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一、选择题1在近代中国,较早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提倡者是()A魏源B张之洞C郑观应D梁启超2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外纪闻并在北京建立政治团体强学会,但不久就被清政府查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A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B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C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D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3“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希望参与政治模仿西方议会政治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ABCD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
2、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5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A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B早期维新派主张C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主张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6“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
3、主张的是中国近代()A地主阶级改革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7维新派以西学为核心,糅合中国的经世致用之学,形成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这就是“新学”的兴起。下列作品能够体现“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特点的是()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天演论ABCD8“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9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A强学
4、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10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开展的主要动因是()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C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退让D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立考课,
5、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群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归纳材料一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意图。(2)材料二比材料一的思想有哪些突破?其根本要求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4)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而探索的特色及成因。参考答案:CBBAB CADDA11. (1)主张:开矿山,建工厂,造船,练新军。意图:师夷长技以自强。(2)突破:材料二不仅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更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根本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3)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4)特色:材料一代表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二、三代表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经济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成因:前者是中国地主阶级中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后者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