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421.91KB ,
资源ID:91073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1073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石首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双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石首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双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石首一中高三年级9月双周考历史试题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1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其封地是商代重要的东夷属国奄国所在地,这里的民众,既有商朝遗民,也有伯禽所带的周人,还有原来的奄国人。由此可见A分封制下的诸侯独立性强 B王族是分封制的主要对象C周初分封有利于民族融合 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2尽管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十分严密,但官吏腐败却久禁不治,贪官历代有之,尤其到王朝末期,几乎无官不贪,无吏不污。下列项中,对此现象的成因解读正确的是监察机构只是皇帝的御用工具 监察权与行政权合并不独立行使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 专制制度的本质影响监察效能A B C D3汉武帝元光元年

2、“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举主对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据此可知东汉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C注重官员吏治能力 D官员品行不断提升4如表为两宋时部分朝臣对唐代藩镇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均认为藩镇论述论者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尹源皆赖方镇相与掎角以定其乱,则方镇之兵不得谓无功于唐。李纲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藩王室,较之弃之夷狄,岂不相远?范宗尹A起到了维系唐朝统治的作用 B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C扩充了

3、中央政府的统辖范围 D抵御了北方契丹的入侵5南京条约第十二条规定:“定海县之舟山海岛、厦门厅之鼓浪屿小岛,仍归英兵暂为驻守;迨及所议洋银全数交清,而前议各海口均已开辟俾英人通商后,即将驻守二处军士退出,不复占据。”后来在英军退还舟山条约中又规定:英国退还舟山后“大清皇帝永不以舟山等岛给与他国”。从中可以得出A英国对舟山及鼓浪屿两地有觊觎之心B英军可在舟山群岛和鼓浪屿两地永驻C清政府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 D该条约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瓦解6据统计,1858年,浙江人口约3127万,但至1865年,浙江人口减至1497万,“昔时温饱之家,大半成为饿殍”,号称“天堂”的杭州,居民由80余万减至

4、数万。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B洋务运动的失败C列强持续侵扰沿海地区 D国内局势的动荡7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效仿湖北,公推本省都督,建立军政府。下表可说明表1各省都督产生情况一览表(节选)省别都督参与公推的群体备注湖北黎元洪革命党人、部分评议员及绅商代表推举过程中有人提议革命时代当推军人陕西张风翔革命党人、新军军政府长官初名为“全陕复汉军大统领责州杨荩诚省城各机关及团体代表原推张百麟,张以非军人坚辞山西阎锡山起义领导人,学界、警界代表本存在选举和推举不同意见,革命党人力主推举李新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下)A新政权缺乏民主性 B军人有较大的话语权C立宪派内部斗争非常激烈 D革

5、命隐藏着失败的危险8胡兰成在山河岁月中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9史学家秦晖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这场抗议得到了当时北京政府主流人士的同情、默许乃至支持,否则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声势。可以说是政府与民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演出的一场正剧。最终以不流血的方式,引起国际同情,向列强施压。这一历史事件指的是A义和团运动 B护国战争 C国民大革命 D

6、五四运动101926年12月,毛泽东在湖南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说:“农民问题只有经济意义。我们只想减租,不想夺取地主土地。”后来,中共土地委员会决定“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不触动小地主和军人的土地。”这些做法A助长了国民大革命中的右倾错误 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C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 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的需要11“会议尖锐地批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的单纯防御和长征中惊慌失措的逃跑主义,指出博古、李德要负主要责任。会后不久,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责,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此次会议A造成党内分裂严重化 B受到共产国际的遥控C实现决策的

7、独立自主 D宣告长征最后的胜利12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中央所在地随革命形势的发展而辗转南北。党中央所在地的变化也反映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如图所示,反映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是A由到 B由到 C由到 D由到13下图是1938年日本报纸上关于“花园口事件”的报道。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A“花园口事件”是南京政府所为B日本军队全力救济灾民C黄河决堤导致出现大量灾民 D“花园口事件”影响中日战局14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前12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从而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本末倒置的做法。同时在增

8、加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规定中加入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此规定这反映了A民主集中制原则还需要恢复 B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C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D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15下表为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时间建交国家1955年尼泊尔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1957年斯里兰卡1958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1959年苏丹、几内亚A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C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二、非选择题:共4题,55分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

9、王朝在30年前,备受贬损:“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认为“中国文明的顶峰不是唐朝而是宋朝”,宋代是“知识分子、官员士大夫以及广大民众的黄金时代”。为证明“宋朝达到中国文明的顶峰”,作者提出了宋代农民欢乐说、宋代妇女幸福说、宋代官场廉洁说、宋代士大夫人格高尚说,并盛赞宋朝统治者所推行的高薪养廉、保障言论自由等政策,特别是君相互制制、党派互监制和中央集权加仁政的政治设计,比较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的发生和腐败的蔓延。也有学者提出,不必美化赵宋王朝。评材料中关于宋朝地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7

10、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

11、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上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开始转型,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

12、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从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中任选一次,分析形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6分)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一大至六大党员数量概况参会代表数(人)党员总数(名)与上届党员相比倍数或增长比例一大(1921年)1350多二大(1922年)12195368三大(1923年)30420215四大(1925年)20994237五大(1927年)82579675832六大(1928年)142约4万-31%材料二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1)根据

13、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一大到六大党员数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信息,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变化加以说明。(8分)19(15分)史料可以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称为“有意史料”;人们在没有上述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称为“无意史料”。研究历史时应注意加以鉴别。材料一农村中也开始了农民群众建立集体农庄的劳动高潮。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出路,找到了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经

14、过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审定,斯大林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全国党史教材)材料二(农民抵制集体农庄)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据苏联档案)材料三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日军占领南京后,分发饼干、糖果救济难民,受到了南京人民的欢迎的照片。 材料四有些(日本)报界人士来到一个难民营入口处,(向中国难民)分发饼干、苹果,并且拿出少许铜板给难民,还为这种“善行”拍了电影。就在同一时间,一伙日本兵爬越大院后墙,强奸了约12个妇女。这却没有拍电影带回去。正在南京的麦卡伦牧师(美籍)在日记中写道(1938年1

15、月9日);请回答:(1)材料一、二都反映了苏联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态度,请从史料鉴别的角度,指出哪条材料更符合事实?并说明理由。(5分)(2)材料三能否客观反映日军占领南京后的行为?请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理由(可从材料来源及内容方面说明)。(5分)(3)请把以上四则材料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分类。指出哪类史料更具有证据力,并说明理由。(5分)历史试题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这里的民众,既有商朝遗民,也有伯禽所带的周人, 还有原来的奄国人”可知,西周推行的分封制对于民族融合有推动作用,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诸侯的独立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对象,排除B项

16、;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排除D项。2【答案】B【解析】监察机构是封建国家为监督政府官员,为国家利益、皇帝利益而服务的,君主专制的特点决定了监察机构难以长久发挥效果,故正确;监察权与行政权是独立的,对行政权进行监督,故错误;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社会也无法对监察官员进行监督,监察成效难以真正执行,故正确;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官员唯皇帝意旨是从,或导致低效,或无法杜绝腐败,甚或助长腐败,这是监察机构无法遏制腐败的根本原因,故正确。3【答案】C【解析】先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合格者方举至中央,说明当时注重对被举荐者实际施政能力的考察,故选C项;与西汉相同,东汉实行的选官制度仍是察举

17、制,排除A项;东汉注重实际治理能力,但并未与考试相结合,排除B项;注重被举荐者的实际治理能力并不等同于官员品行有所提升,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根据表中两宋时部分朝臣对唐代藩镇“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皆赖方镇相与掎角以定其乱”等论述可知,他们均认为藩镇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唐朝的统治起到了维系的作用,故选A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藩镇对维护唐朝统治的作用,并没表明他们之间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排除B项;两宋时的三位朝臣对藩镇的论述没有涉及扩充了唐朝的统辖范围,排除C项;借鉴唐朝藩镇维系统治以抵御北方契丹的入侵只有范宗尹一人的观点,且材料并没有表明宋朝抵御了北方契丹的入侵,排除D项。5

18、【答案】A【解析】材料“英国退还舟山后大清皇帝永不以舟山等岛给与他国”,可见英国政府强制要求清政府不准许将两个岛屿给其他国家,目的就是想占有这两个岛屿,故选A项;英国占据两岛的借口是中国赔款没有交清,并不是可以永驻,排除B项;南京条约的签订,反映出清政府在出卖国家主权,排除C项;五口通商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瓦解,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6【答案】D【解析】据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可知,材料中浙江人口的锐减原因在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属于国内局势的动荡,故选D项;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自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且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过程,不会在某一特定时间段造成浙江人口的锐减,排除A项;洋务运动的

19、失败是在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列强持续侵扰沿海地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在某一时间段对某一个地区的人口造成巨大冲击,排除C项。7【答案】B【解析】据材料“革命时代当推军人”“军政府长官初名为全陕复汉军大统领”“张以非军人坚辞”可知在武昌起义以后,由于各省军事长官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因此成为各省都督的推选对象,故选B项;据材料“各省纷纷效仿湖北,公推本省都督”可知新政权还是有一定的民主性,排除A项;立宪派内部斗争激烈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革命隐藏失败的危险,是因为旧势力混入了革命阵营,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排除D项。8【答案】B【解析】由材料“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

20、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可知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故选B项;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仍是封建性质,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C项;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所破坏,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据题中该抗议运动发生于北京,“引起国际同情”体现反对巴黎和会决议,维护国家利益,可以判断为五四运动,故选D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可能引起“国际同情”,排除A项;护国战争斗争不符合“不流血”,并

21、且对象是北洋军阀不是题中“列强”,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不是发生在北京,也不是“抗议”,更非“不流血”,排除C项。10【答案】C【解析】据材料体“不想夺取地主土地”“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不触动小地主和军人的土地”体现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为了联合更多的力量来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共对中小地主和军人等的土地政策,是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需要,故选C项;大革命中的右倾主要指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大革命期间国共合作,排除B项;材料所给时间是1926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题干中“指出博古、李德要负主要责任”“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责,成立由周恩来、毛泽

22、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遵义会议,故选C项;遵义会议基本纠正了“左”倾错误,团结了党,排除A项;遵义会议前,中共被共产国际的遥控,之后摆脱了共产国际的遥控,排除B项;宣告长征最后的胜利是1936年甘肃会宁的三军会师,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是上海,表明工作重心在城市,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到表明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故选A项;由到是从北京到陕北,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是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排除B项;由到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转移陕北,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是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排除C项;由到是从上海到北京

23、,无法体现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据材料“支那良民数十万水葬”,可知黄河决堤导致灾民大量出现,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黄河决堤,并没有提到“花园口事件”是南京政府所为,排除A项;日本军队属于侵略者,全力救济灾民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园口事件”并没有影响中日战局,排除D项。14【答案】B15【答案】D【解析】1955年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外交方针获得了亚非国家的认同,这促进了中国与这些亚非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故选D项;建国初期苏联等17个国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即标志着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排除A项;50年代我国综合国力没有太大提高,排

24、除B项;非洲国家不是我国邻国,排除C项。二、综合题16【答案】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予以多角度论证;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达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的能力。先概括宋朝的历史地位,如积贫积弱、宋朝是中国文明的顶峰、不必美化赵宋王朝等三种观点。再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地评论宋朝的历史地位,注意观点明确、并要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7【

25、答案】(1)特点:以天朝上国自居,热衷于形式上的朝贡礼仪;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军事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4分,每点2分)评析: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但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2)选答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6分)选答二:20世纪的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

26、正常化。(6分)选答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6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得出以天朝上国自居,热衷于形式上的朝贡礼仪;由材料一“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得出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军事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一“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得出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由材料一“

27、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得出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由材料一“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得出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2)第一小问外交高峰,由材料二“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结合1949年外交成就得出建交高峰“1949年”,原因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与

28、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由材料二可知第二个高峰出现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得出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由材料二可知第三个外交高峰出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国际环境得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18【答案】(1)变化:一大到四大,缓慢增长;五大时数量激增;六大时数量锐减。(3分)原因:一大后,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或革命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的影

29、响力不断提升;大革命的失败(或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分共活动)。(3分)(2)信息: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份比1933年更为多样。(2分)原因:1933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大批农民入党,使党的阶级构成发生了变化(或中共领导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大批农民党员)。(3分)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社会各阶层抗战,中共吸纳大批拥护抗日的中小商人、地主、知识分子入党,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分)【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分析图表不难看出,党员总数由一大时的50多人增加到四大时的900多人,增长幅度缓慢;五大时党员总数

30、为四大时的58倍还多,人数实现大幅度激增;六大时党员总数较五大减少30%多,数量锐减。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但自身实力有限,入党人数增长幅度缓慢,随着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的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入党人数激增;但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接连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致使党员人数锐减。(2)第一小问信息,从饼状图不难看出,1933年中共党员构成较为单一,这其中农民党员占据绝大部分,而1938年中共党员构成较为多元化,且各阶层比例更加合理。第二小问原因,据时间点1933年、1938年,结合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知识,可知1933年我党的工作重

31、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为了适应土地革命的需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必须要发展大批农民党员,而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吸纳大批拥护抗日的中小商人、地主、知识分子入党,使得党员构成较为多元化。19【答案】(1)材料二更符合史实。(1分)理由:材料一是苏联官方的观点,斯大林亲自参与撰写,可能会夸大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热情。(2分)材料二是苏联官方的绝密报告,属于内部档案,更能反映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真实态度。(2分)(2)不能。(1分)理由:材料三出自日本报纸,捏造事实,美化侵略,以作宣传之用。材料四出自美国牧师的日记,属于第三方目击者,没有政治目的,材料更可信。材料四

32、的内容恰好揭示了材料三的虚伪性。【每点2分,任意两点得满分4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3)分类:材料一、三属于有意史料;(1分)材料二、四属于无意史料。(1分)无意史料更加具有证据力。(1分)理由:有意史料经过了作者的加工,有夸大、美化甚至捏造事实的可能;(1分)无意史料的作者没有主观故意,记录时更接近历史事实。(1分)【解析】(1)第一小问是否符合史实,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所以客观性强的史料更符合史实,从材料一、二的注释区分哪一个更具有客观性即可;第二小问理由,根据注释把区分的理由整理成文即可,例如材料一是苏联官方的观点,斯大林亲自参与撰写,可能会夸大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热情,材料二是苏联官方的绝密报告,属于内部档案、更能反映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真实态度。(2)第一小问判断,日本发表的新闻不能客观反映日军占领南京后的行为;第二小问理由,根据提示从材料来源及内容方面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论证材料四更为可信的理由。(3)第一小问分类,从无意史料和有意史料的含义区分材料类别;第二小问理由,无意史料更具客观性,故结合含义说明理由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