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 9 课时 回扣基础构建网 一、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1概念:ATP 的中文名称是,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它为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高能化合物直接2.ATP 的分子结构:结构简式为 APPP,A 代表,T 代表 3,P 代表。它含有两个,用“”表示。一分子 ATP 由 1 分子、1 分子和 3 分子磷酸组成。3.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1)ATP 末端的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ATP 水解生成和 Pi,同时释放。(2)ADP 可以接受与 Pi 结合,重新形成。(3)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在中永不停息地进行。高
2、能磷酸键磷酸基团腺嘌呤核苷腺嘌呤核糖ADP能量能量ATP 活细胞推一推 ATP 与 RNA 之间有结构上的联系吗?提示 ATP 水解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腺嘌呤核苷(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二、酶与酶促反应1.酶的概念(1)来源:产生。(2)功能:作用。(3)本质:。活细胞催化蛋白质2.酶的特征(1)。(2)。(3)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温和条件。3.酶促反应:由酶的化学反应。(1)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2)酶的活性中心:酶的特异性与有关。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分子在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的发生。(3)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反应
3、产物的浓度有密切关系。高效性特异性酸碱度催化催化效率酶的活性中心空间结构化学反应温度pH底物浓度想一想(1)酶的基本单位、合成场所是什么?(2)能催化淀粉酶水解的酶是哪种?提示(1)氨基酸、核糖核苷酸;核糖体、细胞核等。(2)蛋白酶。判一判(1)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 DNA 的解旋酶。(2)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提示(1)不对;在叶绿体、线粒体中含有,而叶绿体、线粒体都属于细胞质。(2)对;但线粒体中不含该酶。构建知识网络 突破考点提炼方法 考点一 图析 ATP 的结构与作用1ATP 的结构简析(1)组成元素:C、H、O、N、P。(2)中文名称:腺嘌呤核苷三磷酸。(3)各字母代表的含
4、义:A腺嘌呤核苷(腺嘌呤核糖);P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4)结构简式:APPP(远离 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也容易形成)2.不同化合物中“A”的含义下列 A 代表含义的区别为:3.ATP 产生量与 O2 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曲线(1)在无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 ATP。(2)随 O2 供应量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加强,ATP 产生量随之增加,但当 O2 供应量达到一定值后,ATP产生量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有机物、ADP、磷酸等。4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1)ATP 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 ATP 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5、2)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的反应类型、所需酶、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和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3)ATP 的形成需要满足 4 个条件:2 种原料(ADP 和Pi)、能量和酶。另外合成 ATP 的过程中有水生成。对位训练1.在下列五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B.C.D解析 是 ATP,是核糖核苷酸,是 DNA,是 RNA,是 tRNA,因此,“”中所对应的含义分别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答案 D2.以下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ATP与ADP处于动态
6、平衡中B.组成ATP的元素有C、H、O、N、P、SC.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因而不能产生ATPD.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因而不能产生ATP解析 细胞中ATP不断被消耗,又不断产生,故细胞中ATP与ADP处于动态平衡中;组成ATP的元素有C、H、O、N、P;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原核细胞中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细胞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A考点二 酶的概念拓展及验证实验1酶的概念拓展类别内容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功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种类按存在部位分胞内酶:合成后在细胞内起作用,如有氧呼吸酶胞外酶:合成后分泌
7、到细胞外起作用,如消化酶按功能分水解酶:在物质水解时起催化作用合成酶:在物质合成时起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的性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2.酶生理作用的验证实验(1)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底物被分解对照组:底物+等量蒸馏水底物不被分解检测检测(2)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底物性质利用相应试剂检测,若底物被分解,则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否则不具有催化作用。(3)实验变量:自变量是相应酶液的有无,因变量是底物是否被分解。对位训练 3.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 在 4C 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
8、有 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解析 由题意知,该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具有生物催化作用,故该物质为酶。生物体内的酶是蛋白质,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其肽链上含有氨基和羧基;酶的活性易受温度、pH 的影响,低温时酶的活性受抑制,高温、pH 过高或过低会使酶失活;蛋白质主要含 C、H、O、N 四种元素,有的蛋白质还含 P、S 等元素;酶的特异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答案 D 4为了验证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7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 B实验
9、C实验、实验都能 D实验、实验都不能 解析 实验无论口腔分泌液有无蛋白酶,加入双缩脲试剂后 1、2 都会发生紫色反应。正确的做法应该像实验一样,用蛋白块,直接用肉眼观察蛋白块是否消失。若消失,则表明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若蛋白块没有变化,则表明口腔的分泌液中没有蛋白酶。答案 A 考点三 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 1.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2.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3.表示酶特异性的曲线 加入酶 B
10、 的反应速率与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说明酶 B 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而加入酶 A 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明显加快,进一步说明酶具有特异性。4.温度、pH 影响酶活性的曲线(1)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酶的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减弱,如图 A、B 所示。(2)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去活性;而低温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酶的分子结构未遭到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其活性。(3)反应溶液中 pH 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如图 C 所示。5.底物浓度 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
11、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如图)。6.酶浓度 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且固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方法链接 如何分析同一坐标系中的多条曲线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温度或pH,比较不同的曲线时,不仅要关注曲线之间的“异”,还要关注曲线之间的“同”。如图所示,左图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右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从左图可以看出,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植物淀粉酶的最适 pH 在 5 和 6 之间,人的淀粉酶的最适 pH 在 7 左右。在右图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12、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相同,但酶 C 活性曲线只是画了一部分(从右图中无法知道酶 C 的最适温度);从右图中可以看出,酶活性温度范围最窄的是酶 B。对位训练 5.(2009宁夏卷,2)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时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时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解析 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低温时酶活性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到达最适温度后,再升高温度,酶活性下降,当温度过高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酶变性
13、失活,因此 B 项正确。温度由 t2下降到最适温度,酶活性升高;酶在低温时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会被破坏,温度升高,酶活性恢复,因此常在低温下保存酶。答案 B 6.某些制糖厂用淀粉作为原料进行工业制糖。其技术基本要求是调节温度来影响淀粉酶的活性。如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时温度对麦芽糖累积量的影响,图中的积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下列关于 X、Y、Z三点温度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甲乙A.X点代表Ta、Y点代表Tb B.X点代表Ta、Z点代表Tc C.Y点代表Tb、Z点代表T D.X点代表Tb、Y点代表Tc 解析 图甲表示淀粉酶
14、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温度从 Ta 点起,淀粉酶的活性上升,Tb 点是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大。从 Tc点起,酶的活性丧失。图乙表示麦芽糖的累积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开始时曲线较平缓,然后急速上升,最后又平缓,在 X点时上升率最大,表明此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在 Y点时累积量达到最大,YZ 点麦芽糖累积量维持不变,说明淀粉酶丧失活性,淀粉不能水解成麦芽糖。故 X点代表 Tb,Y 点代表 Tc。答案 D 考点四 酶特性的实验探究 1.酶催化高效性的实质 活化能越低,活化的反应物分子越多,反应也就越容易进行(如下图)。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示意图酶催化作用的实质就在于它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15、,使反应在较低能量水平上进行,从而使化学反应加速。例如,H2O2的分解,当没有催化剂时需活化能 75.24 kJ/mol,用胶态钯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 48.9 kJ/mol,而用过氧化氢酶催化时,活化能下降到 8.36 kJ/mol 以下。2.酶的特异性 该实验探究中的自变量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不同酶溶液,因变量是反应物是否被分解。(1)方案一:用同一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物质 淀粉(非还原糖)麦芽糖(还原糖)蔗糖(非还原糖)蔗糖用淀粉酶分别作用于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究酶的特异性。淀粉酶淀粉酶(2)方案二:用两种
16、不同酶催化同一种物质 淀粉(非还原糖)麦芽糖(还原糖)淀粉(非还原糖)淀粉再用斐林试剂鉴定,从而探究酶的特异性。淀粉酶蔗糖酶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步骤项目试管1 试管1试管11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2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0100603加入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1 mL1 mL1 mL4完成反应5 min 5 min5 min5滴入碘液2滴2滴2滴6观察结果变蓝变蓝不变蓝(1)实验注意问题 实验室使用的 淀粉酶最适温度为5070。由于H2O2不稳定,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不选择H2O2作反应物。本实验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是干扰条件。本实验中第、步一定不能颠倒顺序,否则会
17、使实验失败,即先控制条件再混合。(2)实验过程中的理论分析 4.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步骤 实验操作内容试管1试管1试管31注入等量过氧化氢酶溶液2滴2滴2滴2注入不同pH的溶液1mL蒸馏水1 mL蒸馏水1 mLNaOH3注入等量的H2O2溶液2 mL2 mL2 mL4观察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实验注意问题:(1)实验程序中2、3步一定不能颠倒,否则实验失败。(2)本实验中也可将过氧化氢酶和H2O2分别调至同一pH,再混合,以保证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pH。(3)本实验不宜选用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因为淀粉酶催化的底物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对位训练 7.请用所给的实验
18、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特异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试管、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 溶液 唾液粉 酶溶液 甲 乙 丙 丁 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_。_。_。(3)结果预测:_(4)结论:_(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
19、,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的浅,其原因是_。解析 酶具有特异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的还原糖,但不能分解蔗糖;蔗糖酶可将蔗糖分解为可溶性还原糖,但不能分解淀粉。可溶性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要通过实验验证蔗糖酶和唾液淀粉酶的特异性,在实验中要体现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时可设置四支试管,甲和丙试管中添加等量的蔗糖溶液,乙和丁试管中添加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再向甲和丁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溶液,向乙和丙中加入等量的唾液淀粉酶溶液。混合均匀后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然后用斐林试剂来鉴定是否出现可溶性还原糖。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唾液淀
20、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当将水浴锅的温度由37降至20时,酶的活性会降低,分解速率减慢,产生的还原糖少,从而使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浅。答案(1)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 溶液 唾液粉 酶溶液 甲 乙 丙 丁 (2)混匀,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 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水浴一段时间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4)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特异性(5)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 方法体验 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方法总结 1.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同
21、时还要设置对照实验。2.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分析课题把握原理确认变量设置对照一般步骤。其关键:实验变量如何操控、无关变量如何控制、反应变量如何检测。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步骤、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实施设计方法举例:(1)验证或探究酶具有高效性:高效性是一种比较性概念,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因此应设置酶与无机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率的对照。不能用酶和蒸馏水做对照,若这样是验证酶的催化功能。(2)验证或探究酶具有特异性:特异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反应。因此验证酶具有特异性应设置一种酶对不同化合物反应的催化效果的对照。可用同一底物、两种不同酶,也可用不同底物、同一种酶来验
22、证。(3)验证或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应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多个不同温度条件,比较某种酶的催化效率。一般至少应设置“低温、适温、高温”三个指标。注意 淀粉酶最适温度是65。(4)验证或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应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多个不同pH条件,比较某种酶的催化效率。一般至少应设置“低pH、最适pH、高pH”三个指标。注意胃蛋白酶最适pH在2.0左右。(5)验证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也可用水解的方法使酶失活来证明。典例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最科学、严谨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A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 mL 3%H
23、2O21 mL过氧化氢酶,保温5 min对照组:2 mL 3%H2O21 mL蒸馏水,保温5 minBpH影响酶的活性向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3%可溶性淀粉向A、B、C三支试管中依次加入1 mL不同pH的缓冲液向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新鲜唾液A、B、C三支试管均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 min,再用斐林试剂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2 mL 3%可溶性淀粉2 mL新鲜唾液碘液 每隔5 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酶催化具有特异性实验组:2 mL 3%可溶性淀粉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 mL 3%蔗糖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24、 min后,碘液检验解析 实验设计科学性、严密性、单一变量原则ACD分析一变量,找准自变量 如何设置控制自变量 温度 复选择鉴定试剂符合要求 A错误,酶催化具有高效性是指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而言的,用酶与蒸馏水作对照,只能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不能证明酶催化具有高效性;C错误,应设置多支试管,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进行比较;D错误,蔗糖不与碘液反应,不应该用碘液检测,应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生。答案 B 易错警示 对ATP的知识了解不足 典例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
25、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错因分析 本题考查了ATP的结构、产生及利用。易错的原因在于不能正确理解ATP的结构,没有掌握不同生物体产生ATP的场所以及不了解ATP的生理作用。解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是在细胞膜内陷形成的一个特殊结构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于ATP和NADPH中,在暗反应阶段,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移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核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腺嘌呤核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细胞分裂需消耗ATP,即发生ATP到ADP的转换,而细
26、胞中ATP的含量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中,随ATP的消耗,又不断发生ADP到ATP的转换,从而保证稳定的供能环境。答案 D 纠错笔记(1)ATP可以简写为APPP,其中A代表腺嘌呤核苷(由腺嘌呤与核糖组成),T表示“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去掉ATP中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2)ATP的形成途径和场所 形成途径:在植物细胞内ATP产生的途径: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在动物细胞内ATP产生的途径: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形成场所:绿色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膜、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人和动物: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原核生物:细胞
27、膜和细胞质基质。检测落实体验成 题组一 ATP相关知识考查 1.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进行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解析 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通过光反应产生ATP,在有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因此选B;C应是酶的作用;D中叶绿体产生的ATP用于自身暗反应,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需要。答案 B 2.在生物体的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
28、没有ADP生成的是 ()A.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B.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 C.叶绿体内C3C5的过程 D.番茄根细胞对Mg2的吸收 解析 生成ADP的过程即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C3还原过程、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主动运输)的过程都需要消耗ATP,产生ADP。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过程不需要消耗ATP。B题组二 酶的概念与性质的考查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29、和叶绿体的基质中 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特异性 解析 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在细胞内、内环境、体内的外环境如消化道或体外环境如试管中;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则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活细胞都可产生酶,故A、B、D都不对。C4.(2010上海卷,5)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要解旋酶 B.属于水解反应 C.会有能量变化 D.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 解析 将肽键破坏,是水解酶作用的水解反应。解旋酶是破坏DNA双链间的氢键。A题组三 酶有关的坐标曲线考查 5.下图中的曲线是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根据有关实验结果绘制的。其中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
30、是 ()解析 通常实验验证某种因素的作用时一般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B中除H2O2酶的有无这一变量外,还有另一变量温度,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B项错。C中除H2O2酶的有无这一变量外,还有变量pH,同样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C项错。D中的变量是H2O2酶的有无,它能说明H2O2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A中,加入H2O2酶的反应比加入Fe3的反应达到平衡点的时间短,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答案 A 6.下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A.曲线1 B.曲线2 C.
31、曲线3 D.曲线4 解析 从图一可以看出,当温度由a变为2a时,酶促反应速率提高,所以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图二中的饱和值。B题组四 有关酶的特性的实验考查 7.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率(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率)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_。_。_。(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用不同处理方式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率从快到慢依次是: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率最快的是_。原因是_。解析 答案(1)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观察各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2)加过氧化氢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