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60KB ,
资源ID:91249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249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公元前704年,第17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A. 禅让制渐成风尚B. 世袭制开始确立C. 分封制遭到破坏D. 宗法制消失殆尽【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第17代楚君熊通未经周天子的同意自立为楚武王,这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C正确;当时是世袭制,排除A;“开始”表述错误,排除B;“消失殆尽”不符合史实,排除D。2. 商朝人崇信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

2、,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其反映的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B. 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C. 商王利用宗教手段主宰国政D. 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说明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各个宗族的政治地位,故B不符合题意;神权不等于宗教,故C不符合题意;夏商与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不符合题意。3. 帝乙的长子启,因其母亲非正妻,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故继承帝位。材料说明()A. 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父权家

3、长制B. 殷商时期已经实行嫡长继承制C. 分封制加强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D. 宗法观念规范了社会生活习俗【答案】B【解析】【详解】纣王辛虽然比启年龄小,但因为其母为帝乙的正妻,所以能承袭帝位,材料说明在殷商时期已经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原始社会的父权,A项错误;辛与启两兄弟间的继承权问题与分封制无关,C项错误;王位继承与社会生活习俗无关,D项错误。4. 秦朝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承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丞相的工作职责是A. 主管军事B.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C. 负责监察系统D. 代替皇帝处理政事【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

4、“掌承天子,助理万机”,可见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故B符合题意。主管军事的是太尉,负责监察系统的是御史大夫,故AC不符合题意。皇帝大权独揽,皇权至上,故丞相虽然位高权重,但不可能代替皇帝处理政事,故D不符合题意。5. 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B.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C. 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D. 重用侍从建立“中朝”【答案】B【解析】【详解】三公中御史大夫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故选B项;尚书令在秦朝时期本为九卿中少府的属宫,负责管理少府文书

5、和传达命令,无法制约丞相,排除A项;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宫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明升暗降这一说法并不准确,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建立中朝,排除D项。6. “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A. 创立皇帝制度B.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C. 推行郡县制度D. 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分析】从“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可以看出材料涉及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郡县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详解】7. 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

6、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这是由于A. 科举制的发展B. 门阀政治消失C. 地方割据的结束D. 中央集权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以科考的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不问学子的出身与家世,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得以进入政坛,故A项正确;BCD项与“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这一现象没有直接关系,排除。8. 宋代在知州以外,于诸府州设“通判某州军事”一官,知府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A. 制约地方长官B. 控制财政大权C. 提高行政效率D. 牵制中书门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知府知州的公文

7、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可知,其作用主要是监督制约地方长官,加强中央集权,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财政,排除B;从材料看,并不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中书门下是中央官,不是通判牵制的对象,排除D。9.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抒发了白居易一举登第后的豪迈之情。这受益于A. 世卿世禄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白居易一举登第后的豪迈之情”可知,白居易所处的时代是唐朝,再结合材料诗人笔下的内容可知,唐朝实行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因此材料所述制度是科举制,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以血缘关系为选官标准,不符合

8、材料,A项错误;察举制是两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诗人所处时间不符,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并且其选官标准主要是门第,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10. 三国志记载:“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术年二十,举孝廉为郎。”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 世卿世禄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曹操“举孝廉为郎”,符合察举制的选官标准孝和廉,故选B;世卿世禄制按照血缘关系为标准,九品中正制按照门第为标准,科举制按照考试和才能为标准,故A、C、D不符合题意。11. 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

9、,否则,便不符合“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A. 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B. 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C. 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 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皇帝颁布“圣旨”必须经过中书省和枢官院。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下达执行过程中也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因此反映出宋代中枢机构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A正确;宋代实行专制,没有分权与制衡,也无法制约皇权,排除BC项;材料没有体现对相权的分割,排除D项。12.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10、,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恩泽贵族B. 实现民族交融C. 增加税收D. 削弱王国势力【答案】D【解析】【详解】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恩泽贵族只是手段、特点,不是最终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问题,B选项错误;增加税收的举措是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且“推恩令”的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而不是经济目的,故C选项错误。13.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局面。这说明,当时北宋A. 加强了君主专制B. 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C. 削弱了中央集

11、权D. 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中枢机构分化事权,也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反映的是中央官制而非地方管理制度,所以不能削弱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故BCD不符题意。14. 明成祖设立内阁。他的主要职责是A.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B. 直接领导六部C. 代理皇帝批阅奏章D. 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明朝内阁是皇帝的咨询顾问机构,主要职责是佐皇帝处理政务,A项正确;内阁不能统领六部,排除B项;明成祖时期的内阁不能代理皇帝批阅奏章,排除C项;内阁并不涉及少数民族事务,排除D项。15. 清朝设立军机处,

12、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这表明A. 地方权力扩大B. 君主专制加强C. 宰相地位削弱D. 内阁作用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清朝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这表明君主专制加强,故B正确;军机处不能扩大地方权力,故A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宰相,故C错误;军机处削弱了内阁作用,故D错误。16.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这表明,明朝内阁A. 内阁学士都是宰相B. 掌握实际决策权C. 成为最高行政机构D. 权力来源于皇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只备论思顾问”、“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等

13、信息可以看出,内阁没有决策权力,阁臣的权力都是来源于皇帝,阁臣只是皇帝的秘书顾问人员,故选D,排除B;内阁学士只是皇帝的秘书顾问人员,没有法定地位,没有实际权力,因此内阁学士既不是宰相,内阁也不是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C。17. 在古希腊,那些为自己的城邦赢得荣誉的公民都会得到很高的奖赏,而叛国者则会被城邦剥夺公民权,最终落得妻离子散、倾家荡产的下场。在民主政治极盛时期的雅典,无论财产状况如何,公民们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参政权。以上这些决定了希腊公民具有A. 较高的民主政治素养B. 很强烈的集体荣誉感C. 诊视个人自由的品质D. 海纳百川的海洋胸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古希腊为自己的城邦

14、赢得荣誉的公民都会得到很高的奖赏,而叛国者则会被落到妻离子散的下场,在雅典无论财产多少,公民都有平等的参政权,可知希腊公民珍惜参政权,有较强的城邦意识,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故选B;材料不能体现公民有较强的民主政治素养,排除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8.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指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A. 产生条件B. 主要内容C. 制度缺陷D. 进步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男性公民的俱乐部”反映的是雅典的民主只针对雅典公民,即本城邦的成年男子,这反映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C正确;AB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9. 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鼎盛之际,公民大

15、会是城邦的A. 专设军事机构B. 常设外交机构C. 最高权力机关D. 日常司法机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C正确,排除ABD。20. 多山多岛环海的自然环境,发达的工商航海业,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成就了雅典的民主政治。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A. 梭伦改革B. 克利斯提尼改革C. 伯利克里改革D. 彼得一世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故A正确;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制度,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排除BC;彼得一世在俄国进行改革,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联系所学梭

16、伦改革的意义分析解答。21. 有学者对古罗马的某一历史事件评价说:“对平民来说,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它评价的是A.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B. 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C. 罗马帝国的瓦解D.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解释权的垄断,与材料“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的主旨相符,D正确;AB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2.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罗马法治文明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罗马法对罗马国家发展和强盛起到过巨大的推进作用。”据此可知,罗马法A. 维系罗马

17、的统治B. 实现人人平等C. 维护奴隶的利益D. 从未发生变革【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罗马法对罗马国家发展和强盛起到过巨大的推进作用”体现的是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统治的重要性,A正确;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B排除;罗马法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D排除。故选A。23. 经济发展并不是罗马人推动革新重点,以一套法典及种效率卓然的军事组织将整个帝国维系于不坠,才是他们的治国精神所在。这种治国精神的根本出发点是A. 推动政治制度的革新B. 促进经济的发展C. 推动民主法治的完善D. 维护帝国的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以一套法典及种效率卓然的军事组织将整个帝国维

18、系于不坠”可知罗马人的治国精神根本出发点还是为了维护帝国统治,故选D项;推动政治制度的革新、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民主法治的完善都是维护帝国统治的方式,不是根本出发点,排除ABC项。故选D。24.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了议会主权,但国王仍保留了部分权力。这说明A. 议会无权限制国王B. 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C. 代议制民主尚未确立D. 英王是国家权力中心【答案】B【解析】【详解】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但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拥有立法权,但国王仍掌握行政权,说明了君主立宪制需要完善、发展,故选B;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等权力,确立了以议会为中

19、心,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故A、C、D不符合史实,排除。25. 2017年6月,保守党人特雷莎梅(TheresaMay)成为英国首相,并对内阁进行改组。特蕾莎梅作为英国首相A. 任职与国王毫无瓜葛B. 由议会上院议长兼任C. 尊崇议会下院选举结果D. 由两院联合选举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内阁首相由下议院选举产生,其有权对内阁进行改组,故选C;首相要由国王任命,并非毫无瓜葛,排除A;首相由下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排除B;首相由下议院选举产生,其不是两院联合选举的结果,排除D。26. 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这部宪法也

20、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这部宪法是A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B. 美国1787年宪法C.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可知,这是体现制约与平衡和妥协原则的美国1787年宪法,故B正确;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突出了对国王的限制,故A错误;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突出了君主的权力,故C错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突出了共和原则,故D错误。27. 富兰克林在17

21、87年宪法通过后动情地说:“在这次会议的进程中,在我对会议的结局怀着希望和忧虑交织的心情中,我曾一再凝望着它(指会议主席华盛顿座椅上装饰性的半轮太阳浮雕)却无法说出它究竟是上升还是在降落;但是现在我终于有幸得知,它是一轮旭日而不是落日。”对“一轮旭日”理解正确的有A. 美国宣布国家独立B. 美国成为邦联制国家C. 美国确立了联邦体制D.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华盛顿对1787年宪法持肯定态度。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有效调节了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规定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美国成为“一轮喷薄东升的旭日,而

22、不是一轮冉冉西下的落日”,故C项符合题意。1776年7月4日, 美国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故A不符合题意;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故B项不符合题意。华盛顿是基于看到美国的前途而欣喜,并非因为当选为美国总统,故D不符合题意。28. 19世纪70年代,面对保皇派内部三个派系相互倾轧,但都妄图恢复帝制的纷繁复杂局势,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A. 共和政体B. 封建帝制C. 立宪政体D. 两党政治【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多数确定了共和政体,因此被称为”一票共和“,故选A,排除C;一票共和否定的是封建帝制,排除

23、B;两党政治不属于政体体制,且法国实行的多党制,排除D。故选A。29.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法国A. 内阁只对总统负责B. 实行君主立宪制C.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D.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答案】D【解析】【详解】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议会行使立法权,并非粉饰门面,故C项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内阁由总统提名组成,内阁和总统都要对议会负责,故A项不符合题意。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的共和政体确立,故B项不符合题意。3

24、0.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该宪法体现出德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的色彩浓厚 帝国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宰相不对议会而对皇帝负责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在德国君主立宪制下,国家元首握有实权,并非“统而不治”,错误,ACD排除;均属于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的特征,B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

25、)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中国论文网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

26、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2)作用: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3)原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本质: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势力过大【解析】【详解】(1)“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信息“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27、知: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2)“历史作用”,据材料二信息“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得出:利于维护国家稳定;由材料信息“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得出: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结合所学知识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等角度补充。(3)“原因”,据材料三信息“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得出:行省权力大而不专;由材料信息“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得出: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本原精神”,依据材料四信息“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

28、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势力过大。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据材料概括唐宋科举制发展成熟的原

29、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科举制。【答案】原因: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统治阶级重视;统治阶层的分化,庶族地主的壮大;读书人地位的提高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评价:科举制推动文化教育和儒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变化,有利于文学艺术的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科举制考试内容狭窄、模式僵化、能力单一,成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阻碍了古代科技的进步。【解析】【详解】“原因”,据材料信息“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得出:宽松的政治环境;由材料信息“平等竞争的科举考

30、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得出:统治阶级重视;由材料信息“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统治阶层的分化,庶族地主的壮大;依据材料信息“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从读书人地位的提高和社会观念的变化等角度补充。“评价”,依据材料信息“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科举制推动文化教育和儒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变化,有利于文学艺术的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

31、官员素质,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科举制成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阻碍了古代科技的进步等角度补充。33.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

32、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

33、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中,两国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权力组成、与内阁关系的不同。【答案】(1)变化:由君主专制到权力受限,再到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英国传统议会制度的影响;人民的长期斗争。(2)

34、“精巧制度的安排”: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和联邦共和政体。意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民主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国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政治保障。(3)不同:总统的产生的方式不同: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美国总统由选民选出;总统权力不同:法国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美国总统与议会相互制衡;总统与内阁关系不同:法国总统权力受内阁制约,美国内阁由总统任命。【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可知,君主专制色彩弱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英国君主开始处于“统

35、而不治”的局面。原因:根据材料“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考生可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政治传统等角度分析。(2)制度安排:根据材料“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的联邦制;根据材料“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可知三权分立。意义:根据材料“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可知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民主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为美国强大提供了政治保障。(3)不同: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不同:根据材料“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可知法国是由议会选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由选民选出;权力组成:根据材料“解散众议院等权力”可知法国总结有权解散众议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三权分立,总结与议会相互制衡;与内阁关系:根据材料“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总统权力受内阁制约,美国内阁由总统任命。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