关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重物比轻物下落快,故A正确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是由伽利略首先建立的,故B错误C、16世纪末,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进行系统研究,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故C错误D、伽利略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故D错误故选:A3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
13、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5m/s2,则()A汽车刹车后8s内滑行的距离为80mB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67.5mC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0D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为2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由初速度、加速度求出汽车刹车到停下的时间;运用逆向思维: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出在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出3s末的速度;由位移公式求出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解答】解: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有:a=5m/s2A、设刹车的时间为t0,则有:t0=s=6s则汽车刹车8s后的
14、位移与6s末的位移相同,有:x=v0t+=30(m)=90m故A错误;B、汽车减速为0可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由x2=v0t1+at12,代入t1=3s解得:x1=22.5m即汽车停止前3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为22.5m故B错误;C、刹车的时间为6s,所以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v=v0+at2=30+(5)3=15m/s故C错误;D、由x2=v0t3+at32得:50=30t3+解得:t3=2s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的几何中心B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弹力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成反比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
15、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反比D静摩擦力的大小不随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考点】重力;重心【分析】(1)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2)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3)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4)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的,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就开始相对运动了,此后就是滑动摩擦力了【解答】解:A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故A错误;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与弹簧的弹力无关,与弹簧的形变量也无关,
16、故B错误;C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故C错误;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的,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就开始相对运动了,此后就是滑动摩擦力了,故D正确故选:D5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孤掌难鸣”说明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B“鸡蛋碰石头”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D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既可以成为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有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无法产生力的作用;相互作用力大
17、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孤掌难鸣”说明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B、“鸡蛋碰石头”,鸡蛋与石头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与物体的种类、质量、硬度等无关,故B错误;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是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故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相反、不共线,故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既可以成为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6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8N,若三个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8N;0
18、B18N;2NC10N;0D14N;0N【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分析】当这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如果三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夹角可以变化,当两个较小力的合力大小等于第三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为零,此时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解答】解:当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同方向时,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即F=4N+6N+8N=18N若先把4N与6N的力合成,则合力的范围是大于等于2N,小于等于10N,8N在这一个范围内,所以它们合力的最小值为0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某物体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1)秒到达斜面中点,从斜面中点到达斜
19、面底端的时间是()A1秒B(1)秒C(+1)秒D秒【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时间之比等于来计算【解答】解:设从斜面中点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是t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所以:,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8已知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其合力大小为12N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那么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应为()A6NB12NC12ND6N【考点】力的合成【分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题意,本题已知合
20、力先出二个分力,变化角度再求合力【解答】解:由题意,设两个相等的共点力大小为F,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如图:由等边三解形的知识可知F=12N,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由勾股定理得合力大小为12 N,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9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s内与第5 s内的运动方向不相同B前4s内的位移为12mCBC段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
21、点的加速度;根据斜率的大小可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由斜率的正负确定加速度的方向【解答】解:A、由图知,第2s内与第5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均沿正方向,说明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B、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可得,前4s内的位移为 x=4m=12m,故B正确C、BC段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确D、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可知,aBCaOAaAB故D正确故选:BCD10将一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大小变为10m/s,(取g=10N/k
22、g)则这段时间可能为()A4sB3sC2sD1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根据v=v0gt列式求解,注意末速度有两种可能的方向【解答】解:将一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末速度大小为10m/s,规定向上为正方向,故:v0=20m/s,v=10m/s;根据v=v0gt,有:t=当v=10m/s时,t=1s;当v=10m/s时,t=3s;故AC错误,BD正确;故选:BD11如图,把重为1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左端与固定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A可以
23、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上B可以为1N,方向沿斜面向下C不可以为11N,方向沿斜面向上D不可以为零【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为平行斜面的下滑分力和垂直斜面的垂直分力,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下和平行斜面向上时,分别求解出对应的弹簧弹力,得到弹簧弹力的作用范围【解答】解: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平行斜面的下滑分力为mgsin30=5N,垂直斜面的垂直分力为mgcos30=5N;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下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弹簧弹力为拉力,等于11N;当最大静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上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弹簧弹力为推力
24、,等于1N;故弹簧弹力可以是不大于1N推力或者不大于11N的拉力,也可以没有弹力;故AB正确,CD错误;故选:AB12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表示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为8m,CD段发生的位移为12mCBC段运动方向与CD段运动方向相同均为正方向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运动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t轴的图线表示静止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解答】解:A、AB段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A正确B、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
25、化量BC段发生的位移为:12m4m=8m,CD段发生的位移为:012m=12m,故B错误C、BC段斜率为正值,速度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CD段斜率为负值,速度为负值,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所以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D、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由图得知: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故D正确故选:AD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
26、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相邻的两个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12.6m/s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2.64m/s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由题目所提供的数据可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小车通过点2时的速度大小,由x=aT2可以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每打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0.10s由题目中数据可得:S=aT2为常数,其中S=12.6cm,T=0.1s,所以解得a=12.6m/s2打C点时小
27、车的速度v=2.64m/s,故答案为:0.02; 12.6; 2.6414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步骤(1)请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DBACEA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B记下两弹簧秤读数,描出两力的方向C在白纸上按同一比例做出力F1,F2和F的图示,比较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并找出它们的关系,用虚线把这三个力的箭头端连接得到启示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并记
28、下此位置E改变两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两次实验,看看结论是否相同(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D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 建立物理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1)实验步骤要符合逻辑,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一般都是先安装设备,然后进行实验、测量,最近整理仪器,进行数据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2)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因此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即将橡皮筋拉到同一点【解答】解:(1)进行实验时在明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基础上,要先进行实验设备的安装,即先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的 A点,然后进行实验和有关
29、数据的测量,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和仪器的整理,故正确的实验步骤为:DBACE;(2)探究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故答案为:(1)DBACE;(2)D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5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前3s内发生的位移为6m,前6s内发生的位移21m,试分别求出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位移公式,分别列出前3s内发生的位移和前6s内的位移的公式,联立列式可求解【解答】解:根据位移公式有:前3s内发生的位移为:s1=6m前
30、6s内发生的位移为: =21 m联立解得:a=1m/s2,v0=0.5m/s答:物体的初速度为0.5m/s,加速度为1m/s216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则(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拉力大小变为1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N/kg)【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1)(2)先求出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然后将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最大静摩擦力比较,看物体是否能够被拉动;(
31、3)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即可求出滑动摩擦力【解答】解: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max=mg=0.5310=15N(1)当拉力F=5N时,FFmax,物体静止,f1=F=5N(2)当拉力F=15N时,F=Fmax,物体滑动,f2=15N(3)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所以:f=15N答:(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2)当拉力大小变为1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15N;(3)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15N17A、B两辆汽车在水平的高速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B在前A在后,汽车B以6m/s的
32、速度做匀速运动,汽车A以a=8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已知此时两辆汽车位置相距24m,且此时A的速度为2m/s求:(1)从此之后再经历多长时间A追上B(2)A追上B时A的速度是多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A追上B时,A的位移比B多24米,分别写出它们的位移公式,联立即可求出时间;(2)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出A的速度【解答】解:(1)A追上B时,A的位移比B多24米,则:vAt+at2=vBt+24m,代入数据解得:t=3s(2)A追上B时A的速度为:vA=v0+at=2+83=26m/s答:(1)从此之后再经历3s时间A追上B
33、(2)A追上B时A的速度是26m/s18如图所示,长方形斜面倾角为37,其中AD=0.8m,AB=0.6m,一重力为25N的木块原先在斜面体上部,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沿斜面所在平面内加上一个力F使木块沿斜面的对角线AC方向匀速下滑,已知sin37=0.6 cos37=0.8,则:(1)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多大?(3)试求F的大小和方向【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将重力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两个分力将力分为斜面平面和垂直于斜面平面两个平面进行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和数学知识求解平行
34、于斜面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1)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对木块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FN=Gcos37=250.8=20N,(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Gcos37=0.620=12N,(3)设施力大小为F,方向与CA成角当F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1的合力沿AC方向,且恰等于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时,物体才沿AC匀速下滑G1=Gsin37=15N,根据平衡条件得:G1cos+Fcos=fG1 sin=Fsin式中=37因G1cos=12N=f则Fcos=0,=90即F为垂直于AC方向由得:F=G1sin=9N答:(1)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20N;(2)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N;(3)F的大小为9N,F垂直于AC方向2016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