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31MB ,
资源ID:91179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179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9)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9)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doc

1、考案9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9湖南株洲二模)大危机发生后,美国总统胡佛迫于舆论压力,在农业、财政金融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反危机措施,如部分收购农产品,发放信任贷款,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等,其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要求联邦采取比总统乐于赞助的更为勇敢的行为。这表明胡佛政府(B)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应对危机的措施效果明显D全面实行国家干预经

2、济政策解析由题意可知,虽然胡佛政府局部干预经济,但在干预过程中,特别强调自愿原则,引起了经济从业者的呼吁,由此可见,胡佛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与思想,故选B项;胡佛政府政策的核心仍然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策略,说明其并未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佛政府采取的措施只是杯水车薪,并未有效应对经济危机,排除C项;全面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而非胡佛,排除D项。2(2019山西太原二模)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 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3、高潮。这些现象反映了(D)A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B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C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D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解析据材料可知,此时是西方经济危机时期,而此时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势,因此出现了“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 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的局面,D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此时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国际局势日趋紧张,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都受到巨大打击,B项错误;

4、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是二战后,C项错误。3(2019上海嘉定二模)“自由放任”和“国家调控”是资本主义经济两个不同阶段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转型的典型标志是(B)A第二次工业革命B罗斯福新政C经济大萧条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是改变了自由放任阶段,走向了国家控制阶段,其主要的标志就是1933年美国开始实行的罗斯福新政,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故选择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仍是自由放任,并没有朝着“国家调控”转变,故排除A项;经济大萧条时期胡佛总统仍主要主张自由放任,故排除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罗斯福已经开始实施国家调控,故排除D项。4(2019江苏南京

5、调研)罗斯福新政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阻力。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总统和国会受到严厉警告。新政推行不到3年,各州法院裁定约1 600条新法违反法律,禁止施行。这种现象反映出(A)A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仍存在争议B总统通过实施新政走向了集权统治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没有显著的效果D与最高法院的博弈中总统处于劣势解析材料“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总统和国会受到严厉警告”和“各州法院裁定约1 600条新法违反法律”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仍存在争议,故选A项;罗斯福新政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罗斯福新

6、政的实施效果,排除C项;材料只是涉及特定时期的美国总统与最高法院的博弈,排除D项。5(2020湖北武汉市联考)“它实质上是(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共产党执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材料中的“实验”(D)A加速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B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力量C开创了工业化建设新道路D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恢复解析本题考查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根据“(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共产党执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个实验指的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中部分恢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措施,允许多种所有制成分,所以他并没有加速向社会主义过

7、渡,也没有壮大公有制经济的力量,故排除A、B项。新经济政策在工业化方面没有开创新的建设道路,故排除C项。但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市场规律,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故选D项。6(2019山东德州期中)“通过与私营企业的合作而取得经济的恢复,鼓励物价上涨,从而使利润增加,并用提高工资的方式使购买力增加以刺激复兴。”此处描述的应是(C)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根据“用提高工资的方式使购买力增加以刺激复兴”可知这属于国家干预政策,不是政府控制,故排除A项;根据“通过与私营企业的合作而取得经济的恢复”可知与新经济政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

8、责任制无关,故排除B、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刺激经济的恢复,所以此处描述的应该是罗斯福新政,故选C项。7(2020安徽A10联盟)苏联1929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生产资料生产年均增长28.5%,消费品生产年均增长速度也达11.7%,比西方国家高得多。例如,即使在“繁荣”的19251929年间,美国的消费品生产年均增长只有1.4%,德国为3.1%,英国反而缩减1.9%。这反映出,苏联(B)A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B经济发展存在潜在危机C国力赶超欧美发达国家D已经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解析苏联1929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斯大林模式开创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使

9、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题干材料体现了这一问题,说明经济发展存在潜在危机,故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没有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排除A项;经济危机期间苏联的国力显然不会超越欧美发达国家,排除C项;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才基本实现工业化,排除D项。8(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1933年,苏联规定农庄的首要义务是每年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其中粮食的交售额占到产量的32%43%,而国家给付的价格却低于成本,这就是苏联的“义务交售制”。这一制度(A)A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B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C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措施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解析苏联采用粮食“义务

10、交售制”,能够保证国家控制部分粮食,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保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故选A项。农民是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而不是全部农产品,所以不是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故排除B项;粮食的“义务交售制”是苏联维护粮食安全的措施,而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措施,故排除C项;粮食“义务交售制”不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故排除。9(2020河南六市联考)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

11、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苏联(B)A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B准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C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D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解析材料“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当时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不是新经济政策,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行体现了当时斯大林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当时苏联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的问题,故C错误;农业集体化并没有扩大集体经济的自主权,故D错误。故选B。10(2020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928年1月一个苏联农民给农民报写信诉说:“农民非常愿意帮助苏维埃政权,准备全力帮助国家,但是当局不让他们发展,因为当局对农民的

12、粮食规定固定的价格,可是农民购买东西却无法按固定的价格。应当给农民自由,让他们发展,让他们发家致富。”材料主要反映出(B)A固定粮食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B集体农庄制打击了农民积极性C列宁新经济政策得到继续执行D苏维埃政权得到广大农民拥护解析材料“当局不让他们发展因为当局对农民的粮食规定固定的价格,可是农民购买东西却无法按固定的价格”表明集体农庄制打击了农民积极性,故B正确;固定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列宁新经济政策得到继续执行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广大农民拥护,故排除C、D项。11(2020广东梅州质检)1952年,斯大林发表文章指出:将集体农庄生产的剩余产品带进市场列入商

13、品流通系统,会阻碍把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的水平。把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投入商品流通范围,会阻碍向共产主义前进。这一观点(C)A体现了西方“凯恩斯主义”的理论B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加快了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伐D有利于苏联快速实现工业化解析根据材料“将集体农庄生产的剩余产品带进市场列入商品流通系统,会阻碍把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的水平”可知斯大林排斥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禁止农产品流入市场,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符合题意。凯恩斯主义主张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但是并不排斥市场经济,A项排除。事实证明斯大林的这种观点是阻碍社会进步的,C项排除。苏联实现工业化是在1937年二

14、五计划完成之后,D项排除。12(2020安徽省合肥一中等六校联考)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B)A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B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解析苏联斯大林模式的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改革中虽然加大了对于科研项目投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显然是僵化体制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故B

15、项正确;材料中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所致,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现象显然不是外交导致,故C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科学技术转化的论题,不是经济比例失调问题,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计52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

16、化、教育和卫生事业。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虽然增长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来,但根据“1952年的固定物价”,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电力产量达190.3亿千瓦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其产量却只

17、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相似历史背景,并指出两国实施计划过程中各自的特点。(15分)(2)根据材料

18、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苏联完成“二五”计划的不同影响。(10分)答案(1)背景: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一定程度恢复;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都得到巩固;都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中国特点:生产关系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得到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特点:过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低下。(2)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当

19、时两国国内的工业、农业发展状况,政权需要巩固的史实、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中国实行的“一五”计划是在苏联援助下,“一化三改”指的是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且中国吸取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注意协调发展的措施;苏联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中“苏联经济并且质量低劣”说明片面发展重工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他们生产效率低下。(2)中国的影响:材料一中“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说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我国的三大改造于1956年底基本完成,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0、苏联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可以得出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结合所学可知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同时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杜兰特指出:“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之斗争,是财富集中与分散之历史乐章的一部分。”并预言“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而社会主义的恐惧也迫使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就要碰头。”为何如此?他在第三章“生物学与历史”中已经指出了三条教训: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

21、衍”,“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最终必然相向而行。摘编自让历史真正“有意义”结合材料与所学现代史的史实,围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答案论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可相互借鉴。说明:社会主义俄国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经验,制定并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了一条适合苏俄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并借鉴西方经验,经济上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美国借鉴苏联当时建设的某些成功经

22、验,通过国家干预的模式渡过了危机,并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现繁荣。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与所学现代史的史实,围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说明。据材料提到,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而社会主义的恐惧也迫使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就要碰头。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最终必然相向而行,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说明。例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可相互借鉴。说明:社会主义俄国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经验,制定并实施新经济政策

23、,探索了一条适合苏俄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并借鉴西方经验,经济上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美国借鉴苏联当时建设的某些成功经验,通过国家干预的模式渡过了危机。15(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最早拥有汽车的都是一些富豪。有人对此作了妙趣横生的诗篇:富人成双结对而至,他们坐的是罗伊斯(一种豪华车型);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又无休无止。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他于19

24、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也能买得起的“平民汽车”。这样,该诗又被添了几句: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材料二19601990年间美国的阶级结构分布(%)。阶级位置1960197019801990非所有者1.经理2.监督者3.专家经理4.专家5.技术工人6.蓝领工人7.5013.663.873.5313.4644.597.5714.864.414.5314.0845.137.9515.235.065.4912.9244.058.2514.825.996.9012.7741.38所有者7.小资产者8.雇主5.547.864.095.334

25、.534.775.194.71(注:上表中15为白领阶层,与“蓝领阶层”相对,亦称“白领工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指出汽车流水线作业带来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影响因素。(7分)(3)根据材料归纳科学技术是在哪些方面推动社会进步的。(4分)答案(1)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汽车生产时间;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推动汽车消费趋于平民化;使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和社会。(2)趋势:蓝领工人数量比例不断降低;(中产阶级)白领阶层的人数继续增长,并超过蓝领工人的比例。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福利制度;科技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管理阶层壮大;制造业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3)方面: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社会平等(弱化等级差别);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社会结构。 解析(1)据材料一得出提高了生产效率,汽车消费趋于平民化,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2)趋势:据材料二得出蓝领工人数量比例降低,白领阶层的比例继续增长并超过蓝领工人的比例;影响因素,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福利制度、科技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变等。(3)依据材料归纳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