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朱子语类:“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知行合一” 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 D“存天理,灭人欲”【答案】C【解析】“知行合一”属于明朝王阳明的思想,不符合题干朱子语类,故A项错误;“发明本心”属于陆九渊的思想,不符合题干意思,故B项错误;材料中“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说明是朱熹修养论中的“格物致知”,故C项正确;
2、“存天理,灭人欲”不是材料中反映主旨,故D项错误。2、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危机。为此,他提出A心即理也 B致良知 C.限制君权 D. 经世致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排除A。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
3、合一”的学说,B符合题意。限制君权和经世致用属于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内容,排除C、D两项。3、“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从根本上讲朱熹在强调( )A.教育旨在“明人伦”“正纲常”B.学校教育不能以词章为主C.学校教育要体现社会责任意识D.学习与修养要循序渐进【答案】A【解析】朱熹表面上是否定学校教育“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实质是强调教育旨在“明人伦”“正纲常”。故选A项。4、宋明时期,传统儒学汲取了佛教、道教的思想精髓,再次实现了理论上的升华。理学在塑造民族性格方面,培养了国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对气节的
4、执着追求,下列表述中与之无关的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答案】B 【解析】该题考察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理学强调个人气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A、C、D三项表述均是这方面的体现,而B项属于道家学派思想,与之无关。 5、.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农文、劝学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世俗化 B文化教育的兴盛C理学成为主流意识 D商品经济的繁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材料
5、中南宋时期出现了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受理学思想影响的生活理念,反映了理学思想的世俗化,故选A。B、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6、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刚傲而缺乏处事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这反映了( )A.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 B.戏曲可以体现真实的历史C.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 D.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材料反映了关羽本是东汉末年刚傲且处事不甚谨慎的将领,千年后的宋代之后关羽以其忠勇仁义精神被
6、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体现了宋明理学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及其在社会方面的影响,即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故选C。A、D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B所述明显错误,故排除。7、“慎思笃行” 出自礼记中庸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 )A恪守纲常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经世致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可见广泛的探究、学习万事万物,才能得到科学的认识,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都与材料旨意不符,均排除。故选B。8、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玄学
7、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 A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 B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 C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 D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魏晋玄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儒家学说仍占正统地位,只是受到了佛道的挑战,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可知道家学说仍有市场,其思辨性得到重视,故C项正确;D项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9、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
8、,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陆王心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从社会不同职业“各就其资之所近”“求尽其心”,以达到“四民异业而同道”。A、B不符合题干材料旨意,C与材料无关。故答案为D。10、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 A
9、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答案】A【解析】根据“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可知,德清禅师认为学习要融合儒、道、佛三教。B与材料意思相反;C、D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11、近代“科学”一词最初汉译作“格致”,即取义于程朱理学。然“格物致知”的字典解释为“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说明( )A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B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C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D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答案】B【解析
10、】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格物致知”含义,没有反映程朱理学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故A项错误;西方科学研究方法是实验、观察,重视理论研究,与“格物致知”观点有相通之处,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没有反映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不是说明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宋明理学12、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
11、”的先河,由此可知宋代理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的是( )A回归孔孟之道,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B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C继承“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D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排斥佛、道”可知,B项错误;材料强调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韩愈的观点,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而“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是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故CD两项错误;根据“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可知,宋代儒学回归孔孟之道,继承发扬了韩愈的观点,故A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韩愈思想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共计40
1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吴歌是明清时期的流行歌曲,又称江南小调、俚曲、折枝儿。它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全盛时代是在明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晋以来(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人们)喜好劲歌狂舞,还在人际交往中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交往礼仪宋代之后有所改变,逐步变为“浅吟低唱”。 改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材料二 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
13、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耳。” 改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想当初,这往来,也是两厢情愿,又不是红拂私奔到你跟前,有不曾央媒人将你来说骗。 你要走,由你走,你若不要走,就今日起你便莫来缠,似雨落在江心上,哪希图你这一点”。 摘自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不稀罕“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欲罢而不能,因非而得罪。” 冯梦龙黄山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之后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原因。(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答案】.(1)原因:理学的兴起,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戏曲等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2)现象:非议朝政,抨击君主;张扬个
14、性,自主择偶;否定礼教,追求平等。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制度的腐朽;理学占主导地位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艺术成就。第(1)问,原因结合宋代的思想状况和文学艺术的进步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现象”,抓住材料中的“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想当初,这往来,也是两厢情愿”“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等关键信息进行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原因”应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作答。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
15、了一物道理。”材料二程颐说:“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请回答:(1)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之处?【答案】(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2)可取的一面: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和谐的意识。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及辨别能力。第(1)问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也承认“理”的存在,也是为统治者服务的;第(2)问考查的是宋明理学的基础知识,调动、运用掌握的教材基础知识即可回答。