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292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二测试题一、单选题1. 若给下列图片配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图1曲辕犁 图2筒车 图3耧车A. 灌溉技术的演进史B. 铁制农具的大发展C. 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D. 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2.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A. 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B. 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C. 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D. 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3. 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已形成一整套细腻的技术,从选种、翻土、播种、除草、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到收获,都给予农作物以最好的生长环境,以获取最好的收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2、的生产模式是A. 男耕女织B. 种养结合C. 精耕细作D. 自给自足4.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5.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 井田制瓦解B. 分封制恢复C. 均田制受到破坏D. “市”突破空间限制6. 钱穆认为:“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观点A. 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

3、源B. 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C. 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办法D. 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7. 吕氏春秋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表明战国时期A. 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B. 土地私有调动生产积极性C. “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D. 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8. 南宋辛弃疾最高楼云:“千年田换八百主”,晚宋罗琦田蛙歌谓:古田千年八百主,今一年一换家”,这表明当时A. 政府抑制土地兼并B. 土地买卖频繁C. 租佃关系迅速发展D. 小农经济破产9. 唐朝后期,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前期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

4、和湖南。这一变化反映了A. 士人影响力“南重北轻”B. 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C. 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D. 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10.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时归奴隶所有B. 私田归国王所有C. 战国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D. 三国时实行均田制11. 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作坊人数急剧减少。如北京的工部织染所,永乐年间定额设匠役758人,嘉靖十年 (1531年)只剩下195人。明代维持时间最长的官营遵化冶铁厂也被迫关闭,政府用铁从市场购买。由此可以推断A. 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发展B. 官营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落C. 盐铁官营政策被官府放弃D. 政府强化官营手工业管理12.

5、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13. 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面增,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此判断此窑的性质是A. 官营手工业B. 民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私营手工业14. 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A. 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B. 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C. 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D.官营和

6、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15.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 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C.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D. 清代开始实行海禁,禁绝一切对外贸易16.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17.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

7、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A. 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 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D.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8. 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A. 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 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D. 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19.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宋代A. 生活习俗改变B. 坊市界限打破C. 坊市严格分开D. 官府鼓励

8、经商20. 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不同布局的根源是A.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 海外贸易得到发展21. 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主要反映当时明朝政府A.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B.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严格管理市场D. 压制纺织业发展22. 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 不事生产B. 不尊儒术C. 不敬宗族D. 不纳租税23.“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

9、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A. 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B. 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C. 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D. 笼络士子的文化政策2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 地理环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 农耕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C. 鸦片的流入致使白银大量

10、外流D.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25.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各地州郡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传达朝廷旨喻,传播农桑新法。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 政府注重精耕细作C.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 各地民俗趋向一致26.“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根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应该是A. 重农抑商B. 海禁政策C. 闭关锁国D. 抑制兼并27.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

11、”。其影响是A. 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B.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C.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进程D. 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8.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非洲留下了诸如“黄金海岸”、“象牙海岸”、“谷物海岸”、“奴隶海岸”之类的地名。这些地名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A. 勇于探索的冒险性B. 追求财富的掠夺性C. 传播文明的自觉性D. 求知新域的主动性29.“关于第一次西航用费的确切数字已不可能得到,但是根据各种线索和迹象估计,总数大概是200万马拉维迪。伊莎贝拉曾打算把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钱,哥伦布在这桩事业中自己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的。”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 得到了西班牙王室支持B.

12、 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组织C. 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影响D. 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欧洲30.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因素不包括A. 殖民活动的开展B. 国际贸易的扩展C. 民族主义的兴起D. 交通运输的发展31. 1492年,一位欧洲航海家带着三艘帆船组成的船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向西艰苦航行,终于看到了陆地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这位把“割裂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航海家是A. 迪亚士B. 马可波罗C. 哥伦布D. 达伽马32. 哥伦布在西航的过程中,不断用基督教精神砥砺自己和船员。刚一到达美洲,他即自称是上帝的使者,给处在黑暗之中和死亡笼罩下的人们带来救世主的消息。这表明哥伦布的远洋航行A.

13、带有较强的宗教热情B. 体现了顽强的意志品质C. 怀着强烈的寻金欲望D. 展现了博大的救人情怀33. 1522 年9 月6 日,西班牙国王为庆祝某一事件特地制作了地球仪,在颁奖仪式上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这一事件是A. 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B. 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C.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 西班牙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34.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A. 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B. 残酷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C.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D. 亚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35.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

14、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用“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遇”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者A. 国籍不同B. 阶级出身不同C. 史观、立场不同D. 受教育程度不同36.2016年8月,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物产丰饶的美洲大地。1619世纪中期,在美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盛行一种贸易,它为美洲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这种贸易在历史上被称为A. 商品贸易B. 三角贸易C. 军火贸易D

15、. 鸦片贸易37.马克思说“荷兰-它是l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据此可知,马克思强调A. 早期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B. 荷兰成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C. 荷兰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D. 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8.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16501850年,非洲人口处于同一水平,甚至有所减少,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由于人口锐减,用地荒芜,城镇、村落成为废墟,贝宁、安哥拉及刚果地区都面目全非了。出现上述的主要原因是A. 奴隶贸易的开展B.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C. 非洲生产力落后,疫病流行D.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39

16、.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网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A. 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B. 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C. 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D. 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40.简明世界历史大全:“把制成品从欧洲运到非洲,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再把种植园产品从美洲运回欧洲。”这对西欧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是A. 让西欧资产阶级获得了丰厚利润 B.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C. 为西欧经济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 D. 把欧洲、美洲和非洲结成世界市场41中国的耕犁达到完善阶段的标志是A. 耦犁的出现 B

17、. 曲辕犁的出现C. 代田法的出现 D. 耕耙技术的出现.42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43史记中提到,楚国宛出产的兵器刃锋像蜂刺般厉害,学者判断是钢材制作的。而当时西方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制作的,过于柔软。公元1世纪时欧洲学者曾经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相比美。”可见当时的中国A. 煤的使用有助于炼钢 B. 出现水力鼓风冶铁C.已经普

18、遍应用灌钢法 D. 冶铁技艺较罗马高超44秦汉时期,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官府奴脾、犯罪刑徒、官府征发的服役者。由此可知,秦汉时期的官营手工业A. 不计劳动力成本 B. 效率极其低下C. 产品与市场无关 D. 工艺水平不高45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B. 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 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46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颁布一系列“禁海令”。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了,普通百姓被隔绝在了

19、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对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农耕文明时代海外贸易处于附属地位B. 明初“海禁”导致海外贸易完全中断C. 民间贸易禁绝,官方对外贸易十分发达D. “禁海令”的根本目的在于与民争利47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 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 古代商业政策较为灵活C. 商人地位逐步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D. 宋以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48“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

20、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A.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B. 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C. 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D.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49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 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C. 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 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50十七世纪中期,它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

21、之三,在全盛时期曾得意洋洋地宣称: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因河岸和加龙河岸是他们的葡萄园材料中说的国家是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英国 D. 荷兰51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 重工业占主导地位 B. 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C. 化学工业兴起 D. 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52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

22、平下降53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 缩小城乡差距 B.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 推动城市化进程 D.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54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产业结构不同 B. 生产方式不同C. 主要动力不同 D. 交通工具不同55如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 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 荷兰成为“海上的马车夫” D.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561882年,德国的人口普

23、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到了1895年,电力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到107000人。这表明A. 科技发明逐步产业化 B.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迅速增长C.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 第三产业迅速崛起57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三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C. 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D.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58“这些新工业部门中的大企业具有较高的劳动

24、生产率,他们在竞争中往往居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使中小企业被他们排挤和吞并这些新技术和新部门的出现又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间的兼并现象,促使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新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B. 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 垄断组织的不断扩大 D. 工厂规模不断膨胀59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 。以上现象表明A. 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 传统手工业仍有抵抗能力C. 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D. 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60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

25、、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61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A. 洋务运动打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B.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C. 洋务运动把西方的机器生产引入中国D.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机构62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

26、要原因是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6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兴办A.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 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D. 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64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

27、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65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A.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66民国三十一年设厂数为1138家(其中民营1077家),民国三十三年只有549家(其中民营533家),民国三十四年,民营设厂数只有68家。重庆民国三十二年871家工厂中,停产者达270余

28、家,衡阳有民营机器业90家,已停工者达20家,占22。上述数据说明A.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遭受严重挫折B.西部和南部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心C.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D.官僚资本是当时民族经济发展的最大敌人67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 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 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 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68据冯天瑜的中华文化史记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

29、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这些情况A. 最早发生于中华民国建立之后B. 反映了上海近代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半殖民化C. 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D. 揭示了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近代化进程69.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 B. C. D.70.“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下列观点

30、与此观点相近的是 A.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B.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C.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1.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重农抑商”的思想 B“舍本逐末”的观念C“盐铁专卖”的政策 D“精耕细作”的特点2.(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

31、产。”以下各说法中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4.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C坊市制突破,商品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7.“如果考虑到葡萄牙在远洋航海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第一个伟大发现即美洲大陆的发现乃在西班牙的赞助下取得,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而似乎更自相矛盾的是,取得

32、这一成果的原因竟是在于,葡萄牙人在地理知识方面比西班牙人更先进,并正确地估计出哥伦布的计算结果是错的。”这段材料表达的主旨是A哥伦布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 B葡萄牙在远洋航海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领先于西班牙C哥伦布错把美洲当成印度的原因是西班牙地理知识的欠缺 D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必然的8.“在17世纪初期,它具备了国家发展的许多要素,诸如国内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陆军训练有素,海军实力雄厚,而它的地理位置当时也看不出对它有何不利之处。恰恰相反,纵横交错的河网为它对付西班牙提供了天然屏障(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而濒临北海,又为它利用富饶的鲱鱼资源提供了通路。但一个世纪之后,它面对几个强敌,却在保卫自己困境

33、中挣扎。”文中“它”指的是A英国 B葡萄牙 C法国 D荷兰9.“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作者意在说明A哥伦布没有真正到达过今天的美洲 B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C新航路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D西方扩张的目的是“扫清海路” 10.居住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培育出玉米,墨西哥因此有“玉米故乡”之称,他们也将自己称为“玉米人”。今天我们能吃到金黄的玉米得益于 A.达伽马的印度洋之行 B.郑和下西洋 C.哥伦布横渡大西洋之行 D.麦哲伦的环球航行1

34、1.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B.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C.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 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 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13.圈地运动使英国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

35、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但这一运动对工业革命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主要在于圈地运动 A.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 B.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C.使英国资本主义关系深入农村 D.极大地促进了养羊业的发展14.(19世纪后期)电灯发明后,新的光源将世界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汽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汽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型工业部分发展迟缓。以下有关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英国人相对保守,未能与时俱进B大量殖民地存在转移了资金C英国经济全面落后于美德D英国国内旧有部门仍获利较多15.下表为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36、。该表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技术门类上海重庆铁路1876年1934年电报1871年1886年电灯1882年1906年A.西方列强大量输出资本 B.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平衡C. 西方先进技术的迅速应用 D.近代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16.“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D.民族工业的产生17.下面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表中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

37、%44%73%1942年58%78%49%A. 政府调整了工业布局 B.官僚资本的壮大 C.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 D.民营工业的发展18.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至10,1933年提高至20,到1934年更是达至25。此状况A.加剧了列强对华商品倾销 B.有利于保护中国民族工业C.因列强掌控中国关税所致 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20.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21.19世纪末,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

38、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如:埃及生产棉花,巴西种植咖啡和橡胶,智利出产硝酸盐、铜,玻利维亚生产锡等。这种现象A 有利于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 B反映出殖民地经济越来越孤立于世界市场C是资本输出导致的国际分工 D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22.乔家大院、晋商、徽商等电影、电视作品使明清的“商帮”走入人们的视野,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商业群体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政府大力支持 B.具有地域性 C.长途贩运活动为主 D.白银广泛流通为条件23.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二者“相匹配”开始于A.工场手工业时期B.第一次工业

39、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24.“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宥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26.“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他们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1“

40、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段文字应出自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2某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首次提出政协应“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上述提法出现的直接历史背景是A. “一五计划”

41、的推行 B.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中共“八大”闭幕3. 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归纳出三种人:一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该文件强调,这三类人是“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A.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B. 统一战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D. 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4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

42、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推动了A.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 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C. 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6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A. 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B. 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 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

43、体的构建71957年美国国会授权艾森豪威尔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这意味着A. 美苏争霸重心转移到第三世界 B.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C. 美国侵略方式由军事变为经济 D. 马歇尔计划在中东地区重演10下列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A. 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世界两大主题 B.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C. 冷战环境下世界的动荡与和平 D.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13有学者指出:“就发达国家来说,区域化是为了确保自己在区域内的各种利益,同时借此力争在外部世界获取更多利益。就发展中国

44、家来说,把区域化作为将来进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更高层次的一个阶梯。”这表明区域化A.发展势头强劲 B.与全球化相悖 C.符合各国利益 D.拓展空间广阔 14 1995年11月,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在一次会议上说:“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他所评价的事件最可能是A欧洲联盟宣告成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15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模式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

45、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模式4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A模式1 亚太经合组织 B模式2欧洲联盟C模式3北美自由贸易区 D模式4上海合作组织16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 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 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 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 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1719751989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先后签订4个“洛美

46、协定”,主要内容有向非加太地区国家提供财政援助,确定双方之间的平等伙伴和相互依存关系,放宽对非加太地区国家产品进入欧共体市场的限制等。协定的签订表明:A.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加强 B.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 非加太国家经济区域集团化成效显著 D. 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收效明显 1.小农经济在我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下列关于小农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它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A. B. C. D.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商周时期青铜制造繁荣 B. 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C

47、.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D. 私营手工业始终代表技艺最高水平3.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A.劳动人民的勤劳 B.商业经营受到时间限制C.商业政策的宽松 D.城市的繁华景象4.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开始出现A.飞钱 B.柜坊 C.票号 D. 交子6.“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是因为 A此前未出现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B远航探险打破了

48、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C远航探险建立了从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美洲大陆的联系D远航探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8.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中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9.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个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种生产组织方式A.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 B.适应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

49、.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0.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这种现象说明了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 洋务运动的兴起11.“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一种救国方案。这一方案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謇12读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总额情况变化表”。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企业类型资本总额备注1862-1894年军用工业5000万余两白银出现企业19家民用企业2964万银元出现企业27家1899-1911年私人资本935

50、0万银元新增厂矿企业410家A.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与诱导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C.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13.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A. 农业

51、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 大跃进运动期间C.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 杂交水稻推广后1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16.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在我国共有2600多万城镇人口被搞精简回乡或下乡,其中包括近2000万职工。其直接因素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结果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C“二五”计划建设的需要 D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果17“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

52、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 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A.实行市场经济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C.设立经济特区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19.近代以来,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

53、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现这种现象的是A广州 B西安 C合肥 D深圳20.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2下列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正确的有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 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 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A B C D3中国古代“男耕女织

54、的经济结构中“织 指的是 A农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族工业 D家庭手工业4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快”反映了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 B.小农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C.古代社会商业兴盛 D.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5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千耦其耘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铁犁牛耕6最能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成就的是A.棉布 B瓷器 C.铁器 D.青铜器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求8宋代制瓷业发达,被称为瓷都的是A.景德镇 B.佛

55、山 C.武昌 D.开封9明清时期是中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其特征有A.打破前朝坊市界限,市市散于街道 B.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C.黄金成为主要流通手段 D.纸币广泛流通10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11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解体 B商品交易活跃 C人口大量流亡D重农政策被废除1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在?A古代雅典 B中国唐朝 C中国宋朝 D中国明朝13在我国古代白银成为主要的法定货币形成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14唐代以前中国城市的主要

56、功能是A.政治功能 B.宗教功能 C.文化功能 D.交通功能15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交子”广泛使用 B.坊市界限严 C.商业发展繁荣 D.商帮活动频繁16秦汉以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经济方面大都执行A. 重商主义政策 B. 重农抑商政策 C. 自由放任政策 D. 闭关锁国政策17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财产平均分配 B禁止土地买卖 C实行土地国有化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18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

57、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 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19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 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 把火烧了灯草。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A重商政策 B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D锁国政策20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前夜” 。以下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的进步C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D苏州丝织业“小户” “听大户呼织” “记日受值”

58、21下列两幅示意图反映了欧洲人对世界认识的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的兴起C宗教改革的发生D启蒙运动的开展22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地理大发现 的含义是: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23推动欧洲冒险家开辟同望东方和新大陆的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播天主教 C.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D.天文航海知识的进步24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

59、是A成为“海上马车夫”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开辟新航路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25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26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27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当时哪个国家反对最强烈 A荷兰 B西班牙 C葡萄牙 D

60、法国28在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为严重伤害的是A. 金银掠夺 B.商品输出 C.黑奴贸易 D.香料输出2918世纪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国家是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荷兰30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 北宋中期 B 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代3119世纪晚期,在世界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A汽车的制造和使用 B电动机车的运转C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D蒸汽机车投入使用32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英国成为

61、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A B C D3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 D.重商主义理论盛行34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确立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35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A城市拥有众多的劳动力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C城市居民市场潜力大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36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62、带来环境污染 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A B C D37有学者认为“1 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下列事件可以作为“历史性变革时代 的证据的是 A.启蒙运动深入发展并走向高潮 B.西欧各国工业革命相继展开 C.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D.民主共和制在各国普遍建立38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39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

63、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已经开始” 在当时主要指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D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40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大危机 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高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41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

64、土.碎土.起垅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42史书载:“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 C.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 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43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南宋的青

65、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4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 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井田制的瓦解 C冶铁技术的进步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46“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话反映的是古代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47“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

66、密48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 B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C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D北宋时期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异常发达50覆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期,“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重视农业 B.商人地位低下 C.海外贸易不发达 D.重农抑商的思潮51唐代后期“远近异法,内外异制,民得自有其田而公卖之,天下纷纷,遂相兼并。”表明当时A农业发展迅猛 B曲辕犁推广 C井田制恢复 D均田制被破坏52清顺治

67、十八年(1661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城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53西方学者认为明代中期以来,中国占有世界市场上一半左右的白银。中国大部分白银来源于向西方出口商品。而欧洲的白银则主要来自美洲殖民地,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闭关政策防止了白银外流 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A. B. C. D.54从这一活动开始,西方的地理范围扩展了。因此,今天我们可以在全世界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方发现西方的思想和技术。它

68、的负面影响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已经灭绝的奴隶制死灰复燃,给被奴役的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这一活动”指A新航路开辟 B圈地运动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5518世纪以来的欧亚贸易中,从前的奢侈品逐渐成为了普通商品。对引发这种变化的原因解析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B.殖民掠夺的影响C.亚洲部分国家变为欧洲殖民地 D.工业革命后欧洲掠夺原料倾销商品56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

69、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57哥伦布的话在15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黄金是欧洲人踏上新海岸所首先需要的东西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58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

70、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是A黑奴贸易十分盛行 B.荷兰成为贸易强国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59以下是179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 B.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C.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 D.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60马克思曾说:“垄断是一个好东西。”对此,一些史学家认为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主要是指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C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