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982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1此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成分(mL/L)Na+K+Ga2+Mg2+ClHCO3有机酸蛋白质142.005.0025.001.50103.0027.006.0016.00147.004.001.251.00114.0030.007.501.0010.00143.002.5010.4525.0011.0047.00A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

2、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的增多C中的CO2从产生的场所扩散到,至少要穿越3层磷脂双分子层D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2如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3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

3、是()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C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D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4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不属于特异性免疫B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浆细胞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D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进行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所以机体不需要合成其相应的抗体5如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

4、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A胰岛B细胞受损B甲状腺被切除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元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6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是溶酶体,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D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7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浆细胞、肺结核杆菌、

5、抗体、抗原;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ABCD8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子黄瓜的处理组别甲乙丙丁处理自然状态 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注: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A乙组B乙组和丙组C丙组D丙组和丁组9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CB到C变化过程中,

6、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实行“禁渔期”,既有利于获得较大的捕捞量,也有利于资源再生10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1年乌鸦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D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11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短D物质和物质都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清除抗原1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

7、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ABCD13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红细胞形态E:椭圆形细胞e:正常细胞Rh血型D:Rh阳性d:Rh阴性产生淀粉酶A:产生淀粉酶a:不产生淀粉酶A他们的孩子为椭圆形红细胞B他们的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0C他们的孩子中可能会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的表现型D他们的孩子中有能够产生淀粉酶14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

8、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15型糖尿病可能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上述过程不产生记忆细胞

9、C型糖尿病由基因突变引起D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16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17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A、a,控制翅长的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雌蝇55018000雄蝇27010028090AAaXBXb、AaXBYBBbXAXa、BbXAYCAaBb、AaBbDAABb、AaBB18某人行走时,足部突

10、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B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当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神经中枢脊髓时会形成痛觉,并传出信号迅速抬腿D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直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1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

11、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0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凋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和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分泌减少D幼年时激素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21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盛在含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

12、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2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B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23为控制野兔种群,从美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

13、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24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如图所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B大气中CO2 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关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25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

14、能含有一个物种B入侵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将呈“S”型C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农田中的高粱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6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在A、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DB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27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

15、传到c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8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

16、量少29如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图一细胞产生的带有两个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有两种B根据图二判断,4患白化病,7患色盲病C若10和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D若9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父亲30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测定指标处理方

17、式 外源生长素 NPA(mol/L) 0 0.0010.01 0.1 3 弯曲角度(度) 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31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18、g,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2f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32如图是一个简化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橡树苗和兔的种群密度,可分别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森林中的这些生物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空间,说明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C兔参与形成了8条食物链,鹰占有2个营养级D鹰每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本植物固定125kJ的太阳能来支持33若如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如表中所示,则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选项甲乙丙相应的叙述A植物体一部分愈伤组织植物体若甲离体培养,则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包括再分化B二倍

19、体花粉单倍体经和过程形成的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得到的甲为纯合子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的激素对甲和乙都能起到反馈调节作用D抗原B细胞浆细胞过程需要糖被的参与,过程是B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是分泌到体液中的物质AABBCCDD34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A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B野生型线虫与突变型线虫应分属两个物种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野生型雄虫在生殖期间的死亡风险比较高35某兴趣小组研究了培养基中生长

20、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对烟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组别生长素(mg/L )细胞分裂素(mg/L )分化状况甲20.02分化形成根乙2 0.2不分化丙20.5分化形成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B培养在乙组培养基中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丧失了细胞全能性C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36甲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乙图为突触的模式图(1)若甲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影响,而血液中甲状

21、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在刚刚结束的韩国仁川亚运会上,不少体育健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有极少数运动员违背体育竞赛精神,偷偷服用含有性激素的兴奋剂分析这样做对性腺的影响(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引起激素分泌增加(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分别是、(4)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用乙图表示,在该结构中,信息的传递是的(双向或单向),因为中的信息物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由前一个神经元的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膜37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

22、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2)图1中A表示,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38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如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图中1、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已知控制大麻抗病的显性基因

23、D与不抗病的隐性基因d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知该对基因在片段还是在1、2片段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2)现有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不知是否为纯合子)的大麻杂交,回答问题a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片段b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片段,子代可能的基因型为39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手段可以生产抗性植株在研究并大面积种植只含一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以后,调查发现,小菜蛾种群对该种甘蓝产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强的抗性(1)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的核心是,与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在供

24、体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需要用到酶,此酶的作用特点是(2)抗虫基因能在甘蓝植株内成功表达是因为,检测A基因和B基因在细胞中是否得到转录可采用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可采用技术(3)用基因工程的手段获得含有抗性基因的甘蓝细胞,运用的原理是,甘蓝细胞培育成抗性植株运用的技术手段称为,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4)将抗性基因导入甘蓝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金东方高中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1此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成分(m

25、L/L)Na+K+Ga2+Mg2+ClHCO3有机酸蛋白质142.005.0025.001.50103.0027.006.0016.00147.004.001.251.00114.0030.007.501.0010.00143.002.5010.4525.0011.0047.00A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的增多C中的CO2从产生的场所扩散到,至少要穿越3层磷脂双分子层D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K+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Na+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外液的渗

26、透压,据此可判断是细胞内液,是细胞外液血浆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比较多,故是血浆,是组织液根据细胞膜的功能可知,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O2 的产生场所在线粒体内,要扩散到血浆至少要穿越线粒体的两层膜、组织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 层)才能到血浆中,故至少是10 层磷脂分子 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引起血浆中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吸水,所以会增多解答:解:A、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正确;B、血浆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比较多,故是血浆,是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引起血浆中渗透

27、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吸水,所以会增多,B正确;C、CO2 的产生场所在线粒体内,要扩散到血浆至少要穿越线粒体的两层膜、组织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 层)才能到血浆中,故至少是5层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D、K+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因为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所以属于细胞内液,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如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8、)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逆转录、免疫等知识1、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RNA指导下的DNA合成逆转录是RNA病毒的复制形式,需逆转录酶的催化艾滋病病毒(HIV)就是一种典型的逆转录病毒HIV侵入人体,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能逆转录形成病毒DNA并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并能随寄主细胞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所识别2、免疫系统是

29、免疫调节的基础,由免疫器官(如骨髓、脾、胸腺、扁桃体)、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溶菌酶、抗体)组成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动物身体后,首先诱发体液免疫,因为T细胞不能识别入侵的病毒等抗原,只有当病毒或胞内寄生菌侵入宿主细胞,细胞表面出现了来自病毒等病原体的小分子蛋白质抗原,并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成复合物时,T细胞才能识别,进而引发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暴露出隐藏其中的病原体,再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解答:解:A、分析图甲可知,实验动物感染HIV后发生了从RNA到DNA的分子合成过程,即逆转录,A正确;B、乙图中横标为感染时间,纵标为抗体水平,体液免疫发挥免疫效应的方

30、式是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正确;C、丙图横标为感染时间、纵坐标为T细胞的数量,该图显示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HIV被杀死,进而HIV破坏T细胞的过程减弱,T细胞数量上升,C正确;D、丁图横标为感染时间,纵轴是HIV病毒的数量,加入药物b后,HIV病毒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特异性免疫过程的识记、理解、应用能力;识图、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1、从作用对象上看,体液免疫清除的是游离在寄主细胞外的抗原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细胞免疫则摧毁侵入到寄主细胞内的病毒、胞内寄生菌或外来的组织团块、癌变的细胞等2、从作用方式上看,体

31、液免疫是通过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来清除抗原;细胞免疫则是通过效应T细胞(杀伤T细胞)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死亡3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C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D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考点

3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点受到刺激,引起电位变化,向右传导时可通过电流计和肌肉的变化检测到,但左侧无电流计也无肌肉相连,所以无法检测兴奋是否向左传导,故刺激A点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B点与电流计两端的距离不等,b处受到刺激后,若电流计的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说明兴奋在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说明兴奋在轴突上的是传导是双向的C点与电流计的两端距离相等,刺激C点后,若兴奋向两边传导,则会同时到达电流计的指针处,两边相互抵消,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若兴奋单向传导,则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刺激

33、D点引起的兴奋向右传导可引起肌肉收缩,向左传导可引起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解答:解:A、突触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A正确;B、刺激A、B、D三点中任一点,兴奋先到达距离微电流计近端,引起指针偏转一次,兴奋向距离微电流计较远端传导时,之前兴奋部位恢复静息状态,指针发生与第一次相反方向的偏转,B正确;C、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到微电流计两端的距离相等,刺激C点,兴奋部位产生的局部电流传递至微电流计两端并同时进入,指针不偏转,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C错误;D、兴奋在AC间以电信号形式传递,而在神经肌肉突触以化学信号传递,因突触延搁其传导速度较慢,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

34、以探究实验为素材,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4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不属于特异性免疫B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浆细胞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D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进行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所以机体不需要合成其相应的抗体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没有进入

35、细胞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效应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关系若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丧失另外,对外来病原体进行免疫的时候并不是单一的起作用,而是两者结合起来起作用,只不过在起作用的时候分主次关系罢了解答:解:A、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是人体免疫能力太强导致的,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B、B细胞可以直接接受抗原刺激进行增殖分化,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对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起促进作用,B错误;C、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后分泌特异性抗体,C正确;D、甲型H

36、1N1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进行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但是仍然需要体液免疫合成其相应的抗体,D错误故选:C点评:对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及体液免疫过程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A胰岛B细胞受损B甲状腺被切除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元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由图示信息知:同样进食后,正常鼠的血糖浓度高于基因突变鼠的,两者基本上都可保持在正常水平,说明不是胰岛素引起;进食且运动,正常小鼠血糖能保持相对稳定,但

37、基因突变小鼠血糖低于正常水平,说明血糖得不到很好的补充,可能是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或者是其受体缺乏引起解答:解:A、据题分析,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说明胰岛素分泌正常,则胰岛B细胞也正常,故A错误;B、甲状腺被切除,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与血糖调节能无关,故B错误;C、胰岛素分泌正常,说明血糖能合成肝糖原,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过C错误;D、让基因老鼠运动进食后运动,血糖浓度迅速下降,进而昏迷,说明血糖消耗后得不到及时补充,最可能是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导致胰高血糖素无法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无法升高血糖浓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实验,意

38、在考查识图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6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是溶酶体,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D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组成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

39、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解答:解:A、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有吞噬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A错误;B、病原体进入吞噬

40、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C、由图分析可知是溶酶体,其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决定簇,C正确;D、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糖蛋白),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ABCD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突触的结构;动物激素的调节;人体

41、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由图可知,图示过程为细胞释放物质M作用于细胞上的物质N,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物质N是受体解答:解: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肝糖原位于肝细胞内部,错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肺结核杆菌表面的抗原结合,正确;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作用于垂体细胞表面的受体,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只能由传入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与传出神经细胞膜上受体结合,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信息传递过程,综合考查了甲状腺激素调节、血糖调节、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等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中等8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

42、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子黄瓜的处理组别甲乙丙丁处理自然状态 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注: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A乙组B乙组和丙组C丙组D丙组和丁组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无子果实的原理:无籽果实是在开花期没有完成授粉,不能产生种子,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解答:解:甲组:由于开花前未套袋,并且开花后未用生长素进行处理,因此黄瓜正常完成授粉,产生的果实有种子,甲组错误;乙组:由于开花前未套袋,并且开花后

43、用适宜浓度生长素进行处理,因此黄瓜正常完成授粉,产生的果实有种子,乙组错误;丙组:开花前套袋,开花期再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植物不能形成种子,并且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能够获得无子黄瓜,丙组正确;丁组:秋水仙素没有促进子房发育的生理作用,因此用其处理子房不会发育成果实,丁组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无籽果实获得的原理和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生长素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中等解题明确,二倍体的无子果实获得必需不授粉;同时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9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44、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实行“禁渔期”,既有利于获得较大的捕捞量,也有利于资源再生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S”形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解答:解:A、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是种群数量还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错误;B、K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正确;C、B到C变化过程中,种群密度变大,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C正确;D、海域

45、实行“禁渔期”,既有利于获得较大的捕捞量,也有利于资源再生,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S”型曲线中注意点: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处增长率最大;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10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1年乌鸦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D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

46、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值为相邻两年的种群数量相对比值,当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解答:解:A、图示乌鸦种群数量第一年值大于1,说明1年内该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结构是增长型,A正确;B、第3年和第9年的值相同,但第2年种群数量大于第8年种群数量,故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不同,B错误;C、第13年乌鸦种群数量不断增大,第3年乌鸦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错误;D、图示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先增后减,因此乌鸦种群数量在前6年呈“S”型增长,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种群数量

47、增长”为载体,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11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短D物质和物质都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清除抗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表示吞噬细胞呈递抗原,表示增殖分化,表示细胞识别作用,表示抗体,表示淋巴因子,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

48、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降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解答:解: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错误;B、细胞a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细胞f是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因此,图中能特异性别抗原的有b、c、d、e、g,B错误;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周期变短,C正确;D、表示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清除抗原,而表示淋巴因子,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特

49、异性免疫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及各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1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ABCD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由于夫妻双方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同时患红绿色盲和白化病的儿子(aaXbY),可推导出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再根据选项中的细胞类型及所带基因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该细胞中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并且性染色体组成是XY,该细胞可表

50、示父亲的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故A存在;B、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根据染色体上所携带基因情况,该细胞可表示夫妻双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故B存在;C、该细胞的X染色体上既有B基因,又有b基因,可表示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后,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C存在;D、图示细胞是男性的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Y,与父亲基因型不同,故D不存在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病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13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

51、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红细胞形态E:椭圆形细胞e:正常细胞Rh血型D:Rh阳性d:Rh阴性产生淀粉酶A:产生淀粉酶a:不产生淀粉酶A他们的孩子为椭圆形红细胞B他们的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0C他们的孩子中可能会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的表现型D他们的孩子中有能够产生淀粉酶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类1号染色体上包括的几种基因,图中母亲的基因型为AaDDEe,父亲的基因型为Aaddee,其中a、d、e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具有连锁效应据此答题解答:解:A、母亲的基因型为Ee,父亲的基因型为ee,因此他们的孩子出现

52、椭圆形红细胞的概率为,A正确;B、母亲的基因型为DD,父亲的基因型为dd,他们所生孩子的基因型为Dd,一定是RH阳性,B正确;C、母亲有一条染色体上同时含有基因A和D,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的表现型,C正确;D、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可产生淀粉酶,占,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认真分析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明确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最后再结合表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14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

53、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

54、、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c、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a、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c、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来源于骨髓干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参与体液免疫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T细胞:(1)甲组仅有体液免疫,

55、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也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正常,破坏的是胸腺;(2)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其胸腺正常,缺少造血干细胞,被破坏的是骨髓(3)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都被破坏了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学基础知识,即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15型糖尿病可能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过程

56、属于细胞免疫B上述过程不产生记忆细胞C型糖尿病由基因突变引起D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使使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异常的HLAD抗原,异常的HLAD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杀伤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型糖尿病是由T淋巴细胞被激活攻击胰岛B细胞引起的,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B、细胞免疫过程中会产生记忆T细胞,B错误;C、由题意知,型糖尿病是由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即基因突变引起的,C

57、正确;D、由分析可知,型糖尿病是由T淋巴细胞被激活攻击胰岛B细胞引起的,是自身免疫疾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16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

58、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解答:解: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内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并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且神经元受到刺激时,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兴奋,故A选项错误;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故B选项正确;C、兴奋在反

59、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故C选项错误;D、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而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兴奋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17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A、a,控制翅长的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雌蝇55

60、018000雄蝇27010028090AAaXBXb、AaXBYBBbXAXa、BbXAYCAaBb、AaBbDAABb、AaBB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与性别无关;因此可以根据两对性状在雌、雄性后代中出现的比例是否相同,判断两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再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推断出亲本的基因型解答:解:(1)分析果蝇的翅形,长翅:残翅在雄性和雌性后代的比例都是3:1,表现为与性别无关,为常染色体遗传,且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已知控制翅长的基因为B、b,则亲本的基因型都是Bb(2)再分析眼色,红眼:白眼雄性和

61、雌性后代的比例分别是1:1和1:0,表现为与性别有关,为伴性遗传,因为眼色的遗传在雌雄性中都有,说明不是Y遗传,所以红眼是显性性状,在X染色体上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为A、a,则母本的基因型是XAXa,父本的基因型是XAY最后将两对基因综合考虑,则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绘制图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B当兴

62、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当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神经中枢脊髓时会形成痛觉,并传出信号迅速抬腿D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直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3、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

63、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4、图中肌肉是效应器、c是突触、b是传入神经解答:解:A、a点所在神经元胞体在脊髓外判断为传入神经,也可根据a与刺激相连接来判断;当兴奋到达b点时,Na+内流,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B、c点指的是突触位置,信号从局部电流的电信号转变成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后膜受体蛋白即诱发后膜出现局部电流的电信号,故当兴奋到达c点(突触)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C、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脊髓神经中枢后传出信号迅速抬腿,并进一步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C错误;D、机体对水的重吸收是肾脏的肾小管和集

64、合管的功能,受下丘脑分泌的垂体储存的抗利尿激素调节,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和传递,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

65、到靶器官或靶细胞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3、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4、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解答:解: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故A选项错误;B、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故

66、B选项正确;C、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故C选项正确;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故D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0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凋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和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分泌减少D幼年时激素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考点:神经、体液调节

67、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所以,由图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A正确;B、激素由图中可知,能作用于c和a,B正确;C、激素水平低,反馈作用弱,激素分泌增多,C错误;D、幼年时,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呆小症,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D正确本题选:C点评: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解题关键是能读懂图形,区分出a、b、c代表

68、的内分泌腺以及、代表的激素21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盛在含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间关系 分析:据图分析,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混合培养,种群数量先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基本不变,说明两个种群形成垂直结构,可以共存解

69、答:解:A、从图示可知,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培养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A正确;B、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故大草履虫应分布在培养液上部,装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随机分布,B错误;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没有互利关系,不属于共生,C错误;D、标志重捕法适合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调查,培养液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用血球计数板进行估算,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种群数量增长变化曲线及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

70、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B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析图解:根据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库的双箭头可以初步确定AC为生产者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其中之一,并且所有生物均指向大气,因此C是大气,A是生产者,则D、E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并且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解答:解:A、图中AC之间为双箭头,分别为生产者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其

71、中之一,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流向大气二氧化碳库,因此C是大气,A是生产者,则D、E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A错误;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B错误;C、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而图中B是分解者,C错误;D、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题中要求“至少需要”,因此用20%的能量传递率计算,则至少需要A=120%20%=25kg,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考生掌握物质循环图解中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判断,并掌握相关技巧,如双箭头是指生产者和大气之间关系,并且所有生物均指向大气;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成

72、分;明确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并能够进行相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通过题中“至少”确定能量传递率23为控制野兔种群,从美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首先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病毒感染在

73、选择兔子,作为宿主来讲同样也在选择寄生的生物,这是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子的寄生关系,毒性过强虽然病毒活性很强,但是由于宿主大量死亡,并不利于兔子与病毒的寄生关系;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传播作用解答:解: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病毒感染在选择兔子,作为宿主来讲同样也在选择寄生的生物,这是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A正确;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子的寄生关系,毒性过强虽然病毒活性很强,但是由于宿主大量死亡,并不利于兔子与病毒的寄生关系,B正确;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子的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物种基数小,抗病毒的能力并不是下降,从这里得不出这

74、样的结论,C错误;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原因是该病毒是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具体事例考查变异的特点和自然选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4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如图所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B大气中CO2 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关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75、:图中外界环境中CO2的来源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引起的解答:解:A、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大量的氧气,其产生的氧气量远多于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所以植树造林,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A正确;B、大气中CO2 的增加与异养生物、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对大气中CO2的浓度改变不会有很大影响,大气中CO2 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引起的,B错误;C、生物群落由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组成,包括所有自养生物(生产者)与所有异养生物(分解者和消费者),C正确

76、;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因为能量流动除了呼吸消耗和分解者分解,还有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未被利用等几个方面,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5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入侵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将呈“S”型C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农田中的高粱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并且

77、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形成多个种群,种群密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生物生活的环境有限,最终都呈S型增长解答:解:A、一个物种由于地理隔离,分布在不同区域,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所有个体属于一个物种,A正确;B、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由于这时种群数量不多,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因此种群初始阶段可能经历了J型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S型增长,B正确;C、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正确;D、农田中的高粱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和物种、种群的增长

78、曲线等相关知识,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26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在A、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DB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解答:解:A、应在A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A错误;B、初级消费者同人的能量为na,B正确;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初级消费者

79、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C错误;D、B为初级消费者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能量流动,解题关键是理解能量流动过程的三个计算式27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

80、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若图示表示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和传递2、图示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c是甲状腺,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a分泌TRH即d,垂体b分泌TSH即e3、若该图是基因表达的过程,则d过程转录,场所主要是细胞核,e表示翻译,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解答:解:A、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A错误;B、若a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

81、放激素作用于b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c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C、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为转录,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e为翻译,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信息传递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8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

82、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左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低于100%的长度即为抑制生长,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对于主根的伸长均低于100%;中图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IAA溶液超过一定的浓度对于侧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右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将会低于中图的对照组,由此图可知,当施用IAA浓度低于0时对于侧根的诱导呈下降

83、趋势,即导致侧根数目减少;对照前2幅图中IAA浓度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解答:解:A、以左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低于100%的长度即为抑制生长,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对于主根的伸长均低于100%,故A选项正确;B、以中图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IAA溶液超过一定的浓度对于侧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故B选项正确;C、参照右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将会低于中图的对照组,由此图可知,当施用IAA浓度低于0时对于侧根的诱导呈下降趋势,即导致侧根数目减少

84、,故C选项错误;D、对照前2幅图中IAA浓度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两重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29如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图一细胞产生的带有两个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有两种B根据图二判断,4患白化病,7患色盲病C若10和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D若9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父亲考点:伴性遗传;常见的人

85、类遗传病 分析:(1)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所以图一细胞基因型是AaXBXb,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即AXB、aXb、AXb、aXB(2)图二为该家庭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由5611,可知11和4都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白化病,则7色盲解答:解:A、图一细胞基因型是AaXBXb,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即AXB、aXb、AXb、aXB,其中带有两个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aXb,A错误;B、由5611,可知11和4都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白化病,则7色盲,B正确;C、1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XBY或Aa

86、XBY,10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XBXB()或AaXBXb(),10和12结婚,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后代患色盲的概率为=,则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1(1)(1)=,C错误;D、若9染色体组成为XXY,由于其患色盲,所以基因型是XbXbY,说明两个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即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遗传图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0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

87、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测定指标处理方式 外源生长素 NPA(mol/L) 0 0.0010.01 0.1 3 弯曲角度(度) 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根据题目中提供图形和表格信息,四个选项的说法本身都成立,但是题目要求“据此实验的结果”,明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从根的弯曲角

88、度判断,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从表格数据分析,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低浓度生长素更有利于根的生长;题干没有给出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是否有影响的任何信息解答:解:A、看图、读表可知,光照作用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根向光侧生长素大于背光一侧,故A正确;B、对比四个外源生长素的测定指标,可以看出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生长速度是现增高后降低,可以看出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故B正确;C、题干没有给出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是否有影响的任何信息,无法得出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

89、的合成没有影响的结论,故C错误;D、用生长素抑制剂处理根,根的弯曲程度减弱,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相关知识,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生长素的功能和特性的理解31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2f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

90、度可能大于h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生长素浓度与促进生长作用之间的关系,C点对应的g浓度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小于g,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增强,大于g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B、D点生长素的促进效应相同,E点生长素浓度升高到h时促进作用降低至0解答:解:A、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增强,因此如果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被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应该是大于f且效应2f,A正确;B、除草剂的原理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杂草生长,应该是大于h,B正确;C、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减弱,甚至

91、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大于近地侧所致,因此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g,C错误;D、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因此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知识点是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利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解释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和除草剂的原理等生物现象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2如图是一个简化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橡树苗和兔的种群密度,可分别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森林中的这

92、些生物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空间,说明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C兔参与形成了8条食物链,鹰占有2个营养级D鹰每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本植物固定125kJ的太阳能来支持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2、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原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各营养级的能

93、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2)逐级递减: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解答:解: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故调查橡树苗和兔的种群密度,可分别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A正确;B、森林中的这些生物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空间,说明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B正确;C、据该食物网可知,由橡树经兔到狼和鹰的食物链各有两条,由草本植物经兔到狼和鹰的食物链各有两条,故兔参与形成了8条食物链,鹰占有第

94、三和第四2个营养级,C正确;D、在草本植物兔鹰这条食物链中,食物链最短,鹰处的营养级别最低,消耗的草本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最少,故鹰每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本植物固定120%20%=25kJ的太阳能来支持,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种群密度的调查,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特点等基础知识,明确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且逐级递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3若如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如表中所示,则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选项甲乙丙相应的叙述A植物体一部分愈伤组织植物体若甲离体培养,则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包括再分化B二倍

95、体花粉单倍体经和过程形成的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得到的甲为纯合子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的激素对甲和乙都能起到反馈调节作用D抗原B细胞浆细胞过程需要糖被的参与,过程是B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是分泌到体液中的物质AABBCCD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动物激素的调节;植物的组织培养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2、单倍体育种的 过程:(1)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2)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以

96、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4、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

97、)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解答:解:A、若甲离体培养,则乙为愈伤组织,丙为植物体,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包括再分化,A正确;B、若甲为二倍体,则乙为花粉,丙为单倍体植株,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经过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得到的甲为纯合子,B正确;C、若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腺,则为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示甲状腺激素对甲和乙都能起到负反馈调节作用,C错误;D、若甲为抗原,乙为B细胞,丙为浆细胞,则需要糖被的参与,过程是B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可以是分泌到体液中的抗体,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98、疫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图解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4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A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B野生型线虫与突变型线虫应分属两个物种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野生型雄虫在生殖期间的死亡风险比较高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图分析,010天时,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为100%;10天后,野生型

99、雄虫的存活率低于突变型雄虫解答:解:A、据图分析,野生型雄虫存活率低,说明平均寿命短,A错误;B、野生型线虫与突变型线虫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存活率降低,不能说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C错误;D、野生型雄虫在生殖期间,存活率低,说明死亡风险比较高,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期的数量变化、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35某兴趣小组研究了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对烟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组别生长素(mg/L )细胞分裂素(mg/L )分化状况甲20.02分化形成根乙2 0.2不分化丙20.5分化形

100、成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B培养在乙组培养基中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丧失了细胞全能性C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考点:植物的组织培养 分析: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据表分析: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会呈现加强趋势解答:解:A、愈伤组织是植物细胞脱分化后形成的,具有细胞周期,能够继续进行分裂,所以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A正确;B、培养在乙组培养基中的烟草只是促

101、进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丧失细胞全能性,调节适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发育为一个完整的新个体,B错误;C、据表分析,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出现不同的分化方向,即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C正确;D、从题表数据可知,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36甲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乙图为突触的模式图(1)若甲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影响,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

102、度,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在刚刚结束的韩国仁川亚运会上,不少体育健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有极少数运动员违背体育竞赛精神,偷偷服用含有性激素的兴奋剂分析这样做对性腺的影响性腺发育不良(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升高,引起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分别是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4)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用乙图表示,在该结构中,信息的传递是的单向(双向或单向),因为突触小泡中的信息物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由前一个神经元突触前膜的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膜考

103、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突触的结构;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1、图甲所示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由激素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三种2、图乙表示的是突触的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图中表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表示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表示线粒体解答:解:(1)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服用含有性激素的兴奋剂,由于反馈调节会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造成性腺发育不良(2)若人体大量失水

104、,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减少,维持体内水平衡(3)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均促进代谢产热,与体温调节有关(4)乙图表示突触结构,是突触小体因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前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故突触间信息传递是单向的故答案为:(1)促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调节 性腺发育不良 (2)升高 抗利尿激素(3)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激素 (4)单向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或轴突末梢) 细胞体或树突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能够识记抗利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生理作

105、用;识记突触的相关结构并能识别图中数字编号;明确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的单向性37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1.1105kJ/m2y,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6%(保留一位小数)(2)图1中A表示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有机物中化学能(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

106、容纳量(K值)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能量的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生产者同化的能量(70+23+3+14)103kJ/m2y=1.1105kJ/m2y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9+4+0.5+2.5)103kJ/m2y=16103kJ/m2y,而能量来源是有机物输入2和生产者

107、,则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14103kJ/m2y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0.25+5.1+2.1+0.05)103kJ/m2y=7.5103kJ/m2y,而能量来源是有机物输入5和植食性动物,则来源于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2.5103kJ/m2y解答:解:(1)图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70+23+3+14)103kJ/m2y=1.1105kJ/m2y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2.5(14+2)=15.6%(2)根据同化量中能量的去路可知,图中A代表呼吸作用,能量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故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

108、学能(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故答案为:(1)1.1105kJ/m2y 15.6% (2)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有机物中化学能(3)C E点评:本题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为载体,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38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如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图中1、

109、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已知控制大麻抗病的显性基因D与不抗病的隐性基因d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知该对基因在片段还是在1、2片段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XDY、XDYD、XDYd、XdYD(2)现有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不知是否为纯合子)的大麻杂交,回答问题a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片段b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1或片段,子代可能的基因型为XdY、XDXd或者是XDXd、XdYd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1、由题意知,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110、2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控制大麻抗病的显性基因D与不抗病的隐性基因d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说明抗性基因和其等位基因不存在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2上,可能位于片段还是在12、假如抗性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具有抗病性的个体只能是雄性,雌性个体无抗病性;如果抗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的纯合子杂交后代全具有抗病性;如果抗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的杂合子杂交,如果抗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雄性个体都不具有抗病性,雌性都具有抗病性,如果抗性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雌性个体都不抗病,雄性个体都抗病;如果抗病基因

111、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的大麻杂交,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解答:解:(1)如果抗病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的基因型是XDY,如果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XDYD、XDYd、XdYD(2)雌性不抗病大麻植株的基因型是XdXd,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不知是否为纯合子)的大麻杂交,如果基因位于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且雄性抗病大麻是纯合子;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该雄性抗病大麻的基因型

112、是XDY,也可能位于1上,该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XDYd;子代的基因型为XdY、XDXd或者是XDXd、XdYd故答案为:(1)XDY、XDYD、XDYd、XdYD(2)1XdY、XDXd或者是XDXd、XdY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XY型植物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先根据题图和题干信息判断出大麻抗性基因可能的位置,然后先假定某一假设成立,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判断子代的表现型和实验结果比较判断,即应用假说演绎法进行推理解答39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手段可以生产抗性植株在研究并大面积种植只含一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以后,调查发现,小菜蛾种群对该种甘蓝产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强的抗性(1)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的核心是

113、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与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在供体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需要用到限制酶,此酶的作用特点是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2)抗虫基因能在甘蓝植株内成功表达是因为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检测A基因和B基因在细胞中是否得到转录可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3)用基因工程的手段获得含有抗性基因的甘蓝细胞,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甘蓝细胞培育成抗性植株运用的技术手段称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将抗性基因导入甘蓝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

114、术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

115、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解答:解:(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在供体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2)由于自然界所有生物共有一套遗传密码子,所以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是否得到转录可采用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3)用基因工程的手段获得含有抗性基因的甘蓝细胞,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甘蓝细胞培育成抗性植株运用的技术手段称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由于甘蓝细胞是植物细胞,所以将抗性基因导入甘蓝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故答案为:(1)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限制 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2)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分子杂交 抗原抗体杂交(3)基因重组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农杆菌转化法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需用注意的细节问题,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