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121KB ,
资源ID:912866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286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 阶段集训过关练(二)(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 阶段集训过关练(二)(含解析).doc

1、阶段集训过关练(二)(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20徐州二模)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材料可以说明()A.辛丑条约签订引发庚子拳乱B.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C.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D.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为何要造反”“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

2、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对,故答案为D。2.(2020徐州二模)严复在救亡决论中说:“驱夷之论既为天下之所废而不可行,则不容不通知外国事。欲通知外国事,自不容不以西学为要图,此理不明,丧心而已。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若尚因循,行将无及。”这表明严复主张()A.通晓夷情抵抗列强侵略B.坚持变法维护清朝统治C.反对守旧宣传进化思想D.提倡西学挽救民族危亡【解析】选D。材料“欲通知外国事,自不容不以西学为要图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反映了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

3、主张,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通晓夷情,而是提倡西学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变法维护清朝统治的内容,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进化思想,故C错误。3.有学者在其著作中对19世纪中后期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并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作出了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下列表述最符合这种“转型”的是清政府()A.放弃对周边国家的传统宗藩隶属关系B.允许外国人到中国游历、经商和传教C.不断地与西方国家签订各种类型条约 D.主动向外国派出公使并在外设立使馆【解析】选D。清政府主动向外国派出公使并在外设立使馆,反映出从夷务外交到洋务外交的转变,清政府“

4、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故选D;A只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不表明清政府融入国际社会,排除;B被动与外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不表明融入国际社会,排除;C属于出卖国家利益,不表明融入国际社会,排除。4.“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官员李鸿章于1881年投产的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洋务企业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C.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并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解析】选D。根据材料“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

5、低,中外争相使用”可以看出,开平煤受到欢迎,打破了“洋煤”一统天下的局面,达到了分洋人之利的目的,故D正确,A、B、C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排除。【加固训练】厘金税是晚清征收的商业税。1853年,清政府为筹措军饷,在扬州设局劝捐,按地亩多寡抽捐。同时向扬州附近米行抽捐,对华商征收商税,以后厘金制度逐渐遍行全国。厘金制度代替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内常关(过境税)的职能,增加了政府税收。厘金制度的逐步推广()A.加剧了中国的殖民地化 B.促进了中国外贸的繁荣进步C.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D.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解析】选C。题干中厘金制度“增加了政府税收”且征收的对象包括华商,因此厘金税是在国家征税基础上

6、的重复征税,加重了华商的负担,导致商品价格的提高,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外来侵略的问题,排除A;厘金制度的推行加剧了外贸的萧条,排除B;国内的统一市场在古代中国就已存在,排除D。5.(2020海南新高考模拟)1894年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第五款“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与他国”。一年后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于是英国前来诘责。这表明()A.英法意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B.英国视江洪为其势力范围C.英法在江洪进行激烈争夺D.法国无意在江洪攫取权益【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第五款“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与他国”,后来清政府将江洪一部割让与

7、法国,于是英国前来诘责,英国俨然把江洪视为其势力范围,阻止他国在此扩展势力,故B正确;英法目的是扩大侵略利益,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英法在江洪进行激烈争夺的信息,排除C;根据“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可知,法国也有在江洪攫取权益的目的,排除D。6.1898年,清政府同意了总理衙门为扩大税源开设商埠的建议;并规定自开口岸的管理及司法诉讼权归中国政府。到民国初年中国政府自开通商口岸50处左右。这体现了()A.国家致力于摆脱列强控制B.政局变动提升了国际地位C.国人对世界认知发生变化D.贸易政策与格局得到调整【解析】选C。根据材料,晚清末年时期,清政府主动自开商埠,并具有对这些

8、通商口岸的管理权;到民国初年中国政府自开通商口岸50处左右,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商埠,这些措施体现了国人对世界认知发生变化,主动融入世界,C正确;晚清时期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变化,B错误;材料中未体现贸易政策与格局的调整,D错误。【加固训练】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A.社会结构变动B.商人地位提高C.自然经济解体D.近代工业发展【解析】选A。“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

9、随着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这是突出了绅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单纯地主阶级开始变成开明地主甚至是新兴的工商业阶层,故选A;由“随着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可知材料重点说明绅的变化,没有涉及国家的商业政策,也无法判断商人的地位,排除B;“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这里的绅不是自然经济的主体,绅参与工商业的活动也不意味着自然经济一定解体,排除C;由“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可知所从事的工商业活动是指不再专注于

10、农事,但也不能判断就一定是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排除D。7.1878年,出使欧洲的曾纪泽写道:“泰西之轮楫旁午于中华,五千年来未有之创局也。天变人事,会逢其适。”这一看法()A.揭露了殖民侵略本质B.成为政治改良的先声C.提出通过商战以挽回利权D.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解析】选D。材料中曾纪泽认为西方船炮的东来,造成了五千年未有之变局,世道变了,人们的学习态度、治世方法就应该随之变通,这体现了他强烈的忧患意识,故选D;材料中曾纪泽并未对殖民侵略的本质进行论述,排除A;材料中曾纪泽的观点还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深入政治改良的层面,排除B;C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曾纪泽在材料中并未提及商战的

11、相关内容,排除。8.(2020海南新高考模拟)鸦片战争后上海滩的时髦派,女子不可少的东西,尖头高底上等皮鞋一双,紫貂手筒一个,金刚钻或宝石金扣针二三只等;再说男子不可少的东西,西装、大衣、西帽,革履、手杖等。这一现象表明()A.上海消费群体出现了拜金趋势B.崇洋成为近代消费的主要倾向C.西方文化逐步渗透进国民生活D.上海的时髦派以崇尚奢侈为荣【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革,体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表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进国民生活,故C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拜金”,排除A;材料现象不能说明崇洋成为近代消费的主要倾向,排除B;材料也不能反映“以崇尚奢侈为荣”,排除D。9

12、.据统计,1902-1904年中国共译西方书籍533种,英文、德文、法文书约占40%,日文书约占60%。其中,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学等327种,约占总数的61%;自然科学112种,应用科学56种,分别约占总数的21%、11%。据此可知,在此期间()A.知识分子被动了解西学 B.西学知识开始广泛传入中国C.西学观念已成为社会共识 D.社会科学书籍译书比重加大【解析】选D。“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学等327种,约占总数的61%”可见社会科学的比重大,故选D;“1902-1904年中国共译西方书籍533种”这属于主动向西方学习,排除A;1902年之前,西方知识已经向中国传播,排除B;“19

13、02-1904年中国共译西方书籍533种”无法反映国人的主流意识形态,无法体现西学观念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加固训练】1901年,孙宝瑄在忘山庐日记中写道:“日本学校章程,首列修身一科,可知身之不可不修也,明也。我国古圣贤所发之理,实与欧洲哲学家之语相通也。顾我国有种讲道学者,专治修身之学,修身而外无学,所以但成一乡党自好之人,而无益于天下。”据此分析,该思想主张()A.强调中国要全面学习日本 B.延续了“中体西用”的观念C.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D.全盘否定中国修身之学【解析】选B。材料中孙宝瑄认为日本重视“修身”之学,并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与欧洲哲学思想有相似性,意在说明传统思想的重要性,

14、同时不应“修身而外无学”,这是对“中体西用”观念的延续,故选B。10.“辛亥革命就推翻清朝这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但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不能不谓为失败。”由此可知,该言论认为辛亥革命()A.尚未实现民族主义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取缔了不平等条约D.未能真正实现三民主义【解析】选D。通过题干内容可知,该言论主要论述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是没有完成全部革命的目的,即辛亥革命之后,没有建立一个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故选D;孙中山所主张的“民族主义”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在这一点上,辛亥革命“算是成功”,即实现了民族主义,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

15、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在辛亥革命之后,诸多与列强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没有被废除,排除C。11.(2020深圳一模)如表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变化表,据此可推知()单位:(两)注:厘金为一种商业税年份田赋比重盐税比重厘金比重关税比重184229 575 72276%4 981 84513%-4 130 45511%188532 356 76848%7 394 22811%12 811 70819%14 472 76622%188833 243 43742%7 507 12810%13 600 73318%23 167 89230%189432 669 08643%6 737 4699%13 286

16、81618%22 523 60530%190337 187 78838%13 050 00013%16 252 69217%30 530 69932%年份田赋比重盐税比重厘金比重关税比重191148 101 34627%46 312 35526%43 187 09724%43 139 28723%资料来源:邓绍辉晚清财政与中国近代化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清政府实现了关税自主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解析】选A。由表格数据可知,晚清财政收入中田赋的比重大幅下降,盐税、厘金和关税收入比重明显提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在逐步解体,即近代

17、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A正确;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故B错误;清政府始终未实现关税自主,故C错误;自然经济依然居于主导地位,故D错误。12.(2020惠州三模)1917年4月, 李大钊发文认为要解放国民,如果还要死守西方18世纪的遗物, 那真“乃无异于自绝”。1919年12月, 陈独秀发文也认为不仅中国古代的旧道德要革新, 就是西洋近代的道德也要革新。两人的思想()A.否认了新文化运动的成就 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动摇了儒家旧道德的地位 D.批判了西方代议制的弊端【解析】选B。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可知,李大钊、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再

18、根据材料“如果还要死守西方18世纪的遗物, 那真乃无异于自绝”“西洋近代的道德也要革新”可知,二者主张与时俱进,学习西方的新思想即马克思主义,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选B;二者并未否认新文化运动的成就,而是将新文化运动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排除A;根据材料“西方18世纪的遗物”“西洋近代的道德也要革新”可知,材料中二人强调的是西方近代思想道德的更新,这有利于向西方学习的深化,但并不能体现动摇了儒家旧道德的地位,排除C;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可知,两人的主张主要表现在思想层面并不包含对西方代议制的批判,排除D。【加固训练】(2020荆门一模)新文化运动破坏和扫除了儒学的僵化躯壳及束缚个性

19、的腐化部分,但并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反而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A.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 B.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C.背离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轨道 D.推行全盘西化路线【解析】选B。“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反而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体现了一种继承和创新的作用,故选B;“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体现了创新而非“断裂”,排除A;“并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反而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无法反映新文化运动背离救亡图存的政治轨道,排除C;“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不能解释“全盘西化”,排除D。13.据191

20、8年1月民国日报报道,“近因各商号专销国货者日益加多,以致该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之爱国等牌,更觉风行一时,销路骤增”,竟然“每日出货,供不敷求”了。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A.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民众支持民族工业发展D.民族工业产品的竞争力有所提高【解析】选C。根据题干“各商号专销国货者日益加多”“销路骤增”,以致出现“每日出货,供不敷求”的现象,据此可知,由于民众的大力支持,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故选C;题干中述及的是民众的因素,没有提及政府的因素,排除A;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民众的因素,未涉及西方列强的因素,排除B;题干提及

21、了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的产品非常畅销,但没有涉及其产品的竞争力如何,排除D。14.(2020南通二模)1932年1月21日,倾向于政府且颇有实力的报纸天津大公报在社论中提出:“政府应该开辟和平解决红军之路”“在不暴动、不割据、不违法扰乱秩序的条件下,撤销禁止异党活动的禁令”。这一社论的提出主要基于()A.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B.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践踏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国民政府已放弃对红军围剿【解析】选B。倾向于政府且颇有实力的报纸主张国民政府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进行和平谈判,主要是基于当前日本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局,故B正确;如果是基于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

22、这一前提,那么就不会出现材料中要求各方谈判了,故排除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排除C;D不符合史实,可排除。1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A.扫除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B.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管理C.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格局D.积极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选D。南京国民政府颁布鼓励工业发展的法律文件和任用学者管理经济体现了积极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条件,故选D;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是三座大山,当时并未扫除,排除A;为经济发展创造环境,不是干预经济

23、,排除B;材料体现了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环境,没有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格局,排除C。16.1935年毛泽东把一切拥护中国革命和建设,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其定义为人民。这()A.有利于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B.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C.标志着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D.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解析】选A。毛泽东把凡是拥护中国革命主张抗日的群体和个人都归为人民的范畴,这有利于团结全民族力量与日寇进行斗争,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对人民的定义,而“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词是毛泽东在1939年提出来的,排除B;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时间不符,排除C;

2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加固训练】(2020湖北宜昌1月调研)抗战前,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下的地区实行苏维埃制度,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体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出,陕甘宁边区政府()A.实现无产阶级专政B.推动国共合作实现C.实行统一战线政策 D.实践武装割据思想【解析】选C。“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说明政府不再以阶级划分

25、来组建政权,目的是调动一切爱国力量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C;“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可见阶级已经不再是政权强调的重点,排除A;国共早在1937年已经实现正式合作,排除B;“武装割据思想”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对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探索,抗战时期的核心任务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D。17.1938年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该信息() A.认为中国抗战局势发生重大转折 B.有利于扩大中国抗战的影

26、响 C.迫使英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 D.坚定了英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信念【解析】选B。由材料“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可知中国积极抗战改变了外国舆论对中国抗战结果的认识,有利于扩大中国抗战的影响,故选B;材料无法体现中国抗战局势发生重大转折,排除A;“迫使”不符合抗日战争的史实,排除C;中国抗日战争坚定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念,排除D。18.1948年,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这表明()A.解放

27、战争决战时机成熟B.中国共产党组建联合政府的条件成熟C.国民党的统治日益孤立D.民主协商建国的雏形已经初现【解析】选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响应,说明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不得人心,故选C;解放战争决战是在1948年9月展开的,时间不符,排除A;此时解放战争尚未结束,组建联合政府谈不上“条件成熟”,排除B;民主协商建国是在1949年9月,排除D。19.(2020江苏高考T12)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

28、例证,可用来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解析】选B。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现在的国家真好”“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体现出新中国获得民众的认可,故选B;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故排除A;材料中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成就,不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表现,故排除C;D中“全面建立”说法绝对,故排除D。20.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加强了高等工业院校。这一学制的调整()A.确保了教育的

29、社会主义方向B.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D.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完善【解析】选C。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技术学校、专科学校、高等工业院校的重视符合国家开展经济建设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故选C;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排除A;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时间不符,排除B;该措施是对教育的改革完善,但不能体现“全面”,排除D。21.1953年至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这一措施()A.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B.

30、确立了工人对企业的管理权C.加快了所有制变革的步伐D.巩固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解析】选C。“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可以看出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排除A;由“分配利润”可知材料只是说明了利润分配形式,无法判断其管理形式,排除B;“1953年至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这一运动的产生,是在社会主义政权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非是巩固政权的措施,排除D。【加固训练】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到1952年底,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地区之外,全国农村约有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被分到土地。这表明()A.新民

31、主主义经济实现转型 B.农民实现了生活上的共同富裕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 D.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解析】选D。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故选D;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不能表明新民主主义经济实现转型,排除A;农民分到土地不等于实现了共同富裕,排除B;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排除C。22.(2020青岛二模)改革开放后,股份制企业发展出现两个高潮时期,19891991年,股份制由“热”变“冷”,1991年,党和政府肯定了股份制并强调试点,中国又掀起了

32、股份制发展高潮。这些变化()A.体现了乡镇企业兴衰的社会现象B.改变了当时不合理的产业结构C.反映了现代企业改革的探索历程D.推动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解析】选C。股份制由“热”变“冷”,到1991年掀起高潮,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探索,故答案为C;股份制改革针对的是国有企业,并非针对乡镇企业,排除A;股份制改革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B;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D。23.下图中数据的变化从实质上表明 ()A.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解析】选B。题干数据只涉及所有制

33、比重的变化,未涉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故A错误;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多种所有制并存,反映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B正确;C为图中反映的现象,排除;从图中可以看到集体工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仍占较大的比重,故D错误。24.“当其他国家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下列最能体现这句话的是中国()A.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选B。从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希望在世界上建立多边体制,实行多边外交

3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不同类别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符合多边外交,故选B;中国未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排除A;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是中国与部分国家进行金融交流合作,排除C;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的国家建立新型合作关系的表现,与多边机制不符,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中叶,英国公司不断派商船到宁波、定海一带贸易。这一活动引起清政府的注意,江浙为清朝财源之区和漕运重地,绝不容许在这里出现第二个澳门。清政府遂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收缩贸易口岸,把中西贸易限制在广

35、州一口。乾隆二十四年(1759),两广总督李侍尧颁布“防范外夷五项规条”,重申广州一口通商的规定。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第五卷) 材料二同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年(1864-1894)出口净值由48 655千关两增至128 105千关两,增长了1.6倍多;进口净值由46 210千关两增至162 105千关两,增长了2.5倍。光绪二十年(1894)至宣统三年(1911),出口值由128 105千关两增至377 338千关两,增加了约2倍;进口值由162 103千关两增至471 504千关两,增加了约2倍。 摘编自陈振江主编中国大通史 材料三1950年,中央贸易部设立了对苏联和新民主主义国

36、家贸易的中国进口公司、经营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中国进出口公司以及中国畜产、油脂、茶叶、蚕丝、矿产等国有外贸公司。1950年,国有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68.4%,到1952年则上升到92.8%,已占绝对优势。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限制对外贸易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对外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6分)【解析】第(1)题联系所学可以从清朝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说明,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维护清朝统治和国家统

37、一的需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天朝上国观念的固化。第(2)题第一问变化,根据材料一“清政府遂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收缩贸易口岸,把中西贸易限制在广州一口”可得一口通商转向多口通商,由材料二“出口净值由48 655千关两增至128 105千关两,增长了1.6倍多;进口净值由46 210千关两增至162 105千关两,增长了2.5倍”可得出出口净值、进口净值和进出口总值持续增长,而且出超转向入超,入超额不断扩大。第二问原因,联系所学近代历史知识可得列强侵略加剧,闭关锁国政策破产,通商口岸不断开放,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等。第(3)题根据材料三“1950年,国有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68.4

38、%,到1952年则上升到92.8%,已占绝对优势”可得确立了国有贸易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领导地位,废除了旧的对外贸易体制,有利于维护国家贸易主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答案: (1)原因: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天朝上国观念的固化;维护清朝统治和国家统一的需要。(6分) (2)变化:一口通商转向多口通商;出口净值、进口净值和进出口总值持续增长;出超转向入超,入超额不断扩大。(6分)原因:列强侵略加剧;闭关锁国政策破产;通商口岸不断开放;中国卷入世界市场。(7分) (3)意义:确立了国有贸易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领导地位;废除了旧的对外贸易体制;有利于维护国家贸易主权;有利于国民

39、经济的恢复与发展。(6分)26.(2020平顶山一模)(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时间海外看中国 14世纪中国人用纸币兑换银子的时候,在当时的西方,人们还不知纸币为何物,他们把纸能等同银子的想法看为是极其荒谬的。他们还曾经要求马可波罗收回这些无稽之谈。 马可波罗游纪 1840 1876年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的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周宁鸦片帝国 新中国成立 1979年1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时代周刊 21

40、世纪原定2009年9月28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则于当月19日提前出版,“Chinas Moment(中国时刻)”跃然纸上,以鲜红的五角星作封面设计,美国媒体关注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时代周刊 运用相关史实,对上述一段或几段材料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用纸币兑换银子的时候,在当时的西方,人们还不知纸币为何物”“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美国媒体关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信息可知材料论点为经济文化和综合国力影响了西方人眼中中国人的形象。围绕着所选观点从相关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中国人的政治

41、、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活动,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对所论证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综合或升华。答案:观点: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国家形象。(3分) 示例: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长期领先世界,北宋时期出现了纸币,大大促进商品贸易的发展;18世纪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世界局势发生重大改变,但中国的统治者依然闭关锁国,因循守旧,中国人在世界面前的形象,大打折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人在世界面前的良好形象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9分)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1 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美国虽提出“不承认主义”,但实

42、际采取袖手旁观的政策。1937 年中日战争爆发之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直至 1940 年底,美国政府只采取了一些有限的援华措施以遏制日本的扩张。1941 年日本向东南亚扩张的态势已十分明显,美国对华政策终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5 月罗斯福宣称:“保卫中国即是保卫美国的关键。” 材料二在美国参战后的头两年里,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渐趋明确。它包括两个目标:第一,有效地共同对日作战;第二,在战时和战后把中国建成一个“大国”。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美国采取了支持蒋介石的方针,希望通过向国民党政府提供援助、给中国以“四大强国”之一的国际地位支持其继续执政, 以保证

43、战后中国有一个亲美的政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章百家不对称的同盟: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改变对华政策带来的影响。(7分)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特征及转变带给中国的影响。第(1)题从材料一中不同年份美国采取的不同政策,发现其变化,从袖手旁观到实际上援助中国。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归纳出其他特征。第(2)题是“美国改变对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而非每一种对华政策分别产生的影响。这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特征:由袖手旁观到实际援助;随日本侵略步伐的扩大而调整;以自己的战略利益为转移;以扶持蒋介石政府建立亲美政权为目标。(8分)(2)影响:减轻了美国太平洋战场的压力;改善了中国抗战的环境;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使蒋介石政府沦为美国控制远东地区的工具。(7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