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种群密度的概念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观察自然界生物,了解生物种类,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教学难点】: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教 具】: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前面几章都是从个体水平来研究生命活动的稳态和调控,事实上,任何生物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物个体,更离不开由生物和无机环境形成的生态系统。后面各章将涉及群体水平上的稳态和调控。 概述:同种生物个体 种群 群落 +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3.特征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2、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空间特征:均匀分布(水稻)、随机分布(杂草)、集群分布(蚜虫)二、种群密度:是种群 最基本 的数量特征 1.定义: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特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环境条件下差别很大(假山上老鼠和昆虫的密度)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夏天、冬天假山上的青蛙密度)3.调查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1) 样方 法:适用范围:适用于植物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 的动物(如蚯蚓、虫卵、蚜虫、跳蝻)步骤:A. 随机 选取若干样方 B.计数每个样方内的 个体数 C.求每个样方的 种群密度 D.求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平均值 取样方法: 五点 取样法和 等距 取样
3、法取样原则:随机取样、样方数量适当、面积适当。A.随机取样:确保所选取样方具有代表性,使统计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B.样方的面积不能太小 (草本植物: 1m2 ; 灌木:16 m2; 乔木:100 m2)C.样方数量:样方数量不能太少,否则误差大;一般样方数越 多,统计结果越真实计数原则: 样方内部 的个体 + 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 的个体(2) 标志重捕 法适用范围:适用于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的动物 步骤:A.捕获一部分个体 B.做上标记后放回 原来的环境 C.一段时间后进行 重捕 D.根据重捕到的个体中 标记个体数 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计算公式: N(种群数量)/捕获数 = 重捕
4、数/标志重捕数成立的条件:A.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分布 均匀 ;B.调查中没有 迁入和迁出 、 出生和死亡 ;C.未标志个体和被标志个体都有 同样被捕获 的机会标志物的要求:A.标志物不能影响动物 正常的生命活动 B.不能过分 醒目 ,否则易被捕食C.保留时间 不少于 研究时间(3)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有趋光性的昆虫 a.采取蛇形取样法:左右扫网捕虫,与昆虫迁移特点适应b.必须重复取样:计数时,将每次捕获的昆虫数量相加,即得样方总数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1.定义:出生率和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迁出)的个体
5、,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 、 迁入率和迁出率 注意: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环境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四、年龄组成: (1)定义:一个种群中 各年龄期 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密度会 越来越大 稳定型 :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衰退型:幼年个体 少 ,而成体和年老的个体 多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3)意义:通过影响 出生率和死亡率 ,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能够 预测 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注意:出生率、死亡率并不完全取决于
6、年龄组成,还受到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的影响五、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1.定义: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雌多于雄:如家养的畜禽雄多于雌:如群居生活的蜜蜂、蚂蚁雌雄相当:如男女性别比例3.意义:通过影响 出生率 ,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4.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性别比例 ,使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 降低 小结:【二次备课】【作业布置】 基础训练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年蚜 D.一块朽木
7、上的全部真菌2.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全面的叙述是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A. B. C. D.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5.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
8、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0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未标记的鼠30只,有标记的鼠20只。由于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可能是 A.小于75只 B.大于75只 C.小于100只 D.大于100只 拓展提升6.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出种群的存活曲线。某野生鱼类和人类的存活曲线分别属于A.和 B.和 C.和 D.和7.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 (2)下左图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苦荚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
9、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3)上右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地块苦荚菜的种群密度为_。(4)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1)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 。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叶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2)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选取100cm10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