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902KB ,
资源ID:911834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183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七 第21讲 19世纪中国的先进思想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七 第21讲 19世纪中国的先进思想 WORD版含解析.doc

1、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考点展示20172019全国卷考查视角维新思想2019全国卷(选择)部分西方人赞同戊戌变法2018全国卷(选择)严复的社会进化论思想2017全国卷(选择)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差异新文化运动2019全国卷(选择)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2019全国卷(选择)陈独秀反对封建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018全国卷(选择)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2018全国卷(选择)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与影响命题分析1试题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为主,突出了近代中国人民救国探索的曲折历程和与时俱进的精神。2突出考查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作用和传统文化在近代的现实功用。3注重考查学生辨别历史事物和

2、历史解释以及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备考建议1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主干知识,适当挖掘教材外拓展知识。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西方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第21讲19世纪中国的先进思想一 新思想萌发1.背景。(1)传统思想文化的固守与发展。绝大多数士大夫固守天朝上国思想。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2)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影响。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日益扩大。2代表。(1)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和各国律例等,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3评价。(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具有思

3、想启迪作用。(2)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付诸实践。巩固自查你能从下面漫画中解读出什么历史信息?答案:在中西文化最初的碰撞中,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使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夷狄”也有可取之处,要以夷之“长技”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易错修正林则徐、魏源等人摆脱了对西方的偏见。答案:林则徐、魏源虽然主张向西方学习,但其思想依然有着较深的旧时代的痕迹,他们对西方的认识依然是肤浅的、表面的,甚至是荒诞的,如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仍把西方人当作“蛮夷”看待,就体现了这种时代的局限。二 “中体西用”思想1.出现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2)清政府

4、内部分化,出现了洋务派。2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3基本内涵。(1)中学为体: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2)西学为用: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3)“师夷长技以自强”。4主要影响。(1)指导实践活动:指导洋务运动的开展。(2)促进思想进步:为突破传统禁锢、思想解放创造了条件。巩固自查下面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答案:“中体西用”是把西方先进技术嫁接到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上,这注定了“中体西用”失败的命运。三 维新变法思想1.兴起: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3)主要思想。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

5、外国进行商战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理论和付诸实践。2发展: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甲午战争带来多重影响。政局变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变动: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阶级变动: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并独立登上政治舞台。思想变动:“中体西用”思想破产;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方民主思想传播。(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人物著作主要思想及评价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经学的外衣,托古改制,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设议院、伸民权、变法图存思想,论证变法的必要性严复翻译天演论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

6、原理阐释变法的紧迫性(3)主要思想。改良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4)思想特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君主立宪制和救亡图存相结合。(5)政治实践:戊戌变法。(6)主要评价。爱国性:提出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民族意识。进步性: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潮流。启蒙性:宣传民权思想,批判封建君权,具有思想解放作用。识记导图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东渐的历程易错修正康梁维新派最早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答案:最早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是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标志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次提升到制度层次。诗界革命。“诗界革命”即戊戌变法

7、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核心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多维认识史料1:“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

8、落不了户的。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探究史料1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史料研读分层研读:第层信息表明在当时中国封建主义占据主导背景下,“中体西用”思想具有突破封建文化的禁锢、引进资本主义文化作用。第层信息强调中学(传统文化)为体,是引进西学(近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前提,这说明“中体西用”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有利于洋务运动顺利推行。提升研读:学者强调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认识“中体西用”思想。史料2: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名著劝学篇,使国人深刻意识到“五知”的重要性:(1)知耻,知道落后于日本、土耳其、暹罗和古巴的耻辱;(2)

9、知惧,知道越南、缅甸、朝鲜、埃及和波兰的可怕命运;(3)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4)知要,知道中学和西学的要点前者是实用的而不是思古的研究,而后者是政治体制而不是技术;(5)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他的劝学篇中还有“西学之中,西艺非要,西政最要”“政尤急于艺”的提法。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向外国人学习并不可耻,因为孔子自己不是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吗?中国历史本身就充满了制度性变革的事例。创设厘金、创建长江水师、设立新疆省、建造汽船和开通电报线路,所有这些都表明变革

10、是不可抗拒的。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史料探究依据史料2概括张之洞“五知”的内容,并据史料及所学知识评述张之洞的变革思想。史料研读宏观研读:史料主要介绍了张之洞劝学篇里面的重要内容,突出叙述了他的“中体西用”的分层研读:第层信息说明张之洞对“西学”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即西学为“政治体制”思想;第层信息说明张之洞的变革思想超越了传统的体用观,但他将文化价值系统作为“体”,而将政治、经济视为“用”,反映了他的文化保守主义主张和保卫民族文化的倾向;第层信息说明张之洞认为变革是挽救民族危机的必要手段,这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多角度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1具有守旧性。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11、”思想具有文化保守主义主张和保卫民族文化的倾向,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具有突破性。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超越了传统的体用观,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3具有矛盾性。“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4体现社会转型。“中体西用”思想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对中国的工业、国防和军队、教育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5体现文明交融。“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

12、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核心二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评价史料1: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史料2:他宣称古文经都是伪经,今文经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这种说法过于武断,缺乏历史根据。他竟把孔子美化为“民主圣人”,十分荒唐由这两部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之争几乎淹没了变法的主题,干扰和阻碍了变法运动。摘编自

13、郑师渠中国近代史史料探究依据史料1、2,说明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并予以简要评价。史料研读史料1研读:第层信息表明康有为宣扬维新变法、仿西方政制。第层信息说明康有为利用传统文化宣传变法,具有妥协性和革命性的双重特征。综合第层信息可知,康有为在宣传变法时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体现了其妥协性和策略性。史料2研读:第层信息强调康有为的“新学伪经学说”过于武断,缺乏历史依据。第层信息强调康有为“孔子改制”思想缺乏依据。第层信息说明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借助传统文化宣传变法使变法陷于被动,阻碍了变法。综合第层信息可知,史料2批判康有为改造儒学宣传维新变法的

14、做法。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评价1特点。(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2)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2特点的成因。(1)主观原因: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有局限性,幻想“中西结合”。(2)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

15、力十分强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影响有限。3简要评价。(1)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问题,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2)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推动中国传统民族意识的觉醒、夷夏模式的转换、文化理性主义的取向以及民族平等观念的萌发等。(3)开始冲破“中体西用”的知识框架,提出全新的以“中西汇通”为特征的近代知识体系,实现了中国文化内在结构的更新。(4)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16、。(2018全国卷)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明素养本题从严复翻译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切入,考查维新思想,凸显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研题干严复维新派的代表;自然的进化论强调优胜劣汰、生存竞争;意在目的。辨选项选项辨析A材料强调的是严复有目的地把将自然

17、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并非纠正进化论的错误,A项错误B严复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并不提倡反清革命,B项错误C“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指导思想,C项错误D严复是维新思想家,翻译天演论,旨在为变法图强寻求理论依据,以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定答案D深发掘维新派所吸收的西方政治学说及社会进化观念带有明显的粗糙性,康梁二人在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前均未出国考察国外政治制度运作,严复等人虽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但并非完全正确地理解了西方启蒙思想,因此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想仍有较大的不足。整体来看,维新变法运动有助于思想解放,却无法有效回应迅速变化的现实形势,最终被时代所抛弃。1(2

18、019江苏卷)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 D崇尚中体西用解析: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并重,表明提倡中体西用,故D项正确;全面复兴旧学过于绝对,A项错误;校歌主张学习西方新学,B项错误;校歌主张中西并重,而不是新学消解旧学,C项错误。答案:D2(2019海南卷)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

19、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解析: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材料“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说明他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故B项正确;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不是开放通商口岸,也不是政体,A、C两项错误;材料主张与洋务派一脉相承,D项错误。答案:B3(2017全国卷)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

20、,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所学可知,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直隶等地开放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山西、陕西等省属于内地省份,近代经济相对落后,因而留学与经济发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故A项正确;20世纪初的反清革命运动大多数由留日回国的学生宣传和发动,B项因果倒置,错误;清政府留学政策没有区域差别,C项错误;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与留学日本没有直接联系,D

21、项错误。答案:A4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团体”“组织”“观念”等新名词等涉及意识形态,而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意识形态,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故A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新名词并非全新名词,与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无必然关系,B项错误;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学习西

22、方技术,C项错误。答案:D5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甲午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意在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倡导维新变法即政治改良,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甲午战后”不符,B项错误;改良思潮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D项错误。答案:C6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新学伪经考动摇了顽固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思想根基,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因而不被顽固势力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故C项正确;新学伪经考考据的是儒家经典,内容不一定具有真实性,A、B两项错误;新学伪经考是利用儒学为其服务,并没有完全否定孔孟思想,D项错误。答案:C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