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50KB ,
资源ID:909935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0993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doc

1、第一单元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突出体现这一民族观的事例是()A. 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B. 在六部下设鸿胪寺C. 在洛阳亲自召见玄奘 D. 发动“玄武门之变”2、唐朝陈陶的陇西行中有“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的句子。这句话指的是()A唐对东突厥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B唐蕃和亲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西部地区社会的进步C唐朝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盛世的集中表现D秦朝以来我国政府重视西部的开发3、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思伤其身者

2、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其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朕每思此,不敢纵逸。”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文德治国,崇儒尊孔C民族团结,对外开放 D节俭戒奢,爱民恤民4、唐摭言记载,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反映的是唐太宗()A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B发展科举制,选拔人才C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D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5、唐朝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下列各项,不符合史实的是()A不主动进行军事征服B采取和亲政策C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敢于重用归降的少数民族首领D在边疆少

3、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6、美国学者伊佩霞指出:“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除了20世纪),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可印证该观点的史实不包括()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C“新罗坊”的开设 D波斯织法与图案风格的采用7、唐太宗经常引用古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比喻告诫大臣们,反映了的什么思想()A.存百姓 B.善于用人 C.善于纳谏 D.反对铺张浪费8、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

4、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B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崇尚儒家文化C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D.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9、2013年,扬州曹庄发现的隋唐墓葬被考古专家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出土了“隋故炀帝”墓志等珍贵文物,由此我们可以确认()A墓志是判断该墓为隋炀帝墓的唯一证据 B通过墓志铭可以印证某些文献史料C该地应为当时的首都 D根据墓志铭的内容可以客观地评价隋炀帝的功过10、贞观元年,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这说明唐太宗() 尊重法律的独立性 认可皇权有限 主张法权高于皇权 重

5、视法制建设 A B C D11、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12、下列对封建社会盛世的看法正确的有()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逐步淡化了阶级界限A B C D13、古代贤明的帝王常常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臣下,这说明统治者的出发点是()A维护统治 B重视民生 C倡导民权 D继承传统14、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个皇帝,曾受封“秦王”,以“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

6、。李世民的夺位行为违背了( )孔子的“礼” 董仲舒的“纲常”西周的宗法制 老子的“道”A. B. C. D.15、有网友在网络上回答“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皇帝是谁”这一问题时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下列理由不能成立的是( )A.吸取教训 居安思危 B.反躬自省 千古名君C.厉行刑法 稳定秩序 D.仁政爱民 文德治国16、贞观后期,魏征发现唐太宗“渐恶其言”。导致唐太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智力衰退又不愿虚心纳谏 B.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C.骄傲自大,不思进取 D.国力强盛且无外部威胁17、贞观年间中外文化交流中,宗教交流成就突出,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佛教、景教、回教、摩尼教在此期间传

7、入中国B.朝鲜、日本的僧人来中国求学C.长安成为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D.玄奘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18、中国通史记载:唐(太宗)平东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酋长担任都督等职吐谷浑平定以后,仍以慕容氏为可汗。后来又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可汗。据此可见唐太宗( )A.意在解决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 B.未建立有效管辖民族地区的地方制度C.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武力与怀柔相分离 D.实行了开放的对外政策19、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这一记载( )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发展

8、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完全是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A.B.C. D.20、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地刻画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3小题,共计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唐太宗是中国古代的杰出帝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初,上谓监修国史(史官)房玄龄曰:“当朝史官所

9、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当朝、当代的历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 上见书六月四日事(玄武门之变),语多微隐,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1)“六月四日事”破坏了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2)从材料中看,为了保证客观地修史,中国古代有什么规定?(3)唐太宗是如何看待国史的作用的?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上面材料来看,唐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

10、至灭亡,此朕所目见。故夙愿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材料三 贞观二十三年,蜀人苦造船之役。州县督迫严急,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 资治通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原因何在?(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贞观之治有何认识?答案:一、选择题1、A2、【答案】B【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唐朝”、“陇西”、“和亲”、“一半胡风似汉家”,再

11、联系教材所学的唐蕃和亲的史实,就可排除A、C、D三项,肯定B项。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关键信息“不敢纵逸”反映了唐太宗体恤人民,注重节俭,故D项符合要求。4、【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是科举制。理解材料的含义:招揽人才的方式科举制5、【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再认历史知识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民族政策的反向考查,准确把握和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6、B7、【答案】A【解析】君民舟水反映了李世民存百姓的思想。8、A9、B10、C11、C12、【答案】D【解析】封建盛世仍是建立在对广大人民的剥削之上的,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但不可能消失,故错误13、A1

12、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认识李世民的夺权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与没有任何关系。故选,即A项。15、【答案】C【解析】唐太宗慎用刑法、减少死刑,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之一。16、【答案】B【解析】君主专制强调皇权的至高无上,因而缺乏制度性约束,唐太宗的变化根本上讲是君主专制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17、【答案】A【解析】佛教早已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而景教、回教、摩尼教则是贞观年间传入国内的外来宗教。1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唐太宗采取了羁縻府州与和亲的开明政策,显然是希望通过民族融合解决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19、【答案】A【解析】材料

13、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秩序稳定的情况;资治通鉴为宋代史书,没有必要为唐朝粉饰、美化,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0、【答案】C【解析】“贞观之治”是建立在封建剥削基础上的,“百姓富足安康”有误,排除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唐太宗的个人因素固然非常重要,但并非决定性因素,排除B、D,故选C。二、非选择题21、(1)宗法制(或嫡长子继承制)(2)君王不能观看当朝历史(3)国史可以让人看到此前自己的过错,避免以后再犯。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4)清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的精22、(1)有。正是鉴于隋朝灭亡的教训,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2)实质: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图: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3)农民群众的劳役负担仍然很重。(4)唐太宗吸取了隋灭亡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爱惜民力,终于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但即使是在治世,农民所受剥削依然很重,这是地主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