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时空坐标 核心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成就,客观看待外交政策调整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向纵深的关系。2家国情怀:通过对新时期中国相关外交史实的学习,理解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和争取和平的精神。细致梳理核心点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背景(1)中国进入_新时期。(2)国际形势的发展。(3)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依据(1)邓小平对关于_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判断。(2)和平与_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改革开放战争与和平发展轻巧点拨关键点概念阐释多边外交多边外交主要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一般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
2、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对话、协调与合作。3内容(1)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奉行不结盟政策,这是_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3)实行改革开放,坚持_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维点拨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不是单纯为应付客观形势变化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对外政策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为维护国家利益而采取的主动行为,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
3、地位的提高。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前提中国坚持奉行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2成果(1)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0 年 9 月,国家主席_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个_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首次会晤。应中国要求,五大常任理事国承诺共同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_权威和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并载入会晤文件。(2)中国对_事务全面参与,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江泽民常任理事国安理会联合国易错提醒1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2国家外交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基础:反
4、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2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1993 年 11 月,江 泽 民 出 席 在 美 国 西 雅 图 召 开 的_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2001 年 10 月,在_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3组建上海合作组织(1)成立1996 年 4 月,中国、俄罗斯等五国元首于上海会晤,确立了“_”。2001 年 6 月,原五国与_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意义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新型_模式。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发展。上海五国机制乌兹别克斯坦区域合作历史认识新
5、中国的外交原则(1)根本原则独立自主。(2)根本出发点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3)首要目标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探究主题新时期的外交调整及成就史料一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参加了 15 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人、警察和民事官员 3 000 多次。2002 年,我们加入了联合国维和行动待命安排机制。沈国放我们为和平而来画线部分主要体现了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1)根据史料一,指出新时期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式。史料二 1996 年 4 月,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在
6、上海建立“上海五国机制”。2001 年 6 月,该机制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由“上海五国机制”发展而来。(2)这一组织反映了怎样的一种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模式?该组织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何重要意义?答案:(1)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主导下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并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2)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解释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
7、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建体系微总结1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
8、判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2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会晤,标志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3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参与和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新型区域合作,主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4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周边和平环境,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基础巩固题组一 外交政策的调整1“中国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对别国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这段材料直接反映了()A独立自主
9、和平外交 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解析:“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C、D 都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其中 A 是任何时期都不变的根本原则,C、D 是具体方针,但与材料不符。答案:B2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B、D 三项不
10、符合题干信息,也与史实不符。答案:C题组二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3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 1977 年的 21 个增加到1996 年的 51 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从中可以看出()A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D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解析: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是中国多边外交的重要体现,多边外交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了国际社会,增进了国际合作。答案:B4到 2006 年年底,有 1478 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热爱和平、
11、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新时期外交活动的基本特点,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参加维和行动体现的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所以答案选 D 项。答案:D同步真题11984 年 10 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体现了国
12、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进一步提倡了民主与平等的原则,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 A 项正确;中苏两国开创友好局面是在 1950 年,故 B 项错误;C 项错在“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 2001 年,故 D 项错误。答案:A21990 年 11 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 678 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 1991 年 1 月 15 日或之前完
13、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 678 号决议,多国部队可以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弃权票,说明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故选 A 项。“投弃权票”表明中国政府并非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是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大国一致原则执
14、行的,故 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联合国大会的职责,故 D 项错误。答案:A31969 年 5 月 11 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 1979 年 12 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读题干可知 20 世纪 60 年代末中国实行相对封闭的对外政策,而 20 世纪 70 年代末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反映了中国由思想禁锢逐渐转向对外开放,C 项符合题意。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