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37 ,大小:775KB ,
资源ID:909953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0995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40.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3第一轮知识点复习40.ppt

1、第 4 章种群和群落考纲内容能力要求命题展望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6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7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结合生态系统、代谢、遗传变异等,考查本章基础内容种群密度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生物的全部个体。2种群的特征(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2)调查方法:样方法(法和法)和标志重捕法第 1、2 节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同种数量五点取样等距取样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的比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的重要因素迁入率、迁

2、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有三种类型:、稳定型和;可预测种群数量的。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总数种群密度增长型衰退型变化趋势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2曲线图(1)“J”型曲线1)条件:理想环境。2)公式:。(2)“S”型曲线1)条件:有限环境。作出假设检验或修正NtN0 t 2)定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3)K 值:又称,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1

3、各种群特征的相互关系(如图 411 所示)环境容纳量最大数量图 411(1)从年龄组成上看,幼年个体较多时,预示着将来种群密度要增大;而老年个体较多时,种群密度将会减小。(2)从性别比例上看,因各种原因造成性别比例失调,必然导致生殖上的混乱,引起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如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就会使许多的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3)出生率、死亡率则是决定种群大小的最直接原因。(4)在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决定(直接)因素:出

4、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2)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如下:年龄组成图 412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性别比例:增长快;相对稳定;增长慢。【易错易混】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长期自然选择使不同生物种群都有一定的性别比例,假若因各种因素改变了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引起种群数目改变。

5、【突破题 1】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D影响不同人口种群出生率差异的因素主要是生育年龄和个体数【解题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这些特征都会影响种群的大小、发生、发展等变化。对数量的动态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当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答案】D“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差异及在生产中的应用1曲线的比较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中的应用(1)一定面积的草原所能承载的放牧量是一定的,过度放牧就会

6、使环境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使环境容纳量进一步下降,于是形成了另一种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突跃下降曲线(如图 413 所示)。该曲线对于控制人口增长、害虫防治、环境的治理保护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图 413注意事项灭鼠捕鱼K/2(最大增长率)不可盲目减数,以至于获得 K/2最大限度利用,维持K/2K(环境最大容纳量)降低 K 值,改变环境,使之不适合鼠生存保护 K 值,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 K 值性别比例使某一性别不育不能单一捕捉某一性别(2)保护珍稀动物必须从根本上保护其生存环境不受破坏和改变,使其更好地生长,提高动物的环境容纳量。(3)灭鼠和捕鱼的具体应用年龄组成尽量减少幼年个体尽量保护幼体

7、【易错易混】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所能 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S”型增长曲线渐近于K值,但不会 超过K值,即环境容纳量,因此,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不 一定能够维持稳定不变,它可以随环境(特别是资源量)的改 变而改变。环境容纳量不是绝对不变的,它可以因“超载”而下降,也可以因整体的改善而有所增大。【突破题 2】(经典题)图 414 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图 414A当种群数量到达 e 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 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d 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

8、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 c 点时数量为 100,则该种群的 K 值是 400【答案】A 【解题指导】在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中,a、e 点的增长率为 0,c 点的增长率最高;从 c 点后就出现了环境阻力,随着数量 的增长,环境阻力越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下被淘汰 的个体数量;若该种群在 c 点时数量为 100,则该种群的 K 值 是200。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1实验目的(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3)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2实验原理(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

9、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2)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细菌在一定体积培养液中的增长如图 415所示:图 4153方法步骤(1)提出的问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不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试管编号ABC培养液/mL1010无菌水/mL10酵母液/mL0.10.10.1温度条件28528(2)假设:根据上述问题,大胆提出合理的假设。(3)设计实验(4)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4注意事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

10、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易错易混】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突破题 3】(2011 届皖南八校联考)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将适量干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11、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BCD【解题指导】项中的静置是错误的,在计数时必须搅拌均匀才能计数;项中,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培养液。【答案】D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1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1)原则随机取样。计算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2)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同时调查某种昆虫卵、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用样方法。(3)常用的取样方法点状取样法:如五点取样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等距取样法:当调查对象的总体分布为长条形时,可采用等距取样法。(

12、4)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植物种群密度的关键调查关键:植物的识别和随机取样。样方的选取a样方数目、大小的确定。b选取样方的个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选取的样方应多些。计数时,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的方法:一般而言,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2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1)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标志重捕法中的标志技术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伤害。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原因:过分醒目的个体,在自然界中有可能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有可能改变样本中标志个体的比例而导致结果失真。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

13、究期间不能消失。根据重捕样本中标志者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可计算出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的标志个体数。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对象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个体。如鼠、鸟等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注意问题调查时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生理活动,不易脱落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3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的比较 4.植物、动物、微生物取样调查方法简单比较【演绎题】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元。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害虫防治(合理即可)(2)如图 416 表示某小组

14、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图 416。组别12345678910株数/m202334124233(3)下表是该班级 10 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只要是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个体的均正确(提 示:统计边角的原则一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3 株/m2【解题指导】(1)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生产、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及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如害虫防治。(2)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的所有个体。(3)要大胆舍弃特别悬殊的数值,取多组邻近数据的平均值。该地中苦荬菜的

15、种群密度为:(23344233)83。备选题(双选)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 4km2 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50 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 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 5 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有较大差异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食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 400 只/km2【解析】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有较大差异会影响统计的准确性;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50405400只/km2100 只/km2。【答案】BC1(2010 年茂名一模)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 4

16、17 所示,正确的叙述是(图 417A温度为 32.5时,蝗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最窄B温度为 35时,相对湿度 90%更有利蝗虫的生存C在一定范围内,蝗虫生活的最适湿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D温度与湿度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效果相同法正确的是()【答案】C 2(2010 年湛江二模)据报道,2007 年栖息在洞庭湖区的 约 20 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防洪大堤和近 800 万亩稻田。下列有关说 A应利用样方法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B农民捕杀东方田鼠,目的是降低其物种丰富度C为控制鼠患,可以从异地向湖区大量引进猫头鹰、蛇、黄鼠狼等鼠的天敌D在食物链中,东方田鼠处于第二营养级【解析】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农民捕杀田鼠是为了降低其种群密度。【答案】D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