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夷陵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文综历史模拟训练试题九考试时间:2015年5月11日9:0011:30命题人:张俊涛、潘冰华、彭环环审题人:陈金文、董文萍、吴益民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规范填涂到机读卡上。24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25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
2、“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A虚君实相,相互制衡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26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A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C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27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
3、是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 B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D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28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29下图是某学者概括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B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4、 D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30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箅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兰大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转变救国探索方略31“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就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这句话的针对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B雅典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弊端C雅典民主政治的短暂 D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3
5、2某西方学者写道:“国际歌呼吁他们起来革命的饥寒交迫的奴隶,乃是与电灯、马克西姆机枪和科学的种族主义同时的维多利亚后期的现代发明。”作者试图说明A工业化加速社会分化 B工人运动兴起C工业化进程加速 D工业文明成果主要集中于英国33卡尔波拉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下列关于“我们时代”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D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34对某一历史事件,学者有不同评价。肯定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
6、”、“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否定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绝缘体”。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A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B欧洲经济共同体启动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35美国学者霍尔德里奇在1945年以来美中关系正常化中说:“尽管1969年时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还没有完全定型,但构建美、苏、中三角关系的战略思想已经确立。”这段话反映出国际形势是A美国利用中国来对抗苏联 B美苏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C美国准备与苏中结成战略同盟 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第II卷(综合题,共160分)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或非对应
7、位置答题无效。(一)必答题40(25分)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界发生了一场经济发展模式之争。这场争论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政府的政策选择,也对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借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应采什么方式呢?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斯密亚当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何况民穷财尽,私人资本寥寥无几呢?我们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收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我们
8、又何苦重走别人已经走错过的道路呢?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 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材料二 我国今日财富之增加,非实行个人主义,殆无由达其目的也。获得(Gain)为人类本性,现代化之障碍,既已除去,人民必乐于经营企业,获利愈多,则人民皆自动的投资,不患资本之无着。如果实行(统制经济)则人民之获利之希望小,甚而竟致灭绝,则资本之本源,更形缺少,所谓新生产方法新企业等,皆将成为泡影,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莫能自拔矣。或曰,在欧美各国因生产过剩而生恐慌,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达后,货物将缺乏市场,奈何?生产发达后,购买力提高,以我国人口之众,地域之大,岂尚
9、不能容纳各种货物乎! 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材料三 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已增至375,民营企业大多设备简陋、资本薄弱有人估计,1944年国统区工厂倒闭率是82%,或被官僚资本鲸吞。 一一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中华民国史新论在政府里任职的许多官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依赖政府,靠政府直接经营的工业矿业以及其他的企业。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他们)把持了中国的矿业,对于私有企业(大多是民国初年所创办的私有企
10、业)蚕食鲸吞,或则被其窒息而死。现在想起应该有个公开忏悔。 胡适从说起(1954年)(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张、唐两位学者的主张,并概括他们提出各自主张的理由。(14分)(2)结合材料三,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工矿业方面实施的经济措施及其作用。(8分)综合上述材料,从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角度,概括这场争论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3分)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
11、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比改革开放以后30年好。请选择上述两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二)选做题:共2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地理题(4244)、4道历史题(4548)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斯托雷平以前,实施的是古老的宗法村社制,农民的不满亦日甚一日。到了一九五年
12、,终于酿成。在大动荡的背景下,斯托雷平被任命为总理大臣。为维护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发展农村中的资本主义、防止革命,1906年斯托雷平公布了新的土地政策。准许农民退出村社,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并允许出卖。政府通过农民银行贷款给富裕农民,作为其购买土地和建立农场之用。19061915年,有200余万户农民退出村社。其中大多数退社贫苦农民由于缺乏农具和资金,不得不把土地以低价出卖给富农。针对无地的农民,斯托雷平一方面推动他们进城成为工人,另一方面引导他们迁往西伯利亚开发土地。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迅速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使俄国粮食产量跃居世界之首。许多农民进城打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
13、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显著地改变了俄国农民落后面貌,使得其法律社会地位与其他阶层逐渐趋于平等。然而由于社会中固化的利益冲突,原有体制下的继续改革也变得越来越难,最终导致地主、民主宪政派、革命派、民粹派、农民等左右各派均反对,甚至沙皇也不满意他的改革,与之关系紧张。1911年9月14日,斯托雷平被刺身亡,其推动的改革运动也因此半途而废。摘编自苏文从不公正的改革到反改革的革命沙俄斯托雷平改革评述(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斯托雷平改革的社会背景和取得的成效。(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斯托雷平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4、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国家精英以大革命代表的普世价值即“自由、平等、博爱”作为界定法国国民的标准。任何生于法国,或是移居法国并认同这一普世价值者,均可成为法国人。这便是公民民族主义的原型。同时期德语精英的民族主义运动,尝试将分散于欧洲各处的德语社群聚合起来,建构统一的新民族国家。在此脉络下,德国民族主义者即发展出以血统为标准的种族民族主义观:只要父母是德国人,无论你生在何方,都是德国人;反之,若父母不是德国人,就算你生在德国境内,也不是德国人。材料二 19世纪末,部分德国知识分子企图建立一个比较开放的、以文化为标准的德国认同,即不论血缘,只要同化成讲德语和信奉新教便能成为德国人。但当时很多波兰农
15、民移居到德国东部,在政府与民间的多番尝试下,仍坚持讲波兰语和维持天主教信仰,结果导致德国知识精英放弃同化东部移民,甚至支持驱赶波兰移民,回到以血缘定义身分的封闭民族认同。 以上材料均摘自罗杰斯布鲁贝克在法国和德国的公民身份和国家地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两国形成不同国民身份认证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国民身份认证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7分)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10个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岛,向运河逼进,埃及军队进行顽强反击。10月 31日,英、法军队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
16、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 11月22 日撤出全部军队。1957年 3月 8日,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资料来源于网络 材料二 阿登纳(联邦德国总理)表示:“法国和英国将不再是堪可与美国和苏联并驾齐驱的大国。德国也不会。他们要想在世界扮演决定性角色,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团结起来以欧洲为一体。英国还未可能成熟到接受这个做法,但是苏伊士事件可以有助于她思考。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可浪费:欧洲团结
17、将是你复仇之路。” 基辛格大外交 (1)根据材料一,分析埃及取得苏伊士运河战争胜利的原因。(6 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9 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4年前我就任总统时,同胞们的思想都焦急地集中在日益迫近的内战上。大家都害怕内战,都想避免内战。当我在这个地方发表就职演说,竭尽全力想不经过战争来拯救联邦时,叛乱分
18、子却在这个城市里图谋不经过战争来毁灭联邦企图以谈判方式解散联邦并分割财产。双方都表示反对战争,但一方宁愿发动战争也不愿让国家生存,而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也不肯让国家灭亡,于是战争就爆发了。” 摘编自林肯的书信和演讲材料二 马克思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材料三 2008年11月5日,网易新闻登载了一篇题为“林肯的狡猾:解放黑奴只是为了战争胜利”的文章,称林肯为“狡猾保守的废奴主义者”。(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林肯
19、对美国历史的贡献,分析林肯取得如此功绩的主观因素。(9分)(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所持观点的看法。(6分)夷陵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文科综合模拟训练试题九参考答案历史部分答案2425 DC 2630 CDABD 3135 DAAAD40(1)(1)张的主张: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2分)理由:中国追赶西方现代化的任务急切且艰巨;本国私人资本力量薄弱;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已经过时,两者任选一)(5分)唐的主张:实行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2分)理由:“获得”(或追
20、求利益)是人类的本性;人民获利多才能提高生产积极性(或实行统制经济会削弱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国市场广阔可以避免生产过剩的弊端。(5分)(2)措施:政府直接经营(或重点支持)工矿企业。(2分)效果: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为抗日战争提供经济和物资保障;民营企业遭到官僚资本挤压,陷于困境。(6分)启示: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合理运用政府干预,培育正义、公平的市场经济体制。(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1参考答案:第一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前30年为后30年发展的奠基作用,过分夸大了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失误。(3分)政治方面: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经济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经济基础。科技文化方面: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两弹一星等成就,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9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第二种观点: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反对或怀疑,过分夸大了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3分)政治上: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逐步完善。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文化上:科教兴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全面发展。(9分,其他
22、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5(15分)(1)社会背景:农奴制改革后,保留了农奴制残余;村社仍束缚着农民;社会矛盾尖锐,沙皇统治面临革命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美欧国家。(写出1点得1分;写出2点得3分;写出3点得4分)成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进一步摆脱了村社的束缚;提高了农民的社会法律地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写出1点得1分;写出2点得3分;写出3点得4分)(2)失败原因:改革的出发点是维护沙皇统治,保护贵族和富农的利益;社会利益冲突难以调和,改革缺乏公正性;加剧了贫富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失去沙皇信任;斯托雷平遇刺,改革因此中断。(写出1点得1分;写出2点得3分;写出3点得5分
23、;写出4点得7分)46(1)法国:处于大革命期间,为了加强革命的力量,国民身份的认证以是否认同革命理念为标准。(4分)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为了完成德国的统一,因而更加注重血缘。(4分)(2)变化:血缘认证到语言信仰认证再到血缘认证 (3分) 影响:由于继续强调血缘认证,最终引致纳粹的雅利安人理论,进而引发了对犹太人的屠杀。(4分)47(1)埃及军民的坚决反抗;国际社会的支持;美苏对英法以施加强大压力。(6分)(2)标志美苏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世界的力量;加速英法殖民体系瓦解;加剧美国与英法间的矛盾;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提高埃及的国际地位,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9分)48(1)贡献: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4分)原因:能顺应时代潮流作出正确选择;坚定沉稳的性格特点;务实的精神;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灵活的政治斗争策略。(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只要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2点得3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5分)(2)表明观点可得2分;能史论结合充分论证可得4分。如:不同意(2分)。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正确选择,只有避免国家分裂,维护统一,才有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分)同意(2分)。林肯不是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他颁布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是为了取得废奴主义者支持,从而取得内战的胜利。(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